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必須知道的法律知識

必須知道的法律知識

發布時間: 2022-03-03 08:21:22

㈠ 關於法律知識的內容

一、法制教育手抄報內容資料:法制教育是什麼?
法制教育是以普及法律常識,增強人們的法律意識,培養人們維護和遵守法律的行為習慣目的的宣傳教育活動。這是預防犯罪的重要措施。
法制教育的基礎工作是普及法律常識,也包括遵守法律的習慣養成和評價。
普及法律常識根據不同的對象,進行不同法律常識教育,不搞一刀切。對未成年人進行法律常識教育,在內容上應以他們生活、學習有直接關聯的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刑法以及交通法規等法律法規為重點,使他們通過耳熟能詳的法律知識的學習,初步樹立法制觀念和守法意識。
開展法制教育要規范和科學。要通過准確、通俗的法律知識宣傳和法律行為評價,指導未成年人的行為。要堅持實踐原則,採取多種形式走出課堂、書本,提高法制教育的效果。這當中,正面教育十分重要。法制教育固然要運作案例進行教育,但必須是用分析、批判的立場、觀點,情節介紹要適度,避免案情的消極影響,避免未成年人的模仿和嘗試。
二、法制教育手抄報內容資料:法制教育心得體會
1、法制教育心得體會一
教育對於種子是陽光,對於樹林是水,對於稻田是肥料……而對於我們少年兒童,是走上到的殿堂的梯子.
能讓人該過自新.要是盜賊、人犯,從小接受過法制教育,有著滿心道德,那他們還會成為罪犯嗎?由此說明,法制教育是不可忽視的。所以,我覺得學好法制教育就是學會做人,就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它教會我們遵守守則,小學生要遵守《小學是守則》,員工要遵守公司條例,而每個公民都要遵守國家法律、法規,正是「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它教會我們不要迷戀電子游戲機,不吸煙,不喝酒,不打人和小偷小摸。玩電子游戲會讓我們成績下降,也浪費金錢;吸煙喝酒有害身體,打人和小偷小摸是不良行為。它還教我們怎樣防火與自救,城市不能隨便放鞭炮等等。
所以,我們要認真學好法制教育,做個有文化、講文明的國之棟梁。
犯罪,犯法它們是兄弟?不,不是。它們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詞語。
2、法制教育心得體會二
犯罪,犯法,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做,它是我們每個人都做過的一件事。
而犯罪呢!它是一顆長滿刺的玫瑰,美麗誘人,但是會讓我們流血流淚。
不要自以為是地說:「我們是未成年人,犯罪沒有關系。」在此,我要嚴肅地告訴你:「不,你說錯了。18周歲以下的我們是不能犯這5種罪的:殺人、放火、搶劫、投毒、故意傷害造成他人重傷。」
不也不要滿不在乎地說:「我一定不會做這些事情。」因為,就拿我們認為離我們最遙遠的投毒來說吧。
曾經有多少人這么認為過:毒品有什麼了不起,我一定能抵制它,那寫吸毒的人一定是非常不堅強的人。但是,又有多少這么認為過的人能逃出毒品的魔掌中呢?不要認為它離我們遙遠,因為它就在我們身邊呀。說不定,在無意中,毒品已經走進你的生活。
3、法制教育心得體會三
在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程中,加強對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我們負有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為此,我們對當前青少年犯罪的現狀、特點、成因進行了調查,對如何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和預防青少年犯罪的方法作了一些探索
面對當前部分青少年法律和紀律觀念淡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不強,青少年違法犯罪呈低齡化趨勢的現狀,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已成為當務之急。

㈡ 一般人應該知道的15個法律常識是哪些

1未成年的孩子將人誤傷,其監護人必須承擔醫療費用。

2.繼承權是男女平等,嫁出去的女兒別忘了,父母的遺產中有你的一份。
3.人在上下班途中發生的交通事故,有權向所在單位要求工傷待遇。
4.如果對行政機關的罰款、吊銷執照、行政拘留等行為不服,可以申請行政復議。
5.如果被公安機關傳喚或者拘傳,時間不能超過12小時,特殊情況下不能超越24小時。
6.未成年人、精神病人在學校或者精神病院受到傷害,這些部位應當給於適當賠償。
7.如果他人借你錢,須他人出借據,數額大寫。
8.想保護自己的家與財產時不能私設電網,或者下毒,否則就是觸犯危害公共安全罪。
9.如果你成為被告,經濟困難沒有委託律師,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你提供法律幫助。
10.如果你想寫遺囑,一定註明日期,並親自簽名,若讓人代書須有兩個以上證人在場。
11.公民在贍養、工傷、刑事訴訟、請求國家賠償和請求依法發給撫恤金等方面,需要獲得律師幫助又無力支付費用的,可以按照國家規定獲得法律援助。
12.撫恤金和生活補助費,是在死者死亡後,國家發給死者親屬的費用,不屬於遺產,一般不能作為繼承。

13.雙方不登記結婚,視為同居關系,這關系是不受法律保護的。
14.民間借貸屬於高風險事件,是不受法律保護的。
15.請律師打官司,要注意幾個方面,要與律師事務所簽定委託代理合同,律師代理權要清楚,將律師代理費交給律師事務所,對律師講實情,對律師的許諾或暗示要有正確的認識,對律師的專業分工要做到了如指掌。

㈢ 10個必知的法律常識有哪些

10個必知的法律常識如下:

1、胎兒也有繼承權?

有繼承權,但如胎兒分娩時為死體的除外。

2、哪些人屬於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不滿8周歲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3、哪些組織能向法院申請認定某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學校、醫療機構、婦女聯合會、殘疾人聯合會、依法設立的老年人組織、民政部門等。

4、哪些機構能作為被監護人的臨時監護人?

被指定監護前,被監護人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處於無人保護狀態的,由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法律規定的有關組織或者民政部門擔任臨時監護人。

5、老年人能選擇自己的監護人嗎?

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老年人,可以以書面形式在自己的近親屬、其他人或組織事現協商確定自己的監護人,在自己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由該確定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

6、因突發情況導致被監護人無人照料,怎麼辦?

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應當為被監護人安排必要的臨時生活照料措施。

7、離婚時獲得子女撫養權的一方,可委託其父母代為撫養嗎?

法律未明文規定禁止,即可以。

8、被宣告失蹤的人,其財產由誰代管?

失蹤人的財產由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或者其他願意擔任財產代管人的人代管。如有爭議,由法院指定。

9、個體工商戶的債務,由誰承擔?

個體工商戶的債務,個人經營的,則以個人財產承擔;家庭經營的,則以家庭財產承擔;如無法區分的,則以家庭財產承擔。

10、法定代表人執行職務造成他人損害,責任由誰承擔?

由法人承擔。如果法定代表人越權簽訂合同,只要相對人不知道其實際許可權的,該合同對法人仍然有效。所以,選聘法定代表人非常重要,一般由控股股東的自然人擔任。

㈣ 普通人必須知道的法律知識有哪些

普通人必須對合同法、道路安全法等日常生活中用到的法律了如指掌,這樣才能防止自己陷入違法的敬禮。

法律可以說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正是有了法律的規定,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才變得井然有序。但是法律的條文非常多,對生活中的事情規定的也很細,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不了解一些必須的法律知識的話,那麼不僅會讓自己生活陷入困境,而且有可能會在不經意間違反法律,從而付出慘重的代價。就比如很少有人知道自己種的樹,不允許自己砍伐。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覺得自己種的樹,這棵樹自己就有對這棵樹處置的權利,但是其實這樣是違反法律規定的。下面就來說一說,普通人必須知道的法律知識都有哪些?

你覺得普通人必須知道哪些法律知識呢?歡迎留言討論。

㈤ 你需要知道哪些法律小知識

尾盤照舊美圖

致力於法理的通俗趣味化。。。。。

熱點內容
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是行政法規么 發布:2025-05-20 21:53:10 瀏覽:764
高碑店市人民法院 發布:2025-05-20 21:53:08 瀏覽:148
國家司法考試網站 發布:2025-05-20 21:50:06 瀏覽:863
拍賣鑒定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20 21:47:47 瀏覽:734
復旦法學分數線 發布:2025-05-20 21:40:21 瀏覽:802
國家勞動法員工休假規定 發布:2025-05-20 21:40:14 瀏覽:460
鞍山市中級法院 發布:2025-05-20 21:29:49 瀏覽:405
法學學生意識 發布:2025-05-20 21:29:48 瀏覽:664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2013 發布:2025-05-20 21:29:41 瀏覽:483
淮北市法律援助律師網 發布:2025-05-20 21:15:45 瀏覽: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