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公證書非本人簽字具有法律效力

公證書非本人簽字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2-03-19 22:25:54

❶ 公證委託書一定要本人簽字嗎

是的,公證委託書必須本人親自到場且當面簽字,如若不是,則屬於偽公證,相關人員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❷ 非本人簽名是否具有法律效應

那要看是誰簽的名了。

1、如果是你的家人,並且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那應該具有法律效力。因為屬於房屋屬於你們共同管理的,其中一個人簽名,就認定你們均同意出租房屋。
2、如果是你委託的人,而且對方能夠拿出證據證明你曾經委託該人簽名,如果簽名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那簽名也是有效的。
3、如果是不相乾的人或者對方不能證明簽名人受你委託,那租房就不具有法律效力。

說到這我剛明白,可能是你租住別人的房屋。如果非你簽名,那麼你不是行為主體,想退房也要簽名人退才可以。

❸ 公證委託書非本人簽名筆跡有法律效果嗎

必須沒有

❹ 公證書內容非本人意思表示如何辦

公證書內容非本人意思表示如何辦?這個必須本人簽字蓋章畫押的,如果沒有本人的意思,別人是代替不了辦不了的。

❺ 當事人不到場公正處的公正有法律效力嗎

您好
這需要結合有無代理人到場,有無正式授權手續,以及是否是本人必須到場的公證來綜合判斷。
單憑您的提問,無法為您提供法律幫助

❻ 除了到公證處公證個人簽字為本人親筆簽名,哪些單據上的簽字也可以證明為本人親筆簽名,有法律效用

1、除了到公證處公證個人簽字為本人親筆簽名,其它任何單據上的簽字都不可以證明為本人親筆簽名,沒有法律效用;
2、公證處公證的屬性分為直接公證、間接公證;本人親自前往簽名就屬於直接公證;間接公證就是對個人提供的有簽名的書面材料作該證據是原件的的公證;
3、非本人親自當面的簽字,要證明是本人簽字,必須是公安部門筆跡鑒定並有蓋章確認書證的才能作為證明,否則都是無效。

❼ 公證是不是一定要本人到場

以下情形需要當事人親自辦理公證: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第二十六條規定: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委託他人辦理公證,但遺囑、生存、收養關系等應當由本人辦理公證的除外。

2、根據《公證程序規則》第十一條規定:

當事人可以委託他人代理申辦公證,但申辦遺囑、遺贈扶養協議、贈與、認領親子、收養關系、解除收養關系、生存狀況、委託、聲明、保證及其他與自然人人身有密切關系的公證事項,應當由其本人親自申辦。

拓展資料:

不能委託他人辦理公證的事項主要分三種類型:

第一類是單方民事法律行為,需要行為人本人親自做出意思表示,如遺囑、委託、聲明、保證、贈與。比如遺囑公證,就是公證處根據立遺囑人真實、合法的意思表示按照法定程序予以證明。

第二類是與人身有密切關系,需要見到本人才能確認的事實,如生存狀況、身份證、證明相片與本人同一的公證。

第三類是涉及人身關系的重要變更或者財產的無償轉讓,需要准確了解各參與方的真實意圖,如收養關系、解除收養關系、認領親子、贈與合同。

❽ 不是公證員一個人簽字談話筆記錄有法律效力嗎

公證員的談話筆錄只是公證案卷的材料,是內部用的,是製作公證書的准備工作。
只有公證書才有對外效力,公證書不只要有公證員的簽名,還要有公證處的印章才行。

❾ 公證書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公證書有法來律效力源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
第二條公證是公證機構根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依照法定程序對民事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和文書的真實性、合法性予以證明的活動。
第五章公證效力
第三十六條經公證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和文書,應當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但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該項公證的除外。
第三十七條對經公證的以給付為內容並載明債務人願意接受強制執行承諾的債權文書,債務人不履行或者履行不適當的,債權人可以依法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前款規定的債權文書確有錯誤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執行,並將裁定書送達雙方當事人和公證機構。

❿ 不是由當事人本人親自簽訂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嗎

不是由當事人本人親自簽訂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六十三條 公民、法人可以通過代理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代理人在代理許可權內,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實施民事法律行為。被代理人對代理人的代理行為,承擔民事責任。 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雙方當事人約定,應當由本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不得代理。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六十六條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的行為,只有經過被代理人的追認,被代理人才承擔民事責任。未經追認的行為,由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義實施民事行為而不作否認表示的,視為同意。

(10)公證書非本人簽字具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合同的基本條款要具備,尤其是交易的內容、履行方式和期限、違約責任要約定清楚。

(2)查閱國家對該交易有無特別規定,目的在於確定雙方的權利義務是否合法有效。

(3)向律師事務所、公司法律顧問咨詢相關業務的實際開展情況,了解業務發生糾紛的概率和糾紛的起因、種類,以便在訂立合同時盡可能避免同樣缺憾的發生。

(4)可能的話,通過行政機關的公證、律師見證和公證,通過相關機構的中介作用,使合同的內容盡可能完備。

(5)簽署合同時合同表面要字跡清楚,整潔,推薦使用合同專用紙張列印。

熱點內容
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財政法律制度 發布:2025-05-10 23:37:48 瀏覽:869
考公司法 發布:2025-05-10 23:30:21 瀏覽:242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九條 發布:2025-05-10 23:24:29 瀏覽:552
開展衛生法律法規的活動 發布:2025-05-10 23:22:41 瀏覽:880
彭澤法律援助 發布:2025-05-10 23:21:03 瀏覽:237
法律意見書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0 23:05:18 瀏覽:169
勞動法修訂時間 發布:2025-05-10 23:04:21 瀏覽:198
大學生道德觀現狀 發布:2025-05-10 23:04:16 瀏覽:984
最新勞動法哪條明確2175 發布:2025-05-10 23:02:12 瀏覽:571
2016交通法律法規知識 發布:2025-05-10 22:56:37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