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法律責任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3-11 19:01:38

Ⅰ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原則1、行為責任原則,如果當事人對某一起交通事故負有責任,則必定因其由行為引起,沒有實施行為的當事人不負事故責任;2、因果關系原則;3、路權原則;4、安全原則;5、結果責任原則。
【法律依據】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規定承擔賠償責任:(一)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碰撞機動車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

Ⅱ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的法律規定

法律分析: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的法律規定:根據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關規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自現場調查之日起十日內製作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並將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送達當事人。

法律依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 第六十二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自現場調查之日起十日內製作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獲交通肇事車輛和駕駛人後十日內製作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對需要進行檢驗、鑒定的,應當在檢驗報告、鑒定意見確定之日起五日內製作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有條件的地方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試行在互聯網公佈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但對涉及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應當保密。

Ⅲ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的法律依據

法律分析:1、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全部賠償責任。2、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的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10%的賠償責任。3、受害人和機動車一方對交通事故的發生都沒有過錯的,由雙方分擔損失。4、交通事故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

第十七條 公安機關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後,應當根據當事人的違章行為與交通事故之間的因果關系,以及違章行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認定當事人的交通事故責任。當事人有違章行為,其違章行為與交通事故有因果關系的,應當負交通事故責任。當事人沒有違章行為或者雖有違章行為,但違章行為與交通事故無因果關系的,不負交通事故責任。

第十八條 交通事故責任分為全部責任、主要責任、同等責任、次要責任。

Ⅳ 關於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有哪些法律依據

1、交通事故,是指車輛在道路上因過錯或者意外造成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事件。交通事故認定,是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根據交通事故現場勘驗、檢查、調查情況和有關檢驗、鑒定結論,對車禍賠償標準的基本事實、成因和當事人的責任作出的具體認定。
2、公安機關在處理道路交通事故糾紛方面有人力、有經驗,由公安機關現場處理糾紛,有利於及時解決糾紛、方便群眾和降低訴訟成本。
3、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的責任認定實際上是對交通事故因果關系的分析,是對造成交通事故原因的確認,要避免將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的責任認定,簡單等同於民事責任的分擔,應將其作為認定當事人承擔責任或者確定受害人一方也有過失的重要證據材料。

Ⅳ 交通事故認定書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法律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有下列要求:應當自現場調查之日起十日內製作;應當載明當事人及涉事車輛基本信息、事故發生經過、形成原因的分析、責任認定等方面內容;應當加蓋事故處理專用章,分別送達當事人;其他要求。
【法律依據】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六十四條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應當載明以下內容:(一)道路交通事故當事人、車輛、道路和交通環境等基本情況;(二)道路交通事故發生經過;(三)道路交通事故證據及事故形成原因的分析;(四)當事人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過錯及責任或者意外原因;(五)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認定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名稱和日期。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應當由辦案民警簽名或者蓋章,加蓋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道路交通事故處理專用章,分別送達當事人,並告知當事人向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申請復核、調解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權利、期限。

Ⅵ 按照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的法律規定

法律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的要求就是交通事故認定書需要載明這些內容:
1、道路交通事故當事人、車輛、道路和交通環境等基本情況;
2、道路交通事故發生經過;
3、道路交通事故證據及事故形成原因的分析;
4、當事人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過錯及責任或者意外原因。
【法律依據】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六十四條
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應當載明以下內容:
(一)道路交通事故當事人、車輛、道路和交通環境等基本情況;
(二)道路交通事故發生經過;
(三)道路交通事故證據及事故形成原因分析;
(四)當事人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過錯及責任或者意外原因;
(五)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認定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名稱和日期。
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應當由交通警察簽名或者蓋章,加蓋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道路交通事故處理專用章。

Ⅶ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的責任認定依據是什麼

交通事故認定的責任依據是《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六十條。法律規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
【法律依據】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六十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
(一)因一方當事人的過錯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擔全部責任;
(二)因兩方或者兩方以上當事人的過錯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據其行為對事故發生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分別承擔主要責任、同等責任和次要責任;
(三)各方均無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過錯,屬於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無責任。
一方當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無責任。

Ⅷ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四十六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經過調查後,應當根據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
(一)因一方當事人的過錯導致交通事故的,承擔全部責任;當事人逃逸,造成現場變動、證據滅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無法查證交通事故事實的,逃逸的當事人承擔全部責任;當事人故意破壞、偽造現場、毀滅證據的,承擔全部責任;
(二)因兩方或者兩方以上當事人的過錯發生交通事故的,根據其行為對事故發生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分別承擔主要責任、同等責任和次要責任;
(三)各方均無導致交通事故的過錯,屬於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無責任;
(四)一方當事人故意造成交通事故的,他方無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
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一)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
(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
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碰撞機動車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
由此可見,《道路交通安全法》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的法律依據,交警部門要嚴格按照法律規定認真勘查現場,對雙方當事人的交通事故責任做出准確認定。只有這樣,當事人才能在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的基礎上就賠償問題進行協商。如果當事人發現交警部門進行責任認定存在不規范的地方,要及時向有關部門投訴。

Ⅸ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上責任相關法律

交通事故認定書的相關法律規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及時出具載明事故基本情況、成因分析、事故責任劃分等內容的事故責任認定書。當事人對事故責任認定書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公安機關申請書面復核。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交通事故現場勘驗、檢查、調查情況和有關的檢驗、鑒定結論,及時製作交通事故認定書,作為處理交通事故的證據。交通事故認定書應當載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實、成因和當事人的責任,並送達當事人。
第五十一條
當事人對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有異議的,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送達之日起三日內,向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提出書面復核申請。
復核申請應當載明復核請求及其理由和主要證據。

熱點內容
高級人民法院網 發布:2025-05-16 11:52:03 瀏覽:605
38婦女節維權法律知識 發布:2025-05-16 11:36:35 瀏覽:297
財經法規題庫及答案解析 發布:2025-05-16 11:34:58 瀏覽:714
道德缺失的表現 發布:2025-05-16 11:34:15 瀏覽:897
貴州民族大學2018年法律碩士 發布:2025-05-16 11:32:48 瀏覽:18
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 發布:2025-05-16 11:31:00 瀏覽:598
勞動合同法有關員工離職 發布:2025-05-16 11:16:20 瀏覽:253
新刑事訴訟法逮捕變更為取保候審的規定 發布:2025-05-16 11:00:52 瀏覽:83
台灣勞動法資遣費 發布:2025-05-16 11:00:46 瀏覽:166
會計基礎與財經法規 發布:2025-05-16 10:51:50 瀏覽: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