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訴訟過程中轉移財產應負什麼法律責任

訴訟過程中轉移財產應負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3-19 23:18:27

A. 法院訴訟期間被告轉移原告的財產違法嗎

現實問題
姜某和謝某是生意上的朋友,一次姜某向謝某借款10萬作為周轉資金,謝某爽快地答應了,可到了還款期限,姜某卻耍起了無賴。無奈之下,謝某將姜某告上了法院,但在庭審過程中,謝某了解到姜某為了逃避債務,正在私下轉移自己的財產,那麼,此時姜某該採取什麼措施來維護自己的權利呢?
律師解答
依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法院對於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難以執行或者造成當事人其他損害的案件,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對其財產進行保全、責令其作出一定行為或禁止其作出一定行為。
在本案中,由於謝某存在轉移財產的行為,可能導致判決難以執行,此時姜某可以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來維護自身的權利。
法條鏈接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條 人民法院對於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難以執行或者造成當事人其他損害的案件,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對其財產進行保全、責令其作出一定行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為;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時也可以裁定採取保全措施。
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
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對情況緊急的,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

B. 訴訟期間轉移財產法院如何處理

通常情況下,很多人都無可奈何,畢竟對方沒有錢還,也不能強制要求,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這種在訴訟期間惡意轉移財產的行為是可以撤銷的,也就是說,當債主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可以要求其夫妻財產重新分割,同時對還債義務進行重新分配。即使夫妻離婚,財產轉移,那麼該還的錢還是要還的。不可能因為你沒有錢就不用還。 所以宋某隻需要證明該合夥人在訴訟期間轉移財產,然後要求法院判定其無效即可。

C. 案件審理期間被告人故意轉移財產怎麼辦

一般來說,並不禁止被告合法合理處分其財產的行為,在民事案件審理過程中也是一樣。

在民事案件中,為防止訴訟過程中債務人隱匿、轉移、變賣財產等,可以申請財產保全。

第100條人民法院對於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難以執行或者造成當事人其他損害的案件,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對其財產進行保全、責令其作出一定行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為;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時也可以裁定採取保全措施。

1、如果已經採取了財產保全措施,則不能對已經被採取措施的財產進行處分,否則: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財產,或者已被清點並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 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如果沒有訴訟保全,可以考慮行駛撤銷權。(撤銷權:指債權人在債務人與他人實施處分其財產或權利的行為危害債權的實現時,得請求法院予以撤銷的權利。)

合同法》第74條第一款:因債務人放棄其到期債權或者無償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並且受讓人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

第七十五條:撤銷權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自債務人的行為發生之日五年內沒有行駛撤銷權的,該撤銷權消滅。

D. 惡意轉移財產負什麼法律責任

法律名詞。「在法律文書發生法律效力後隱藏、轉移、變賣、毀損財產,造成人民法院無法執行的」,即屬於惡意轉移資產的行為。 對此行為,債權人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撤銷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

E. 打官司中轉移自己的財產和財務 被查出 該負什麼樣的責任

訴訟中轉移財產,如果是已經被法院查封的財產 那麼是要受到法院處罰的,嚴重的甚至構成犯罪。
但如果法院並未查封該財產,那麼轉移該財產並不構成犯罪或處罰。只是有可能導致該轉移行為無效。
至於轉移該財產的行為是否無效,還要看最終判決後,剩餘財產是否足夠償還判決金額。無效僅在該轉移行為損害最終履行能力時才會無效

F. 法院審理案件過程中被告將自己的財產轉移他人應如何處

訴訟期間,被告將自己的財產轉移他人的,法律並不禁止。只有在涉嫌惡意轉移時,原告可以向法院主張撤銷其轉移行為。事實上,為了保證勝訴後能得到及時的執行,原告可以申請財產保全,這樣就能防止被告在訴訟期間轉移財產了。

法條鏈接:《合同法》第七十四條

因債務人放棄其到期債權或者無償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並且受讓人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

撤銷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

G. 法院判決前已將財產轉移會負什麼責任

被執行人為了避免自己的財產被法院強制執行,才案件進行判決之前也許會偷偷的將版自己的財產轉移權出去。那麼,被執行人將錢轉移能追回嗎?被執行人故意轉移財產,屬於妨礙訴訟秩序的行為。如果有線索,可以向法院提供,由法院追回被轉移的財產,並對被執行人進行罰款、拘留的處罰。情節嚴重的,涉嫌構成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合同法》第七十四條規定,因債務人放棄其到期債權或者無償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並且受讓人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撤銷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

H. 被告在訴訟過程中轉移財產,原告該怎麼辦

現實問題

姜某和謝某是生意上的朋友,一次姜某向謝某借款10萬作為周轉資金,謝某爽快地答應了,可到了還款期限,姜某卻耍起了無賴。無奈之下,謝某將姜某告上了法院,但在庭審過程中,謝某了解到姜某為了逃避債務,正在私下轉移自己的財產,那麼,此時姜某該採取什麼措施來維護自己的權利呢?

律師解答

依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法院對於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難以執行或者造成當事人其他損害的案件,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對其財產進行保全、責令其作出一定行為或禁止其作出一定行為。

在本案中,由於謝某存在轉移財產的行為,可能導致判決難以執行,此時姜某可以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來維護自身的權利。

法條鏈接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條 人民法院對於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難以執行或者造成當事人其他損害的案件,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對其財產進行保全、責令其作出一定行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為;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時也可以裁定採取保全措施。

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

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對情況緊急的,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

I. 訴訟進行中負有義務的當事人轉移財產是否違法

違法,對方可以申請財產保全。

J. 民事訴訟中,轉移物證要承擔什麼責任

轉移物證屬於違法,甚至是犯罪行為,法院會根據具體情節進行處罰。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一條規定,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
(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財產,或者已被清點並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的;
(四)對司法工作人員、訴訟參加人、證人、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協助執行的人,進行侮辱、誹謗、誣陷、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礙司法工作人員執行職務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
人民法院對有前款規定的行為之一的單位,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一百一十二條規定,當事人之間惡意串通,企圖通過訴訟、調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人民法院應當駁回其請求,並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一百一十三條規定,被執行人與他人惡意串通,通過訴訟、仲裁、調解等方式逃避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熱點內容
國家法院上班了嗎 發布:2025-05-10 20:29:01 瀏覽:56
公司法定代表人的產生 發布:2025-05-10 20:24:20 瀏覽:441
稅務政策法規承諾 發布:2025-05-10 20:18:38 瀏覽:177
保底條款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10 20:09:54 瀏覽:570
林建華律師 發布:2025-05-10 19:55:04 瀏覽:836
中南大學法律碩士分數線 發布:2025-05-10 19:45:56 瀏覽:40
蜂窩立法原則 發布:2025-05-10 19:44:45 瀏覽:512
蘇州司法鑒定招聘 發布:2025-05-10 19:36:26 瀏覽:239
維護道德 發布:2025-05-10 19:14:01 瀏覽:892
錢伯斯律師 發布:2025-05-10 19:05:48 瀏覽: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