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費離職員工有法律效力嗎
⑴ 現辦離職,公司之前的加班費已給,勞動法是否規定要給員工計算前三年的加班費
不太明白你的意思啊,之前的加班費已給,同時又說前三年的加班費。。。
但是總的來說,你要是加了班,公司都應該支付加班費的,同時你要有證據證明你加了班了,因為你離職,公司不可能再跟你這么算了~
⑵ 人事離職前簽字的加班單能作為員工離職索要加班費證據嗎
人事離職前的簽字加班能作為員工離職,索耍的加班費用嗎?當然可以了,因為那時正好他是人事科的主管,當然是他簽的字有用了
⑶ 離職的員工有權利享受在職期間的加班費和滿勤獎嗎
職工加班支付加班費是勞動法的明文規定。無論在職或離職的員工。都要依法享受。而全勤獎是公司對於公司員工出勤。滿勤給予的一種獎勵。如果出勤為滿勤或達,不到公司的出勤要求公司可以是不發全勤獎的。
⑷ 員工離職半年後要求公司支付加班費是否合理
您好!
根據相關法律,離職員工的訴訟時效一般在一年內,所以3個月後提出是完全可以的。
在你提出討要加班費的時候,請注意先搜集證據,比如:加班申請單,考勤記錄等。按你現在的情況,應該無法搜集到這些證據的,不要擔心!你可以拿出你的勞動合同,證明你在這個單位工作過,請求仲裁機構協助你問公司要這些資料。公司有義務提供這些資料,如果公司不提供,按照法律來講,是對公司不利的。
建議你去看看這些法律知識:《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會有幫助!
最後一點,請去當地勞動監察大隊去投訴,也可以去當地仲裁機構去仲裁,都是免費的!
⑸ 已經離職了,原單位要求退加班費,合理嗎
勞動者已經離職了,原單位要求退加班費是不合理的,對於用人單位的違法行為,勞動者可以向當地的勞動監察部門進行投訴舉報,要求不退還其加班費。
用人單位剋扣或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勞動者可以向勞動保障監察大隊投訴該單位。
勞動者去勞動監察大隊投訴時攜帶:本人身份證、用人單位全稱、負責人姓名及聯系電話、能證明勞動者在用人單位上班的相關證據,由勞動保障監察大隊下達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勞動保障監察大隊可以下達行政處罰處理決定;逾期未執行的,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同時逾期不改正的,勞動者可以主張用人單位支付你拖欠工資數額50%-100%的賠償金(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第26條)。
《勞動法》第五十條規定: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和國家規定,向勞動者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九條 勞動關系雙方依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一次付清勞動者工資。
⑹ 員工因工作需要主動加班,離職時可以主張加班費嗎
您好!若是用人單位沒有安排,勞動者主動加班,單位是不需要向勞動者支付加班費的。勞動者如果認為自己的工作需要加班,可以要求單位進行安排,方可以依法得到加班工資,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勞動法》第三十六條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如能進一步提出更加詳細的信息,則可提供更為准確的法律意見。
⑺ 員工離職後,加班費是否應該給結算
員工離職之後,之前的工作單位也需要給員工結算加班費。因為按照我國勞動法規定,勞動者加班,單位應依法給員工發放加班工資,即便員工離職,單位也需要發放加班費。
如果單位拒絕發放加班費,勞動者有責任提供證據證明自己加班的事實。但是現實情況中,單位通過口頭通知加班,勞動者往往無法提供書面加班證據時,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綜合勞動者的能力等因素,來確定舉證責任的承擔。
勞動者往往在勞動爭議案件中處於弱勢地位,用人單位也不會提供對自己一方不利的證據,所以勞動者在用人單位安排加班時,一定要注意保留加班證據,如果以後出現勞動糾紛,這些證據可以有效地保護自己合法權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四條 延長工時的報酬支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第三十七條 報酬標准和勞動定額確定,對實行計件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根據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的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其勞動定額和計件報酬標准。
第四十五條 帶薪年休假制度,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 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⑻ 員工離職後要求公司支付工作期間的所有加班費,根據仲裁法可否只支付1年
2007年到2014年的加班費員工都是可以主張的,理由如下:
根據我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27條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此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拒不支付勞動報酬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條明確提出:勞動者依照《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等法律的規定應得的勞動報酬,包括工資、獎金、津貼、補貼、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
由此可知,勞動者主張加班費是不受一年的仲裁時效限制的。
⑼ 在職員工和已離職員工加班費支付是否有時效性
勞動者主張加班費,超過兩年的有的省市支持,有的不支持。解除勞動關系之後,仲裁時效為一年。
《勞動爭議仲裁調解法》
第二十七條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
《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
浙法民一(2009)3號
第十三條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因加班工資發生爭議的,其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二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但勞動關系終止的,其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從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計算。
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
《印發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若干問題意見的通知》
魯高法〔2010〕84號
36.勞動者主張加班費,應當提供加班事實的相關證據。用人單位否認勞動者加班的,用人單位應當對勞動者未加班的事實負舉證責任。用人單位以已經勞動者確認的考勤記錄證明勞動者未加班的,對用人單位的考勤記錄應予採信。
勞動者追索兩年前的加班費,舉證確實充分的,應予支持,但法律法規等另有規定的除外。
⑽ 員工申請加班費讓離職員工出庭作證可以嗎
員工申請加班費浪離職員工出庭作證可以嗎?
當然可以啦,但是首先其前提是離職的員工願意出庭作證嗎?要是願意當然可以啦。
還有就是為了一些加班費而打官司個人覺得不值得你們可以私下解決,實在不行的話,你們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祝你幸福祝你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