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里相處法律知識
❶ 居民樓鄰里發生矛盾,自行調解無效,找哪些部門解決
鄰里相處,當以「和諧」為重,但往往生活中總不能盡如人意。
我建議你,如果是你們自行協商解決無效,可以通過物業、社區以及當地派出所進行調解,盡量通過協商解決問題;如果依然無效,你可以依據新出台的「物權法」的相關規定,到當地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對方立即進行修繕,並賠償所造成的經濟損失。
❷ 民法通則鄰里法律
1.《民法通則》第83條 相鄰關系
第八十三條【相鄰關系】不動產的相鄰各方,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截水、154排水、通行、通風、採光等方面的相鄰關系。給相鄰方造成妨礙或者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
2.[相關法規]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1988年4月2日 法(辦)發〔1988〕6號)
97.相鄰一方因施工臨時佔用他方使用的土地,佔用的一方如未按照雙方約定的范圍、用途和期限使用的,應當責令其及時清理現場,排除妨礙,恢復原狀,賠償損失。
98.一方擅自堵截或者獨占自然流水,影響他方正常生產、生活的,他方有權請求排除妨礙;造成他方損失的,應負賠償責任。
99.相鄰一方必須使用另一方的土地排水的,應當予以准許;但應在必要限度內使用並採取適當的保護措施排水,如仍造成損失的,由受益人合理補償。
相鄰一方可以採取其他合理的措施排水而未採取,向他方土地排水毀損或者可能毀損他方財產,他方要求致害人停止侵害、消除危險、恢復原狀、賠償損失的,應當予以支持。
100.一方必須在相鄰一方使用的土地上通行的,應當予以准許;因此造成損失的,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101.對於一方所有的或者使用的建築物范圍內歷史形成的必經通道,所有權人或者使用權人不得堵塞。因堵塞影響他人生產、生活,他人要求排除妨礙或者恢復原狀的,應當予以支持。但有條件另開通道的,也可以另開通道。
102.處理相鄰房屋滴水糾紛時,對有過錯的一方造成他方損害的,應當責令其排除妨礙、賠償損失。
103.相鄰一方在自己使用的土地上挖水溝、水池、地窖等或者種植的竹木根枝伸延,危及另一方建築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的,應當分別情況,責令其消除危險,恢復原狀,賠償損失。
《物權法》(2007年3月16日)
第七章相鄰關系
第八十四條【相鄰關系處理原則】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系。
第八十五條【處理相鄰關系依據】法律、法規對處理相鄰關系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法律、法規沒有規定的,可以按照當地習慣。
第八十六條【用水與排水相鄰關系】不動產權利人應當為相鄰權利人用水、排水提供必要的便利。對自然流水的利用,應當在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之間合理分配。對自然沉水的排放,應當尊重自然流向。
第八十七條【相鄰關系中通行權】不動產權利人對相鄰權利人因通行等必須利用其土地的,應當提供必要的便利。
第八十八條【相鄰土地、建築物的利用】不動產權利人因建造、修繕建築物以及鋪設電線、電纜、水管、暖氣和燃氣管線等必須利用相鄰土地、建築物的,該土地、建築物的權利人應當提供必要的便利。
第八十九條【通風、採光和日照】建造建築物,不得違反國家有關工程建設標准,妨礙相鄰建築物的通風、採光和日照。
第九十條【相鄰損害防免關系】不動產權利人不得違反國家規定棄置固體廢物,排放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雜訊、光、電磁波輻射等有害物質。
第九十一條【挖掘土地等危害的防免義務】不動產權利人挖掘土地、建造建築物、鋪設管線以及安裝設備等,不得危及相鄰不動產的安全。
第九十二條【損害的避免與補償】不動產權利人因用水、排水、通行、鋪設管線等利用相鄰不動產的,應當盡量避免對相鄰的不動產權利人造成損害;造成損害的,應當給予賠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龐啟林在龐永紅房屋近處挖井對該房造成損壞應按相鄰關系原則處理的復函》(1991年5月22日 〔1991〕民他字第9號)
❸ 鄰里相處的禁忌
如何處理好鄰里關系 平等相待:鄰里就是比鄰而居,沒有貧富之分,也沒有地位尊卑之分,做事、講話、待人都應一視同仁。 互敬互助: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遇到困難時鄰居間相互幫助可能更及時。因此,「不管他人好與壞,老死不相往來」的做法是要不得的。 遵守公德:鄰里之間既要尊重人家的隱私權,又要對公共利益進行維護。 嚴於律己,得理要讓人:鄰里間應互敬、互助、相互關照,遇事應先從自身找問題,對待他人的錯誤採取諒解的態度最為重要。
2
/3
鄰里間相處之禁忌 缺乏交流。缺乏交流與溝通,就無法形成互幫互助的和諧鄰里關系,更容易滋長人們心靈上的孤獨感。 發生爭吵。雖然鄰里間也可能產生一些矛盾,如因裝修房間、修理電路和水管等造成一定的不便。如果因自己的不慎給鄰居造成損害或不便,應主動承擔責任。假如是鄰居的責任則應包容和理解,不應爭吵。 詢問對方隱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處世方法和私人習慣,即使是出於關懷詢問人家的隱私也是很不禮貌的。
3
/3
相互猜疑:對他人的事情過於「關心」,是一種「欺人有笑人無」的庸俗之舉,不但會給自己帶來諸多不便也會破壞周圍和諧的環境。 反復無常。當沒有直接利益沖突時鄰居之間容易形成和諧友好的關系,一旦涉及到利益關系時不可感情用事。應採取克制、對話、互相商討的態度與方法緩解沖突,解決矛盾。 總之,鄰里關系是相互感應的,在都市大發展的今天,主動處理好鄰里的關系也是每個都市人的義務和責任。
❹ 鄰里之間相處的時候應注意什麼
1、主動問好是很有必要的。
鄰里之間是一回生兩回熟,但問題時很多人似乎都沒有見過自己的鄰居。因此,要想弄好鄰里關系,那麼首先就要學會主動出擊,當發現有新鄰居的時候,主動過去問問好,簡單地交談交談。這樣好的開始可能就可以為以後的鄰里關系的發展做好鋪墊了。
2、邀請鄰居到家裡做客,或者一起出去活動。
鄰里之間在相處的時候,多在一起走動是很有不要的。如果趕上周末了,可與邀請鄰居到自己家裡來吃吃飯,一起喝喝酒。或者一起出去散散步,或者出去買買菜。總之在一起多走動是很有必要的。
3、不要忘了一些共同的興趣愛好。
興趣愛好對增進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是很有幫助的。比如自己喜歡打羽毛球,如果鄰居也喜歡的話,可以邀請他(她)和自己一起去玩;或者自己喜歡看電影逛街,那當你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也記得叫上自己的鄰居。如果你的鄰居是你的朋友的時候,那麼和鄰居之間的關系自然就好了。
4、有時候要學會包容和理解。
鄰里之間和睦相處是很多人都渴望地,但是現實生活中有時候並不是這樣子的,若你不是很了解你的鄰居的情況下,一定要記得學會包容和理解。比如鄰居有時候家裡聲音很大,這時候不要沖鄰居發脾氣,說不定是鄰居心情不好,或者發生什麼事情呢?
5、及時地伸出援助之手。
當然了,鄰里之間有時候也會發生一些需要自己出手的事情,比如說,下雨了,他們家在外面的衣服沒有收,如果能進去的話,就幫助收一下,不行的話就要請房東幫忙。畢竟鄰里之間像這樣的小事太多了,別袖手旁觀了。
6、試一試家庭之間的PARTY!
鄰里之間一起舉行party,或者一起慶祝節日等對增進鄰里之間的關系是很有推動作用的。盡管生活的節奏很忙,但是再忙,一個月總有那麼一個下午或者晚上,大家聚在一起,一起說說話,聊聊生活,或者一起娛樂娛樂,這樣對鄰里關系的改善肯定是有積極作用的。
❺ 鄰里之間相處我們要注意哪六個方面
與鄰里要主動接近:與鄰里友好相處首先要能夠與鄰里主動接近,這是相互認識了解的基礎,也是處理好鄰里關系的基礎,所以要處理好鄰里關系,首先要與鄰里主動接近。
與鄰里溝通彼此情況:處理好鄰里關系,對彼此的情況要有所了解,當然除了彼此的隱私,這樣可以更好的進行溝通和交往,同時知曉彼此的情況,有利於相處過程中不必要的尷尬問題出現。
與鄰里共用的區域要保持整潔:鄰里之間共用的區域要保持整潔,主動對該區域進行打掃,創造良好的環境,有利於鄰里之間友好相處。
日常生活過程中要保持安靜: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自身環境的安靜,避免由於產生噪音而干擾鄰居的正常生活和學習,這也是維護公共良好秩序的要求。
與鄰里友好相處要分清財物:與鄰里相處,不能因為關系很好就不分你我,要掌握一個相處的度,俗語「君子之交淡如水」,這樣避免今後不必要的糾紛,從而維護長遠友好的鄰里關系。
與鄰里友好相處要互相幫助:誰都有遇到困難的時候,鄰里之間距離較近,相互幫助比較方便,比較及時,這就是「遠親不如近鄰」的好處,希望鄰里之間多交流,取長補短,互相幫助。
❻ 鄰里之間如何相處
鄰居之間還是應該保持一定得距離,不能走得太近了,因為就住在樓上樓下住在隔壁對門,所以接觸得機會特別多,也會因此無意之中產生許多得摩擦,心中生出許多疙瘩。至於遠親不如近鄰,還是得看人得。我覺得距離產生美才是至理名言,畢竟在現在的城市裡因這樣那樣的事情和關系很多人的心早已不再純潔了。
在日常生活中,鄰里之間免不了要往來。那麼怎樣才能處理好這一關系,使鄰里之間和諧相處呢?
首先,鄰里之間要相互幫助和講信用。每個家庭在日常生活中都會遇上大大小小的困難,這就需要鄰里之間互相幫助,能辦到的事情要盡量幫忙,別人有了困難,應該積極主動地去幫一把,萬不可幸災樂禍,在一旁看笑話;同時鄰里之間還要講信用,做不到的事情千萬不要對別人誇海口,以免誤了別人的大事。借鄰居的東西一定要及時歸還,如果因一時疏忽而延誤了歸還時間,應當面向人家表示歉意。
其次多為他人著想,應該考慮自己的興趣愛好、生活習慣會不會給別人帶來苦惱。人和人之間有著很大的區別,尤其是在生活方面,或許你感覺沒什麼,但說不定你的某些行為有可能就會傷了鄰里之間的和氣。比如,你是否有喜歡晚上唱卡拉OK,而且一唱就超過晚上12點的習慣;你是否老把洗衣服的水或別的不幹凈的污水一出家門就潑在鄰里共用的路面上等等。這些看起來並不起眼的小事是最容易傷了鄰居之間的和氣的。
最後要學會禮讓與寬容。對鄰居要以禮相待,平易近人,切不可視若路人,見面後要主動和別人打招呼,平時對鄰居不要苛求,談得來的,固然可以多接近;談不來的,也要維持一種有距離的友好態度,切記不要有指桑罵槐的壞習慣。對於鄰居不合理的要求和做法,採取「有理、有節」的態度,合理地、妥善地解決處理。
如果鄰里之間能在和諧、友好的氣氛中朝夕相處,喜慶時大家可以分享快樂,受挫時可以得到安慰,有困難時更可以得到幫助,那真是一種幸事。常言說,遠親不如近鄰,只要鄰里雙方能多一些互讓互諒,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何愁不能安居樂業。
❼ 和鄰里之間有關的法律法規有哪些談談現實生活中如何運用法律正確處理鄰里糾紛
首先不能對陌生人做的事情對鄰居當然也不可以做,不能心存傷害鄰居的故意;
其次,鄰里之間有一定的忍讓義務,比如你家屋邊是鄰居出入的必經口,你在法律上是有義務讓行的;再如對於鄰居造成的短期適當的雜訊也有忍讓的義務等。
在房屋佔地、公用設施上有爭執的應該弄清楚各自的產權,公共設施往往是共有,共享使用權,遇到維修費用的繳納等,應根據與物業簽署的合約行事,一般是平攤支付。
法律的規定有可能涉及平日瑣事,但整體而言是作為人之行為的底線制定,因此應該如何與鄰里相處,需在保障自己和他人基本權利的前提下,更多拿道德和人際禮儀來衡量。
……
開始沒看你的補充提問,樓上說的夠專業。。。
❽ 鄰里和睦相處的原則主要有哪些
1、一視同仁;不因職業不同、職務高低而對鄰居採取不同態度。
2、為人正直;不在甲家面前議論乙家。
3、禮尚往來;物質來往不宜過多,饋贈要有分寸。
4、切忌攀比;不要拿自己的境遇同鄰居妄加比較。
5、化解矛盾;鄰居之間發生矛盾,要妥善解決,講道理,將謙讓。
6、助人為樂;鄰居家有困難,要主動幫助。
7、經濟分明;所借錢物要及時歸還,經濟來往方面賬目要及時算清。
8、嚴於律己;對自己家人要嚴格要求,尤其是孩子之間鬧矛盾,不能偏袒。
9、內外有別;不同鄰居過多地談論自己的家事,也不要打探鄰居的隱私。
10、言語有度;同鄰居談笑逗趣要有分寸。
11、熱情好客;鄰居來串門要表示歡迎。
12、豁達大度;同鄰居相處,遇事要冷靜、大度、忍讓不可斤斤計較。
13、彬彬有禮;見面時要主動打招呼,尊老愛幼。
14、勸解有方;鄰居發生純屬家務的爭執,一般不宜介入,即使必須勸解時,也應站在局外人的公正立場上規勸雙方。自己首先要講「樓德」 「樓德」也就是住樓房者的公德。要想處理好鄰居之間的關系,自己首先就要做出好樣子,不在樓道堆放雜物,不讓自己養的寵物在樓道隨便大小便。 要寬容鄰居 作為鄰居,在左鄰右舍做錯了事時,當左鄰右舍要對房屋進行裝修時,當樓上的水漏到自己家裡時,當鄰居家的孩子在晚上嚎哭時……,都應採取寬容的態度,不可因這些事情搞得鄰居反目,傷了和氣。 要及時溝通 作為鄰居,住的時間久了,肯定會發生一些磕磕碰碰的事,甚至會產生一些誤會。對於這些問題,如果不及時溝通,就會使矛盾越積越深,造成積及時溝通,就會使矛盾越積越深,造成積怨,影響鄰居關系。 要親疏適當 在處理鄰里關系時,既不能太疏遠,也不能過於親密,應保持一定的距離,親而有間,疏而有密。因為鄰居之間,一旦在交往中發生不愉快的事,互相就不好來往了,還不如互相保持一定的距離,使關系不親不疏,長久保持良好關系。 禮尚往來要適度 有些住戶,為了表示兩家的親密經常互相端吃端喝。從長遠看,其害處有二:一是搞得互相都很累。二是一旦兩家發生矛盾,便會覺得自己付給鄰居多少多少,鄰居是多麼沒「良心」。其實鄰居也是這么想的,誰付出得多,。其實鄰居也是這么想的,誰付出得多,誰付出得少,誰也說不清楚。 不可與鄰居結仇 鄰居長期居住在樓內,低頭不見抬頭見。因此,在處理鄰居關系時,還應採取該饒人時且饒人的辦法。對於鄰居的一些不良舉動,能忍就忍著點,能裝糊塗就糊塗點,從長計劃,快樂生活。
❾ 鄰里關系與法律
建議請求當地鎮政府或村委會調解。
❿ 鄰里關系和法律關系
您好:
一、可以肯定張李兩家關系屬於相鄰關系,屬於法律調整范圍。
二、根據網路解釋,相鄰關系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毗鄰的不動產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行使不動產的所有權或使用權時,因相鄰各方應當給予便利和接受限制而發生的權利義務關系。
三、根據《民法通則》第83條規定:「不動產的相鄰各方 ,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風、採光等方面的相鄰關系,給鄰方造成妨礙或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
四、根據《物權法》第84條規定:「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系。」
五、律師意見:通過以上法律法規,可以看出,李家僅是將桶放置張家缸上,雖對張家造成不便,但並未造成實際損失,張家也沒有因為管理李家的桶支付必要費用及產生相應損失。根據民法基本原理,要求損害賠償需要以不能回復原狀為前提,在能回復原狀的情況下,張家要求李家承擔7元的安置費是沒有法律依據的。因此李家僅需及時排除妨害即可,即將桶從張家處搬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