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追究環境災難的法律責任作者

追究環境災難的法律責任作者

發布時間: 2022-03-06 20:06:13

⑴ 以下不屬於導致自然災害的原因是a水土流失b環境改變c土地沙漠化d社會環境改變

以下不屬於導致自然災害的原因是社會環境改變。因為水土流失達到一定程度可導致自然災害;自然環境被破壞達到嚴重的情況會導致自然災害;土地沙漠化不可避免的會導致非常嚴重的自然災害;只有社會環境的改變與自然災害沒有直接關系。

(1)追究環境災難的法律責任作者擴展閱讀:

造成環境危機的原因:

1、環境污染

人們在生產或者生活中排放的有害物質,對環境的影響。它包括:大氣污染、水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土壤污染和雜訊污染等。

2、人類不合理開發利用資源

致使資源效能受到破壞或降低,從而危及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的事實。它通常包括土地資源的破壞、森林資源的破壞、草原資源的破壞、水資源的破壞、物種資源的破壞等。

3、自然資源的破壞

環境問題的實質在於人類經濟增長索取資源的速度超過了資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和向環境排放廢棄物的數量超過了環境的自凈能力。大力營造防護林,改善生態環境。

4、人口急劇增長

由於人口的急劇增長,人們為了滿足基本的食物需求,進行毀林開荒、圍湖造田、過度放牧、過度捕撈等掠奪性開發,從而造成了生態平衡失調、環境質量的下降等。

⑵ 與法治有關。可以是對聯,古詩,現代詩等。作品所涉及的著作權等法律責任和其他糾紛均由作者自負

服了,一個總共就有10積分的人能吹出分數多多誠信中國啊、、、本來想幫你找找的、、、

⑶ 污染環境侵權人應當承擔什麼責任

造成環境污染危害的,有責任排除危害,並對直接受到損害的單位或者個人賠償損失。
法律分析
環境污染侵權是指違反國家保護環境防止污染的規定,污染環境造成他人損害的行為。嚴重的可能構成污染環境罪,需要負刑事責任,污染環境罪是指自然人或者單位違反國家規定,排放、傾倒或者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者其他有害物質,嚴重污染環境的行為。其構成要件主要有:其客體為危險廢物。包括放射性廢物、含有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或其他危險廢物。其行為主體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單位,其主觀方面只要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污染環境的結果,並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即成立本罪的故意。所以造成環境污染的侵權人應該有責任排除危害,並對直接受到損害的單位或者個人賠償損失。賠償責任和賠償金額的糾紛,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分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規定行使環境監視治理權的部分處理。完全由於不可抗拒的自然災難,並經及時採取公道措施,仍然不能避免造成環境污染損害的,免於承擔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三十三條 因第三人的過錯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的,被侵權人可以向侵權人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第三人請求賠償。侵權人賠償後,有權向第三人追償。
第一千二百三十四條 違反國家規定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生態環境能夠修復的,國家規定的機關或者法律規定的組織有權請求侵權人在合理期限內承擔修復責任。侵權人在期限內未修復的,國家規定的機關或者法律規定的組織可以自行或者委託他人進行修復,所需費用由侵權人負擔。

⑷ 判斷由於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造成環境污染損害的,免於承擔責任,是對還是錯

環境保護法:

第四十一條 造成環境污染危害的,有責任排除危害,並對直接受到損害的單位或者個人賠償損失。
賠償責任和賠償金額的糾紛,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規定行使環境監督管理權的部門處理,當事人對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完全由於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並經及時採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造成環境污染損害的,免於承擔責任。
第四十二條 因環境污染損害賠償提起訴訟的時效期間為3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到污染損害起時計算。
第四十三條 違反本法規定,造成重大環境污染事故,導致公私財產重大損失或者人身傷亡的嚴重後果的,對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⑸ 失誤引發的災難要負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根據我國刑法相關規定過失引起爆炸,危害公共安全,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根據《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條規定處罰
刑法115條規定過失犯爆炸罪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一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⑹ 自然災害應急管理預案的主要內容速度 急用 謝謝

1 總則

1.1 編制目的

建立健全應對突發重大自然災害緊急救助體系和運行機制,規范緊急救助行為,提高緊急救助能力,迅速、有序、高效地實施緊急救助,最大程度地減少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損失,維護災區社會穩定。

1.2 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中華人民共和國減災規劃(1998-2010年)》、國務院有關部門「三定」規定及國家有關救災工作方針、政策和原則,制定本預案。

1.3 適用范圍

凡在我國發生的水旱災害,台風、冰雹、雪、沙塵暴等氣象災害,火山、地震災害,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風暴潮、海嘯等海洋災害,森林草原火災和重大生物災害等自然災害及其他突發公共事件達到啟動條件的,適用於本預案。

1.4 工作原則

(1)以人為本,最大程度地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2)政府統一領導,分級管理,條塊結合,以塊為主。

(3)部門密切配合,分工協作,各司其職,各盡其責。

(4)依靠群眾,充分發揮基層群眾自治組織和公益性社會團體的作用。

2 啟動條件

出現下列任何一種情況,啟動本預案。

2.1 某一省(區、市)行政區域內,發生水旱災害,台風、冰雹、雪、沙塵暴等氣象災害,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風暴潮、海嘯等海洋災害,森林草原火災和重大生物災害等自然災害,一次災害過程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的:

因災死亡30人以上;

因災緊急轉移安置群眾10萬人以上;

因災倒塌房屋1萬間以上。

2.2 發生5級以上破壞性地震,造成20人以上人員死亡或緊急轉移安置群眾10萬人以上或房屋倒塌和嚴重損壞1萬間以上。

2.3 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等其他突發公共事件造成大量人員傷亡、需要緊急轉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視情況啟動本預案。

2.4 對救助能力特別薄弱的地區等特殊情況,上述標准可酌情降低。

2.5 國務院決定的其他事項。

3 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任務

國家減災委員會(以下簡稱「減災委」)為國家自然災害救助應急綜合協調機構,負責研究制定國家減災工作的方針、政策和規劃,協調開展重大減災活動,指導地方開展減災工作,推進減災國際交流與合作,組織、協調全國抗災救災工作。

減災委辦公室、全國抗災救災綜合協調辦公室設在民政部。減災委各成員單位按各自的職責分工承擔相應任務。

4 應急准備

4.1 資金准備

民政部組織協調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部門,根據國家發展計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預演算法》規定,安排中央救災資金預算,並按照救災工作分級負責、救災資金分級負擔,以地方為主的原則,督促地方政府加大救災資金投入力度。

4.1.1 按照救災工作分級負責,救災資金分級負擔的原則,中央和地方各級財政都應安排救災資金預算。

4.1.2 中央財政每年根據上年度實際支出安排特大自然災害救濟補助資金,專項用於幫助解決嚴重受災地區群眾的基本生活困難。

4.1.3中央和地方政府應根據財力增長、物價變動、居民生活水平實際狀況等因素逐步提高救災資金補助標准,建立救災資金自然增長機制。

4.1.4救災預算資金不足時,中央和地方各級財政安排的預備費要重點用於災民生活救助。

4. 2 物資准備

整合各部門現有救災儲備物資和儲備庫規劃,分級、分類管理儲備救災物資和儲備庫。

4. 2. 1 按照救災物資儲備規劃,在完善天津、沈陽、哈爾濱、合肥、武漢、長沙、鄭州、南寧、成都、西安等10個中央救災物資儲備庫的基礎上,根據需要,科學選址,進一步建立健全中央救災物資儲備庫。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災害多發地、縣建立健全物資儲備庫、點。各級儲備庫應儲備必需的救災物資。

4. 2. 2 每年年初購置救災帳篷、衣被、凈水設備(葯品)等救災物資。

4. 2. 3 建立救助物資生產廠家名錄,必要時簽訂救災物資緊急購銷協議。

4. 2. 4 災情發生時,可調用鄰省救災儲備物資。

4. 2. 5 建立健全救災物資緊急調撥和運輸制度。

4. 2. 6 建立健全救災物資應急采購和調撥制度。

4. 3 通信和信息准備

通信運營部門應依法保障災害信息的暢通。自然災害救助信息網路應以公用通信網為基礎,合理組建災害信息專用通信網路,確保信息暢通。

4. 3. 1 加強中央級災害信息管理系統建設,指導地方建設並管理覆蓋省、地、縣三級的救災通信網路,確保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及時准確掌握重大自然災害信息。

4. 3. 2 以國家減災中心為依託,建立部門間災害信息共享平台,提供信息交流服務,完善信息共享機制。

4. 3. 3 充分發揮環境與災害監測預報小衛星星座、氣象衛星、海洋衛星、資源衛星等對地監測系統的作用,建立基於遙感和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的災害監測、預警、評估以及災害應急輔助決策系統。

4. 4 救災裝備准備

4. 4. 1 中央各有關部門應配備救災管理工作必需的設備和裝備。

4. 4. 2 民政部、省級民政部門及災害頻發市、縣民政局應配備救災必需的設備和裝備。

4. 5 人力資源准備

4. 5. 1 完善民政災害管理人員隊伍建設,提高其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

4. 5. 2 建立健全專家隊伍。組織民政、衛生、水利、氣象、地震、海洋、國土資源等各方面專家,重點開展災情會商、赴災區的現場評估及災害管理的業務咨詢工作。

4. 5. 3 建立健全與軍隊、公安、武警、消防、衛生等專業救援隊伍的聯動機制。

4. 5. 4 培育、發展非政府組織和志願者隊伍,並充分發揮其作用。

4. 6 社會動員准備

4. 6. 1 建立和完善社會捐助的動員機制、運行機制、監督管理機制,規范突發自然災害社會捐助工作。

4. 6. 2 完善救災捐贈工作應急方案,規范救災捐贈的組織發動、款物接收和分配以及社會公示、表彰等各個環節的工作。

4. 6. 3 在已有2.1萬個社會捐助接收站、點的基礎上,繼續在大中城市和有條件的小城市建立社會捐助接收站、點,健全經常性社會捐助接收網路。

4. 6. 4 完善社會捐助表彰制度,為開展社會捐助活動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4. 6. 5 健全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8省(市)和深圳、青島、大連、寧波4市對內蒙古、江西、廣西、四川、雲南、貴州、陝西、甘肅、寧夏和新疆10省(區)的對口支援機制。

4. 7 宣傳、培訓和演習

4. 7. 1 開展社區減災活動,利用各種媒體宣傳災害知識,宣傳災害應急法律法規和預防、避險、避災、自救、互救、保險的常識,增強人民的防災減災意識。

4. 7. 2 每年至少組織2次省級災害管理人員的培訓。每兩年至少組織1次地級災害管理人員的集中培訓。省或地市級民政部門每年至少組織1次縣級及鄉鎮民政助理員的業務培訓。不定期開展對政府分管領導、各類專業緊急救援隊伍、非政府組織和志願者組織的培訓。

4. 7. 3 每年在災害多發地區,根據災害發生特點,組織1-2次演習,檢驗並提高應急准備、指揮和響應能力。

5 預警預報與信息管理

5. 1 災害預警預報

5. 1. 1 根據有關部門提供的災害預警預報信息,結合預警地區的自然條件、人口和社會經濟背景資料庫,進行分析評估,及時對可能受到自然災害威脅的相關地區和人口數量做出災情預警。

5. 1. 2 根據災情預警,自然災害可能造成嚴重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大量人員需要緊急轉移安置或生活救助,國家和有關省(區、市)應做好應急准備或採取應急措施。

5. 2 災害信息共享

減災委辦公室、全國抗災救災綜合協調辦公室及時匯總各類災害預警預報信息,向成員單位和有關地方通報信息。

5. 3 災情信息管理

5. 3. 1 災情信息報告內容:包括災害發生的時間、地點、背景,災害造成的損失(包括人員受災情況、人員傷亡數量、農作物受災情況、房屋倒塌、損壞情況及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已採取的救災措施和災區的需求。

5. 3. 2 災情信息報告時間

(1)災情初報。縣級民政部門對於本行政區域內突發的自然災害,凡造成人員傷亡和較大財產損失的,應在第一時間了解掌握災情,及時向地(市)級民政部門報告初步情況,最遲不得晚於災害發生後2小時。對造成死亡(含失蹤)10人以上或其他嚴重損失的重大災害,應同時上報省級民政部門和民政部。地(市)級民政部門在接到縣級報告後,在2小時內完成審核、匯總災情數據的工作,向省級民政部門報告。省級民政部門在接到地(市)級報告後,應在2小時內完成審核、匯總災情數據的工作,向民政部報告。民政部接到重、特大災情報告後,在2小時內向國務院報告。

(2)災情續報。在重大自然災害災情穩定之前,省、地(市)、縣三級民政部門均須執行24小時零報告制度。縣級民政部門每天9時之前將截止到前一天24時的災情向地(市)級民政部門上報,地(市)級民政部門每天10時之前向省級民政部門上報,省級民政部門每天12時之前向民政部報告情況。特大災情根據需要隨時報告。

(3)災情核報。縣級民政部門在災情穩定後,應在2個工作日內核定災情,向地(市)級民政部門報告。地(市)級民政部門在接到縣級報告後,應在3個工作日內審核、匯總災情數據,將全地(市)匯總數據(含分縣災情數據)向省級民政部門報告。省級民政部門在接到地(市)級的報告後,應在5個工作日內審核、匯總災情數據,將全省匯總數據(含分市、分縣數據)向民政部報告。

5. 3. 3 災情核定

(1)部門會商核定。各級民政部門協調農業、水利、國土資源、地震、氣象、統計等部門進行綜合分析、會商,核定災情。

(2)民政、地震等有關部門組織專家評估小組,通過全面調查、抽樣調查、典型調查和專項調查等形式對災情進行專家評估,核實災情。

6 應急響應

按照「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原則,災害救助工作以地方政府為主。災害發生後,鄉級、縣級、地級、省級人民政府和相關部門要根據災情,按照分級管理、各司其職的原則,啟動相關層級和相關部門應急預案,做好災民緊急轉移安置和生活安排工作,做好抗災救災工作,做好災害監測、災情調查、評估和報告工作,最大程度地減少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損失。根據突發性自然災害的危害程度等因素,國家設定四個響應等級。

6. 1 Ⅰ級響應

6. 1. 1 災害損失情況

(1)某一省(區、市)行政區域內,發生水旱災害,台風、冰雹、雪、沙塵暴,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風暴潮、海嘯,森林草原火災和生物災害等特別重大自然災害。

(2)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等其他突發公共事件造成大量人員傷亡、需要緊急轉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視情況啟動本預案。

(3)對救助能力特別薄弱的地區等特殊情況,啟動標准可酌情降低。

(4)國務院決定的其他事項。

6. 1. 2 啟動程序

減災委接到災情報告後第一時間向國務院提出啟動一級響應的建議,由國務院決定進入Ⅰ級響應。

6. 1. 3 應急響應

由減災委主任統一領導、組織抗災救災工作。

民政部接到災害發生信息後,2小時內向國務院和減災委主任報告,之後及時續報有關情況。災害發生後24小時內商財政部下撥中央救災應急資金,協調鐵路、交通、民航等部門緊急調運救災物資;組織開展全國性救災捐贈活動,統一接收、管理、分配國際救災捐贈款物;協調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抗災救災的指示。

6. 1. 4 響應的終止

災情和救災工作穩定後,由減災委主任決定終止一級響應。

6. 2 Ⅱ級響應

6. 2. 1 災害損失情況

(1)某一省(區、市)行政區域內,發生水旱災害,台風、冰雹、雪、沙塵暴,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風暴潮、海嘯,森林草原火災和生物災害等重大自然災害。

(2)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等其他突發公共事件造成大量人員傷亡、需要緊急轉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視情況啟動本預案。

(3)對救助能力特別薄弱的地區等特殊情況,啟動標准可酌情降低。

(4)國務院決定的其他事項。

6.2.2 啟動程序

減災委秘書長(民政部副部長)在接到災情報告後第一時間向減災委副主任(民政部部長)提出啟動Ⅱ級響應的建議,由減災委副主任決定進入Ⅱ級響應。

6.2.3 響應措施

由減災委副主任組織協調災害救助工作。

民政部成立救災應急指揮部,實行聯合辦公,組成緊急救援(綜合)組、災害信息組、救災捐贈組、宣傳報道組和後勤保障組等抗災救災工作小組,統一組織開展抗災救災工作。

災情發生後24小時內,派出抗災救災聯合工作組趕赴災區慰問災民,核查災情,了解救災工作情況,了解災區政府的救助能力和災區需求,指導地方開展救災工作,緊急調撥救災款物。

及時掌握災情和編報救災工作動態信息,並在民政部網站發布。

向社會發布接受救災捐贈的公告,組織開展跨省(區、市)或全國性救災捐贈活動。

經國務院批准,向國際社會發出救災援助呼籲。

公布接受捐贈單位和賬號,設立救災捐贈熱線電話,主動接受社會各界的救災捐贈;每日向社會公布災情和災區需求情況;及時下撥捐贈款物,對全國救災捐贈款物進行調劑;定期對救災捐贈的接收和使用情況向社會公告。

6.2.4 響應的終止

災情和救災工作穩定後,由減災委副主任決定終止Ⅱ級響應。

6.3 Ⅲ級響應

6.3.1 災害損失情況

(1)某一省(區、市)行政區域內,發生水旱災害,台風、冰雹、雪、沙塵暴,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風暴潮、海嘯,森林草原火災和生物災害等較大自然災害。

(2)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等其他突發公共事件造成大量人員傷亡、需要緊急轉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視情況啟動本預案。

(3)對救助能力特別薄弱的「老、少、邊、窮」地區等特殊情況,啟動標准可酌情降低。

(4)國務院決定的其他事項。

6.3.2 啟動程序

減災委辦公室在接到災情報告後第一時間向減災委秘書長(民政部副部長)提出啟動Ⅲ級響應的建議,由減災委秘書長決定進入Ⅲ級響應。

6.3.3 響應措施

由減災委員會秘書長組織協調災害救助工作。

減災委辦公室、全國抗災救災綜合協調辦公室及時與有關成員單位聯系,溝通災害信息;組織召開會商會,分析災區形勢,研究落實對災區的抗災救災支持措施;組織有關部門共同聽取有關省(區、市)的情況匯報;協調有關部門向災區派出聯合工作組。

災情發生後24小時內,派出由民政部工作組趕赴災區慰問災民,核查災情,了解救災工作情況,了解災區政府的救助能力和災區需求,指導地方開展救災工作。

災害損失較大時,災情發生後48小時內,協調有關部門組成全國抗災救災綜合協調工作組赴災區,及時調撥救災款物。

掌握災情和救災工作動態信息,並在民政部網站發布。

6.3.4 響應的終止

災情和救災工作穩定後,由減災委秘書長決定終止Ⅲ級響應,報告減災委副主任。

6.4 Ⅳ級響應

6.4.1 災害損失情況

(1)某一省(區、市)行政區域內,發生水旱災害,台風、冰雹、雪、沙塵暴,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風暴潮、海嘯,森林草原火災和生物災害等一般自然災害。

(2)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等其他突發公共事件造成大量人員傷亡、需要緊急轉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視情況啟動本預案。

(3)對救助能力特別薄弱的「老、少、邊、窮」地區等特殊情況,啟動標准可酌情降低。

(4)國務院決定的其他事項。

6.4.2 啟動程序

減災委辦公室在接到災情報告後第一時間決定進入Ⅳ級響應。

6.4.3 響應措施

由減災委辦公室、全國抗災救災綜合協調辦公室主任組織協調災害救助工作。減災委辦公室、全國抗災救災綜合協調辦公室及時與有關成員單位聯系,溝通災害信息;商有關部門落實對災區的抗災救災支持;視情況向災區派出工作組。

災情發生後24小時內,派出民政部工作組趕赴災區慰問災民,核查災情,了解救災工作情況,了解災區政府的救助能力和災區需求,指導地方開展救災工作,調撥救災款物。

掌握災情動態信息,並在民政部網站發布。

6.4.4 響應的終止

災情和救災工作穩定後,由減災委辦公室、全國抗災救災綜合協調辦公室主任決定終止Ⅳ級響應,報告減災委秘書長。

6.5 信息發布

6.5.1 信息發布堅持實事求是、及時准確的原則。要在第一時間向社會發布簡要信息,並根據災情發展情況做好後續信息發布工作。

6.5.2 信息發布的內容主要包括:受災的基本情況、抗災救災的動態及成效、下一步安排、需要說明的問題。

7 災後救助與恢復重建

7.1 災後救助

7.1.1 縣級民政部門每年調查冬令(春荒)災民生活困難情況,建立需政府救濟人口台賬。

7.1.2 民政部會同省級民政部門,組織有關專家赴災區開展災民生活困難狀況評估,核實情況。

7.1.3 制定冬令(春荒)救濟工作方案。

7.1.4 根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向國務院要求撥款的請示,結合災情評估情況,會同財政部下撥特大自然災害救濟補助費,專項用於幫助解決冬春災民吃飯、穿衣等基本生活困難。

7.1.5 災民救助全面實行《災民救助卡》管理制度。對確認需政府救濟的災民,由縣級民政部門統一發放《災民救助卡》,災民憑卡領取救濟糧和救濟金。

7.1.6 向社會通報各地救災款下撥進度,確保冬令救濟資金在春節前發放到戶。

7.1.7 對有償還能力但暫時無錢購糧的缺糧群眾,實施開倉借糧。

7.1.8 通過開展社會捐助、對口支援、緊急采購等方式解決災民的過冬衣被問題。

7.1.9 發展改革、財政、農業等部門落實好以工代賑政策、災歉減免,糧食部門確保糧食供應。

7.2 恢復重建

災後恢復重建工作堅持「依靠群眾,依靠集體,生產自救,互助互濟,輔之以國家必要的救濟和扶持」的救災工作方針,災民倒房重建應由縣(市、區)負責組織實施,採取自建、援建和幫建相結合的方式,以受災戶自建為主。建房資金應通過政府救濟、社會互助、鄰里幫工幫料、以工代賑、自行借貸、政策優惠等多種途徑解決。房屋規劃和設計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學規劃,充分考慮災害因素。

7.2.1 組織核查災情。災情穩定後,縣級民政部門立即組織災情核定,建立因災倒塌房屋台賬。省級民政部門在災情穩定後10日內將全省因災倒塌房屋等災害損失情況報民政部。

7.2.2 開展災情評估。重大災害發生後,民政部會同省級民政部門,組織有關專家赴災區開展災情評估,全面核查災情。

7.2.3 制定恢復重建工作方案。根據全國災情和各地實際,制定恢復重建方針、目標、政策、重建進度、資金支持、優惠政策和檢查落實等工作方案。

7.2.4 根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向國務院要求撥款的請示,結合災情評估情況,民政部會同財政部下撥特大自然災害救濟補助費,專項用於各地災民倒房恢復重建。

7.2.5 定期向社會通報各地救災資金下撥進度和恢復重建進度。

7.2.6 向災區派出督查組,檢查、督導恢復重建工作。

7.2.7 商有關部門制定優惠政策,簡化手續,減免稅費,平抑物價。

7.2.8 衛生部門做好災後疾病預防和疫情監測工作。組織醫療衛生人員深入災區,提供醫療衛生服務,宣傳衛生防病知識,指導群眾搞好環境衛生,實施飲水和食品衛生監督,實現大災之後無大疫。

7.2.9 發展改革、教育、財政、建設、交通、水利、農業、衛生、廣播電視等部門,以及電力、通信等企業,金融機構做好救災資金(物資)安排,並組織做好災區學校、衛生院等公益設施及水利、電力、交通、通信、供排水、廣播電視設施的恢復重建工作。

8 附則

8.1 名詞術語解釋

自然災害:指給人類生存帶來危害或損害人類生活環境的自然現象,包括洪澇、乾旱災害,台風、冰雹、雪、沙塵暴等氣象災害,火山、地震災害,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風暴潮、海嘯等海洋災害,森林草原火災和重大生物災害等自然災害。

災情:指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情況,包括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等。

災情預警:指根據氣象、水文、海洋、地震、國土等部門的災害預警、預報信息,結合人口、自然和社會經濟背景資料庫,對災害可能影響的地區和人口數量等損失情況作出分析、評估和預警。

環境與災害監測預報小衛星星座:為滿足我國環境與災害監測的需要,2003年2月,國務院正式批准「環境與災害監測預報小衛星星座」的立項。根據國家計劃,小衛星星座系統擬採用分步實施戰略:「十五」期間,採用「2+1」方案,即發射兩顆光學小衛星和一顆合成孔徑雷達小衛星,初步實現對災害和環境進行監測的能力;「十一五」期間,實施「4+4」方案,即發射四顆光學小衛星和四顆合成孔徑雷達小衛星組成的星座,實現對我國及周邊國家、地區災害和環境的動態監測。

本預案有關數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數,「以下」不含本數。

8.2 國際溝通與協作

按照國家外事紀律的有關規定,積極開展國際間的自然災害救助交流,借鑒發達國家自然災害救助工作的經驗,進一步做好我國自然災害突發事件防範與處置工作。

8.3 獎勵與責任

對在自然災害救助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進集體和個人,由人事部和民政部聯合表彰;對在自然災害救助工作中英勇獻身的人員,按有關規定追認烈士;對在自然災害救助工作中玩忽職守造成損失的,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追究當事人的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8.4 預案管理與更新

本預案由減災委辦公室、全國抗災救災綜合協調辦公室負責管理。預案實施後,減災委辦公室、全國抗災救災綜合協調辦公室應適時召集有關部門和專家進行評估,並視情況變化做出相應修改後報國務院。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自然災害救助應急綜合協調機構根據本預案制定本省(區、市)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

8.5 預案生效時間

⑺ 試論述我國環境保護法中環境民事責任的歸責原則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環境污染與環境破壞日益嚴重,從而導致了環境侵權案件頻繁發生,作為判決環境侵權民事案件的基礎——歸責原則,引起了專家和學者的關注,本文從我國目前的環境侵權民事規則原則與國外的環境侵權民事規則原則的對比,提出完善我國環境侵權規則原則的建議。
關鍵詞: 環境侵權 民事責任 歸責原則 完善環境侵權民事責任歸責原則從上個世紀末開始,我國的法學家們就開始了激烈的討論,這是與我國的社會、經濟高度發展和科學技術的日益發達密不可分的。但是在高科技給人類物資生活帶來空前繁榮的同時,也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了空前的災難,例如環境污染、資源嚴重破壞等所引發的侵權行為,這些行為由於主體特殊,因果關系復雜及證據容易滅失等原因,使案件具有不同於一般民事侵權案件的特點,環境侵權一般具有巨大的社會危害性、間接性、復雜性、多元參與性和緩慢性等特徵。因此在解決此類案件時,適用的規則原則亦有特殊要求。
一、我國環境侵權民事責任的歸責原則
侵權責任的歸責原則,是指以何種根據確認和追究侵權行為人的民事責任,他所解決的是侵權民事責任之基礎問題。在我國,環境侵權民事責任是採取過錯責任原則,還是無過錯責任原則,各專家學者對此眾說紛紜。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和一百二十四條的規定,民法通則是將環境污染作為一種特殊侵權行為使用無過錯責任原則,除了民事基本法之外,有關環境保護的基本法均規定了無過錯責任原則。如《環境保護法》第四十一條第三款規定:「完全有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並經及時採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造成環境污染損害的,免予承擔責任。」《水污染防治法》第五十五條第三、四款規定:「水污染損失有受害者自身的責任所引起的,排污單位不承擔責任。」《海洋環境保護法》第四十三條規定:「完全屬於下列情況之一的,經過及時採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對海洋環境造成污染損失損害的,免予承擔責任:(1)戰爭行為;(2)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3)負責燈塔或則其他助航設備的主管部門在執行職責是疏忽或者其他過失行為,安全是由於第三者的故意或者過失造成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的,由第三者承擔賠償責任。」也正是《海洋環境保護法》開創了我國環境污染無過錯責任原則的先河。
從以上我國環境立法關於造成環境污染者承擔民事責任的條件來看,在環境污染損害賠償中,只要污染環境造成危害的,不管行為人主觀上有無過錯,也不管行為人在客觀上是否違法,都要承擔賠償責任。我國在環境污染防治法律中規定了無過錯責任原則,而在自然資源保護法中,適用的是過錯責任原則。無過錯責任原則在環境侵權民事案件上的適用,是對民事責任制度及其理論的突破與發展,對解決現代社會新型侵權行為新特點,彌補過錯責任的缺陷,具有重要的意義。這一原則在環境侵權領域中的廣泛適用,更加體現了法律的公平與價值的精神,維護了公眾和社會的利益。同時也表明了他比過錯責任原則更加嚴格對企事業單位和一切可能引起環境污染的侵權者提出可更高的要求。此原則在環境民事侵權案件適用,一方面說明了我國環境侵權民事制度不斷完善與發展,這也順應現代絕大多數國家所採用的歸責原則;另一方面這也是有效保護環境與公民合法權益的必然要求。
但是我國目前的環境侵權民事責任歸責仍然還存在著有待完善的幾個方面:(1)無過錯規則原則在環境侵權領域的適用范圍還應擴大,特別是在新時期出現的現代新能源及新危險物質所帶來的環境侵權領域,還有如生態破壞、地面沉降等也面臨著同環境污染同樣的難題,由於此類現象因果關系難以判定,適用過錯責任原則不利於對受害者的保護。(2)在環境損害中實行無過錯責任為體現公平合理民法思想要求,無過錯責任與其他規則原則的根本區別就是行為人必須以法律明文規定的事由為免責的抗辯事由,不能因自己進了注意義務、沒有過錯而免責。筆者認為我國的法律規定的歸責原則不夠明確。(3)根據我國的經濟發展的需要,以及科學技術的限制,適用單一的歸責原則不能適應我現階段的經濟和社會發展。
二、國外環境侵權民事責任歸責原則之通說
現代大部分國家都將無過錯責任原則作為環境侵權民事責任的賠償原則予以適用,但由於不同國家採用無過錯責任的做法不同,因此,反映在侵權行為的適用上也不盡相同。
法國是以「近鄰妨害」這一概念來概括因環境污染而造成的損害的。法國判例認為,土地的利用者,為了追求正當利益而使用自己的土地,並且在使用時竭力履行了必要的注意義務,基本上沒有任何過錯,也會引起對相鄰者的損害。當這種損害超過了向鄰者通常應當忍受的義務時,就應當認定土地利用者的法律責任,以謀求對被害人的保護。
日本以「公害」這一概念來表述環境污染損害,而其學說上關於公害救濟的無過錯賠償責任的確定,則主要是通過類推適用日本民法第七百一十七條工作無所有人(無過錯)責任的規定演繹而成的。
德國是以「干擾侵害」的概念來概括環境污染造成對他人的干擾性、妨害性危害的。其《民法典》第九百零六條規定:「土地所有人對於瓦斯、蒸汽、臭氣、煤煙、音響、振動等的侵入,以及其他來自鄰地的相類似的侵入,如果該種干擾並不妨害其對土地的利用,或其妨害僅系不重大者,則不得予以禁止;如系重大的干擾,且系他土地利用人以當地通行做法利用土地而引起的,而且該干擾是他土地的利用人(即加害人)依其經營上課期待的措施所能加以防止的,土地所有人應予以容忍;如果該干擾所造成的妨害超過預期程度,土地所有人可請求他土地利用人以金錢做相當的補償。」這一規定用以調整不動產相鄰關系責任的,這種責任是一種不以土地所有人的過錯為前提的無過錯責任。[1]筆者認為德國在環境侵權中,用法律方式明確給予了環境侵權加害人以一定的侵害限度,打破了無過錯歸責原則傳統的三個抗辯事由(不可抗力、受害者人過錯、第三人過錯)。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調動行為人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如加害人的行為超過一定程度,仍要進行賠償。筆者認為,此條款明確規定了免責事由,值得我國在完善環境侵權民事責任制度時,予以借鑒。而且德國將環境侵權民事責任分類較細。如《德國水法》二十二條分兩款規定了污染環境的行為責任和設備責任,兩種責任均屬危險責任。1991年實施的《環境責任法》規定了危險責任的過程要件,該法第一條規定,如果某些設備引起對環境的影響,而導致某人的死亡,或身體、健康受到損害,或財產被毀損,那麼,該設備的所有人負有賠償受害人因此所致損害的義務。該條不僅規定了環境損害、財產損害均囊括其內,從而使受害人的合法權益可以得到周全的保護。[2]
英美普通法系各國沿襲傳統的「妨害行為」的概念來表述環境污染所造成的損害。由於英美法系是秉承英國早期的瑞蘭訴弗萊徹案確定的法則,所以法院在環境污染中對污染者適用嚴格責任原則。
三、我國環境侵權民事責任歸責原則之完善
在環境侵權領域實行無過錯責任原則具有不但有利於保護受害人的合法權益,而且可以推動並促進污染單位積極主動地採取措施防污治污,履行環保義務,強化環境觀念並逐步改善人類環境,但是筆者認為我國環境侵權民事責任原則仍需完善。
1、無過錯責任原則的適用范圍應進一步擴大。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新能源、新材料產品不斷誕生,在新能源、新材料研發和使用過程中,對可能造成環境污染的情況,應該運用法律手段予以規范,筆者認為在對新能源新材料發明和使用造成的侵權行為應使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再者,我國在自然資源保護法中使用的是過錯責任原則,筆者認為生態破壞有同環境污染相同的特點,如具有復雜性、潛伏性、持續性、廣泛性等特點。所以在生態破壞侵權行為,應適用無過錯原則比較合理。如德國《水利法》第十二條第一款規定:「如果連續第無限制相地使用稅可能對公共供水造成嚴重損害,可對執照加以限制或予以吊銷。在此情況下,可以判處賠償。
2、環境侵權民事責任歸責原則應以法律形式加以明確。民事法律關系本身是一個龐大復雜的社會關系,如果不能運用明確具體的法律規范加以調整,民事法律關系穩定性將嚴重下降,以致導致影響社會的穩定,那麼作為解決環境侵權民事法律關系的賠償的歸責原則,是從有關規定中推定出來,容易產生爭議和理解上的歧義,所以筆者認為,應在有關的環境污染、環境破壞的法律中明確規則原則,作為法官判決環境侵權民事案件法律准則。
3、明確規定免責事由。環境污染使用的是相對無過錯規則原則,不是絕對無過錯責任原則,即加害人在法定情況出現時可獲免責。為避免無過錯責任原則的積極效果因允許過多的抗辯而受到削弱,免責條件應盡顯於不可抗力,原告自己造成或同意的損害、第三者介入(如根據公共局下達的強制性命令而進行的活動所造成的損害等情形)。[3]
4、在環境污染侵權的歸責原則應多元化。我國《環境保護法》第四十一條規定:「造成環境污染危害的,有責任排除危害,並對直接受到損害的單位和個人賠償損失。」沒有區分該污染行為是合法還是違法,是故意還是過失,就是說,只要造成污染除法律規定免責外均要承擔責任。筆者認為此種規定加重了企業的負擔,不利於調動企業的積極性。筆者認為,在我國的司法實踐中,可以對日本的「忍受限度論」進行參考和借鑒,並且我國已出台了《環境影響評價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在環境污染限度內,適用過錯責任原則,否則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更加適應我國的實際情況,達到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雙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陳泉生著 《環境法原則》 法律出版社 第218—219頁 1997
[2]劉景一 喬世明 《環境污染損害賠償》 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0年
[3]周湘華 我國環境法中民事責任制度之完善 《當代法學》 2003年 第3期
[4]包晴 民事責任制度在環境侵權領域的運用於發展 《陝西省行政學院學校》 1999年11月第3卷第4期

⑻ 公民在環境保護中有什麼責任

摘要:公眾的參與是做好環境保護工作的非常重要的條件。作者闡述了人口、資源、經濟活動規模、科學技術以及人們享有更好物質生活條件的慾望等因素對中國環境的重要影響。提出,環境保護不僅是政府和環保專家的責任:也是我們每個公民的責任。在環境保護工作中,應該強調公民的參與和公眾的參與。

關鍵詞:環境保護 現狀 對策 公民參與

公眾的參與,是做好環境保護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我本人是一個民間團體一自然之友的會長,也是它的發起人。這是一個純粹的、完全獨立的NGO,非政府組織。我們所做的主要工作是對公眾進行教育,教育公眾認識到,作為一個普通的公民在環境保護中也有自己的一份責任。

在我們的教育工作中,特別強調要讓公眾認識到我們現在面臨的環境問題是多麼嚴重。應該說,這是中國幾千歷史上環境問題最嚴重的時刻。如果我們現在做的不好,可能在幾十年以後,情況要比現在還要嚴重。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我們的人口從來沒有象今天這么多。在我們的歷史上,一直到17世紀中葉,我們的人口沒有超過1億。在我們歷史上最輝煌的時代,漢代人口2000萬~5000萬之間,唐代不過8000萬。我們中國人口只是到了17世紀乾隆時期才第一次穩定地超過了1億。然後到了20世紀初葉的時候,我們的人口達到了4億。到了20世紀中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時候,5億多一點。然而在最近的50年,我們的人口從5億多一點,一下子到了將近13億。這就是我們所有環境問題的基礎。任何一個國家,如果有這么大量的人口,這么大的人口規模,她的環境問題會變得非常嚴重,是毫無疑問的。

由於人口眾多,中國的人均資源從未象現在這么少。我們現在人均的耕地只有1畝1分,比聯合國糧農組織所規定的3畝的危險線低一半還要多。至於我們的水,我們的森林,這兩天會上大家都說的很多,我就不重復。我們13億人口就靠這一點資源維持著,它所造成的困難狀況是可想而知的。

但是在這樣大量的人口和這樣少的人均資源的情況下,我們的經濟活動規模歷史上從來沒有象現在這么大。當然經濟活動規模大是我們的成就,我們的GDP每年以將近10%的速度在增長,甚至於有幾年超過了兩位數。這幾年當全世界其他國家都困難的時候,我們的GDP增長率仍然能夠達到7%~8 %,這是我們國家的重大成就。但是我想我們不應該忘記,我們GDP每一個百分點的增長,都是要靠我們資源、我們的能源和我們排放的污染物來支撐的。所以我們的經濟活動規模越大,我們在環境上的支出,我們在環境上的負擔也就越大。這么大規模的經濟活動,而且我們的經濟活動還在繼續增長,我們的人口也在繼續增長,那麼對我們的環境所造成的負擔也會越來越重。

許多專家都估計,中國的人口最多不能超過16億,如果人口超過16億,對於中國來講,將是一個不可逆轉的災難。我不是一個文學家,我不寫科學幻想小說.這個所謂不可逆轉的災難是什麼概念,我現在也想像不出來。但是我想大家聽到這個名詞叫作不可逆轉的災難,都會感覺到這是我們需要警惕的事情。

在這么大的人口,這么稀少的人均資源,這么大規模的經濟活動的情況下,我們的科學技術力量在歷史上從來沒有象現在這么強,這當然也是我們中國人民的成就,一個窮困、落後、挨打的國家,現在我們有這么強大的技術力量,例如原子彈,以及改造大自然的力量。但是,科學技術是一面雙刃刀。我們如果掌握得好,它可以幫助我們改造自然、造福人類,但是如果稍有不慎,科學技術同樣也可以傷害我們自己,比如說臭氧空洞。在我們已知的單項的、人為的環境災難中間,象蘇聯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書故,象印度的坡帕爾農葯廠的毒氣泄露,都是科學技術掌握不慎的結果。所以對於科學技術,我們不能夠盲目地認為只要科學技術發展就一定是好事,在發展科學技術的同時,我們必須慎重地使用科學技術,使它真正地造福於人類,而對人類不產生有害的影響。

除了上面講的四點,人口、資源、經濟活動規模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之外,還有一點將對中國產生很大的影響,就是人們對更好的物質生活享受的慾望從來沒有象今天這么強烈。每個人都希望改善自己的生活,都希望自己很快地富起來。鄧小平同志說:「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來。」有多少人都希望做先富起來的這一部分人,沒有人說我願意等著,我願做那後富的,只要有條件我們都願意先富起來。那麼13億人都想富起來,而且都想享有更多的物質生活條件,這樣一種壓力,對我們的環境,會造成多麼大的負擔。當然人們希望有更好的物質生活是天經地義的,我想所有在座的包括我自己都不是希望日子越來越苦,都希望日子越過越好,這是非常正常的,而且這也是我們國家經濟發展、擴大內需、擴大我們的市場所必需的一個條件。但是,我們不要忘記,所有這些,最後都是要有成本的,這成本就是我們的資源、我們的環境和我們所承受的污染排放。污染在它的生產過程中要排放,所有的工廠、造紙廠、發電廠都要排放,在我們的消費過程中仍然要排放。我常常舉這樣的例子,比如說我們買的那些商品、包裝品,我們享受了商品以後,那個包裝品就成為廢物就要扔掉,就變成了污染,就變成了垃圾。所以我說在中國這樣一個條件下,我們環境問題在歷史上從來沒有今天這么嚴峻,這一點我覺得應該讓廣大的老百姓明白。物質生活享受是有一定限度,如果超過了這個限度,大自然就不可能給我們以相應的回報,我們就會受到大自然的報復。

我今天講的這個題目叫做環境保護與公民責任,那麼後一部分就講到,做為一個普通公民,特別是象我做的這個工作,是專門面對公民的,面對普通老百姓的,那麼老百姓就會問,我們可以做什麼?

在我們國家,很多普通的老百姓一想到環境問題,總是認為這是政府的責任,這是專家的責任,如果空氣不好沙塵暴就說政府沒有把這個事情做好,環保局沒有把這個事情搞好,專家怎麼不想出辦法來,治理沙漠。他們沒有想到,在這個問題上,作為一個普通公民,作為一個消費者也是有責任的。

我只講幾個很簡單的例子,這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間遇到的例子。比如說沙塵暴,大家知道沙塵暴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中國西北部的草原的退化,草原的沙化。草原沙化當然原因很多,也有大自然的原因。但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過度放牧。牧民們為什麼要過度放牧,因為他們要多生產羊肉、畜產品、羊毛等等,消費者是誰,消費者就是我們,當我們在大街上吃烤羊肉串吃涮羊肉的時候,對於沙塵暴,你可以說你跟沙塵暴一點關系都沒有嗎?我做大學生的時代,一年未必能有一次機會去吃涮羊肉。但現在,24小時任何一條胡同,任何一個小飯鋪,吃涮羊肉還不容易。可是大家想想,北京的羊肉供應量一年要增加多少。我去年到赤峰去種樹,我問赤峰的縣長,我說你們每年出境的羊肉解放初期是多少?現在是多少?他說解放初期我們根本沒有出境的羊肉,我們的羊肉就是牧民自己吃的,現在每年30萬頭,草原能不退化嗎?草原還那麼大。大概解放初期在內蒙古平均是將近80畝草場1頭羊,現在是不到8畝1頭羊。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草場能不退化嗎。我的意思不是說為了保護草場,為了不要沙塵暴,咱們現在抵制涮羊肉,咱們都不吃涮羊肉了。我們都抵制涮羊肉,我們的牧民怎麼辦,我們的牧民生活水平要不要提高。這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比如說,我們能不能有新的辦法來圈養牛羊,而不讓它們放養在草場上,這樣既能夠增加牛羊的頭數,又可以保護草原。能不能想出這樣的辦法,科學家們能不能試驗出這樣的辦法。

我再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大家都知道,北京的水已經缺乏到何種程度。北京兩大水庫:一個官廳、一個密雲。官廳水庫已經在1997年退出了北京的供水系統。為什麼?因為官廳水庫的上游就是桑甘河流域,由於鄉鎮企業的發展和沿途的中小城鎮的發展,使得水體嚴重污染,以至於不能作為生活用水的來源。但是現在比起30年前或40年前,30年前在座的各位家裡不大可能有洗衣機,現在洗衣機家家都有。當我剛剛從大學畢業在北京工作的時候,我是沒有條件在自己家裡洗澡的,洗澡要到公共澡堂去。現在家家都有熱水器,洗個淋浴還不容易。但是,大家想一想,由於我們這種衛生條件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每個人的人均用水量增加了多少。我在家裡做過試驗,用手洗衣服和用洗衣機洗衣服,用水量大概差3倍。凡是家庭主婦過去用手洗衣服都知道,洗衣機特別費水,自動地嘩嘩往洗衣機裡面放水。那麼我們北京本來是個缺水的城市,由於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水量就大增。當然,我也同樣不是這個意思,我們大家都放棄,跑到大街上去上公廁,都不洗澡,都不洗衣服。但是,我們要考慮到,我們生活水平的每一種提高,都意味著我們的環境要付出一定的代價。作為一個普通的消費者,我們能不能盡可能地節約,減少我們的消費,減少我們的浪費。比如說我在家裡面,就把洗衣機用過的水全用塑料桶存起來,

沖馬桶。這應該是可以做到的。這樣我們老倆口可以在洗衣機用過一次之後,可以在兩天之內基本上不用馬桶水箱的水。我只是舉個例子,就說明,作為一個普通的消費者,我們不是說對環境保護,什麼事情都無能為力,一切事情都等著政府來決定。我們作為消費者自己是有責任的。

我們作為一個民間環保團體,總是給市民講這個道理,給大學生講這個道理。我給大學生講,你們在浴室里洗澡的時候,你們頭上噴頭噴出的清水是北京寶貴的資源,北京是個缺水的城市。你們洗完了澡,從你們腳底下流出去的就是污水,就是污染,就要處理。你們想沒想過,你們少洗1分鍾的澡,少開1分鍾的龍頭,就可以節約1分鍾的水,減少一點污染。這就是我們公民的責任。

在講到環境保護的時候,應該特別要強調公民的參與、公眾的參與。我們「自然之友」深信:如果中國

人的心靈沒有綠化,那麼中國也不可能有一個光明的綠色的未來。

(根據錄音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⑼ 經常說的"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力"是什麼意思

暫時因為某些原因沒有追究責任,但不排除以後可以提起訴訟追究責任的權利。這句話並不內屬於法容律專業術語,也沒有什麼實質意義。行為人現在所實施的行為,不意味自己已經放棄對被開除者繼續追究刑事責任或者民事責任的權利。

法律責任,有廣、狹兩義。廣義指任何組織和個人均所負有的遵守法律,自覺地維護法律的尊嚴的義務。狹義指違法者對違法行為所應承擔的具.有強制性的法律上的責任。法律責任同違法行為緊密相連,只有實施某種違法行為的人(包括法人),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9)追究環境災難的法律責任作者擴展閱讀:

法律責任的特點:

1、法律責任首先表示一種因違反法律上的義務,(包括違約等)關系而形成的責任關系,它是以法律義務的存在為前提的。

2、法律責任還表示為一種責任方式,即承擔不利後果。

3、法律責任具有內在邏輯性,即存在前因與後果的邏輯關系。

4、法律責任的追究是由國家強制力實施或者潛在保證的。

⑽ 因自然災害導致的環境污染怎麼認定責任

自然災害屬於不可抗力,根據《侵權責任法》第二十九條規定:「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損害的,不承擔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而在第八章中環境污染責任並沒有特別規定,所以不可抗力是環境污染的免責原因。

熱點內容
企業法律顧問實務各章節考點指導 發布:2024-05-19 02:09:22 瀏覽:147
司法投訴案例 發布:2024-05-19 00:26:13 瀏覽:993
法律行政法規定 發布:2024-05-19 00:00:36 瀏覽:47
叉車安全使用管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4-05-18 23:20:59 瀏覽:967
司法廳幹部處 發布:2024-05-18 23:10:45 瀏覽:291
普法司法考試 發布:2024-05-18 23:01:31 瀏覽:989
法學35歲 發布:2024-05-18 22:37:10 瀏覽:296
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法律服務所 發布:2024-05-18 20:18:31 瀏覽:158
民法總則高考 發布:2024-05-18 19:09:03 瀏覽:547
齊心律師 發布:2024-05-18 17:59:20 瀏覽: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