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效力具有什麼特徵
1. 憲法規定的內容具有什麼特徵
受憲法規范的地位及內容所決定,憲法規范具有一般法律規范不具備的特性:
(1)根本性和最高性。憲法規范規定的是國家和社會生活中的根本制度、基本原則,具有根本的創制性,同時它又具有最高的地位,有著最高的權威性,一切組織和個人都必須以它為准則。
(2)廣泛性。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內容廣泛,涉及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諸多方面;二是調整的社會關系的主體廣泛,包括各民族、各政黨、社會團體、全體公民等。
(3)概括性。憲法對其所規定的內容往往採用較為概括的方式,因為它所調整的社會關系廣泛,不可能也沒必要作出具體而詳盡的規定。
(4)適應性和穩定性。憲法規范的根本性與原則性,決定了它比一般法律規范有更大的適應性。同時從總體上看,其修改頻率慢,修改的范圍也相對小一些,具有一定的穩定性。
2. 法律的特點有哪些
1、法定性。國家機關對具體案件的處理,無論是在程序上還是在實體上,都必須嚴格依據法律規定。
2、權威性。國家機關尤其是司法機關的活動是以國家名義進行的,司法裁決一旦發生法律效力,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必須執行,不得擅自修改和違抗。
3、被動性。司法過程的啟動總是以具體案件的發生為前提,在大多數案件中,司法活動必須由當事人的訴訟行為來啟動。
4、獨立性。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公民個人的干涉。
(2)法律效力具有什麼特徵擴展閱讀:
1、明示作用
法律的明示作用主要是以法律條文的形式明確告知人們,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可以做的,哪些行為是合法的,哪些行為是非法的。違法者將要受到怎樣的制裁等。這一作用主要是通過立法和普法工作來實現的。
2、矯正作用
這一作用主要是通過法律的強制執行力來機械地校正社會行為中所出現的一些偏離了法律軌道的不法行為,使之回歸到正常的法律軌道。像法律所對的一些觸犯了法律的違法犯罪分子所進行的強制性的法律改造,使之違法行為得到了強制性的矯正。
3、預防作用
對於法律的預防作用主要是通過法律的明示作用和執法的效力以及對違法行為進行懲治力度的大小來實現的。法律的明示作用可以使人們知曉法律而明辨是非,即在人們的日常行為中,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絕對禁止的,觸犯了法律應受到的法律制裁是什麼,違法後能不能變通,變通的可能性有多少等等。
3. 如何判斷一個國家的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我不是想知道作為國家根本大法憲法有哪些特徵。
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de證據是吧
1.間接法律效力——一切立法工作的基礎,制定一般法律的依據
一般法律均在開頭註明:依據憲法,制定本法——母法地位的體現
2.直接法律效力——一般法律必須符合憲法的精神和內容,不能和憲法的規定相抵觸
違憲審查制度
所有與憲法相抵觸的法律、法規性文件甚至政策、決定均屬無效的違憲行為
國家應建立違憲審查制度保證憲法的實施
很奇怪,我國沒有違憲審查制度
暫時無法體現
4. 法的適用具有哪些特點
法的適用特點主要有:(1)法的適用的主體主要是國家機關,也包括國家授權的單位,如學位條例規定經批準的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有權授予學位,這就是適用法律規范的活動。(2)法的適用是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將法律規范的一般規定運用到具體主體或具體場合,做出具有法律效力的個別性決定的活動,它使當事人之間發生具體的法律後果,並以判決、決定等個別性法律文件宣告這種後果。(3)法的適用活動必須嚴格遵守法定的職權范圍,遵守相關實體法和程序法的規定。法的適用特點集中體現了法的專屬性、程序性、專業性、權威性。
5. 什麼是法律它有哪些特徵
法是以國家政權意志形式出現的,作為司法機關辦案依據的,具有普遍性、明確性和肯定性的,以權利和義務為主要內容的,首先和主要體現執政者意志並最終決定於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各種社會規范的總稱。
法的特徵具有以下幾點:
1.法是調整人們的行為或者社會關系的規范,具有規范性。
法的規范性,是指法所具有的規定人們的行為模式、指導人們行為的性質。法所規定的行為模式包括三種:①人們可以怎樣行為(可為模式);②人們不得怎樣行為(勿為模式);③人們應當或者必須怎樣行為(應為模式)。
2.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者認可的,體現了國家對人們行為的評價,具有國家意志性。
國家的存在是法存在的前提條件。一切法的產生,大體上都是通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過制定和認可這兩種途徑。法的制定,是指國家立法機關按照法定程序創制規范性文件的活動。法的認可,是指國家通過一定的方式承認其他社會規范(道德、宗教、風俗、習慣等)具有法律效力的活動。
3.法是由國家強制力為最後保證手段的規范體系,具有國家強制性。
法不同於其他社會規范,它具有特殊的強制性,即國家強制性。法是以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國家強制力為後盾,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在此意義上,法的國家強制性就是指法依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強迫人們遵守的性質。也就是說,不管人們的主觀願望如何,人們都必須遵守法,否則將招致國家強制力的干涉,受到相應的法律制裁。國家的強制力是法實施的最後保障手段
4.法在國家權力管轄范圍內普遍有效,因而具有普遍性。法的普遍性,也稱「法的普遍適用性」、「法的概括性」,是指法作為一般的行為規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范在國家權力管轄范圍內具有普遍適用的效力和特性。具體而言,它包含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法的效力對象的廣泛性。在一國范圍之內,任何人的合法行為都無一例外地受法的保護;人的違法行為,也都無一例外地受法的制裁。法不是為特別保護個別人的利益而制定,也不是為特別約束個別人的行為而設立。其二,法的效力的重復性。這是指法對人們的行為有反復適用的效力。在同樣的情況下,法可以反復適用,而不僅適用一次。法具有普遍性,在國家權力管轄范圍內普遍有效,是從法的屬性上來講的。就一個國家的具體法律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的效力而言,則呈現出不同的情況,不可一概而論。有些法律是在全國范圍內生效的(如憲法、民法、刑法),有些則是在部分地區或者僅對特定主體生效(如地方性法規、軍事法規)。而那些經國家認可的習慣法,其適用范圍則可能更為有限。因此,不能將法的普遍性作片面的理解。
5.法是有嚴格的程序規定的規范,具有程序性。
法是強調程序、規定程序和實行程序的規范。也可以說,法是一個程序制度化的體系或者制度化解決問題的程序。程序是社會制度化的最重要的基石。
6. 簡述一般意義上的法律具有哪些特徵 述法律的特徵
行紀合同具有以下法律特徵:
1、行紀合同屬於雙務、有償合同。在行紀合同中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具有對價性:行紀人負有為委託人辦理買賣或者其他商業上交易的義務;而委託人負有支付報酬的義務。
2、行紀合同是諾成合同。行紀合同只需行紀人與委託人達成合意即可成立,而無需以物的交付為其成立要件。
3、行紀合同是不要式合同。行紀合同可以以書面、口頭以及其他約定的方式訂立,無需以特定方式訂立。
4、行紀合同的標的是行紀人為委託人進行貿易活動,通常表現為為委託人買入或賣出特定物品或財產權利。一般的民事活動以及不涉及商事交易的活動,不屬於貿易活動。
5、行紀人以自己的名義為委託人從事貿易活動。行紀人為了委託人的利益,以自己的名義與第三人交易活動,行紀人與第三人訂立的合同不能對委託人直接發生法律效力,委託人不直接就行紀人對第三人的行為承擔責任,由此產生的權利義務由行紀人自己承擔。
7. 承諾書應該具備哪些特徵及其法律效力
承諾書要具有法律效力,需滿足下列條件:作出承諾書的當事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承諾的意思表示真實;以及承諾書的內容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等。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四百七十九條
承諾是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
第四百八十條
承諾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是,根據交易習慣或者要約表明可以通過行為作出承諾的除外。
第四百八十一條
承諾應當在要約確定的期限內到達要約人。
第四百八十八條
承諾的內容應當與要約的內容一致。受要約人對要約的內容作出實質性變更的,為新要約。有關合同標的、數量、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期限、履行地點和方式、違約責任和解決爭議方法等的變更,是對要約內容的實質性變更。
8. 法律效力有什麼特徵
法律分析:法律效力的特徵有:
(1)是調整人們行為的一種行為規范法律正是通過對人們行為的調整來實現對社會關系的調整。
(2)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規范由國家制定和認可是法律規范成立的兩種不同方式,也是法律區別於其他社會規范的主要特徵之一。
(3)是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規范實施法律是運用法律規范來調整社會關系和維護社會秩序,從而使法律所體現的統治階級意志在社會生活中得到實現。
(4)是規定權利義務的規范國家把有利於統治階級的現實社會關系加以規范化,概括為人們必須遵守的一般准則即行為模式,這就是法律。
(5)是對社會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規范國家是全社會的正式代表,因而作為國家意志體現的法律的效力也必然遍及全社會,對其領土范圍內的任何人都有約束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五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依法成立的合同,僅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五百零二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未辦理批准等手續影響合同生效的,不影響合同中履行報批等義務條款以及相關條款的效力。應當辦理申請批准等手續的當事人未履行義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承擔違反該義務的責任。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的變更、轉讓、解除等情形應當辦理批准等手續的,適用前款規定。
9. 我國法律的特徵有哪些
1.法律是一種概括、普遍、嚴謹的行為規范 法律首先是指一種行為規范,所以規范性就是它的首要特性。規范性是指法律為人們的行為提供模式、標准、樣式和方向。法律同時還具有概括性,它是人們從大量實際、具體的行為中高度抽象出來的一種行為模式,它的對象是一般的人,是反復適用多次的。法律還具有普遍性,即法律所提供的行為標準是按照法律規定所有公民一概適用的,不允許有法律規定之外的特殊,即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法律規范不同於其他規范的男一個重要特徵是它的嚴謹性。它有特殊的邏輯構成。構成一個法律的要素有法律原則、法律概念和法律規范。每一個法律規范由行為模式和法律後果兩個部分構成。行為模式是指法律為人們的行為所提供的標准和方向。其中行為模式一般有三種情況: (1)可以這樣行為,稱為授權性規范; (2)必須這樣行為,稱為命令性規范; (3)不許這樣行為,稱為禁止性規范。其中(2)和(3)又稱為義務性規范。法律後果是指行為人的具有法律意義的行為在法律上所應承受的結果。法律後果分為兩種: 一個是肯定性法律後果,指行為人按照法律規范的行為模式的要求行為,從而導致的一種積極的結果,包括國家承認行為合法、有效、應予保護甚至獎勵。 另一個是否定性法律後果,指行為人違反法律規范的行為模式的規定而行為,從而導致的一種消極的結果,包括國家不承認行為合法、行為無效或者受到法律的制裁。 2.法律是國家制定和認可的行為規范 這是法律來源上的一個重要特徵。 所謂國家制定和認可是指法律產生的兩種方式。國家制定形成的是成文法,國家認可形成的通常是習慣法。 3.法律是國家確認權利和義務的行為規范 法律所規定的權利和義務,不同於其他社會規范的權利和義務,它是由國家確認或認可和保障的一種關系,這是法律的一個重要特徵。 4,法律是以國家強制為保障實施的行為規范 由於法律是一種國家意志,它的實施就由國家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