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課教師聘任協議的法律效力
Ⅰ 代課老師和學校簽了勞動合同,現在想辭職。但學校說這是違約,要賠錢,而且要告我。該怎麼辦
別怕,不用擔心,勞動合同法是保護弱勢群體的,學校告你什麼?違約嗎?
1、你內要明確簽的是不是正規的勞容動合同。據你描述,簽了合同沒上社保,應該是假合同,即沒有在勞動部門備案的合同,是沒有任何法律效力的。
2、如果第一條成立,學校就是違法在先,你隨時可以走人,而且還可以去勞動仲裁告他,不簽勞動合同,學校要支付除第一個月外的雙倍工資給你。
3、如果合同是正規的勞動合同,你看清楚合同里的條款。通常辭職要提前一個月書面通知對方,這期間當然可以請假,但是要對方批準的。不然,他會以無故曠工等公司制度為由,剋扣你工資。
4、凡事要講證據,學校如果只是口頭說三萬沒用,你也告不了他,你也不用給他。如果書面通知你,你就可以拿著書面的東西到勞動監察大隊投訴他。他們是不可以隨便開價的。
5、據你的情況,應該是和學校鬧了矛盾,解決之道就是不卑不亢,不能讓他嚇唬住,要讓對方知道此事的利弊,如果他不妥善處理,後果只能是對他不利。因為你懂勞動合同法,他不可以亂來,就可以了。
最後祝你順利!
Ⅱ 代課教師教育局發聘書起什麼作用
教育局給代課教師發的聘書沒有多大意義,只能證明你的代課教師身份。代課教師不是正式在編教師,就是我們平時說的臨時工,工資低,沒有五險一金等其他福利。
Ⅲ 新勞動法適用於代課教師嗎
適用~
第十條 已建立勞抄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第八十二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第八十七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Ⅳ 學校應該如何與代課老師簽合同或協議
學校聘請代課教師協議
甲方
乙方:
居民身份證號碼:
文化程度:
教師資格證編號:
家庭住址
為解決學校師資不足的困難,經甲乙雙方經平等協商,就聘任兼課教師達成如下一致意見,自願簽訂本協議書並共同遵守。
一、協議書的期限
第一條 本協議書期限為1年。自年9月1日至年7月1日有效。
二、工作崗位、工作量與工作形式
第二條乙方同意根據甲方工作需要,擔任學校分配的教學工作。
第三條為不影響學校的教學工作,甲乙雙方都必須遵守教育行政主管部門關於教師校工作量的有關規定。
第四條乙方應根據甲方的合理要求,按時完成教育教學工作任務,確保教學質量。
三、工作條件與勞動保護
第六條甲方為乙方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和教學用品,確保乙方教學工作的正常進行。
第七條甲方不負責提供往返學校的交通工具,也不負責乙方的交通費用及伙食費。
四、代課報酬
第八條甲方應遵循多勞多得、按勞分配原則,對合同約定的工資按每月500元支付給乙方,每月初支付上月工資,合同期共計一年。
五、福利待遇
第九條乙方在校工作期間享受學校為教師提供的同等的福利待遇。
六、工作紀律、獎勵與懲處
第十條乙方應當認真履行職責,遵守甲方依法制訂的規章制度;遵守職業道德;愛護甲方財產;按要求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第十一條甲方負責對乙方的工作進行考核。
乙方違反勞動紀律,無故遲到、早退、缺課,甲方可依據本校的規章制度,給予批評教育,扣除誤課的績效工資;多次違紀者,解除聘用關系。
乙方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給教育教學工作造成損失或體罰學生,經教育仍不改正或品行不良、侮辱學生,影響惡劣的,甲方可給予批評教育;仍不改正者,解除聘用關系。
第十二條 乙方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造成傷害者,解除聘用關系,並承擔法律責任。
七、協議的變更、解除、終止、續訂
第十三條 本協議2009年7月1日起自動終止。
第十四條乙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甲方可以解除本協議:
(1)嚴重違反甲方(學校)規章制度的;
(2)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給教育教學工作造成損失或體罰學生,經教育仍不改正或品行不良、侮辱學生,影響惡劣的;
(3)代課期間違法亂紀;
(4)乙方不能勝任教學工作,學生滿意率達不到60%的。
第十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乙方可以隨時通知甲方解除本協議:
(1)甲方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扣押有關證件等手段強迫從事教學工作的;
(2)甲方不能按照本協議規定支付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
第十六條本協議未盡事宜雙方協商解決。
第十七條本協議書一式兩份,甲乙雙方各執一份。
甲 方:________(蓋章) 乙方:_______(簽字)
______年月日
Ⅳ 勞動合同法對事業單位的代課教師適用嗎,
存在勞動關系的話適用,「公辦」老師不適用。
Ⅵ 代課教師簽的協議書 相當於勞動合同嗎
你好,
不屬於。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必須形成勞動關系。你這個代課教師只能相當於勞務合同。
Ⅶ 代課老師和合同老師的區別
1、簽合同不同。用人單位一般不與代課老師簽合同(法律條文沒用,不幹就走人)。更不會給繳納保險。需要就留,不需要就回。因為這個工資是單位自己掏,或是由這個學校的主管部門出。
2、享有保險不同。合同制的享有各項保險。
3、工作穩定性不同。有編制的教師,工作很穩定,享受學校較多福利,基本上不犯大錯誤,不會被開除。且離職的與否決定權在上級單位,學校本身不能決定。同時工資由當地人事勞動局核算,單位是無法決定其工資的。因此說在編教師是所有類別的教師中最穩定的。
(7)代課教師聘任協議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合同制教師,是編外教師。一般來說人事決定於所在的學校,工資福利一般也是所在學校決定。但是,合同制教師和在編教師一樣,一般也是通過事業單位教育類招聘考試進行招聘,所以說,雖然參加的是事業單位考試,但是這個教師的崗位卻不一定是有編制的。
普遍來講,如果招聘的是在編教師,單位的招考公告里會明確表示,所招的是「在編教師」,如2018年臨沂蘭山區招聘的應屆重點師范類院校畢業生,明確寫道「引進的應屆優秀畢業生列入事業編制,安置到區直駐城初中學校任教和區直中專學校任教」。
相反,如果沒有明確招的是在編教師,且簽訂的是有年限的聘用合同,則一般是合同制教師。
在以前,在編與不在編,待遇可謂是天上地下,但現如今已經大為改變。
為吸引考生報考教師,大部分地區已經大幅提高合同制教師的待遇。其工資待遇、評優樹先、外出培訓、職稱評聘、「五險一金」等方面與正式在編教師同等對待。國家近期也提出教師要:同工同酬。
因此說,現如今教師在編與不在編,差別已經不大了,只是一個名分與否的問題。同時,只要不犯太大錯誤,合同制教師也是會一直續聘的,不會辭退,這也是一種對聘合同制教師的承諾。
同時,合同制教師也是可以向在編教師轉化的。這個需要因人而別,因地而別,在這里師姐就不再贅述。
Ⅷ 我是學校代課教師,學校每期只簽半年合同,合法嗎
教師合同全重簽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0日07:03 華商網-華商晨報
晨報訊 (記者 姜秋玉)5.9萬教師將全部重新簽訂用工合同,其中8000名教師將被分流。
在昨日舉行的沈陽市慶祝2005年教師節大會上,沈陽市委市政府出台了17條政策,其中明確規定:全面推行教師聘用制,繼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被屏蔽廣告]
[被屏蔽廣告]
近年來,隨著入學人口下降,沈陽市教師隊伍已開始出現飽和並亟待分流。正是在此背景之下,沈陽市決定全面推行教師聘用制。
目前,沈陽市經過核算,已初步確定沈陽市需要教師5.1萬名,但沈陽市實際共有教師5.9萬名,因此今後需逐步分流8000名教師。本著能者上、庸者下的原則,適合繼續擔任教師的將繼續簽訂用工合同,不適合繼續擔任教師的將被分流出教育隊伍。
教師分流並不意味著將教師完全推向社會,政府會提供一定的幫助。首先,沈陽市將在市、區兩級建立教師交流中心,負責對待聘人員的培訓指導和再就業推薦;其次,本著「分流一個保一個」的原則,對解除人事(勞動)關系的分流人員,給予辦理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同時發給經濟補償金。
昨日,沈陽出台的教育新政還包括以下內容:
農村學生初中畢業後,如在城市職業學校就讀,可獲城市戶口。
沈陽市將對60所小學進行改革,並在今年將城區學校的旱廁全改造成「水廁」。
從今年開始,沈陽市鼓勵利用外資、民間資本、社會資本,採取獨資、合資合作等方式舉辦中、高等職業技術教育。並且,沈陽市職業學校每培養1名畢業生,政府將補助學校100~300元。
今後,沈陽市每年都會安排2000萬元的資金用於扶困助學。
Ⅸ 關於代課教師聘用和辭退方面的法律問題 急 重獎
92年的事情了估計不好搞!國家在代課老師方面一直沒有具體規定的,一般都是各個省在自己規定,主要是看你當時同學校是如何簽定的協議!說點其他的解決辦法僅供參考:了解下你們當地類似的情況多不多,如果群體大的話,可以聯合找政府協調!如今在維穩的壓力下,政府就怕這些不穩定的因素,如果是個例的話,你就不要太操心了,沒人理你的!(給你參考下兩會期間這個方面的討論資料)。
2010代課教師新政策這個問題受到社會的關注,原因起於1月21日的教育部表示要嚴格禁止聘用新的代課人員,反對中小學這種不規范的用人行為,清退代課教師這一政策,從其期冀改變我國教育環境的現實迫切性來看,有著一定的剛性要求。
1月21日,教育部表示要嚴格禁止聘用新的代課人員,反對中小學這種不規范的用人行為,並提出地方各級政府在清退中小學代課人員時可以考慮「擇優招聘、辭退補償、納入社保」,多途徑妥善解決代課人員問題。
清退代課教師這一政策,從其期冀改變我國教育環境的現實迫切性來看,有著一定的剛性要求。邁入2010年,教育部在解決這一問題上為代課教師的出路著想,提出補償和保障的概念,給這項剛性政策予以有情執行的空間,也進一步明確了地方各級政府在解決這一問題上的關鍵作用。
對代課教師的成績要給予肯定
代課教師是指在農村學校中沒有事業編制的臨時教師。代課教師產生的原因有三個:一是由於一些地方經濟欠發達,尤其是基層政府財政拮據,導致教師有編不補,大量聘請報酬低微的代課教師;二是部分地區辦學條件艱苦,本、專科畢業生不願去,即使去了也留不住,別無他法,只有聘請代課教師;三是由於城鄉教師編制標准存在差距,很多地方普遍存在城市學校超編與農村學校缺編並存的現象,造成一些區縣教師編制不足。據教育部統計,截至2008年底,這一人數仍有31.1萬人。
代課教師雖然沒有任何「名分」,且沒有完全享受教師的待遇,卻在特定歷史階段發揮著積極作用,特別是在西部地區和偏遠農村為維系義務教育承擔著歷史責任。許多代課教師的故事都與山區、低薪、清貧、堅忍這樣的名詞相聯。
「 應當說,這些代課人員在特殊歷史時期和特定情況下,為我國的教育事業特別是農村基礎教育事業的發展付出了辛勤勞動和努力。」教育部人事司副司長呂玉剛的這番話,充分肯定了代課教師的成績。
清退是改善教育環境的剛性需求
經過幾代人努力,我國義務教育終於得以普及,解決了適齡兒童「上學難」的問題,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的確立,則實現了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費接受教育。然而,在解決了「有學上」的問題之後,「上好學」的問題成為家長和學生的主要訴求點,教育質量問題也就迫切地擺在了教育部門面前。
提高教育質量,教師為本。雖然代課教師中不乏素質較好、具有教師資格的大中專畢業生,但有些地區的大多數代課人員不具備教師從業資格,學歷層次也比較低。一些地方也出現過家長到教育部門要求不用代課老師,給孩子的學校配備合格教師的情況。呂玉剛認為:「長期使用不具備教師資格的代課人員,損害了學生的合法權益。」
同時,呂玉剛也表示:「長期低薪使用具備教師資格的代課人員,對他們也是極不公平的。」的確,與代課教師身份同樣尷尬的還有他們的待遇,他們的工資甚至低廉到只有在編教師的十分之一。
據了解,這種發生在義務教育領域同工不同酬的現象,有一部分是地方財政投入不足造成的,但也有相當一部分是有些地方擠占、挪用和截留中小學教職工編制,尤其是「有編不補」造成的。雖然教育部多次下發通知,嚴禁中小學擠占、挪用和截留中小學教職工編制,嚴禁在有合格教師來源的情況下「有編不補」,長期聘用代課人員,但是,代課教師工資低廉、吃苦耐勞、聘任手續簡單的「優點」,仍讓許多地方有令不行。
在義務教育經費得到財政保證的今天,從某種程度上講,允許代課教師的存在是不合規范的,從教育事業的整體發展來看,也是不合時宜的,義務教育均衡化發展已成既定目標,教師群體的均衡發展無疑起著至為關鍵的作用。清退代課教師,其基本的期望是今後教師這個群體中的每一個個體,都是按國家相關規定和標准規范走上教師崗位的,而且他們每一個人的權益都會得到國家相關法律和規定的保護,這事關教師隊伍的建設,更是為了我國教育事業得到正規的、系統的發展,從這個角度看,清退代課教師是剛性需求。
地方政府要切實負起責任
「妥善解決代課人員問題並不是否認他們曾經付出的努力和勞動,也不是簡單地讓所有代課人員都回家。」呂玉剛的這一解釋,讓人們感到了溫情。
的確,面對代課教師這一為社會做出貢獻,得到社會肯定的群體,清退就是簡單讓他們離校回家,於情於理都讓人難以接受,呂玉剛說:「對在崗代課人員要通過多種途徑妥善解決,其中最關鍵的是地方各級政府要切實負起責任。」
呂玉剛表示,首先是要嚴格禁止聘用新的代課人員,規范中小學的用人行為,保證合格教師的補充需求。顯然,此舉是要將「代課人員」的數量嚴格控制在當前水平,防止雪球越滾越大,從而有利於代課教師問題的標本兼治。
對現在還在崗的代課人員,呂玉剛提出要按照「以人為本、政府統籌、堅持標准、有進有出、積極穩妥、標本兼治」的思路,把妥善解決在崗代課人員問題與建立完善教師正常補充機制結合起來。
首先是要允許那些具備教師資格、符合教師任職條件、素質較好、有一定教學經驗的代課人員參加公開招聘,擇優進入到教師隊伍。
其次,對那些被辭退的代課人員,則要給予一定的補償,並隨著各地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積極研究爭取通過納入城鄉社保、農村合作醫療等辦法,解決他們的實際生活困難。
可以說,「擇優招聘、辭退補償、納入社保」給這項剛性政策予以了有情執行的空間,但是能否有情執行,有情執行的程度如何,正如呂玉剛所強調的「關鍵是地方各級政府要切實負起責任」,畢竟,想要「擇優錄取」教師,一定要經過人事部門增加編制這一關;想要「辭退補償」,得要由地方財政進行支付,需要納入年度預算;想要「納入社保」,則要由社會保障部門進行規劃。顯然,代課教師的清退和安置,需要在政府統籌下,由教育、人事、財政、社保等多個部門共同「有情」執行,而要保證合情合理,還需要國家層面出台配套政策,省級政府制定統一的擇優政策和補償標准,並給予貧困縣經費支持,如此才能體現公平,才能保證代課教師有序退出。
值得期待的是,有情執行在一些地方得到了推行,廣西、重慶、廣東、甘肅的蘭州都在積極解決代課人員問題方面積累了不少好的經驗和做法,如廣東兩年內省財政拿出20.7億元解決代課教師問題,主要採取分批考試、免費培訓、招聘和轉崗結合等多種方式解決代課教師問題,並根據經濟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的不同情況分類解決。
代課教師問題也愈加得到重視。各地進行的地方「兩會」上,妥善解決代課教師問題也正在成為各地代表委員們的重要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