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委託授權書的法律效力

委託授權書的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2-03-24 04:02:13

㈠ 委託書怎樣才具有法律效力

委託別人辦事,可以由委託人向被委託人寫出授權委託書,在授權委託書中寫明委託的事項、許可權,簽上委託人的姓名,註明日期。這樣的委託書就有法律效力。

㈡ 委託書是否具有法律效應

  1. 只要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委託事項不違反現行法律法規,委託書就是合法有效的。

  2. 如果是涉外內的容民事委託書,需要經過公證機關公證才具有法律效力。


民法通則》第六十五條 民事法律行為的委託代理,可以用書面形式,也可以用口頭形式。法律規定用書面形式的,應當用書面形式。

書面委託代理的授權委託書應當載明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稱、代理事項、許可權和期間,並由委託人簽名或者蓋章。

委託書授權不明的,被代理人應當向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負連帶責任。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的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沒有住所的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企業和組織委託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或者其他人代理訴訟,從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寄交或者託交的授權委託書,應當經所在國公證機關證明,並經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國使領館認證,或者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該所在國訂立的有關條約中規定的證明手續後,才具有效力。

㈢ 授權書的法律效力

委託人可以特別委託受託人處理一項或者數項事務,也可以概括委託受託人處理一切事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九百二十條 【委託許可權】委託人可以特別委託受託人處理一項或者數項事務,也可以概括委託受託人處理一切事務。

㈣ 法人委託授權書是否具備法律效應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生活中的法人就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其實指的都是法定代表人。委版托法人正權確的叫法是委託法定代表人,就是公司委託法定代表人以公司名義辦理辦理某項事情。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公司法定代表人因故意或過錯,造成公司利益受損,應向本公司承擔民事責任。由於法定代表人屬於並且通常又具有股東身份,因此公司法定代表人作為股東、發起人或高級管理人員,違反法律規定,則應向本公司或其他第三人承擔法律責任。常見情形如下:(一)公司法定代表人作為股東或發起人,未履行按期足額繳納出資義務的,除應當向本公司足額繳納外,還應當向已按期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或按照發起人協議約定承擔違約責任。(二)公司法定代表人作為股東,濫用股東權利損害公司及其他股東利益的,應承擔賠償責任。(三)公司法定代表人作為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損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的,應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㈤ 委託書怎樣才有法律效力

委託書的當事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的具有法律效力。代理包括委託代理和法定代理,委託代理授權採用書面形式的,授權委託書應當載明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稱、代理事項、許可權和期限,並由被代理人簽名或者蓋章。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六十二條
代理人在代理許可權內,以被代理人名義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被代理人發生效力。
第一百六十三條
代理包括委託代理和法定代理。
委託代理人按照被代理人的委託行使代理權。法定代理人依照法律的規定行使代理權。
第一百六十五條
委託代理授權採用書面形式的,授權委託書應當載明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稱、代理事項、許可權和期限,並由被代理人簽名或者蓋章。
第一百六十六條
數人為同一代理事項的代理人的,應當共同行使代理權,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㈥ 什麼樣的委託書才有法律效力

只要是雙方具有簽訂委託書的民事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委託事項不違反現行法律法規,委託書就是合法有效的。

如果是涉外的民事委託書,需要經過公證機關公證才具有法律效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十五條 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實;

3、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六十五條民事法律行為的委託代理,可以用書面形式,也可以用口頭形式。法律規定用書面形式的,應當用書面形式。

書面委託代理的授權委託書應當載明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稱、代理事項、許可權和期間,並由委託人簽名或者蓋章。

委託書授權不明的,被代理人應當向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負連帶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六十四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沒有住所的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企業和組織委託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或者其他人代理訴訟。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寄交或者託交的授權委託書,應當經所在國公證機關證明,並經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國使領館認證,或者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該所在國訂立的有關條約中規定的證明手續後,才具有效力。

(6)委託授權書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委託書要符合相關法律規定。

見:民法通則第六十五條民事法律行為的委託代理,可以用書面形式,也可以用口頭形式。法律規定用書面形式的,應當用書面形式。

書面委託代理的授權委託書應當載明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稱、代理事項、許可權和期間,並由委託人簽名或者蓋章。

委託書授權不明的,被代理人應當向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負連帶責任。

第六十六條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的行為,只有經過被代理人的追認,被代理人才承擔民事責任。未經追認的行為,由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義實施民事行為而不作否認表示的,視為同意。

委託書是法律文書的一種,都具有法律效力。但是他們的法律效力范圍視委託書的種類而定。委託分為一般委託和代理委託。

一般委託被委託人要在委託人的意願下進行法律活動(如:訴訟,立遺囑,財產分割等),被委託人不得擅自放棄委託人的權利或處分財產,否則無效。

代理委託被委託人享有委託人的所有權利(如:財產處分,撤訴等)且具有委託人做出行為的同等法律效力。委託書的形式有口頭式和書面式之分,一般多為書面式。公證是使委託書具有直接證據的效力(除有確切證據外不用辨別委託書真偽)。所以說公正是起到強化作用,不是委託書具有法律效力的必需要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㈦ 和授權委託書,有沒有法律依據

授權委託書不是必須經過公證的,只要委託人和受託人有相應的民事能力、委託辦理的事項合法,並由委託人親自在委託人處簽名確認的,授權委託書就具有法律效力,不一定要公證的。

公證的作用是增強法律效力,也為了以後防止出現糾紛的一種保護措施,但如果不經過公證,授權書只要經過簽字按手印,就已經具有了法律效力,不必擔心這個問題。

㈧ 授權委託書一定要經過公證才具備法律效力嗎

授權委託書不是必須經過公證的,但經過公證後效力更高不容易被推翻。

這種說法是正確的版。

從法律上來講,權只要授權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不能力委託辦理的事項合法,並由委託人親自在委託人處簽名確認的,該協議即具有法律效力。

(8)委託授權書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委託他人代表自己行使自己的合法權益,委託人在行使權力時需出具委託人的法律文書。而委託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反悔委託事項。被委託人如果做出違背國家法律的任何權益,委託人有權終止委託協議,在委託人的委託書上的合法權益內,被委託人行使的全部職責和責任都將由委託人承擔,被委託人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熱點內容
社會與法頻道方圓劇陣白蓮 發布:2025-05-09 08:07:33 瀏覽:298
要請好律師嗎 發布:2025-05-09 08:05:28 瀏覽:96
我國司法主體是 發布:2025-05-09 08:05:17 瀏覽:225
寧化生態司法 發布:2025-05-09 08:00:26 瀏覽:429
刑事訴訟法前後對比 發布:2025-05-09 07:52:45 瀏覽:835
法律援助志願服務簡報 發布:2025-05-09 07:43:50 瀏覽:51
婚姻法中一方威脅一方生命 發布:2025-05-09 07:35:13 瀏覽:321
2017勞動法年假計算 發布:2025-05-09 07:35:00 瀏覽:134
萊州法院辦案 發布:2025-05-09 07:27:56 瀏覽:454
涉外產品責任法律適用專家意見 發布:2025-05-09 07:27:56 瀏覽: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