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子抵押協議具備法律效力嗎
⑴ 抵押車轉讓具有法律效力嗎
抵押車不能過戶,車子已經辦理抵押,說明車子物權已經暫時不屬於車主所有。所以,車主沒有權利把暫時不屬於他的車子過戶他人。需要還清抵押款,解除抵押之後確權,才可以辦理過戶。
⑵ 如何確定抵押車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車輛抵押合同生效需要滿足的條件分別是:抵押合同當事人必須是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人;抵押合同是真實的意思表示;抵押合同的內容不得違反法律法規或公序良俗;法定其他條件等。抵押合同的效力要參考主債權債務合同,主債權債務合同無效的,抵押合同無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三百八十八條第一款
設立擔保物權,應當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規定訂立擔保合同。擔保合同包括抵押合同、質押合同和其他具有擔保功能的合同。擔保合同是主債權債務合同的從合同。主債權債務合同無效的,擔保合同無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⑶ 民間借貸汽車抵押合同有效嗎
民間借貸,以汽車抵押,如果雙方簽訂了抵押合同,辦理了抵押登記手續,抵押合同就是合法有效的。否則,就是無效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
第三十三條 本法所稱抵押,是指債務人或者第三人不轉移對本法第三十四條所列財產的佔有,將該財產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依照本法規定以該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財產的價款優先受償。
前款規定的債務人或者第三人為抵押人,債權人為抵押權人,提供擔保的財產為抵押物。
第三十四條 下列財產可以抵押:
(二)抵押人所有的機器、交通運輸工具和其他財產;
第三十八條 抵押人和抵押權人應當以書面形式訂立抵押合同。
第三十九條 抵押合同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被擔保的主債權種類、數額;
(二)債務人履行債務的期限;
(三)抵押物的名稱、數量、質量、狀況、所在地、所有權權屬或者使用權權屬;
(四)抵押擔保的范圍;
(五)當事人認為需要約定的其他事項。
抵押合同不完全具備前款規定內容的,可以補正。
第四十一條 當事人以本法第四十二條規定的財產抵押的,應當辦理抵押物登記,抵押合同自登記之日起生效。
第四十二條 辦理抵押物登記的部門如下:
(四)以航空器、船舶、車輛抵押的,為運輸工具的登記部門;
⑷ 抵押協議在法律上是有效的嗎
協議有效,但是關於抵押權生效的問題,因為我國法律規定,抵押權必須要經過登記才能生效。就比如房屋抵押,必須到房產部門辦理抵押登記,以後產生糾紛,你才能主張實現抵押權,將房子給拍賣什麼的;否則你只能跟他要錢,不能對房子進行拍賣還債。萬一這人跟你借了錢,但是沒有辦抵押登記,這人之後又把房子抵押給其他人了,並且辦了登記,那你沒有抵押權,第二人才有抵押權。
⑸ 車子抵押有法律效力嗎
汽車合格證抵押無效。汽車合格證僅為機動車整車出廠的合格證明,其隨車配發,一車一證,不能轉作其他汽車的合格證明,本身並不具備單獨的可轉讓性,同時汽車合格證僅是汽車合格的證明,本身並不具備任何財產價值。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四百一十條
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抵押權的情形,抵押權人可以與抵押人協議以抵押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抵押財產所得的價款優先受償。協議損害其他債權人利益的,其他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該協議。
抵押權人與抵押人未就抵押權實現方式達成協議的,抵押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拍賣、變賣抵押財產。
抵押財產折價或者變賣的,應當參照市場價格。
⑹ 抵押協議的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抵押合同是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當事人有民事行為能力,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的,抵押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實;(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三百八十八條 設立擔保物權,應當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規定訂立擔保合同。擔保合同包括抵押合同、質押合同和其他具有擔保功能的合同。擔保合同是主債權債務合同的從合同。主債權債務合同無效的,擔保合同無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擔保合同被確認無效後,債務人、擔保人、債權人有過錯的,應當根據其過錯各自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⑺ 沒有到車管所辦理抵押證明 借款雙方私下簽訂的 汽車抵押借款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簽訂的《汽車抵押借款合同》可以分割為兩塊,借款和抵押。擔保法第44條,辦理抵押物登記,應當向登記部門提供下列文件或者其復印件:
(一)主合同和抵押合同;
(二)抵押物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證書,將主合同和抵押合同合並簽署並不影響主合同即借款合同的效力,因此,借款部分有效,以此明確雙方存在借貸關系,但合同中有關車輛抵押條款因沒有辦理登記而導致無效,即抵押行為無效。
《擔保法》第四十一條 當事人以本法第四十二條規定的財產抵押的,應當辦理抵押物登記,抵押合同自登記之日起生效。
第四十二條 辦理抵押物登記的部門如下:
(一)以無地上定著物的土地使用權抵押的,為核發土地使用權證書的土地管理部門;
(二)以城市房地產或者鄉(鎮)、村企業的廠房等建築物抵押的,為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規定的部門;
(三)以林木抵押的,為縣級以上林木主管部門;
(四)以航空器、船舶、車輛抵押的,為運輸工具的登記部門;
(五)以企業的設備和其他動產抵押的,為財產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
第四十三條 當事人以其他財產抵押的,可以自願辦理抵押物登記,抵押合同自簽訂之日起生效。
當事人未辦理抵押物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當事人辦理抵押物登記的,登記部門為抵押人所在地的公證部門。
(7)車子抵押協議具備法律效力嗎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大多汽車抵押貸款都是實行的押證不押車,也就說,只要你把自己汽車的相關證件抵押給貸款機構就可獲取貸款,而汽車在安裝上GPS以後照常使用。因此,在辦抵押之前,應先了解,汽車抵押是否押車,可盡量避免要押車的機構;
2、汽車抵押貸款的資金往往用於短期周轉。若是需要長期貸款的,不適用於用汽車作為抵押來貸款;
3、由於汽車抵押貸款往往所產生的費用頗高,因此若是選擇周期較長的車輛抵押貸款,在具備提前還款的情況下,可盡量提前還款。
4、借款人在選擇機構上,應盡量選擇正規貸款機構。如銀行、工商注冊的小貸公司。在此基礎上才能真正的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一旦產生糾紛,法律也好解決。
⑻ 車輛作為抵押物,沒有進行抵押登記的,抵押的法律效力如何
以車輛為抵押標的,應當在運輸工具的登記部門進行抵押登記,抵押物自登記之日起生效,這是《擔保法》的規定,不過法律是在不斷進步和完善的,《物權法》出台後,對抵押擔保採取了更自由的立法。 一、《物權法》生效前,車輛抵押不辦理登記的,抵押無效。 《擔保法》第41條規定:「當事人以本法第四十二條規定的財產抵押的,應當辦理抵押物登記,抵押合同自登記之日起生效。」第42條規定「辦理抵押物登記的部門如下:(一)以無地上定著物的土地使用權抵押的,為核發土地使用權證書的土地管理部門;(二)以城市房地產或者鄉(鎮)、村企業的廠房等建築物抵押的,為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規定的部門;(三)以林木抵押的,為縣級以上林木主管部門;(四)以航空器、船舶、車輛抵押的,為運輸工具的登記部門;(五)以企業的設備和其他動產抵押的,為財產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見按照法律規定,以車輛抵押的,應當在交通運輸工具的登記部門,就是車管所,辦理抵押物登記,抵押自登記之日生效,如果沒有辦理抵押登記的,抵押條款不生效。 二、《物權法》生效後,抵押車輛不辦理登記,抵押合同有效,不能對抗善意第三人。 隨著立法鼓勵自由交易,不輕易認定合同無效的趨勢,《物權法》第15條等都規定未辦理物權登記的,不影響合同效力。也就是物權法確立了和擔保法不同的合同效力規定,《物權法》把抵押合同生效和抵押權設定區分開來,不輕易認定合同無效。根據新法優於舊法的規定,《物權法》出台後的車輛抵押如果沒有辦理登記,抵押合同是有效的,只不過沒有設定抵押權登記,不能對抗善意第三人。 在新出台的《物權法》第187條規定:「以本法第一百八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至第三項規定的財產或者第五項規定的正在建造的建築物抵押的,應當辦理抵押登記。抵押權自登記時設立。」第180條的第一款到第三款分別是「債務人或者第三人有權處分的下列財產可以抵押:(一)建築物和其他土地附著物;(二)建設用地使用權;(三)以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取得的荒地等土地承包經營權;」對於第六款「交通運輸工具;」沒有規定必須辦理抵押登記。 不過沒有辦理抵押的,抵押合同不能對抗善意第三人,《物權法》188條規定「以本法第一百八十條第一款第四項、第六項規定的財產或者第五項規定的正在建造的船舶、航空器抵押的,抵押權自抵押合同生效時設立;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