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單位行為法律責任

單位行為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3-08 04:33:29

1. 單位犯罪怎麼判刑法律責任

單位犯罪是按照法律明文規定為單位犯罪的相關條文的刑罰來承擔刑事責任。一般對單位判處刑法分則規定的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法分則規定的刑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十條
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法律規定為單位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第三十一條
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本法分則和其他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單位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第一條
刑法第三十條規定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既包括國有、集體所有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也包括依法設立的合資經營、合作經營企業和具有法人資格的獨資、私營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
第三條
盜用單位名義實施犯罪,違法所得由實施犯罪的個人私分的,依照刑法有關自然人犯罪的規定定罪處罰。

2. 個人行為 單位為其負法律責任

單位承擔賠償責任,個人承擔刑事責任,這是一般法律規定。

3. 單位負責人出現違規行為後應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看是什麼違法行為,不說清楚就不知道

有些行為要負刑事責任,有些只是民事賠償

4. 單位犯罪是否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單位犯罪單位內部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是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
《刑法》第三十一條
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本法分則和其他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第三十條
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法律規定為單位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刑法中把犯罪的危害行為分為作為、不作為或者持有三種基本形式。單位犯罪與自然人犯罪有所不同,單位犯罪的危害行為目前只存在作為和不作為兩種形式。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二十四條規定,上級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審判下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案件;下級人民法院認為案情重大、復雜需要由上級人民法院審判的第一審刑事案件,可以請求移送上一級人民法院審判。《刑事訴訟法》第二十六條規定,幾個同級人民法院都有權管轄的案件,由最初受理的人民法院審判。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移送主要犯罪地的人民法院審判。《刑事訴訟法》第二十七條規定,上級人民法院可以指定下級人民法院審判管轄不明的案件,也可以指定下級人民法院將案件移送其他人民法院審判。

5. 公司行為和個人行為怎麼判斷,兩者的法律責任有什麼不同

  1. 公司行為就是公司人員為公司做事的行為。

  2. 個人行為就是公司人員為自己做事。

  3. 兩者的法律責任有很大不同:公司行為公司應當承擔責任,個人行為公司不承擔責任,只能自己為自己負責。

6. 用人單位侵犯勞動者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對於用人單位侵犯勞動者合法權益的行為,《勞動法》規定應承擔下列法律責任:

第八十九條用人單位制定的勞動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對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九十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的,由勞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並可以處以罰款。

第九十一條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經濟補償,並可以責令支付賠償金:

(一)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

(三)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四)解除勞動合同後,未依照本法規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

第九十二條用人單位的勞動安全設施和勞動衛生條件不符合國家規定或者未向勞動者提供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和勞動保護設施的,由勞動行政部門或者有關部門責令改正,可以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提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決定責令停產整頓;對事故隱患不採取措施,致使發生重大事故,造成勞動者生命和財產損失的,對責任人員比照刑法第一百八十七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九十三條用人單位強令勞動者違章冒險作業,發生重大傷亡事故,造成嚴重後果的,對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九十四條用人單位非法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營業執照。

第九十五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對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的保護規定,侵害其合法權益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處以罰款;對女職工或者未成年工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九十六條用人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由公安機關對責任人員處以十五日以下拘留、罰款或者警告;構成犯罪的,對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

(二)侮辱、體罰、毆打、非法搜查和拘禁勞動者的。

第九十七條由於用人單位的原因訂立的無效合同,對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九十八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的條件解除勞動合同或者故意拖延不訂立勞動合同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對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九十九條用人單位招用尚未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對原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該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第一百條用人單位無故不繳納社會保險費用,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限期繳納;逾期不繳的,可以加收滯納金。

第一百零一條用人單位無理阻撓勞動行政部門、有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行使監督檢查權,打擊報復舉報人員的,由勞動行政部門或者有關部門處以罰款;構成犯罪的,對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7. 關於事故單位主要負責人在事故發生後的有關違法行為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有什麼規定

關於事故單位主要負責人在事故發生後的有關違法行為應當對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給予撤職處分,對個人經營的投資人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九十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決策機構、主要負責人或者個人經營的投資人不依照本法規定保證安全生產所必需的資金投入,致使生產經營單位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責令限期改正,提供必需的資金;逾期未改正的,責令生產經營單位停產停業整頓。

有前款違法行為,導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對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給予撤職處分,對個人經營的投資人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7)單位行為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九十二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未履行本法規定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導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依照下列規定處以罰款:

(一)發生一般事故的,處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三十的罰款;

(二)發生較大事故的,處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四十的罰款;

(三)發生重大事故的,處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六十的罰款;

(四)發生特別重大事故的,處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八十的罰款。

8. 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應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用人單位」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與勞動者形成勞動關系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即一般僱工在七人以下的個體工商戶)、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用人單位違反法律法規規定,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是:
1、用人單位制定的勞動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對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規定,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的,由勞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並可以處以罰款。
3、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經濟補償,並可以責令支付賠償金:
(1)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2)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
(3)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4)解除勞動合同後,未依照勞動法規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
4、勞動安全設施和勞動衛生條件不符合國家規定或者未向勞動者提供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和勞動保護設施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可以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提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決定責令停產整頓;對事故隱患不採取措施,致使發生重大事故,造成勞動者生命和財產損失的,對責任人員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5、強令勞動者違章冒險作業,發生重大傷亡事故,造成嚴重後果的,對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6、非法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營業執照。
7、違反勞動法對女職工和未成年的保護規定,侵害其合法權益,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處以罰款;對女職工或者未成年工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8、用人單位由下列行為之一,由公安機關對責任人員處以十五日以下拘留、罰款或者警告;構成犯罪的,對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
(2)侮辱、體罰、毆打、非法搜查和拘禁勞動者的。
9、由於用人單位的原因訂立的無效合同,對勞動者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10、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規定的條件解除勞動合同或者故意拖延不訂立勞動合同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對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11、招用尚未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對原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該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12、用人單位無故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限期繳納;逾期不繳的,可以加收滯納金。
13、無理阻撓勞動行政部門、有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行使監督檢查權,打擊報復舉報人員的,由勞動行政部門或者有關部門處以罰款;構成犯罪的,對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9. 單位負責人的法律責任

會計工作是一種社會活動,與社會經濟環境有著密切聯系,社會生活中的許多總是都對會計工作有很大影響,如有法不依、有章不循、有令不禁、虛報浮誇、不公平競爭等問題,都直接影響會計工作的正常運行。為了保證單位負責人正確履行職責,合理確定其應承擔的會計法律責任,政府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會計工作的宏觀監督和管理,為《會計法》的實施營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從我國會計工作實際看,經過多年努力,會計法規制度逐步健全,但提供虛假會計信息等問題總是屢禁不止,與監管工作不力有很大關系。《會計法》在賦予財政部門管理會計職責的同時,明確責任、職權到位,也有利於解決多種監督問題。對財政部門至少需要做好兩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與《會計法》相配套的有關法規制度建設。修訂後的《會計法》,在內容上充實了,有些問題如會計核算規則、財務會計報告的編制要求,會計做作業資格管理要求,會計監督的要求等,都需要按照《會計法》的基本原則,結合會計工作的實際情況予以具體化。這是使《會計法》各項規定落到實處的重要保證。二是加強對會計工作的監督檢查。通過經常性的監督檢查,指導和督促各單位貪污建賬和對外提供真實、完整的會計信息,依法查處會計工作中的違法違紀行為,特別是對授意、指使、強令編造虛假會計信息、設賬外賬等嚴重損害國家和社會公眾利益的行為,應當依法嚴肅懲處,維護國家和法律的尊嚴。
單位負責人是單位的法人代表,對本單位所發生的違法違紀行為要負主要責任,因此,單位負責人應組織學習新《會計法》的內容,使之成為自己日常經濟行為監督武器,自覺把自己的經濟行為規范在法律之內,會計人員也應積極學習領會新《會計法》內容,使之成為自己工作的法律武器,不畏強權,以確保會計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實性。同時樹立起對會計行為負直接責任的觀念。同時,通過對新《會計法》的學習,增強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會計行為應負的責任感,以國家的利益為重,不設賬外賬,保證了會計信息的完整和真實。

10. 單位犯罪犯罪的法律責任范圍

單位犯罪的刑事責任是;
1、單位犯罪實行兩罰制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
2、單位犯罪實行單罰制的,只對單位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
【法律依據】
《刑法》第三十條
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法律規定為單位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第三十一條
單位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判處刑罰。本法分則和其他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熱點內容
以下屬於法律效力的范圍的是 發布:2025-05-18 04:24:18 瀏覽:767
執行法律知識包括什麼 發布:2025-05-18 04:21:33 瀏覽:135
山東計劃生育條例罰款 發布:2025-05-18 04:14:57 瀏覽:877
法律服務采購河南 發布:2025-05-18 04:10:37 瀏覽:956
富寧縣律師 發布:2025-05-18 03:56:57 瀏覽:608
人身侮辱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8 03:56:52 瀏覽:714
教育局貫徹勞動合同法情況匯報 發布:2025-05-18 03:35:02 瀏覽:844
法律碩士對英語的要求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916
公司合夥人之間的法律協議有效嗎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208
抵押司法拍賣 發布:2025-05-18 03:25:11 瀏覽: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