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大學生法律知識ppt下載

大學生法律知識ppt下載

發布時間: 2022-03-03 09:31:10

『壹』 大學生怎樣培養法治思維課件

有學者認為,法治思維是指治國理政者在尊崇法治理念的基礎上,依據法律規范來分析、判斷和處理所遇到的問題並形成結論或作出決定的思維模式。法治思維是指政治行為主體以法律規范作為認識、分析和解決各類問題的行動指南之思維方式。法治思維說到底是指政治行為主體將法律作為判斷是非和處理事務准繩的思維、是善於運用法律手段來解決問題和推進工作的思維。法治思維不僅是不同於人治思維和德治思維等的概念,也是不同於法律思維的概念。法治思維與法律思維兩個概念僅有一字之差,看似是一回事,實則卻不同。雖然二者都是根據法律來思考,以法律規范為基準來觀察、分析及解決社會問題的思維方式,但是二者也有明顯的區別。所謂法律思維就是指法官、檢察官、律師等法律工作者按照法律本身的內容規定和精神原則來觀察、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職業性思維。這種思維突出的是規則性、程序性和平衡性。法治思維與法律思維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其一,在是否必然蘊含著價值判斷上有所不同。法治思維一定蘊含著對公平正義、自由平等、安全秩序、權利優先、人權保障等方面的價值判斷,有著明確的價值判斷標准,而法律思維並不是在所有場合都蘊含著這樣的價值判斷及其標准。其二,在適用主體和范圍上有所不同。法治思維作為相對於人治維而言的概念,側重於強調一種社會化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通常來說主要應為公權力的行使者所掌握運用(也不排斥普通公民的掌握和運用)。而法律思維往往更側重於強調一種職業化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一般來講應為法律職業者所掌握運用。簡而言之,法治思維就是指一個國家的普通公民和政府、政黨與各級組織及其工作人員遵循法治的固有特性和對法治的信仰來認識事物、判斷是非、解決問題的理性思維方式。在當代中國,法治思維作為一種治國理政的新思維,具體體現為:以嚴守規則為基本要求,強調法律的底線不能逾越、法律的紅線不能觸碰,凡事必須在既定的程序及法定的許可權內行動。法治思維的核心是權利義務觀念。對於黨員幹部而言,除了具有公民應有的權利義務觀念之外,還要有法治的權力觀,即權力的有限性與程序,以及守護法律、維護憲法與法律權威的職責意識。

『貳』 提出大學生如何做到遵紀守法的對策和措施ppt

大學生想要做到遵紀守法的對策和措施其實是很簡單的,首先作為大學生的話要努力的學習相關的法律知識都為我們的常識

『叄』 急!急!求一個大學生應當如何增強法制觀念的PPT

大學生應增強法制觀念維護法律權威知識園地 法律意識是公民理解、尊重、執行和維護社會主義法律規范的重要保證,公民的遵紀守法行為不會自然產生,而是在一定法制觀念,法律意識的指導下實現的,具備了社會主義法律意識,就會做到不僅不犯法,而且能積極維護法律的一尊嚴。因此大學生樹立法律意識,是現代化法制建設的要求,也是成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的需要。 --前言通過一些資料表明當今大學生中依然存在很多不容忽視的問題:(一) 大學生的法律知識水平不高。 法律知識是法律意識的一個重要內容,是衡量法律意識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依據。雖然我國高校的大學生學過一些法律知識,但整體法律知識水平依然較低。 當前我國大學生大都重視專業課,而對法律基礎課不予以重視,只是臨到考試的時候突擊,應付了事,大多數學生重學分,輕實效,在這種思想的支配下,大學生不可能有扎實的法律基礎知識。高校大學生在有限的課時中獲得的法律知識也是有限的。 (二)大學生法律觀點偏差,法制觀念淡薄。 法律觀點、法律觀念是法律意識的組成部分,它是衡量法律意識水平的依據。它們與法律知識水平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由於當前大學生的法律知識水平較低,法律知識薄弱,易產生錯誤的觀點、淡薄的法制觀念,部分大學生對法律的實現持懷疑、不信任的態度。大學生缺乏權利觀念,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不能積極主動地利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而是以消極的態度對待法律,甚至會放棄法律武器,採用報復的手段來討回「公道」,導致了違法犯罪的可能性。 (三)高等院校呈現出逐年上升的違法犯罪現象。 大學生犯罪問題已呈現上升趨勢,據一項調查表明:1965年,大學生犯罪占整個社會刑事犯罪的1%,「文革」期間,占整個刑事犯罪的2.5%,而近幾年,占整個社會的17%。眾所周知的2002年1月29日和2月23日,清華大學學生劉海洋先後兩次把摻有火鹼和硫酸的飲料,倒在北京動物園飼養的狗熊身上和嘴裡,造成多隻狗熊受傷。劉海洋在被拘留後說,自己學了法律基礎知識。知道民法刑法等,但卻不知道傷害狗熊是違法犯罪。現在知道了,自己很後悔。如此可見,劉海洋並未將法律知識轉化為法律意識,用以指導自己的行為,從而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是否正確。 因此,要從根本上抓起,就具體到高等院校對大學生法律意識教育的高度重視及各種有關法律方面的宣傳。我認為對大學生進行法律意識教育應著重以下幾個方面: (一)、高校應注重《法律基礎》課的教學改革。 1、改變《法律基礎》課僅僅是思想教育和法律知識教育的看法,加大教學力度。2、高校的《法律基礎》課應實行以法律意識教育為中心的教學改革,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豐富教學內容,增強教學的說服力和吸引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來提高大學生的法律意識。 3、教師在教學手段上,應採用「案例教學法」。通過學生自己對案例分析及教師的指導、講解,使學生掌握法學原理、基本制度。這一教學方法,打破了原有的純理論知識滿堂灌的單一的教學方式,使原來以教師為權威的教學變成了師生互相交流,學生充分參與的平等對話,並組織學生進行案例分析和討論,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達到掌握法律知識,使大學生形成正確的法律意識的目的。(二)應營造對大學生進行法律意識教育的學校環境。1、組織學生開展「模擬法庭」活動。學生通過自己模擬法官、律師、檢察官、被告等角色,能更加深刻地把我國一些訴訟法程序掌握,也通過模擬對犯罪分子的審判,對旁聽的學生起到震懾作用,提高他們守法的警惕性,從而自覺守法。2.組織一些有關法學方面的知識智力競賽,通過這樣的活動促進同學們學習法律的熱情。3.可組織學生去法院旁聽,通過組織學生去校外分聽法庭審理,能開拓視野,也能深入社會,了解社會的某方面,從而使學生能更深切地體會到用法律保護自己的重要性。(三)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來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從而提高大學生的法律意識。 大學生違法犯罪動機是內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結果。犯罪學認為,犯罪動機是犯罪人的內心動力,這種內心動力來自兩方面,一是行為人的內在條件(生理和心理需要),二是外在條件(各種刺激)。從哲學角度分析,犯罪人的各種需要是內因,而外在刺激是外因。[9]我們知道,外因要通過內因起作用。因此,高校應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來培養大學生的良好心理素質,從而提高大學生的法律修養。首先,要讓學生通過心理衛生知識、性知識、性道德的學習,全面認識自我,掌握心理調適的基本途徑和方法,提高自身心理素質;其次,學校應建立心理咨詢機構。積極開展心理咨詢業務來引導大學生開發潛能、完善人格,全面提高和發展自己,使自己成為具有較強調節心理的大學生,從而抵制不良習俗的侵蝕,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識。由此可見高校培養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對其個人的成長,中國的法制化進程具有重要的意義。高校為了使培養出來的大學生能夠適應法制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就必須重視對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教育。從而培養學生依法辦事的思想觀念,不僅能夠自覺的遵紀守法,而且能夠監督社會主義法律的遵守和執行, 堅決同一切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使社會主義法製得以真正實現。使同學們樹立起法律權威即尊重憲法和法律的權威觀念。任何個人和機關、組織都不具有超越干法律之上的權力,都必須依法辦事,。使大學生認識到自己在國家生活中所處的地位,無條件地服從和遵守國家的憲法和法律。同時也能夠培養大學生權利義務相一致的觀念。法律最主要的精神即強調權利與義務的統一性。公民要正確對待權利義務關系,既要依法行使法律賦予公民的權利,也要履行法律賦予公民的義務,讓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公民意識,以社會主義法律為武器,捍衛自己的正當權利,在享有個人所擁有的權利時,不忘記尊重和承認他人的合法權益,不忘履行對國家,對社會,對他人的義務。使其在行使自己權利時慎重考慮自己的言論、行為的社會效果,不得損害國家、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全民的合法權益。大學生應樹立與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密切聯系的自由現,珍惜和維護安定團結的局面。

熱點內容
三亞人民法院院長 發布:2025-05-20 22:15:41 瀏覽:921
行政訴訟法解釋第四十五條 發布:2025-05-20 22:15:39 瀏覽:585
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是行政法規么 發布:2025-05-20 21:53:10 瀏覽:764
高碑店市人民法院 發布:2025-05-20 21:53:08 瀏覽:148
國家司法考試網站 發布:2025-05-20 21:50:06 瀏覽:863
拍賣鑒定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20 21:47:47 瀏覽:734
復旦法學分數線 發布:2025-05-20 21:40:21 瀏覽:802
國家勞動法員工休假規定 發布:2025-05-20 21:40:14 瀏覽:460
鞍山市中級法院 發布:2025-05-20 21:29:49 瀏覽:405
法學學生意識 發布:2025-05-20 21:29:48 瀏覽: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