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山東省勞動法

山東省勞動法

發布時間: 2025-08-18 07:54:14

1. 山東省勞動合同條例第一章 總 則

山東省勞動合同條例第一章總則主要規定了以下內容

  1. 立法目的與依據

    • 目的:規范勞動合同的訂立和履行,保障勞動者權益。
    • 依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及相關法規,結合本省實際情況制定。
  2. 適用范圍

    • 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各類組織和勞動者,包括企業、民辦非企業單位、個體經濟組織以及與之建立勞動關系的個人。
    • 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及其相關勞動者同樣受其規范。
  3. 勞動合同的性質

    • 勞動合同是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義務的基礎協議。
  4. 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的原則

    • 應遵循平等自願和協商一致的原則。
    • 不得觸犯法律、法規,且不能損害公共利益。
  5. 勞動合同履行的基本原則

    • 誠實信用是勞動合同履行過程中的基本原則。
  6. 監督管理

    •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負責本地區的勞動合同監督管理任務,確保法規的執行。
  7. 工會組織的作用

    • 各級工會組織維護勞動者權益,對用人單位遵守條例的情況實施監督,以保障勞動者權益的落實。

2. 山東勞動法病假規定2024是怎樣的

山東勞動法關於病假的相關規定是在病假期間用人單位要發放一定數額的工資,無論是長短期病假都不能辭退員工。病假期間的工資標準是有下限的,至於病假的時間長短需要員工本人對號入座,因為病假這件事情上,老員工和新員工也是不一樣的。

一、山東勞動法病假規定是怎樣的?

1、企業職工在醫療期內,其病假工資、疾病救濟費和醫療待遇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2、請長病假的職工,在病假期間與原單位保持著勞動關系,用人單位應與其簽訂勞動合同。

3、勞動合同有約定的,按不低於勞動合同約定的勞動者本人所在崗位(職位)相對應的工資標准確定。集體合同(工資集體協議)確定的標准高於勞動合同約定標準的,按集體合同(工資集體協議)標准確定。

4、勞動合同、集體合同均未約定的,可由用人單位與職工代表通過工資集體協商確定,協商結果應簽訂工資集體協議。

5、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無任何約定的,假期工資的計算基數統一按勞動者本人所在崗位(職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資的70%確定。

6、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間內由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但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

7、企業富餘職工、請長假人員、請長病假人員、外借人員和帶薪上學人員,其社會保險費仍按規定由原單位和個人繼續繳納,繳納保險費期間計算為繳費年限。

二、病假期間工資如何計算?

病假工資的計算,首先必須確定兩個變數,一是病假工資的計算基數,二是病假工資的計算系數。

1、病假工資的計算基數一般為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具體根據本地政策執行;

2、病假工資的計算系數按照醫療期來計算:

(1)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三個月;五年以上的為六個月;

(2)勞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六個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為九個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為十二個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為十八個月;二十年以上的為二十四個月。

(3)醫療期計算應從病休第一天開始,累計計算。

(4)病休期間,公休、假日和法定節日包括在內。

3、病假工資計算公式:

(1)月病假工資=病假工資的計算基數乘相應的病假工資的計算系數;

(2)日病假工資=病假工資的計算基數除以單月計薪日乘相應的病假工資的計算系數。

4、不同城市對於病假工資計算基數和計算系數規定不同,具體依據本地政策執行。例如深圳市規定,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不低於本人標准工資的60%支付員工病假期間工資。

5、對於病假工資,用人單位可以在合同中與職工進行約定,只要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的80%就可以。根據勞動部《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中的規定,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天數和工作時間分別調整為0.9天和67.4小時,可以照此折算出員工日平均工資。

病假方面相關的規定不是山東省政府部門專門出台的法律法規,以上提供的關於病假的規定在全國各地全部適用。所以,員工要知道自己其實想有合法合理的病假權,但是,想要利用法律規定泡病假的這種想法也要趁早打消,正規的請病假都要提供相關證明。

3. 山東省勞動法關於職工停崗處理待遇

員工停崗,如果是因為本人原因不能為單位提供勞動,那麼單位不需要支付員工工資,版如果是單位原因沒有權安排員工工作停崗,那麼單位需要支付員工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工資,按月支付。

依據《工資支付暫行條例》
第十二條 非因勞動者原因造成單位停工、停產在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的,用人單位應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的,若勞動者提供了正常勞動,則支付給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不得低於當地的最低工資標准;若勞動者沒有提供正常勞動,應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第十八條 各級勞動行政部門有權監察用人單位工資支付的情況。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行為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支付勞動者工資和經濟補償,並可責令其支付賠償金:
(一)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的;
(三)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經濟補償和賠償金的標准,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九條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工資支付發生勞動爭議的,當事人可依法向勞動爭議仲裁機關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4. 山東省女職工勞動保護辦法

第一條為了保護女職工在勞動中的安全與健康,維護女職工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等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以及其他社會組織等用人單位的女職工勞動保護,適用本辦法。第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女職工勞動保護工作的領導,將女職工勞動保護工作納入婦女發展規劃並監督落實;採取措施維護女職工合法權益,並對女職工勞動保護工作成績突出的企業給予扶持。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應急管理、衛生、醫療保障等部門和機構應當建立健全用人單位女職工勞動保護工作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按照各自職責對用人單位女職工勞動保護工作進行監督檢查。第五條工會、婦女聯合會依法對用人單位女職工勞動保護工作進行監督,支持和協助女職工維護其合法權益。第六條用人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女職工勞動保護制度,採取措施改善女職工勞動安全衛生條件,對女職工進行勞動安全、職業衛生、心理健康等知識培訓。

鼓勵用人單位明確專門機構或者專門人員負責女職工勞動保護工作。第七條用人單位應當遵守國家有關女職工禁忌從事的勞動范圍規定,書面告知女職工本單位屬於女職工禁忌從事的勞動范圍的崗位、在勞動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危害及其後果,並落實職業危害防護措施和待遇。第八條用人單位不得有下列侵害女職工合法權益的行為:

(一)除國家規定的不適合婦女的工種或者崗位外,以性別為由拒絕錄用婦女或者提高對婦女的錄用標准;

(二)限制或者變相限制女職工結婚、生育;

(三)因女職工結婚、懷孕、生育、哺乳等情形降低其工資、福利待遇,限制其晉級、晉職、評定專業技術職務,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聘用合同或者予以辭退;

(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第九條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規定對經期女職工給予保護:

(一)不安排國家規定的經期禁忌從事的勞動;

(二)長久站立、行走勞動的,適當安排其工間休息;

(三)經醫療機構診斷證明痛經或者月經過多,申請休息的,按照國家有關病假的規定執行。第十條待孕女職工提出申請,用人單位可以按照國家規定的孕期禁忌從事的勞動范圍給予保護。第十一條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規定對孕期女職工給予保護:

(一)不安排國家規定的孕期禁忌從事的勞動;

(二)不能適應原安排的勞動的,根據醫療機構診斷證明減輕其勞動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夠適應的勞動;

(三)在勞動時間內進行產前檢查的,將其所需時間計入勞動時間;

(四)懷孕不滿3個月並且妊娠反應劇烈的,在勞動時間內安排其一定的休息時間;

(五)懷孕7個月以上的,不延長其勞動時間或者安排其夜班勞動,每天在勞動時間內安排其休息不少於1小時。

孕期女職工上班確有困難申請離崗休息的,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第十二條女職工生育享受98天產假,其中產前可以休假15天;難產的,增加產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個嬰兒,增加產假15天。

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生育子女的夫妻,依法增加女職工產假60天、給予男方護理假7天。

女職工懷孕未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15天產假;懷孕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42天產假。第十三條女職工產假或者計劃生育手術期間享受的職工生育保險待遇,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執行。第十四條女職工產假期滿上班,用人單位可以給予1至2周的適應時間。

女職工產假期滿,因身體原因不能正常勞動的,經醫療機構證明,按照國家有關病假的規定執行。第十五條女職工哺乳未滿1周歲嬰兒的,用人單位不得安排其從事國家規定的哺乳期禁忌從事的勞動,不得延長其勞動時間或者安排其夜班勞動。

用人單位應當在每天的勞動時間內為哺乳期女職工安排1小時哺乳時間;女職工生育多胞胎的,每多哺乳1個嬰兒每天增加1小時哺乳時間。

女職工每天的哺乳時間可以一次或者兩次使用,哺乳時間不包括必要的往返路途時間;女職工從事有定額考核的勞動的,用人單位應當扣除其哺乳時間相應的勞動定額。

5. 山東省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

法律主觀:

企業職工患病或 非因工負傷 醫療期規定 第一條為了保障企業職工在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期間的合明掘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六、二十九條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醫療期是指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治病休息 不得解除勞動合同 的時限。 第三條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三個月到二十四個月的醫療期: (一)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櫻槐伏下的為三個月;五年以上的為六個月。 (二)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六個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為九個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為十二個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為十八個月;二十年以脊攜上的為二十四個月。 第四條醫療期三個月的按六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六個月的按十二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九個月的按十五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二個月的按十八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八個月的按二十四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二十四個月的按三十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 第五條企業職工在醫療期內,其病假工資、疾病救濟費和醫療待遇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第六條企業職工非因工緻殘和經醫生或醫療機構認定患有難以治療的疾病,在醫療期內醫療終結,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應當由勞動鑒定委員會參照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准進行勞動能力的鑒定。被鑒定為一至四級的,應當退出勞動崗位, 終止勞動關系 ,辦理退休、退職手續,享受退休、退職待遇;被鑒定為五至十級的,醫療期內不得解除勞動合同。 第七條企業職工非因工緻殘和經醫生或醫療機構認定患有難以治療的疾病,醫療期滿,應當由勞動鑒定委員會參照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准進行勞動能力的鑒定。被鑒定為一至四級的,應當退出勞動崗位, 解除勞動關系 ,並辦理退休、退職手續,享受退休、退職待遇。 第八條醫療期滿尚未痊癒者, 被解除勞動合同 的經濟補償問題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法律客觀:

我國《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的規定如下: 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三個月到二十四個月的醫療期: (一)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三個月;五年以上的為六個月。 (二)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六個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為九個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為十二個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為十八個月;二十年以上的為二十四個月。 醫療期三個月的按六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六個月的按十二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九個月的按十五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二個月的按十八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八個月的按二十四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二十四個月的按三十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 企業職工在醫療期內,其 病假工資 、疾病救濟費和醫療待遇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熱點內容
老河口市法院 發布:2025-08-18 08:50:47 瀏覽:404
施工法律法規 發布:2025-08-18 08:42:15 瀏覽:502
奶粉銷售法規 發布:2025-08-18 08:27:13 瀏覽:841
政策的法律效力期限 發布:2025-08-18 08:14:52 瀏覽:546
決策法官 發布:2025-08-18 07:54:23 瀏覽:115
山東省勞動法 發布:2025-08-18 07:54:14 瀏覽:91
武漢佘法院 發布:2025-08-18 07:36:55 瀏覽:222
司法領帶 發布:2025-08-18 07:36:54 瀏覽:1
城東區法院在哪裡 發布:2025-08-18 07:31:21 瀏覽:437
司法鑒定所簡介 發布:2025-08-18 07:23:23 瀏覽: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