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了要付法律責任嗎
A. 氣死人要不要負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這要看具體情況,惡語傷人或者故意刺激他人,導致他人死亡的,並不能完全歸咎於受害人的心胸狹窄,除了受害人有過錯的以外,行為人是要負法律責任的。如是在公共場合,行為人可能構成了侮辱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侮辱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通過信息網路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B. 氣死人要負法律責任嗎
諸葛亮三氣周瑜的故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讀這個故事時,我們的思維一直定格在諸葛亮的足智多謀和周公瑾的心胸狹窄上,從來也沒有考慮過,諸葛亮的惡意傷害與周公瑾的千古冤屈,「氣死人」真的不負法律責任嗎?
不一定不負法律責任,但也未必都負法律責任,這要根據具體情況作具體分析。
我個人認為,根據行為人者的主觀心裡狀態,可以將氣死人的行為分為四種情形:第一,行為人者主觀上沒有任何惡意,很正常的說話,因為對方自己比較激動,導致了死亡;第二,雙方在主觀上都有過錯,比如說吵架,行為人說了一些使受害人生氣的話,這些話可能只是比較輕微的話,結果卻把對方一下子氣死了;第三,行為人主觀上是惡意的,知道受害人有某種疾病不敢激動,或者心胸過於狹窄,故意找碴刺激他,讓他激動犯病,以達到懲罰他的目的;第四,行為人主觀上有殺人的故意,想通過氣人的方式謀殺他,於是設計幾個方案,最終把他氣死。對於第一種情形,因為氣人者主觀上既沒有殺人、害人的故意,客觀上也沒有實施殺人、害人的行為,因此對死者不承擔任何責任。對於第二種情形要作具體分析,雙方吵架、鬥嘴的環境、用語的激烈程度的不同,行為人承擔的責任也不同,比如說,雙方在公眾場合,氣人者用語激烈,對受害人進行侮辱、誹謗,受害人無法承受人格上的凌辱,氣絕身亡的,行為人恐怕就要負刑事責任了。如果雙方並不在公共場合,但行為人在從事不正當的行為時,與人發生爭執,並惡語傷人,使受害方氣絕身亡的,行為人要負民事賠償責任。如2000年8月的一天,天津某公民的鄰居用電鑽鑽東西,噪音特別大。因該公民的父有心臟病,其母遂前去勸阻,建議其稍停一會兒,不料這一青年不聽勸阻,反而破口大罵,該公民的父聞訊趕去,也遭其辱罵,最後竟因生氣導致心臟病突發而死亡。在本案中,行為人用電鑽鑽東西產生很大雜訊,影響了居民的休息,本身已構成侵權,再加上不聽勸阻,顯然主觀是有過錯的,而且有嚴重的侵害後果,必須要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對於第三種情形, 如果行為人主觀上為了懲治對方,採用侮辱、誹謗的方式刺激對方,造成對方死亡的,可以構成侮辱罪或者誹謗罪。如果採用其他方式刺激對方,使對方身體受到傷害的, 可以構成故意傷害罪。對於第四種情形,行為人在主觀上有殺人的故意,在客觀上實施了殺人的行為,盡管這種殺人的行為不是暴力,也沒有使用凶器,但這種行為只要能夠必然地引起被害人的死亡,應當認定該行為構成殺人罪,此刻,氣死人恐怕是要償命的。
總而言之,惡語傷人或者故意刺激他人,導致他人死亡的,並不能完全歸咎於受害人的心胸狹窄,除了受害人有過錯的以外,行為人事要負法律責任的。
C. 如果叫一個人去死他真的去死了是否要負法律責任
僅僅是簡訊不構成教唆自殺,也沒有達到威脅的程度,不用承擔法律責任。
D. 被人氣死了那個人需要負法律責任嗎
法律分析:這要看具體情況,惡語傷人或者故意刺激他人,導致他人死亡的,並不能完全歸咎於受害人的心胸狹窄,除了受害人有過錯的以外,行為人是要負法律責任的。如是在公共場合,行為人可能構成了侮辱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條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E. 如果一個人為你死了…你需要負法律責任嗎
摘要 一般來講是不需要的。當然若對其死亡應該承擔責任的話,則應該另當別論了。
F. 把人打死了要負什麼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把人打死,在量刑時,應當破除不正當觀念,既不能認為殺人既遂的要一律償命,也不能認為殺人未遂的一律不判死刑。要綜合全部案情,正確評價罪行輕重和行為人的人身危險程度,給罪犯以適當的刑罰處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五十六條 對於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分子應當附加剝奪政治權利;對於故意殺人、強奸、放火、爆炸、投毒、搶劫等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獨立適用剝奪政治權利的,依照本法分則的規定。
第二百三十二條 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G. 急救時錯誤將人救死了要負法律責任嗎
首先要看你是不是醫生,如果是,方法不正確,產生的是醫療事故,如果你不回是醫生,只是一個路人答,看到情況發生,出手相救,但由於環境不能讓你找到專業人事,或情式所迫,發生了死人的事故,從民法角度來評價,你只是一個救人心切,但是不會救人導致的,只會用公平責任來評價你的行為,給死者一些補償,這種補償只是意思性的,而不是賠償。但如果你有條件找醫生,也來得及等醫生的到來,你非自己處理,有可能存在過失致人死亡的法律後果,這種過失屬於過於自信的過失。
H. 把人碰倒死了要負法律責任嗎
一、明知對方心臟或者別的身體方面有疾病,故意言語刺激,導致他人死亡。那麼符合刑法故意殺人罪的規定 二、出於侮辱的目的對他人進行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那麼對方自殺或者「氣死」,屬於「情節嚴重」的程度,構成侮辱罪。 出於無心的目的,單純的矛盾糾紛,不構成犯罪,民法上可能被起訴侵權。
I. 一塊喝酒人死了其他人負法律責任嗎
法律分析:如果聚會喝酒發生了有人死亡的情況,要根據其他一起喝酒的人的情況進行判斷是否需要負責任。如果發了強迫性勸酒、惡意勸酒、灌酒者和未能保證喝酒者安全這類的情況,那麼一起喝酒的人也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六條:受害人和行為人對損害的發生都沒有過錯的,依照法律的規定由雙方分擔損失。
J. 嚇死人要負法律責任嗎
法律分析:要看具體的情況,首先要看嚇人的那個人知道不知道自己的行為能把人嚇死,如果明知道那個人有心臟病,還故意去嚇,就有可能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其次要看嚇人的那個人的主觀目的,如果是明知道會嚇死,就是要嚇死他,可能構成故意殺人罪。如果明知道會嚇死,放任了這種結果可能的發生,也是故意殺人罪,是間接故意。如果明知道會嚇死,但是認為不會嚇死,結果嚇死了,是過失致人死亡罪,是過於自信的過失,如果不知道會嚇死,可能會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是疏忽大意的過失,也可能是意外事件,不承擔法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三十二條 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三十三條 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