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本浮動收益理財合同法律效力
⑴ 保本保收益的理財產品所簽署的合同受不受法律保護
黃金理財,資金受工商銀行和上海黃金交易所共同監管,
我們公司操作,穩定投資,穩定收益
在客戶入資當日,我們會提前支付10%的利益到工商銀行賬戶內,並且,從簽約當日直到合同一年期滿,客戶賬戶里的資金不得少於110%。
絕對保障至少10%收益再加分紅
我們是上海黃金交易所綜合類會員,
此理財項目也是黃金理財,黃金是2011年最具有價值的投資。
我們穩定投資,用黃金現貨與實物黃金二者之間互利互補,黃金現貨可以做多做空,實物黃金價格有漲有跌,所以兩者之間無論如何起伏,我們都能勝券在握。
因為我們有這樣的平台,有全國五大金融集團合作
⑵ 金融理財產品,簽訂穩賺不賠合約受法律保護嗎。
這種東西只有公司自己知道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就受英國法律的保護,這點一般沒有人說是跑到英國去求證,一旦出現了問題,靠國內的法律是很難告的,現在正規一點的金融公司一般不做保本的,畢竟金融公司自己都得承擔這很大的風險,一個金融公司正不正規要看他們用的平台等一些資料。
⑶ 一些保本收益理財產品。受法律保護嗎
我們都是跟客戶簽訂合同,甲方乙方,投資金額市場,以及相關的費用收益,凈收益。包括違約。都是雙方自願簽署的。反正5年了,合同都是按期按規定旅行的,希望能堅持下去。
⑷ 在理財合同里,對方公司承諾100%保本保息,這條合同在法律上成立嗎如之後出現違約,如何處理。
雙方自願平等的基礎上簽署的,就是有效的,法律予以承認。違約的話,違約一方需要根據合同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
⑸ 工商銀行的「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疑問
1、理財產品都會有一定的風險,風險有多大,可以看一下產品的風險等級,一般r1-r3為低等級;
2、保本浮動收益,本金肯定是有保障的,這類產品,收益相對不算高。風險也比較小,目前為止,到期後,都能達到預期收益;
3、至於收益與定期存款的比較:短期收益可能比定期高些,但是如果以一年或數年來計,每期理財產品到期後,都會有個空檔期,這個空檔期的收益為活期利率(0.35%);而你可能屬於比較謹慎的投資者,不考慮購買非保本型理財產品(收益會更高一些),所以從長期來看,收益應該是持平的;
4、看你自己的資金規劃使用情況:如果不定期時間內有使用資金的計劃,建議購買短期理財產品,如果資金長時間閑置不用,可以存定期或購買國債。
⑹ 理財合同中的保底條款有效與否
1、宣傳冊的內容不能作為理財合同的一部分。 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商業廣告為要約邀請,只有商業廣告的內容符合要約規定的,才視為要約。即商業廣告不僅要內容具體確定,而且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該宣傳冊僅承諾年收益率,且雙方在合同中重新約定了年收益率。因此,該宣傳冊不應視為要約,也就不能成為理財合同的一部分。雙方的權利義務應根據雙方簽訂的合同來確定。 2、理財合同中關於保證收益率的約定是無效。 首先,根據我國《民法通則》中的代理制度和《合同法》中委託合同制度的相關規定,被代理人(委託人)對代理人(受託人)的代理行為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對被代理人只承擔因自己的過錯造成的被代理人損失的責任。根據權責相當的原則,他就不需對被代理人承擔任何保底責任(當然,如果他違背被代理人的意志,則要承擔背信責任)。如果要求代理人對被代理人承擔保底責任,並且與被代理人共享利益,則勢必會導致代理人與被代理人之間從屬的代理關系演變成平等的合作關系。而且,即便是平等的合作關系,也不應有單方的保底責任。因為平等的合作關系也只能是利益共享、風險共擔,而不能是一方保本受益,另一方承擔全部風險。否則就違背了公平原則。 其次,根據《關於規范證券公司受託投資管理業務的通知》的規定,受託投資管理合同中應列明具體的委託事項,受託人應根據在與委託人簽訂的受託投資管理合同中約定的方式為委託人管理受託投資,但不得向委託人承諾收益或者分擔損失。因此,即便將委託理財行為作為以轉移委託資產所有權為基本特徵的信託制度來說,任何形式的保底條款亦是不允許的。 再次,根據《證券法》的規定,券商不可接受客戶的全權委託而決定證券買賣,選擇證券的種類,決定買賣數量或買賣價格;《證券法》又規定券商不得以任何方式對客戶證券買賣收益或者賠償證券買賣的損失作為承諾。顯然,《證券法》從維護證券公司和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出發,根本上否定了證券公司保底條款的法律效力。
⑺ 什麼是保本浮動收益型
保本浮動收益型產品是指銀行按照約定向保證支付本金,本金以外的投資風險由客戶承擔,並依據投資收益實際情況確定客戶實際收益,反之就是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一般銀行的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其風險僅次於儲蓄,是追求穩定收益的穩健性客戶的最佳選擇。
在股市低迷的時候,個人投資者存放在活期存款賬戶里的「閑錢」,在保證存款流動性的同時,一般都想盡量獲取高於銀行定期或者活期存款的收益率。此時,一些保本收益型短期理財產品,就成為這些資金追逐的對象。
⑻ 銀行的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可靠么
因為銀監會不允許銀行理財產品承諾保證收益,所以銀行現在的產品大多隻能用浮動收益來說明產品。
承諾保本的產品是不會虧損的,除非銀行倒閉。從字面上看,浮動收益為5%的意思的確是收益在0-5%間,但如果投資標的物是貨幣市場、一定評級以上的債券等比較安全產品,其浮動收益基本是能實現最高收益,目前市場上大部分此類理財產品也是實現了最高收益。
保本浮動收益產品是不能提前取回本金,除非理財產品條款中有專門規定,這可以通過咨詢銀行理財經理或閱讀產品說明書來確認。如果你的資金在短期內可能急用就不建議你買這類產品,當然銀行如果有辦理理財產品質押貸款的除外。
購買這類理財產品,銀行通常會給你一份回執,回執上只有產品名稱、代碼、期限、金額等要素,如果你特別不放心可以向櫃員要產品說明書或者上銀行網站下載。
⑼ 銀行保本型理財產品的合同中到底能不能寫「保本」或「保證」或「固定收益」等字樣
您好,目前各個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在理財產品說明書以及理財產品風險揭示書上,都會明確告知您,該產品的性質是如何的。比如「保本固定收益」、「保本浮動收益」、「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等等。
告知書還會有:重要提示:保證收益理財產品有投資風險,只能保證獲得合同明確承諾的收益;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有投資風險,只保障理財資金本金,不保證理財收益;非保本浮動收益理財產品不保證本金和收益,您可能因市場變動而損失全部本金且無法取得任何收益。
甚至還會有「在最不利情況下,理財本金及收益全部損失。」
補充:現在銀行的理財產品書(合同)都是明確表明的,有的銀行甚至會用加粗黑體字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