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公司法人更改後有法律責任嗎

公司法人更改後有法律責任嗎

發布時間: 2022-03-24 05:54:47

Ⅰ 法人變更後原法人有責任嗎

一、公司法人變更後原法人還有責任嗎?

沒有了,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法人是世界各國規范經濟秩序以及整個社會秩序的一項重要法律制度。各國法人制度具有共同的特徵,但其內容不盡相同。不同的法人形成了不同的法人理論,法人制度理論成為世界各國建立和完善法人制度、規范經濟秩序以及整個社會秩序的理論基礎。

變更後的法人因為已經於曾擔任的公司沒有直接的法律關系,其不再享有作為該公司法人所用的權利。

二、變更後的債務,原公司法人是否需要承擔責任

《公司法》相關規定,第三條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公司的債務一般以公司資產予以承擔,不牽扯到股東的利益,除非股東財產和公司財產混同。 即使變更,也只是對變更之後的債務有影響。

此時的應該就由公司出面去解決,尤其是在新老法人更換的時候,變更後的法人對於之前的事物是全部都不知情,這種情況下怎麼可能讓他去負責人呢?再說了法人自己也不會去簽訂責任承擔書。再者就是法定代表人更換之後根本就不會影響到公司原來的債權債務。如果一定要追究,那就只有去找公司了,並且這些責任也一定是公司主動去承擔的責任。

三、公司為何要變更法人?

一般情況下,公司變更法人,是為了公司的發展經營壯大,公司法人要變更的,是需要辦理變更登記的。

法人的變更,是指法人成立後,其組織、名稱、住所、經營范圍等重要事項發生的變化,這些事項的變更,可依法人意思自主決定,法人只要作相應的變更登記,即可發生變更效力。惟企業法人的分立或合並,因涉及法人與相對交易人的債權債務關系,為了維護交易秩序和相對人的信賴利益,法律對分立或合並後法人的債權債務移轉,做了強制性規定。民法通則第44條第1款規定,企業法人分立、合並或者有其他重要事項變更,應當向登記機關辦理登記並公告。公司法等法律也有相應的規定。

1、為了合並

這是指兩個以上的法人集合為一個法人的民事法律行為。法人的合並是法人集中資金,擴大實力,增加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由於合並不需經過法定清算程序,比之解散原法人,成立新法人,手續更為簡便,操作成本也更低廉。法人合並,有新設式合並和吸收式合並兩種方式。新設式合並也稱創設式合並,是兩個以上的法人歸並為一個新法人,原法人均告消滅的合並方式。吸收式合並也稱吞並式合並,是一個法人吸收被合並的其他法人,合並後只有一個法人存續,被吸收法人均告消滅的合並方式。法人合並時,應有法人意思機關韻合並決定和合並各方締結的合並合同。為保障各合並法人的債權人的利益,法人應在合並前將合並決定通知債權人,債權人如要求清償債務或提供擔保的,作為債務人的法人應照辦。否則,法人不得合並。

2、為了分立

法人的分立是指一個法人分為兩個以上法人的民事法律行為。法人分立是調整經營規模,分散風險的重要手段。法人分立也不需經過法定清算程序,所以有與法人合並同樣的優點。法人分立,有新設式分立和存續式分立兩種分立方式。新設式分立也稱創設式分立,指解散原法人,分立為兩個以上新法人的分立方式。存續式分立也稱派生式分立,指原法人存續,分出部分財產設立一個以上新法人的分立方式。法人分立的程序與法人合並程序基本相同,需要有分立的決定、債務分配合同,對債權人發出分立通知並根據債權人請求清償債務或提供擔保。

Ⅱ 公司法人變更後原法人還有責任嗎

法律分析】:公司法人變更後原法人沒有責任。公司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的,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以及需要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變更後的法人因為已經於曾經擔任的公司沒有直接的法律關系,所以將不再享有作為該公司法人所應有用的權利,也無需在承擔相應的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三條 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Ⅲ 公司變更法人後,原先法人還要承擔責任嗎

法定代表人在行使職務過程中無過錯,當然不需要承擔責任

Ⅳ 變更法人以後原來的法人還有責任嗎

沒有了,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
法律分析
變更後的法人因為已經於曾擔任的公司沒有直接的法律關系,其不再享有作為該公司法人所用的權利。公司是有法人代表的,很多時候公司因為某些原因法人需要進行變更,法人變更後以前法人已經沒有了責任,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法人是世界各國規范經濟秩序以及整個社會秩序的一項重要法律制度。各國法人制度具有共同的特徵,但其內容不盡相同。不同的法人形成了不同的法人理論,法人制度理論成為世界各國建立和完善法人制度、規范經濟秩序以及整個社會秩序的理論基礎。公司的債務一般以公司資產予以承擔,不牽扯到股東的利益,除非股東財產和公司財產混同。 即使變更,也只是對變更之後的債務有影響。再者就是法定代表人更換之後根本就不會影響到公司原來的債權債務。如果一定要追究,那就只有去找公司了,並且這些責任也一定是公司主動去承擔的責任。分出部分財產設立一個以上新法人的分立方式。法人分立的程序與法人合並程序基本相同,需要有分立的決定、債務分配合同,對債權人發出分立通知並根據債權人請求清償債務或提供擔保。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三條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Ⅳ 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後還能追究責任嗎

公司法人代表變更了一般還能追究責任,變更法定代表人並不能免除其責任。如果法定代表人因執行職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法定代表人有過錯的,則先由公司承擔民事責任,再向法定代表人追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十三條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經理擔任,並依法登記。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應當辦理變更登記。《民法典》第六十一條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規定,代表法人從事民事活動的負責人,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義從事的民事活動,其法律後果由法人承受。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權力機構對法定代表人代表權的限制,不得對抗善意相對人。第六十二條法定代表人因執行職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法人承擔民事責任。法人承擔民事責任後,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規定,可以向有過錯的法定代表人追償。

Ⅵ 法人變更後有哪些法律責任

法人變更後的法律責任是,新的法定代表人要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規定,代表公司從事民事活動。並且其因執行職務造成他人損害的,在公司擔責後,可以向其追責。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十三條
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經理擔任,並依法登記。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應當辦理變更登記。
《民法典》第六十一條
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規定,代表法人從事民事活動的負責人,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義從事的民事活動,其法律後果由法人承受。
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權力機構對法定代表人代表權的限制,不得對抗善意相對人。
第六十二條
法定代表人因執行職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法人承擔民事責任。
法人承擔民事責任後,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規定,可以向有過錯的法定代表人追償。

Ⅶ 有限公司變更法人後原法人是否需要承擔債務和法律責任

公司在其經營過程中會面臨著其法人變更的問題,如果法人在之前的經營決策或其他代表公司行為中出了差錯,需要承擔責任,而此時公司法人發生了變化,法律責任該如何承擔呢?法人代表簡單來說就是,其在職權范圍內代表公司對外從事經營活動,因此產生的法律效果直接歸屬於公司。也就是說,法人代表在職權范圍內,以法人名義從事的經營活動的行為就是公司的行為。一般情況下是無須承擔任何責任,但是如果法人代表故意為損害公司利益的行為,觸犯了刑法,就可能受到刑法處罰。所以,要分而論之。公司法人變更了,其之前從事的公司職權范圍內的行為直接由公司承擔相應的責任,就不能再追究該「前」法人代表的責任。若是嚴重危害公司利益觸犯了刑法的行為,則由其自身承擔相應責任。

Ⅷ 公司法人變更後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公司法人變更後舊債務的承擔問題介紹如下1、根據法律規定,公司工商登記事項發生變更的(包括變更法定代表人),原公司的債權債務應該由變更後的公司全部承擔,不需要另行說明。如果確實需要出具相關情況說明的,也只要說明變更前公司的債權債務由變更後的單位承擔其債權債務。2、若公司名義貸款,更換法人不影響還款,由公司承擔還款責任。債務不是法人來承擔的,是公司來承擔,法人只是處理債務問題。如果法人不是股東,那法人沒有直接的利益損失。如果新法人是股東,也就是公司是轉讓過來的,但股權轉讓是協議是有規則的,如果原股東債務沒有告訴新股東,那按規定是可以追究原股東的責任!在公司法人轉讓前務必弄清楚債務清償的事情,並有協議劃分原股東的債務清償問題!

熱點內容
社會與法頻道方圓劇陣白蓮 發布:2025-05-09 08:07:33 瀏覽:298
要請好律師嗎 發布:2025-05-09 08:05:28 瀏覽:96
我國司法主體是 發布:2025-05-09 08:05:17 瀏覽:225
寧化生態司法 發布:2025-05-09 08:00:26 瀏覽:429
刑事訴訟法前後對比 發布:2025-05-09 07:52:45 瀏覽:835
法律援助志願服務簡報 發布:2025-05-09 07:43:50 瀏覽:51
婚姻法中一方威脅一方生命 發布:2025-05-09 07:35:13 瀏覽:321
2017勞動法年假計算 發布:2025-05-09 07:35:00 瀏覽:134
萊州法院辦案 發布:2025-05-09 07:27:56 瀏覽:454
涉外產品責任法律適用專家意見 發布:2025-05-09 07:27:56 瀏覽: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