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以別人名義出借款給別人法律責任

以別人名義出借款給別人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3-26 05:22:30

『壹』 在借款條上簽寫別人名字觸犯哪條法規,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和後果,借條有法律效力

如果自己拿了錢,寫了他人的名字,這樣的借條沒有法律效力。寫借條的人如果騙取錢財數額較大,涉嫌詐騙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

『貳』 如何追究名義借款人責任

名義借款人應當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並通過按時參加庭審、進行質證和辯論等行為來應訴。名義借款人有義務償還欠款。還款後可向實際借款人追償,主張償還的訴訟時效為3年,超過的一般視為放棄訴訟追償的權利。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五條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答辯狀應當記明被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叄』 以別人的名義向別其他人借錢觸犯了什麼法律

沒有觸犯法律,但是不還,就可能承擔連帶責任。有書面授權委託的代借,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沒有,但是借方自己承認,或者追加時效承認委託行為,也無需承擔。借方不承認,你又無法提供受委託證據,你需承擔全部責任。其他情況,承擔連帶責任。

『肆』 實際借款人和名義借款人法律規定

關於帶款是這樣規定的貸款是在誰的名下,誰就有還款的義務,至於實際借款人和名義借款人是兩者之間的協議,只要是在誰名下的貸款,那麼這個人就有還款的義務。
至於還款的方式可以參考以下。

請輸入關鍵字
貸款還款方式有哪些

2020-05-31 社會 By:admin

1、等額本息還款:即貸款的本金和利息之和採用按月等額還款的一種方式。住房公積金貸款和多數銀行的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都採用了這種方式。這種方式每月的還款額相同;
2、等額本金還款:即借款人將貸款額平均分攤到整個還款期內每期(月)歸還,同時付清上一交易日到本次還款日間的貸款利息的一種還款方式。這種方式每月的還款額逐月減少;
3、按月付息到期還本:即借款人在貸款到期日一次性歸還貸款本金〔期限一年以下(含一年)貸款適用〕,貸款按日計息,利息按月歸還;
4、提前償還部分貸款:即借款人向銀行提出申請,可以提前償還部分貸款金額,一般金額為1萬或1萬的整數倍,償還後此時貸款銀行會出具新的還款計劃書,其中還款金額與還款年限是發生變化的,但還款方式是不變的,且新的還款年限不得超過原貸款年限
5、提前償還全部貸款:即借款人向銀行提出申請,可以提前償還全部貸款金額,償還後此時貸款銀行會終止借款人的貸款,並辦理相應的解除手續。
6、隨借隨還:借款後利息是按天計算的,用一天算一天息。隨時都可以一次性結清款項無須違約金。

『伍』 名義借款人要承擔責任嗎

法律分析:名義借款人要承擔責任,名義借款人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其對簽訂借款合同產生的法律後果應當是可以預見的。因此應承擔由此產生的法律後果。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六百六十七條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貸款人借款,到期返還借款並支付利息的合同。

第六百六十八條 借款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間借款另有約定的除外。借款合同的內容一般包括借款種類、幣種、用途、數額、利率、期限和還款方式等條款。

第六百六十九條 訂立借款合同,借款人應當按照貸款人的要求提供與借款有關的業務活動和財務狀況的真實情況。

『陸』 出借人操縱別人銀行卡又以他人名義出借款犯什麼罪

只是別人卡沒用別人錢吧?就是為了出事的時候找人頂鍋

『柒』 以他人名義貸款什麼罪

法律分析:1、有可能構成騙取貸款罪,或是貸款詐騙罪。2、騙取貸款罪,是指以欺騙手段取得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貸款,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 第八十二條 借款人採取欺詐手段騙取貸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捌』 借款給別人以別人名義寫的借條錢怎麼要回來

以借條上的人為被告,到時候被告會追加實際借款人的,問題可以解決。祝你好運

『玖』 別人借我的名義去借錢,可借錢的人我不認識,現在別人起訴了,我要付法律責任嗎

首先要問別人怎們借的你的名義?是用了你的身份證還是戶口本了?只要你能證明借錢這事兒你根本不知情,別人是盜用你的身份信息去借的錢。就不用承擔法律責任。
相反,你還可以進一步訴訟,告哪個盜用你的名義的所謂「別人」。

『拾』 借錢給別人,假如出事在法律上負什麼責任

這會分三種情況:
1。如果所借款對方是用於犯罪、逃避追捕,且出借方借款當時明知對方用途的,按共同犯罪、包庇罪等相關罪論處。
2。如果所借款對方用於違法目的,但出借方當時並不知情,這種情況是否承擔責任,就要看具體情況了。法律上首先要對行為人的「不知情」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斷結論,並非出借方說不知情就按不知情處理。這裡面有一個採信的問題,包括當事人是否能夠充分舉證。
3。對確是不知情,在無意情況下資助了違法行為,一般不承擔直接的法律責任(比如這個錢用於販毒,則對於出借方不按販毒罪論處)。根據具體案件的不同,或可免予處分。

熱點內容
2019黨內法規制度匯編 發布:2025-05-07 08:55:51 瀏覽:509
王瓊法官 發布:2025-05-07 08:55:16 瀏覽:55
黑龍江法院遴選 發布:2025-05-07 08:45:39 瀏覽:701
民事訴訟法最新規定公益訴訟 發布:2025-05-07 08:27:53 瀏覽:193
勞動法中什麼是事實工齡 發布:2025-05-07 08:24:18 瀏覽:681
依法治企護 發布:2025-05-07 08:24:09 瀏覽:943
經濟法與會計的聯系 發布:2025-05-07 08:22:34 瀏覽:780
河南省消費者保護條例 發布:2025-05-07 08:20:02 瀏覽:109
合同法侵權之訴當事人地位 發布:2025-05-07 08:13:20 瀏覽:1
依法治國的定義及基本要求 發布:2025-05-07 08:13:13 瀏覽: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