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家暴法律知識講座方案書
1. 陝西省正式施行反家暴法,如何有效防止家暴的發生
中國首部反家庭暴力法3月1日起正式施行。事實上,不僅國內,世界范圍內家庭暴力都是一個嚴峻的社會問題。近年來,各國不斷根據自身國情及特點,探索出一套富有成效的新措施,最大限度內減少家庭暴力的發生,降低其對社會的危害。
德國 誰施暴誰掃地出門
德國的反家暴法《防止暴力法案》設立了一項重要原則:「誰施暴,誰離開」,即施以家暴的一方會被趕出家門,並被禁止靠近、糾纏受害者。
警察如果認定存在家暴行為,會立即將施暴一方驅逐,同時沒收其鑰匙,禁止其再返回住所。拒不離開的會被警方拘留。
警方禁令最長14天。如果受害者擔心禁令到期後仍有危險,可向法院提交足夠證據,申請更長時間的保護令。保護令包括禁止施暴者回家、禁止在其他場所或通過電話、郵件等方式接觸、糾纏受害者等。如果違反保護令,施暴者將面臨一年以下監禁或罰款。
英國
揭家暴干預施暴者
英國政府2014年3月推出一項「家暴揭露計劃」,給予個人「詢問權」和「知情權」,個人可通過該計劃直接向警方詢問他們的伴侶或家庭成員是否有暴力傾向的記錄。如果警方發現被詢問的對象存在家暴記錄,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可向個人公開相關信息。
此外,英國還提出一個新項目Drive,調整以往關注受害者的角度,轉而把救助目標轉向家庭暴力的根源——施暴者,將對有較高威脅的施暴者給予一對一的幫助教育,通過治療手段對他們的暴力行為進行干預。
這一項目由多個社會救助機構提出,將首先在埃塞克斯、薩塞克斯等地試行,給施暴者提供幫助,解決他們的酗酒、吸毒以及精神問題。同時,他們還能獲得有關就業、居住等方面的資助;而拒絕合作的施暴者則將受到警方的密切監視,嚴重者或將承擔民事或刑事責任。
荷蘭
強制通報重罰公務員
在荷蘭,除了被公開的家暴案件以外,還有許多案件並未報案。警方估計,能夠採取正確方式去警局報案尋求幫助的僅占家暴事件的20%,而從未報案而被隱瞞的家暴案件佔到總數的80%。
為應對這種形勢,2013年7月1日,荷蘭開始實施「強制通報准則法案」,以期改變家暴事件「民不舉、官不究」現象。荷蘭的強制通報制度適用於教育、衛生保健、兒童保健、青少年保健、社會工作以及刑事司法系統的專業人士,不僅要求他們通報疑似家暴情形,還規定了家暴識別的具體指標、步驟、報告程序和模板。
警察等公務員施暴有可能受雙倍懲罰。荷蘭檢方發言人介紹,如果一名警察或其他公務人員(如消防隊員、急救車駕駛員等)對家庭成員實施暴力,檢方將尋求使暴力實施者受到比普通人嚴重一倍的懲罰。荷蘭警察組織的調查報告指出,警員家屬是非常容易受到家暴的人群,而實施暴力的往往是警員自己。
美國
名人效應 快速保護
最大限度地利用明星效應,呼籲社會形成反對家庭暴力的意識,是美國營造家暴「零容忍」態度的重要方式。
去年,在素有「收視率之王」之稱的橄欖球聯盟總決賽「超級碗」中,20餘個反家暴組織聯合考特尼·考克斯和伊萊·曼寧等文體明星發起「NoMore」反家暴運動,並在比賽中場黃金時段針對橄欖球星在電梯中毆打未婚妻的家暴丑聞投放了公益廣告。
很多明星也自發利用社交媒體,通過藝術手段傳播反對家暴的聲音。如搖滾歌手霍齊爾單曲「CherryWine」的音樂錄影帶即以反家暴為主題,由奧斯卡提名女演員西爾莎·羅南出演,並在社交網路上以「面對家庭暴力」的話題廣泛傳播。
在司法保障方面,人身安全保護令是美國防範家庭暴力、保護受害者的重要行政司法手段。人身安全保護令分三種,分別是緊急保護令、臨時保護令和永久保護令。家庭暴力受害者可在侵害方不在場的情況下向法院提出申請,法官根據證據證詞即可發放臨時保護令。受害人存在緊急、現實危險的,警方即可聯系法院系統發放緊急保護令,全部流程通常只需幾個小時。
澳大利亞
撥專款加強兒童保護
在澳大利亞平均每兩分鍾就有一起家暴事件,為此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此前宣布投入1億澳元(約合4.68億元人民幣)解決澳大利亞的家庭暴力現象。
這些撥款用於在未來三年培訓警察、社工和急救人員,在家暴多發地區設立配備法律援助和醫療服務的反家暴服務中心等。剩下的資金用於反家暴幫助和輔導熱線服務,以及幫助施暴者不再重犯。
此外,澳大利亞法律不斷細化對家暴具體表現的定義。為了加強對兒童的保護,法律還規定讓兒童聽到或目擊家庭暴力行為,或將兒童置於各種暴力行為的影響之下也是一種家庭暴力,法律都明確予以制止。
2. 預防家暴的措施有哪些
家庭暴力防範技巧如下:
(一)在戀愛期間,觀察對方是否有遺傳的暴力傾向。如戀人未婚就動手打人,最好理智地離開他。
(二)重視婚後第一次家庭暴力,絕不示弱,讓對方知道你不可忍受暴力。婚姻中充滿了心理較量。
(三)如果你的配偶是心理變態,應找心理醫生或求親友幫助,設法強迫他接受治療。
(四)受害後,要注意收集證明(如醫院的診斷證明;向熟人展示傷處,請他們作證;收集物證,如傷害工具等)。
(五)如經努力對方仍不改暴力惡習,離婚不失為一種理智選擇。
法律依據:根據《婚姻法》第43條、《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42的規定,受害人要求依法處理的,公安機關才能受理,受害人未向公安機關要求處理的,公安機關不予處置。
《婚姻法》第43條第3款規定,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員,受害人提出請求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治安管理處罰的法律規定予以行政處罰。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 的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
3. 如何預防家庭暴力
一、應對家庭暴力的方法——充分利用法律維權
我國現有關於維護婦女、老人、兒童權益的法律法規散見於《憲法》、《民法通則》、《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婚姻法》等法律法規中,要消除家庭暴力就是要逐步完善這些相關的法律、法規體系,為受害者提供充分有效的法律救濟手段。例如:設立分居制度,它作為同居制度的一種補充,不僅可以緩解夫妻雙方的矛盾,避免草率離婚,還可以對防止婚內暴力以及由此引發的刑事案件有積極作用;在民法上,因從侵權的角度看待家庭暴力,賦予受害方民事賠償請求權,受害方有權要求停止侵害,賠禮道歉,賠償損失(包括精神賠償)。
二、應對家庭暴力的方法——尋求社會支持
(一)充分發揮基層居委會等組織的調解作用。
(二)強調執法機關及時介入,有效制止的職責。
(三)建立類似於國外婦女庇護所性質的社會救助機構。以幫助受害人及時擺脫家庭暴力。
三、應對家庭暴力的方法——自立自強,提高自身素質
通過多種教育活動形式加強國民的道德教育,促進社會道水準,制止、減少甚至消除對婦女的家庭暴力。通過教育,藉助輿論的力量,倡導良好的婚姻道德風尚等以制止和消除對婦女的家庭暴力,使不道德者受到應有的輿論譴責,同時也通過教育使每個人懂得彼此尊重對方的人格和尊嚴的重要,充分認識的只有尊重別人的人,才能獲得別人對自己人格尊嚴的尊重。另外,通過多種渠道對弱勢群體——婦女進行「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教育,使她們提高自身的素質,擁有獨立的人格和尊嚴,從根本上擺脫家庭暴力。
四、應對家庭暴力的方法——爭取司法援助
針對家庭暴力的長期性、復雜性與嚴重性,許多國家和地區制定了專門的家庭暴力法。1995年12月紐西蘭國會通過《家庭暴力法案》,全面調整家庭暴力問題;英國也於1994年出台了家庭暴力法;新加坡對此也有專項立法;在我國台灣地區,1998年也通過了家庭暴力防治法,從刑事、民事、家事和防治服務多種角度,治理家庭暴力問題。由於我國家庭暴力有關的現行法規,均散見於各類法典,法條中並有許多的漏洞與缺失,並未提供根本防治及解決家庭暴力問題之途徑,極不利於司法操作及社會實踐。因此我國在今後的立法規劃中,也應將反家庭暴力法的制定納入其中,以便在全國范圍內制止和懲治家庭暴力的行動有專項法律可依,且能在全國范圍內起到統一的威懾作用。
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任重而道遠。隨著家庭暴力的日趨增多和手段的逐步升級,整治家庭暴力、為受害者伸張正義、討回公道,應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必須把家庭暴力問題納入社會綜合治理的范疇,通過道德教育、輿論宣傳、社會救助、法律規范等一系列系統工程,才能達到預防、制止、消滅家庭暴力現象的目的,使家庭暴力在新世紀成為歷史性話題,真正實現社會和諧。
本文主要介紹了怎樣防止家庭暴力,杜絕家庭暴力的對策相關內容。在現實生活中,提前做好預防措施是弱勢群體防止在家庭暴力中受害的關鍵。如果在婚姻生活中,遇到家庭暴力的行為,最好聘請律師,尋求律師的幫助,律師是專門為當事人維權的法律專業人士。在律師的幫助下,當事人可以提前做好取證等措施,在訴訟中贏取更大的利益,有效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4. 結合《反家庭暴力法》談談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應該採取哪些措施
《反家庭暴力法》出台,進一步彰顯了黨和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反對家庭暴力的堅定立場和一貫主張。黨和國家歷來重視對家庭成員權益的保護,反對家庭暴力。早在1934年中央蘇區就制定了婚姻法,確立了婚姻自由、男女平等、保護婦女兒童權益等基本原則。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通過的第一部法律就是婚姻法,此後制定的刑法、民法通則等重要法律,都有反對暴力、保障家庭成員權益的相關內容。2001年婚姻法修改,明確規定「禁止家庭暴力」。此後,婦女權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殘疾人權益保障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等多部法律,都針對家庭暴力做出了相關規定。國家人權行動計劃、中國婦女發展綱要、中國兒童發展綱要等,也將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作為重要目標,規定了相應的策略措施。同時,我國還加入了《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兒童權利公約》等系列國際人權條約。歷史一步步走到今天,國家制定出台反家庭暴力的專門法律,是我國反家暴立法進程的一個歷史性跨越。
5. 反家暴法實施兩周年 如何預防家暴
預防家暴,我認為需要社會家庭和法律的相互關注和支持。
家庭暴力一直是中國社會的一個重大婚姻家庭問題。而在現代社會,家庭暴力不再局限於武力形式的身體傷害,而是更多以新的表現形式——家庭冷暴力開展,這對夫妻雙方和婚姻具有更嚴重的殺傷性。
總之,反家庭暴力要通過法律來保護,同時也要家庭成員之間多多支持,相互溝通和理解。
6. 關於家庭暴力的法律保護和規定
家庭暴力法律最新規定:
1、根據《婚姻法》第43條和《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回規定,受害人要求依法處理的答,公安機關才能受理,受害人未向公安機關要求處理的,公安機關不予處置。
2、《婚姻法》第43條第3款規定,「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員,愛害人提出請求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治安管理處罰的法律規定予以行政處罰」。
3、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22條的規定:「有下列侵犯他人人身權利行為之一,尚不夠刑事處罰的,處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
(一)歐打他人,造成輕微傷害的;
(二)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
(三)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四)虐待家庭成員,受虐待人要求處理的;
(五)寫恐嚇信或者用其他方法威脅他人安全或者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脅迫或者誘騙不滿十八歲的人表演恐怖、殘忍節目,摧殘身心健康的;
(七)隱匿、毀棄或者私自開拆他人郵件、電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