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標委員會成員的法律責任
Ⅰ 評審專家泄露評審情況後將面臨哪些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招標人應當採取必要的措施保證評標在嚴格保密的情況下進行,評標委員會成員及評標現場的工作人員(包括招標人和招標代理機構的人員)對於評標情況均負有保密義務,如前述人員向他人透露評標過程對投標文件的評審和比較、中標候選人的推薦以及與評標有關的其他情況的,應承擔以下法律責任:
(1)由對招標投標活動行使監督權的行政監督部門給予警告;
(2)沒收收受他人的財物;
(3)可以依照違法情節並處三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4)取消該評標專家擔任評標委員會成員的資格;
(5)禁止其參加任何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的評標;
(6)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主要涉嫌泄露國家秘密罪、侵犯商業秘密罪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第五十六條 評標委員會成員收受投標人的財物或者其他好處的,評標委員會成員或者參加評標的有關工作人員向他人透露對投標文件的評審和比較、中標候選人的推薦以及與評標有關的其他情況的,給予警告,沒收收受的財物,可以並處三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對有所列違法行為的評標委員會成員取消擔任評標委員會成員的資格,不得再參加任何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的評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Ⅱ 評標委員會成員應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評標委員會是指在招標投標和政府采購活動中,依法由招標人(采購人)代表和有關技術、經濟等方面的專家組建,負責對投標文件進行評審並提出評審意見的臨時性權威機構。關於評標委員會的成員可以來自同一單位嗎?評標委員會在評標期間是否有義務核實投標信息真偽?以及評標委員會成員哪些行為是違規操作以及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
一、評標委員會的成員可以來自同一單位嗎?
答:根據現行的政府采購相關法律法規,2名專家來自同一單位並沒有違背相關規定。從實際操作而言,只要判斷評審專家在「評審過程中不受任何干擾,獨立、負責地提出評審意見」,就不會影響評審專家的評審資格和評審結果。
二、評標委員會在評標期間是否有義務核實投標信息真偽?
評標委員會在評標期間沒有義務核實投標信息真偽,但是有權要求投標人對投標文件中含義不明確的內容作必要的澄清或者說明。
《招標投標法》第40條第1款規定:「評標委員會應當按照招標文件確定的評標標准和方法,對投標文件進行評審和比較」。因此評標委員會只應當對照招標文件的要求和投標文件的響應進行客觀評審。評標委員會沒有司法鑒定職責和能力,所以沒有義務核實投標信息真偽。但是如果招標文件約定評標委員會對投標人的投標文件保留查證的權利,則評標委員會基於對投標信息的合理懷疑可以進一步查證,這屬於權利,而不是義務。
此外,根據《招標投標法》第39條之規定,評標委員會有權要求投標人對投標文件中含義不明確的內容作必要的澄清或者說明,但是澄清或者說明不得超出投標文件的范圍或者改變投標文件的實質性內容。
評標結束後,如果其他投標人依法對中標候選人的投標信息的真實性提出異議,招標人可以組織原評標委員會進行進一步核查;如果投標人進一步提出投訴,行政監督部門在受理投訴後可以另行進行調查。
三、評標委員會成員哪些行為是違規操作?
依據《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第七十一條規定,評標委員會成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有關行政監督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禁止其在一定期限內參加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的評標;情節特別嚴重的,取消其擔任評標委員會成員的資格:
(一)應當迴避而不迴避;
(二)擅離職守;
(三)不按照招標文件規定的評標標准和方法評標;
(四)私下接觸投標人;
(五)向招標人征詢確定中標人的意向或者接受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明示或者暗示提出的傾向或者排斥特定投標人的要求;
(六)對依法應當否決的投標不提出否決意見;
(七)暗示或者誘導投標人作出澄清、說明或者接受投標人主動提出的澄清、說明;
(八)其他不客觀、不公正履行職務的行為。
以上違規操作評標委員會成員承擔的法律責任包括:
第一、責令改正,評標委員會成員出現上述違法行為時,應及時予以糾正、以保證評標客觀性和公正性。
第二、暫停、取消評標資格。對於出現上述違法行為的評標委員會成員,將根據情節輕重,由有關行政監督部門禁止其在一定期限內參加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的評標,直至取消擔任評標委員會成員的資格。
同時,依據《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第七十二條:評標委員會成員收受投標人的財物或者其他好處的,沒收收受的財物,處3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取消擔任評標委員會成員的資格,不得再參加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的評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Ⅲ 擔任評標委員會成員的評標專家承擔哪些義務
根據《評標專家和評標專家庫管理暫行辦法》規定:
「第十四條 評標專家負有下列義務:
(一)有《招標投標法》第三十七條和《評標委員會和評標方法暫行規定》第十二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主動提出迴避;
(二)遵守評標工作紀律,不得私下接觸投標人,不得收受他人的財物或者其他好處,不得透露對投標文件的評審和比較、中標候選人的推薦情況以及與評標有關的其他情況;
(三)客觀公正地進行評標;
(四)協助、配合有關行政監督部門的監督、檢查;
(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 」
參考資料:中國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台「專業詞典」和「政策法規」
Ⅳ 評標委員會成員的權利和義務有哪些
《招標投標法》第40條規定,評標委員會應當按照招標文件確定的評標標准和方法,對投標文件進行評審和比較;設有標底的,應當參考標底。評標委員會完成評標後,應當向招標人提出書面評標報告,並推薦合格的中標候選人。招標人根據評標委員會提出的書面評標報告和推薦的中標候選人確定中標人。招標人也可以授權評標委員會直接確定中標人。國務院對特定招標項目的評標有特別規定的,從其規定。《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第49條規定,評標委員會成員應當依照招標投標法和本條例的規定,按照招標文件規定的評標標准和方法,客觀、公正地對投標文件提出評審意見。招標文件沒有規定的評標標准和方法不得作為評標的依據。
評標委員會是一個由評標委員會成員組成的臨時權威機構。評標委員會的法定權利和義務,不能當然地等同於其成員個人的權利義務,但是需要其每個成員在評標活動中通過其個人行為實現。所以評標委員會成員的權利和義務,直接與評標委員會的法定權利和義務相關聯,包括一系列明示及默示的內容。《評標專家和評標專家庫管理暫行辦法》、《評標委員會和評標方法暫行規定》、《機電產品國際招標投標實施辦法》、《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政府采購評審專家管理辦法》均對評標委員會成員,特別是評標專家的權利和義務做出了具體規定:
(1)依法必須招標項目
按照《評標專家和評標專家庫管理暫行辦法》規定,評標專家享有下列權利:
1)接受招標人或其招標代理機構聘請,擔任評標委員會成員;
2)依法對投標文件進行獨立評審,提出評審意見,不受任何單位或者個人的干預;
3)接受參加評標活動的勞務報酬;
4)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
評標專家負有下列義務:
1)按照《招標投標法》第37條和《評標委員會和評標方法暫行規定》第12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主動提出迴避;
2)遵守評標工作紀律,不得私下接觸投標人,不得收受他人的財物或者其他好處,不得透露對投標文件的評審和比較、中標候選人的推薦情況以及與評標有關的其他情況;
3)客觀公正地進行評標;
4)協助、配合有關行政監督部門的監督、檢查;
5)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
(2)機電產品國際招標項目
按照《機電產品國際招標投標實施辦法》專家受聘參與機電產品國際招標評審工作時應當按規定履行以下職責:
1)承擔機電產品國際招標中招標文件的審核工作;
2)承擔評標委員會的評標工作,評標專家應當分別填寫評標意見並對所提意見承擔責任;
3)參加對質疑問題的審議工作;
4)向有關部門反映招標項目評審過程中的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專家對所評審的機電產品國際招標內容負責,並承擔相應的責任。
專家應遵守的工作守則是:
1)認真貫徹執行國家有關招標投標的法律、法規和政策;
2)恪守職責,嚴守秘密,廉潔自律;
3)客觀、公正、公平地參與招標評審工作;
4)與招標項目或投標人及其製造商有利害關系的應主動迴避。
(3)政府采購項目
按照《政府采購評審專家管理辦法》規定,評審專家在政府采購活動中享有以下權利:
1)對政府采購制度及相關情況的知情權;
2)對供應商所供貨物、工程和服務質量的評審權:
3)推薦中標候選供應商的表決權;
4)按規定獲得相應的評審勞務報酬;
5)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其他權利。
按照《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規定,評標委員會成員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1)遵紀守法,客觀、公正、廉潔地履行職責;
2)按照招標文件規定的評標方法和評標標准進行評標,對評審意見承擔個人責任;
3)對評標過程和結果,以及供應商的商業秘密保密;
4)參與評標報告的起草;
5)配合財政部門的投訴處理工作;
6)配合招標采購單位答復投標供應商提出的質疑。
Ⅳ 評標委員會主任招標人能擔任嗎,不能,有法律依據
從火標網小編經驗以下4種情形之一的人不能擔任評標委員會成員:
(1)投標人或者投標人主要負責人的近親屬;
(2)項目主管部門或者行政監督部門的人員;
(3)與投標人有經濟利益關系,可能影響對投標公正評審的;
(4)曾因在招標、評標以及其他與招標投標有關活動從事違法行為而受過行政處分或刑事處罰的。
Ⅵ 招標人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招標人的法律責任,是指招標人在招標過程中對其所實施的行為應當承擔的法律後果。按照招標人承擔責任的不同法律性質,其法律責任分為民事法律責任、行政法律責任和刑事法律責任。
(1)招標人的民事法律責任
我國現行法律、法規及部門規章中,對招標人的行為規范及其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均有所規定,主要體現在《民法通則》、《合同法》、《招標投標法》、《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以下簡稱反不正當競爭法)等法律規范中。
1)招標人需承擔民事法律責任的違法行為。根據《招標投標法》及《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的規定,招標人需承擔民事法律責任的違法行為,主要可以分為導致招標無效、中標無效和其他違法行為。其中,招標人的下列違法行為將導致中標無效:
①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的招標人向他人透露已獲取招標文件的潛在投標人的名稱、數量或者可能影響公平競爭的有關招標投標的其他情況的,或者泄露標底的,且前述行為影響中標結果的;
②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招標人違反《招標投標法》規定,與投標人就投標價格、投標方案等實質性內容進行談判的,且前述行為影響中標結果的;
③招標人在評標委員會依法推薦的中標候選人以外確定中標人的;
④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在所有投標被評標委員會否決後自行確定中標人的。
根據《招標投標法》及《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的相關規定,除導致中標無效的違法行為,招標人應承擔民事責任的其他違法行為還包括:
①招標人超過規定的比例收取投標保證金、履約保證金;
②不按照規定退還投標保證金及銀行同期存款利息的;
③招標人無正當理由不發出中標通知書;
④招標人發出中標通知書後無正當理由改變中標結果;
⑤招標人不按照規定確定中標人;
⑥招標人在訂立合同時向中標人提出附加條件;
⑦招標人不按招標文件和中標人的投標文件訂立合同的;
⑧招標人與中標人訂立背離合同實質性內容的協議書;
⑨其他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違法行為。
2)招標人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根據《招標投標法》、《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及相關規定,招標人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包括:
①採取補救措施。補救方式主要有招標人重新組織評標、招標人重新招標、招標人與中標人重新訂立合同、招標人有權在其餘投標人中重新確定中標人等。
②恢復原狀、賠償損失。中標無效的招標人已與中標人簽訂書面合回的,合同無效,應當恢復原狀,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賠償對方因此所遭受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承擔各自相應的責任。
(2)招標人的行政法律責任
招標人的行政法律責任是指招標人因違反行政法律規范,而依法應當承擔的一種法律責任。目前,我國對於招標人的行為規范及行政責任主要體現在《招標投標法》、《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和一些部門規章之中。
1)招標人需承擔行政法律責任的違法行為。根據《招標投標法》及《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的規定招標人承擔行政法律責任的違法行為,主要可以分為導致招標無效、中標無效和其他違法行為。其中,招標人的下列違法行為將導致中標無效:
①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的招標人向他人透露已獲取招標文件的潛在投標人的名稱、數量或者可能影響公平競爭的有關招標投標的其他情況的,或者泄露標底的,且前述行為影響中標結果的;
②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招標人違反《招標投標法》規定,與投標人就投標價格、投標方案等實質性內容進行談判的,且前述行為影響中標結果的;
③招標人在評標委員會依法推薦的中標候選人以外確定中標人的;
④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在所有投標被評標委員會否決後自行確定中標人的。
根據《招標投標法》及《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的相關規定,除導致中標無效的違法行為,招標人應承擔行政法律責任的其他違法行為還包括:
①對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而不招標的,或依法應當公開招標而採用邀請招標的,或將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化整為零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規避招標的;
②依法應當公開招標的項目不按照規定在指定媒介發布資格預審公告或者招標公告的;
③招標文件、資格預審文件的發售、澄清、修改的時限,或者確定的提交資格預審申請文件、投標文件的時限不符合招標投標法和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規定的;
④招標人以不合理的條件限制或者排斥潛在投標人的,對潛在投標人實行歧視待遇的;
⑤招標人不按照規定對異議作出答復,繼續進行招標投標活動的;
⑥強制要求投標人組成聯合體共同投標的,或者限制投標人之間競爭的;
⑦招標人與中標人不按照招標文件和中標人的投標文件訂立合同的,或招標人在訂立合同時向中標人提出附加條件的;
⑧招標人不按照規定確定中標人的,招標人無正當理由不發出中標通知書的;
⑨招標人超過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規定的比例收取投標保證金、履約保證金或者不按照規定退還投標保證金及銀行同期存款利息的;
⑩招標人、中標人訂立背離合同實質性內容的協議的,或招標人在中標通知書發出後無正當理由改變中標結果;
⑪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違法行為。
2)招標人承擔行政法律責任方式。對招標人在招標投標過程中的違法行為承擔行政法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①警告、責令限期改正。招標人有《招標投標法》、《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及部門規章規定的違法行為,情節輕微的,行政部門有權對招標人發出書面警告,並有權責令其限期改正。
②罰款。招標人有違法行為的,行政監督部門有權對招標人依據不同規定處以不同數
額的罰款,並同時可並處沒收違法所得。
③不頒發施工許可證。《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管理辦法》規定,對應予招標未招標的,應予公開招標未公開招標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行政部門對責令改正而拒不改正的招標人不頒發施工許可證。
④行政處分。行政處分的對象是招標人單位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
⑤暫停項目執行或者暫停資金撥付。對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而不招標的,或者是將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化整為零或以其他方式規避招標的,如果招標項目是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國有資金的,有關行政部門可以暫停該項目的執行或是暫停向該項目撥付資金。
(3)招標人的刑事法律責任
招標人的刑事法律責任,是指招標人因實施刑法規定的犯罪行為所應承擔的刑事法律後果。刑事法律責任是招標人承擔的最嚴重的一種法律後果。
招標人向他人透露已獲取招標文件的潛在投標人信息、招標文件的重要內容或可能影響公平競爭的有關招標投標的其他情況,如泄露評標專家委員會成員的或是泄露標底並造成重大損失的,招標人構成侵犯商業秘密,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別嚴重後果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Ⅶ 二級建造師,法規,「評標委員會成員對其評審意見承擔個人責任」對還是錯請有根據的說明
第四十四條
評標委員會成員應當客觀、公正地履行職務,遵守職業道德,對所提出的評審意見承擔個人責任。
對
Ⅷ 違反《招標投標法》應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在合同法律制度中,一方違反合法有效的合同約定,依法依約應承擔相內應違約責任容;違約責任是違反合同的民事責任的簡稱,是指合同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合同約定所應承擔的民事責任。違約責任的形式,即承擔違約責任的具體方式。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Ⅸ 公開招標的評委對結果承擔什麼責任
承擔一系列的法律責任
第一、責令改正,評標委員會成員出現違法行為時,應及時予以糾正、以保證評標客觀性和公正性。
第二、暫停、取消評標資格。對於出現違法行為的評標委員會成員,將根據情節輕重,由有關行政監督部門禁止其在一定期限內參加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的評標,直至取消擔任評標委員會成員的資格。
拓展資料
1、根據法律規定,對招標文件進行評比和出具個人評比意見也是主要義務,即按照招標文件確定的評標標准和方法對招標文件進行綜合評比,在評標工作中發表個人評標意見,行使評標表決權。參加評標的個人負有相應的責任,並有權依法獲得勞動報酬。
2、評標委員會的直接工作成果體現在評標報告中。評標報告匯總評標委員會全體成員的評標意見,經各成員簽字確認後,以評標委員會的名義發放。雖然相關規定中沒有詳細的表述,但簽署評標報告也是每個成員的基本義務。
3、必要時配合詢問和投訴的處理,客觀、公正、誠實、誠實地履行職責,遵守保密、勤勉等評標紀律。
4、評標委員會成員違法行為根據《招標法實施條例》第七十一條的規定,評標委員會成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有關行政監督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禁止在一定期限內參加依法必須招標的項目的評標;情節特別嚴重的,取消其評標委員會委員資格:
5、應避免和不應避免;擅離職守;不符合招標文件規定的評標標准和方法的;私下聯系投標人;要求招標人確定中標人的意圖,接受任何單位或個人表達或暗示的傾向,拒絕特定投標人的要求;依法應當拒絕的投標,不得提出拒絕意見;建議或誘導投標方作出澄清、解釋或接受投標方作出的澄清、解釋;其他不客觀、不利於履行職責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