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文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什麼意思
『壹』 合同里提及的其他文件是否與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如果 合同中提到了 那麼勞動者當然 應該遵守 至於法律效力 不能簡單 等同 勞動合同是最根本的
『貳』 請問合同的掃描件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嗎
傳真是書面合同一種表現形式,具有直接證據效力。掃描件是合同文本的復印件或者稱為復製件,需要對方確認或者其它證據佐證,可以認定其效力。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法律分析】
簽訂合同是雙方根據法律法規簽訂的約束行為的合約,有效合同當然具有法律效力。下列證據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一)未成年人所作的與其年齡和智力狀況不相當的證言;(二)與一方當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利害關系的證人出具的證言;(三)存有疑點的視聽資料;(四)無法與原件、原物核對的復印件、復製品;(五)無正當理由未出庭作證的證人證言。當事人提出的下列證據,對方當事人提出異議但沒有足以反駁的相反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確認其證明力:(一)書證原件或者與書證原件核對無誤的復印件、照片、副本、節錄本;(二)物證原物或者與物證原物核對無誤的復製件、照片、錄像資料等;(三)有其他證據佐證並以合法手段取得的、無疑點的視聽資料或者與視聽資料核對無誤的復製件;(四)一方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製作的對物證或者現場的勘驗筆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九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書面形式是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十一條_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證據,應當提供原件或者原物。如需自己保存證據原件、原物或者提供原件、原物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供經人民法院核對無異的復製件或者復製品。
『叄』 請問合同的掃描件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嗎
從證據角度來復說,掃描件制是圖片,作為復印件的形式存在,從技術上可以被篡改,因此單單掃描件的證明效力是很低的,除非對方對掃描件認可,否則需要提供其它相關證據進行佐證,形成證據鏈條,掃描件才能作為定案證據,從而具有較高證明效力。掃描件相當於復印件,僅憑此去打官司是很難得到法院支持。原件也可能被篡改,但可以被鑒定出來,如原件真實,可以作為認定事實的證據,而掃描件即使鑒定真實,仍不能直接作為證據認定,這就是兩者區別。
『肆』 附件是否和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附件是合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最好在每份附件中,所有的當事人都簽名確認,
如果當事人是單位的話,
在合同及附件的材料上蓋上騎縫章,以免日後有糾紛
『伍』 電子版合同和紙質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嗎
法律分析:電子合同具有和傳統紙質合同同等的法律效力。應當注意電子合同效力的認定:
(一)電子合同的簽名與書面文件簽字一樣也能確認文件傳輸過程中的事實。其主要功能是:
1、表明文件的來源;
2、表明簽字者已經確認文件所載的內容;
3、構成簽字者對文件內容正確性或完整性而負責的證據。它與書面文件簽字一樣也能確認文件傳輸過程中的事實。
(二)電子信息一般都儲存在電子計算機內,向法庭出示一般有兩種方式,即在計算機顯示器上顯示和列印出來。我國的做法是應當提交原件,復製品不能單獨作為證據使用,電子數據資料的電腦列印件不能視為原件,而是屬於復製件或抄本。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 第十四條 可靠的電子簽名與手寫簽名或者蓋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經過可靠電子簽名的商業文書等數據電文,將與紙質的商業文件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陸』 合同文本復印件是否和原件具有同樣的法律效力
復印件的證據效力低於原件。合同副本是合同正本的對稱。指合同正本的重復本。內容雖與正本完全相同,但對外 不發生權利義務關系。
按照我國現行印花稅暫行條例規定,經濟合同副本免貼印花。如副本視同正本使用的,則應另按合同金額計稅貼花。其目的是為了知照法律文書的內容或處理結果,如刑事判決書的副本,一般須發給原負責案件偵查的公安機關、受害人和被害人的單位。
(6)合同文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合同文本復印件和原件具有法律效力:
《法國民法典》第1101條規定:
合同為一種合意,依此合意,一人或數人對於其他一人或數人負擔給付某物、作為或不作為的債務。
這是大陸法系關於合同的經典定義。
《德國民法典》第305條規定:
以法律行為發生債的關系或改變債的關系的內容者除法律另有規定者,必須有當事人雙方之間的合同。合同是一個允諾或一系列允諾,違反該允諾將由法律給予救濟;履行該允諾是法律所確認的義務。
合同是適應私有制的商品經濟的客觀要求而出現的,是商品交換在法律上的表現形式。商品生產產生後,為了交換的安全和信譽,人們在長期的交換實踐中逐漸形成了許多關於交換的習慣和儀式。
這些商品交換的習慣和儀式便逐漸成為調整商品交換的一般規則。隨著私有制的確立和國家的產生,統治階級為了維護私有制和正常的經濟秩序,把有利於他們的商品交換的習慣和規則用法律形式加以規定,並以國家強制力保障實行。
於是商品交換的合同法律形成便應運而生了。古羅馬時期合同就受到人們的重視。簽訂合同必須經過規定的方式,才能發生法律效力。如果合同儀式的術語和動作被遺漏任何一個細節,就會導致整個合同無效。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這種繁瑣的形式直接影響到商品交換的發展。
在理論和實踐上,羅馬法逐漸克服了締約中的形式主義。要物合同和合意合同的出現,標志著羅馬法從重視形式轉為重視締約人的意志,從而使商品交換從繁瑣的形式中解脫出來,並且成為現代合同自由觀念的歷史淵源。
『柒』 「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是什麼意思
「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意思是同等的法律效果、作用。
地方性法規高於地方政府規章,而地方政府規章和部門規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可不可以說地方性法規高於部門規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不說具有同等法律地位。
這是因為地方性法規是地方人大立法的而地方政府規章是地方政府制定的,所以地方性法規就高於地方政府規章。地方政府規章與部門規章具有法律效力,是因為省級政府與中央部委是平級的,所以是同等法律效力。
《立法法》還對各種規范性文件之間出現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規定了效力的裁決程序。
《立法法》第85條規定:「法律之間對同一事項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行政法規之間對同一事項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裁決。」
《立法法》第86條規定:「地方性法規、規章之間不一致時,由有關機關依照下列規定的許可權作出裁決:
(一)同一機關制定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時,由制定機關裁決。
(二)地方性法規與部門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提出意見,國務院認為應當適用地方性法規的,應當決定在該地方適用地方性法規的規定;認為應當適用部門規章的,應當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三)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時,由國務院裁決。根據授權制定的法規與法律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7)合同文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一般法與特別法、新法與舊法的效力
在一般法和特別法的效力問題方面,法理上適用的是「特別法優於一般法」的原則。在新法和舊法的效力問題方面,法理上適用的是「新法優於舊法」的原則。
我國《立法法》根據法的效力原理和法理的原則,具體規定了一般法和特別法、新法和舊法的效力關系。《立法法》第83條規定:「同一機關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不一致的,適用特別規定;新的規定與舊的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新的規定。」
對於由同一機關制定的各種規范性文件,優先適用特別規定而不是一般規定,是因為:一般規定是對普遍的、通常的問題進行規定的,而特別規定是對具體的特定的問題進行規定,有明確的針對性,所以當它們處於同一位階時,當然應當優先適用特別法。
對於由同一機關制定的各種規范性文件,優先適用新的規定而不是舊的規定,是因為:當同一機關就同一問題進行了新的規定,也就意味著對舊的規定進行了修改或補充,當然應當適用新法。
『捌』 與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翻譯是:什麼意思
你好!
與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And this contract are equally val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