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上海商住二手房買賣法律責任

上海商住二手房買賣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3-25 01:31:43

A. 二手房買賣常見法律問題有哪些

二手房買賣常見法律問題:
一、沒有房屋產權證書的房屋怎麼買賣?
根據我國法律,沒有房屋產權證書的房屋是不能買賣的,這類合同原則上屬於無效合同。但是,如果買賣了該類房屋且已經實際居住的,買房人的居住權可以獲得法律的保護。當然,如果房屋產權取得後雙方辦理了房屋過戶,那麼視為合同履行,雙方均不得反悔。需要注意的是,買方確實需要買賣無產權證房屋的可以在買賣無產權證房屋時約定高額的違約金或取得房屋產權證書的時間或者產權證取得後過戶的期限。這樣就能最大限度的維護買方的利益。
二、房屋產權證記載的產權人和簽買賣合同的賣方不一致如何處理?
關鍵看產權人和簽約人
三、沒有房屋產權證書的房屋怎麼買賣?
根據我國法律,沒有房屋產權證書的房屋是不能買賣的,這類合同原則上屬於無效合同。但是,如果買賣了該類房屋且已經實際居住的,買房人的居住權可以獲得法律的保護。當然,如果房屋產權取得後雙方辦理了房屋過戶,那麼視為合同履行,雙方均不得反悔。需要注意的是,買方確實需要買賣無產權證房屋的可以在買賣無產權證房屋時約定高額的違約金或取得房屋產權證書的時間或者產權證取得後過戶的期限。這樣就能最大限度的維護買方的利益。
四、房屋產權證記載的產權人和簽買賣合同的賣方不一致如何處理?
關鍵看產權人和簽約人是否具有合法的授權委託手續。按照慣例,一般這類房屋買賣中,產權人無法與實際購房人簽約的應當到公證處辦理授權委託公證,明確授權簽約人代理其進行合同簽訂、房屋產權過戶、代收房款、房屋交割等一切賣方事宜。否則這類合同屬於無效合同或者效力待定的合同,買房人有權撤銷並要求簽約人承擔賠償責任。
五、定金法律問題以及全款或貸款買房定金約定技巧
如果房屋買賣中,雙方基本達成意向,購房人繳納了定金,如果任何一方違約導致合同無法履行。則對實際交付的定金施行定金罰則,即:購房人違約則不能要求返還定金,賣房人違約則需要雙倍返還定金。如果買方全款購房則資金充足,履行付款義務問題不大,那麼就要著重防範賣方的違約行為,可以約定較高數額的定金,如總價20%,這樣就加大了賣主違約的成本,促使其及時辦理過戶手續。反之,由於定金罰則是把雙刃劍,因此如果貸款買房的買主,如果沒有較大把握辦理房貸,應當適當降低定金的支付比例,特別是目前銀行從嚴審核貸款的情況,一旦貸款無法辦理,那麼如果沒有其他約定,將導致需要向賣方承擔違約責任。
六、購房人無法辦理銀行房屋貸款手續怎麼辦?
原則上這屬於購房人的違約行為,但是在2010年4月、6月,國家部委分別頒布實施了國十條、京十二條、三部委二套房標准等一系列調控政策。如果購房人由於政策變化導致無法按照原合同申辦房貸的,則根據購房人的需要可分別採取如下措施:如購房人需要繼續購房可以變更合同(加付首付、延長貸款期限)後繼續履行合同,如購房人不想繼續購房則可以解除合同並要求返還支付的全部款項且不承擔違約責任。當然,如果不是這些政策導致的購房人無法貸款,那麼如果沒有特殊約定,購房人應當向賣房人承擔違約責任。
七、賣方違約不辦理過戶或拒收收取款項買方如何應對?
這類糾紛常見於2009年這樣房價飆升過快的期間。如果因為房價上漲,賣方惡意違約,買方有權選擇如下措施維護權利:一是如果買主要繼續購買房屋,則可以要求賣方繼續履行同時要求法院保全房屋,協助辦理過戶。二是如果不想繼續購買房屋,則可以要求賣主雙倍返還定金或按照合同要求賠償違約金,同時賠償其他經濟損失。當然雙方協商或者法院調解適當加價也可以變更合同繼續履行。
八、買方不按約支付定金、首付或不辦理貸款賣方如何應對?
這類糾紛常見於2010年初房地產調控政策出台房價有下降可能的時期內,買方為了規避風險而持觀望或等待態度。如果遇到買方違約,賣方可以採取如下措施,一是可以要求繼續履行合同並賠償違約損失;二是協商變更合同後再履行;三是如果對方確實不願購買也可以解除合同,沒收對方定金,並要求對方賠償損失。當然如前文中由於政策調整導致買方無法貸款買房的則不能追究買方違約責任。
九、買賣雙方均有違約行為如何定責?
按照二手房交易的慣例,買賣程序如下,先由買方交付定金簽訂協議,再交付首付款辦理網簽手續,再由買方申請住房貸款,銀行同意房貸通知後雙方辦理房屋過戶手續,過戶完成辦理房屋交割,交割後賣方領取剩餘購房款。如果雙方均有違約行為,則按照合同約定及上述程序確定那一方違約在前,如果一方違約在前,導致另一方無法履行的那麼可以免除另一方的違約責任。比如買方不交納定金或首付的,賣方有權不予辦理過戶。
十、買賣房屋存在共有、租賃或者抵押情況如何處理?
二手房買賣經常出現房屋已經出租或者抵押的情況,而按照我國法律「買賣不破租賃」、「買賣不破抵押」。因此,對抵押或租賃的房屋一定要在買賣前要求賣方處理好抵押或租賃的第三方權利問題。如果由此導致買方損失的,買房可以追究賣方的違約責任。如果房屋有其他共有權人,那麼買方應當取得共有人同意方可買房,否則合同可能被宣告無效。
十一、夫妻一方在另一方不知情的情況下擅自買賣房屋的效力
這類情況二手房交易中經常遇到,一般不會出現大的法律糾紛。即使存在另一方不知情的情況,如果買方實際交付了房款,並辦理了過戶,那麼也視為房屋買賣合同有效。但是買方如果知道夫妻一方擅自售房而與之簽訂合同的,那麼合同則可能被撤銷而返還房屋。
十二、買賣經濟適用房、農村房屋的法律風險
經濟適用房是特有的一種房屋產權形式,如果買賣沒有取得上市交易許可(轉商)的此類房屋,買賣合同原則上屬於無效合同,北京法院也曾有過類似的判決支持合同無效。因此,對於此類買賣應當約定較高的違約責任,這樣一是可以制約賣方及時轉商並及時過戶給買方,二是可以在賣方惡意違約不辦理過戶的情況下即使合同無效也可以獲得一定的賠償彌補自己的損失。
隨著城市化發展及城鄉一體化進程加快,城市居民到農村買房買地的情況較多,如宅基地房屋、小產權房,但是從目前我國土地管理法律角度講這屬於國家法律嚴格禁止的行為。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曾出台專門法律文件規定「此類合同的效力以認定無效為原則,以認定有效為例外,如買賣雙方都是同一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經過了宅基地審批手續的,可以認定合同有效」。 但是針對城市近郊土地拆遷補償價格飛漲的現實,為了平衡雙方利益,也特別指出首先要全面考慮到合同無效對雙方當事人的利益影響,尤其是出賣人因土地升值或拆遷、補償所獲利益,以及買受人因房屋現值和原買賣價格的差異造成的損失;其次,對於買受人已經翻建、擴建房屋的情況,應對其添附價值進行補償;再次,判決返還、騰退房屋同時應注意妥善安置房屋買受人,為其留出合理的騰退時間。
十三、買賣拆遷安置房、限價房、危改房、集資房的法律糾紛
這類糾紛的解決關鍵看房屋的性質,如果房屋適用經濟適用房管理辦法管理,或者房屋屬性屬於經濟適用房,那麼按照上述辦法解決。如果屬於完全產權的房屋,則買賣合同有效。
十四、買賣承租單位或房管所公房的情況
公房分單位自管公房和房管所國有直管公房。承租人可以將房屋「出賣」給買受人,也就是俗稱的「使用權買賣」。這類買賣關鍵是要取得房屋產權所有人或管理人(單位或房管所)的許可,並辦理租賃手續變更登記,否則這類「買賣」是不受法律保護的。
十五、私下交易暫不過戶的利弊
這種交易方式的特徵是雙方談好房價,簽好合同,付清(部分付清)房款,但暫時不辦理辦理過戶手續。由於我國認定房屋權屬的主要依據是房屋產權證,因此,這類交易存在較大風險。如果賣方利用產權登記人的身份重新換發新證,並私下買賣、抵押那麼對買方的利益損害極大。或者賣方由於債務糾紛,該房也可能會被法院查封拍賣償債。因此,變通做法是可以補充簽訂借款協議,並辦理房屋抵押登記,這樣可以有效防止賣方違約。當然最根本的解決方式還是及時辦理過戶,以防夜長夢多。
十六、簽訂價格不同的兩份協議來逃避稅款
雙方簽訂的協議約定了房屋的真實交易價格,但在交易市場填寫房屋買賣契約時,將房屋價格填少,以達成少交房屋營業稅和契稅的目的。但由於協議在先,交房管部門存檔的契約在後。按照法律契約便替代了原協議。如果在房屋過戶完成後,買方堅持以契約約定的價格為依據,少給付房款,糾紛就會產生,訴訟便隨之產生。當然,賣方可以主張合同因避稅非法而無效。但是即使是差額款要回,所產生的經濟損失也會大於少交的稅。
十七、名為「贈與」實為「買賣」
以前買賣契稅低,贈與契稅高時,很多家庭成員內部間的房屋交易原本是贈與,為了省契稅,而改成「買賣」;現在不是家庭內部成員之間的房屋買賣,為了規避營業稅,也改成了贈與。但因贈與和買賣是兩種不同的法律行為。以贈與的方式來辦理房屋買賣交易會帶來更大的風險:贈與不能反悔,沒有違約更談不上違約責任,一旦買方不能如數支付房款時,賣方無法得到法律的保護。如果賣方因債務問題而將房屋抵押出去,或者因債務糾紛被訴訟到法院,債權人行使撤銷權,買方到手的房屋也可能被法院追回。
十八、買賣無法上市央產房的風險
中央在京單位已購公有住房簡稱「央產房」。這類糾紛與其他二手房買賣糾紛最大不同是常會出現賣方無法提供央產房上市證明而導致房屋買賣無法繼續的情況。如果出現此問題,買方應當及時要求限期履行合同,如果賣方無法履行則可追究其違約責任,雙倍返還定金和賠償經濟損失。央產房上市的主要法規是《中央在京單位已購公房上市出售管理辦法》國管房改[2003]165號。
十九、買賣按揭二手房如何防範法律風險
對於賣方房屋曾辦理了銀行房貸的情況,如果要順利買賣,首先需要由賣方到銀行辦理解抵押手續,待抵押權解除後才可以辦理過戶。如果遇到這種情況,那麼買方無疑要注意防範風險,一是首付可適當降低,一般以賣方解抵押所需要的款項數額為限,盡量不要多交首付款;二是如果賣方無法解除抵押,那麼應及時要求對方返還首付款。當然對於這類房屋的買賣,最好是約定好解抵押出現障礙後的處理方式,再者,如果條件允許,買方最好查詢下賣方的銀行還貸記錄確認可以解除抵押,這樣就預先化解了風險。
二十、20%違約金可以增加或者降低嗎?
按照一些格式買賣合同的約定,如果出現違約則應當按照合同總價20%的標准支付違約金。但是,我國《合同法》對違約金的規定主要強調違約金補償性的理念,只是有限地承認違約金的懲罰性。一方面,違約金的支付數額是「根據違約情況」確定的,即違約金的約定應當估計到一方違約而可能給另一方造成的損失,而不得約定與原來的損失不相稱的違約金數額。另一方面,如果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的數額低於違約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予以適當增加,以使違約金與實際損失大體相當。這明顯體現了違約金的補償性,將違約金作為一種違約救濟措施,既保護債權人的利益,又激勵當事人積極大膽從事交易活動和經濟流轉。
同時《合同法》第114條第2款又規定:「……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實際損失的,當事人可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即一般高於實際損失則無權請求減少,這一方面是為了免除當事人舉證的繁瑣,另一方面表明法律允許違約金在一定程度上大於損失,顯然大於部分具有對違約方的懲罰性。而且需要特別注意的是2009年5月13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有特別強調「增加違約金以後,當事人又請求對方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增加後的違約金數額以不超過實際損失額為限」,「當事人主張約定的違約金過高請求予以適當減少的,人民法院應當以實際損失為基礎,兼顧合同的履行情況、當事人的過錯程度以及預期利益等綜合因素,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予以衡量,並作出裁決。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超過造成損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認定為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
由此可見,法律對違約金的多少還是以實際造成的損失為基本判斷依據的。因此,如果二手房買賣發生了違約,交易費用、價格波動等實際損失如果高於或者低於總價20%違約金的,當事人還是可以要求法院適當增加或減少的。
二十一、如何防範買到「凶宅」?
在二手房市場中,也有房主將出現兇殺、自殺等惡性事件的「凶宅」房屋惡意隱瞞事實又出賣給買方。對於此類房屋,買方一旦購買完成,那麼將處於自住或出賣均不可能的兩難境地。因此,盡管「凶宅」只是極少數,但是買方一定要做好對此問題的防範,首先要在合同中明確如果出現此類情況,賣方應當承擔違約責任且買方有權要求返還房屋。其次對於價格低於平均價的房屋要多審查,多了解,如果可能的話可以與房屋所在地物業、派出所、鄰居等了解房屋使用情況。最後如果確實誤買了這類「凶宅」,如果房主沒有提前告知,可以欺詐為理由通過法律訴訟來要求退房並賠償損失,但是需要准備較為充足的證據。
二十二、房屋買賣沒有完成中介傭金怎樣付?
目前房地產中介服務屬於《合同法》中的居間服務性質,《合同法》第四百二十七條「居間人未促成合同成立的,不得要求支付報酬,但可以要求委託人支付從事居間活動支出的必要費用」。由此可見,如果房屋交易沒有完成,那麼中介公司不應當要求支付報酬,但是可以要求賣方支付必要費用。

B. 二手房屋買賣合同可有法律責任

如果對方是房屋或者門面的所有人,只要有房屋買賣合同,和對方的簽名手印和身份證號碼,和轉賬憑證,就有法律效應的,

C. 上海二手房中介交易遵循的是什麼條例或法規

中介屬於居間人,居間人必須遵守誠實守信的原則來辦理委託,像這樣的情況你完全可以拒絕支付中介費,因為交易並沒有達成。

D. 關於二手房買賣的法律問題

政策的買賣行為是受法律保護的,如果老業主在下證前逝世,那麼按照正常程序,房產應該先讓遺囑繼承人繼承,繼承之後再過戶給新業主。
所以,碰到這樣的情況,可在合同中明確規定或簽訂補充協議,讓繼承人做出會配合過戶的承諾。

E. 二手房買賣過程中中介要負哪些法律責任

中介需要確保合同簽訂真實有效的責任合同真實有效包括房屋的權屬情況。

中介應當就有關訂立合同的事項向委託人如實報告。居間人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損害委託人利益的,不得要求支付報酬並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在現實生活中二手房的買賣一般是通過房屋中介進行的,中介公司在二手房交易的過程中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所以對於二手房中介公司的職責也要明確,中介有義務到房地產交易中心調查所售房屋的產權狀況登記信息。

(5)上海商住二手房買賣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房地產經紀管理辦法》禁止房地產經紀事項:

1、捏造散布漲價信息,或者與房地產開發經營單位串通捂盤惜售、炒賣房號,操縱市場價格。

2、對交易當事人隱瞞真實的房屋交易信息,低價收進高價賣(租)出房屋賺取差價。

3、以隱瞞、欺詐、脅迫、賄賂等不正當手段招攬業務,誘騙消費者交易或者強制交易。

4、泄露或者不當使用委託人的個人信息或者商業秘密,謀取不正當利益。

5、為交易當事人規避房屋交易稅費等非法目的,就同一房屋簽訂不同交易價款的合同提供便利。

6、改變房屋內部結構分割出租。

7、侵佔、挪用房地產交易資金,承購、承租自己提供經紀服務的房屋,為不符合交易條件的保障性住房和禁止交易的房屋提供經紀服務,法律、法規禁止的其他行為。

F. 警惕!這樣買賣二手房是需要承擔違約責任的

房產證如果只有夫妻一方的名字可以隨意賣房嗎?不懂這些小心承擔違約責任。

不久前,趙女士最近通過中介看中了一套112平方米的房子,並且在中介的參與下,與賣方樓先生談妥了價格,三方簽訂了合同,並且給樓先生支付了3萬元的定金。合同簽訂後第二天,中介公司打來電話稱,樓先生的妻子不同意賣房,要求解除合同。趙女士認為,簽合同時,樓先生出示的房產證上只有他一個人的名字,並且也沒有說明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定金也已經支付,要求樓先生履行合同。但由於該房產屬於夫妻共同財產,涉及共有人的所有權,按照物權優先於債權的原理,趙女士不能取得房屋所有權,只能追究樓先生的違約責任。

那麼,為什麼明明房產證只有樓先生的名字,賣房卻要徵得妻子同意才能出售呢?

因為這是夫妻共同財產,雖然房屋所有權證明登記為一房單獨所有,但如果房屋是夫妻關系存續期間購買的就算是夫妻共同財產。即使房產證上沒有署另一方的名字,購房者在此情況下只與其中一人簽訂合同,那麼當另一人表示不願賣房時,你簽的買賣合同也是無效的。

因此,提醒各位購房者要小心的是:

1、如果打算購買的物業房產證上有兩人名字,而只與其中一方簽訂買賣合同的,務必要徵得另一個共有權人同意賣房的書面承諾,並予以公證。

2、如果房產證上只有一個人名字,則需要詳細詢問是否已婚,並將此情況在中介處列出書面說明。如果已婚,則需要賣方出具另一方同意賣房的書面證明,並予以公證。同時在合同中需要列明,賣方所售房屋是否屬於夫妻兩人共同財產,且賣方已取得妻子/丈夫的同意,若因另一方不願賣房導致交易無法進行,則由賣方承擔違約責任。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7-01-09,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點擊領取看房紅包,百元現金直接領

G. 二手房有買賣合同沒過戶受法律保護嗎打官司會怎麼判

1、二手房買賣合同是受法律保護的,其中一般有規定時間辦理交易過戶,如未按照約定辦理過戶,是誰的原因誰就要承擔違約責任。

2、如果合同中沒有明確約定交易過戶時間,交易雙方應協商處理,未協商一致,就按照合同約定上訴。

3、如果訴訟,就要區分是誰的原因造成未過戶,誰有責任誰承擔對方的賠償。如果屬於不可抗力造成房屋未過戶,甲乙雙方不承擔責任,業主退還房款,買受人交還房屋(如未辦理房屋交付則例外),合同終止。

4、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7)上海商住二手房買賣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房屋買賣合同的規定

1.房屋買賣合同需要採用書面形式,買賣雙方需將買賣房屋的位置、面積、價金等約定於書面。

2.在城鎮買賣房屋之所有權須經房屋登記機構登記後,才發生轉移,如未登記,即使交付,也不發生權利轉移效果。

3.出賣共有房屋或出租房屋時,其他共有人或承租人享有同等條件下的優先購買權。

4、雙方當事人應當按照自願、公平及誠實信用的原則訂立合同,任何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為體現雙方自願的原則,本合同文本相關條款後留有空白行,供當事人自行約定或補充約定。合同生效後,未被修改的文本列印或印刷文字視為雙方當事人同意內容。

5、本合同文本為買賣雙方自行成交所採用的示範文本,通過設立「專用賬戶」的房地產經紀機構或交易保證機構劃轉交易結算資金的,所簽訂的《存量 房交易結算資金劃轉協議》應當作為本合同的附件。

6、存量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時所涉及的主要稅費包括但不限於:契稅、印花稅、土地出讓金(已購公有住房有此項)、綜合地價款(經濟適用住房有此 項)、營業稅及附加、所得稅、土地增值稅等。

7、雙方當事人選擇申請仲裁解決爭議的,可以向北京仲裁委員會、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或註明全稱的其他仲裁委員會申請。

8、雙方當事人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本合同原件的份數,並在簽訂合同時認真核對,以確保各份合同內容一致。

有效條件

房屋買賣合同是一種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合同當事人必須符合主體資格。房屋買賣雙方當事人應當具備能夠以自身行為依法行使權利並且承擔義務的資格。

(1)一般主體要求。依《民法通則》規定,房屋買賣雙方當事人應當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房屋買賣行為復雜,涉及標的金額較大,法律一般禁止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參與,所簽房屋買賣合同無效,除非事先經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事後經法定代理人追認。

(2)特殊主體要求。為了維護房屋交易秩序,現行法律和政策對房屋買賣當事人設定了一定條件和限制,必須符合特定要求。

在商品房現售中,房地產開發企業作為房屋出賣方必須具有法人營業執照、資質證書、土地使用權證書、土地使用批文、規劃許可證和施工許可證等。在商品房預售中,預售方除具備上述條件外,還應當持有預售許可證和確定施工進度與交付日期。

商品房出賣方如違反上述要求,就會被認為不符合簽訂房屋買賣合同的主體資格,應當宣告合同無效,賠償買受方因此而遭受的損失。

此外,政府確認的城市低收人家庭才符合主體資格有權購買經濟適用房,僅本單位的職工符合主體資格有權購買單位自管公房,機關、學校和部隊等單位經批准才符合主體資格有權購買城市私房等。

2.房屋買賣雙方當事人應當表意真實。依照現行法規和有關司法解釋,民事法律行為應當系當事人真意表示的結果。

房屋買賣只有在自願和平等的基礎上進行才能真正實現雙方當事人的利益理想。因此,因欺詐、脅迫、乘人之危、無權代理和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所簽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房屋買賣合同等,皆非買賣當事人真實意思,原則上視為無效。

因重大誤解和顯失公平簽訂的房屋買賣行為,亦屬可變更或可撤銷的民事行為。無效或被撤銷的房屋買賣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有權不予履行。房屋買賣合同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法律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為有效。

3.房屋買賣不得違反政策、法律法規和社會公共利益。房屋買賣行為應當符合房地產政策,遵守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違反社會公共道德

否則,房屋買賣行為無效。例如,在房屋買賣活動中,我國法律法規明確規定,房屋買賣雙方不得買賣土地,不得瞞報房屋買賣價格偷逃稅收,不得買賣拆遷房屋等。

H. 二手房買賣中介違約是否承擔法律責任

買二手房遇到以下情況可以追究中介的責任:中介設置合同陷阱的、中介隱瞞房屋真實情況的、中介賺取不合理高低差價的、合同未履行完畢時中介要求將錢交給代理人的、中介假冒房東的、中介收取中介費以外的雜費的。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九百六十二條
中介人應當就有關訂立合同的事項向委託人如實報告。中介人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損害委託人利益的,不得請求支付報酬並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九百六十四條
中介人未促成合同成立的,不得請求支付報酬;但是,可以按照約定請求委託人支付從事中介活動支出的必要費用。

I. 上海二手商住兩用房交易稅費該如何徵收

[根據現行法律規定,轉讓非居住用房,主要涉及到以下五項稅收:
(一)是按房價的0.05%繳納印花稅;
(二)是按轉讓價與購進合同價的差價的5%繳納營業稅;
(三)是按營業稅額的11%繳納城建稅、教育費附加稅;
(四)是按轉讓房產所取得的增值額徵收土地增值稅,增值額未超過扣除項目(指購進房價加可以扣除的印花稅、營業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稅等)金額50%的部分,稅率為30%;增值額超過扣除項目金額的50%—100%的部分,稅率為40%;增值額超過扣除項目金額的100%—200%的部分,稅率為50%;增值額超過扣除項目金額的200%的部分,稅率為60%;
(五)是個人所得稅,差價的20%]
也就是說:時間越久升值越高,收的稅越多!

熱點內容
黨內法規供給 發布:2025-05-08 21:54:18 瀏覽:623
員工曠工按勞動法怎麼扣工資嗎 發布:2025-05-08 21:39:16 瀏覽:264
資金被凍結後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08 21:36:59 瀏覽:992
菏澤市中級人民法院 發布:2025-05-08 21:36:02 瀏覽:54
治喪法規 發布:2025-05-08 21:23:16 瀏覽:528
商法的基本原則的案例 發布:2025-05-08 21:07:04 瀏覽:54
民法李仁玉音頻 發布:2025-05-08 20:54:23 瀏覽:231
暴力討債法規 發布:2025-05-08 20:38:42 瀏覽:532
西南林業大學法學 發布:2025-05-08 20:38:42 瀏覽:749
民法通則違約金 發布:2025-05-08 20:35:43 瀏覽: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