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互換姓名考學承擔法律責任

互換姓名考學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3-19 14:22:17

『壹』 教育法修訂擬明確冒名頂替入學法律責任,具體有何舉措

隨著我們的社會越來越進步,國家的教育資源也越來越豐富,尤其是知名大學,集結了非常多國內的優秀的教育資源。這便使得無數學子擠破腦袋都想進入這些大學。他們刻苦學習,努力拚搏,都希望自己可以在高考的戰役中拿下心儀的戰績。但是,在大家認真遵循社會准則的時候,有一些人枉顧規則和他人利益,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勢和財力來奪取別人的利益。這些人不好好學習,爭取進入大學的名額,反而動一些歪心思來奪取他人的名額。

『貳』 學校老師要求學生互換名字和准考證參加考試是一種什麼行為

絕對是一種違規行為,如果是國家級考試,那就是違法了。要追究刑事責任的。

『叄』 冒名頂替入學將受到法律制裁和約束,此前有過哪些受害者案例

高考對於每個人而言都是人生中至關重要的一件事情。最近“陳春秀、苟晶瑩先後被冒名或被頂替上大學”的事件引爆輿論,目前,苟晶事件的調查結果已經出來,處理了15名有關人員,陳春秀被頂替上大學的調查結果尚未揭曉。高考頂替者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呢?

二、刑事責任

1 偽造居民身份證罪

冒名頂替者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都需要使用被頂替者的姓名和身份,由此其往往可能需要偽造、變造身份證等能夠用於證明身份的證件,可能觸犯刑法規定的偽造居民身份證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80條,偽造、變造、買賣居民身份證、護照、社會保障卡、駕駛證等依法可以用於證明身份的證件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2 偽造國家公文和證件罪

冒名頂替者為達到頂替的目的,可能偽造、篡改錄取通知書或其他國家公文或證件的,該行為可能觸犯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機關的正常管理活動和信譽。國家機關製作的公文、使用的印章和證件是其在社會的一定領域、一定方面實行管理活動的重要憑證和手段。任何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行為,都會影響其正常管理活動,損害其名譽,從而破壞社會管理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80條的規定,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 行賄罪

冒名頂替者在實施冒名頂替行為時往往需要相關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協助,如果在此過程中,其向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提供財物以達到謀求頂替目的,其將因此行為觸犯行賄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389條的規定,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的,是行賄罪。在經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的,以行賄論處。因被勒索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沒有獲得不正當利益的,不是行賄。

4 受賄罪

相關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如在冒名頂替事件中向頂替者索要財物或者非法收受財物,其行為將因此觸犯受賄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385條的規定,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的,是受賄罪。國家工作人員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收受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歸個人所有的,以受賄論處。

『肆』 老師安安排學生交換姓名考試違法嗎

看什麼考試吧,你說如果普通考試那應該是違紀吧,但如果涉嫌高考,或者升學考試等等國家公考就違法了。不僅老師違法,聽從老師安排也會受到相應處分哦。

『伍』 法律擬明確冒名頂替入學法律責任是什麼

2021年1月20日草案指出,通過提供虛假材料、隱瞞事實真相等欺騙手段,冒用他人姓名和入學資格頂替入學的,或將被撤銷入學資格並責令停止參加相關國家教育考試一至三年;已取得學位學歷證書的將被撤銷;已經成為公職人員的,將依法給予開除處分;構成犯罪的將被追究刑事責任。

冒名頂替行為去年也寫入了刑法修正案(十一),其中規定:盜用、冒用他人身份,頂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學歷教育入學資格、公務員錄用資格、就業安置待遇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

(5)互換姓名考學承擔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多起冒名頂替上學事件曝光引爭議

近年來,冒名頂替事件時有發生,從2001年被稱為中國「憲法司法化」第一案的「齊玉苓案」,到2009年的「羅彩霞案」,都曾在全國教育系統引起風波,該案被曝光後,相繼出現了各地版「羅彩霞案」。

去年,山東「農家女」陳春秀、王麗麗、苟晶等反映被冒名頂替上大學的系列事件相繼曝光後再次將這一話題推向輿論風口。在2018年-2019年的山東高等學歷數據清查工作中,有14所高校曾公示清查結果。273人在清查中被公示,其中242人涉嫌冒名頂替入學。

『陸』 替人考試承擔什麼責任

構成代替考試罪。依據相關法律的規定,在國家組織的考試中有代替他人考試等行為,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可以按代替考試罪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分析
代替考試罪是刑法規定的犯罪行為之一,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和刑事處罰。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如職稱考試、駕駛證考試、研究生考試、高考、司法考試、會計師考試、公務員考試等。在現實生活中公民提升學歷、考取資格證書都需要進行考試的,而有些人為了能順利通過考試,會找其他人代替其考試,而這種行為是違法犯罪的。國家教育考試是國家選拔人才的重要方式,事關社會公平正義、誠信體系建設和每名考生的切身利益。考試作弊入刑定罪,以法律手段對考試作弊行為予以嚴厲打擊,堅決維護國家考試的嚴肅性,體現出法律維護社會誠信和公平競爭的強烈價值指向,必將對考試作弊行為起到極大震懾作用。希望廣大考生文明應考、誠信應考,營造良好考試環境。希望社會各界關心考試工作,共同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營造公平、公正的考試秩序和誠信和諧的社會環境。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八十四條 非法使用竊聽、竊照專用器材,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第二百八十四條之一在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中,組織作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為他人實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幫助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為實施考試作弊行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規定的考試的試題、答案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代替他人或者讓他人代替自己參加第一款規定的考試的,處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柒』 以前雙方同意互換姓名去當兵上學現在一方反悔怎麼辦

摘要 你好,以前雙方同意互換姓名去當兵上學,現在一方反悔你也沒有辦法,而且互換姓名去當兵侵犯了雙方的姓名權,是違法行為。

『捌』 冒名頂替他人上大學 是否構成犯罪如果是犯罪,根據法律觀點,犯的是什麼罪

屬於的,犯了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

依據《中華人民版共和國刑法》第二權百八十條規定: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8)互換姓名考學承擔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冒名頂替他人的相關要求規定:

1、姓名權侵害主要表現在他人干涉、盜用、假冒,如發現上述情形,權利人可以要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害等。

2、侵權法關於訴訟時效,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3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

『玖』 法律擬明確冒名頂替入學法律責任,具體有什麼處罰

1月20日消息,「法律擬明確冒名頂替入學法律責任」引網上關注。據報道,針對社會關切,20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的教育法修正草案擬進一步明確冒名頂替入學相關行為的法律責任。

草案指出,通過提供虛假材料、隱瞞事實真相等欺騙手段,冒用他人姓名和入學資格頂替入學的,或將被撤銷入學資格並責令停止參加相關國家教育考試一至三年;已取得學位學歷證書的將被撤銷;已經成為公職人員的,將依法給予開除處分;構成犯罪的將被追究刑事責任

(9)互換姓名考學承擔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冒名頂替入學法律責任,越明確越有力

多年來,冒名頂替入學事件頻發。由於法律條文不夠明確清晰,在法律責任的追究上存在一定的難點。有的案子,只能以侵犯被頂替者的受教育權說事,欠缺懲處力度。懲處不到位、沒力度,就難以讓鋌而走險者忌憚。要遏制冒名頂替歪風,必須讓法律剛起來,法律條文完善起來。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今後,通過提供虛假材料、隱瞞事實真相等欺騙手段,冒用他人姓名和入學資格頂替入學的,或將被撤銷入學資格並責令停止參加相關國家教育考試一至三年;已取得學位學歷證書的將被撤銷;已經成為公職人員的,將依法給予開除處分;構成犯罪的將被追究刑事責任。

顯然,這是對冒名頂替上學當事人予以法律懲戒的必有之舉。某種意義上,這一次必要的完善,填補了法律條文上的空白。

『拾』 考取大學不想上和同學互換名字讓同學去合法嗎

考取大學不想上和同學互換名字讓同學去合法嗎?我覺得這樣是不合法的,如果自己考上大學了,還是自己去上考上大學了,為什麼不上了上了會讓你節後找工作對今後的工作會更有利,有利發展。

熱點內容
道德重要詞 發布:2025-05-11 01:50:15 瀏覽:144
若言律師 發布:2025-05-11 01:45:44 瀏覽:440
知識和道德 發布:2025-05-11 01:40:11 瀏覽:794
直接損失合同法 發布:2025-05-11 01:40:09 瀏覽:154
璧山特別法院 發布:2025-05-11 01:40:08 瀏覽:541
速度道德強森 發布:2025-05-11 01:38:43 瀏覽:321
民事訴訟法性考冊答案 發布:2025-05-11 01:28:34 瀏覽:394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考核辦法 發布:2025-05-11 01:27:52 瀏覽:372
杭州濱江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5-11 01:23:03 瀏覽:875
道德經空則滿 發布:2025-05-11 01:22:52 瀏覽: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