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承擔法律效力認定
1. 民間借貸債務轉移的法律效力是什麼
法律分析:債務轉移發生以下法律效力:
1、第三人作為債務人法律地位的產生。
(1)免責的債務承擔有效成立以後,第三人取代原債務人,成為新的債務人債務人脫離合同關系,由第三人直接向債權人承擔債務。如果發生第三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債務的情況,應當由第三人而非原債務人承擔違約責任。
(2)並存的債務承擔有效成立以後,第三人加入到合同關系中來,成為新的債務人,同原債務人一起共同向債權人按照合同的約定承擔按份或連帶責任。
2、抗辯權隨之轉移。
3、從債務—並轉移。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九條 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視為合同成立:
(一)以現金支付的,自借款人收到借款時(二)以銀行轉賬、網上電子匯款等形式支付的,自資金到達借款人賬戶時(三)以票據交付的,自借款人依法取得票據權利時(四)出借人將特定資金賬戶支配權授權給借款人的,自借款人取得對該賬戶實際支配權時(五)出借人以與借款人約定的其他方式提供借款並實際履行完成時。
第十三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民間借貸合同無效:
(一)套取金融機構貸款轉貸的(二)以向其他營利法人借貸、向本單位職工集資,或者以向公眾非法吸收存款等方式取得的資金轉貸的(三)未依法取得放貸資格的出借人,以營利為目的向社會不特定對象提供借款的(四)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借款人借款用於違法犯罪活動仍然提供借款的(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六)違背公序良俗的。
2. 免責的債務承擔的效力是怎樣的
免責債務的法律效力是:債務人脫離合同關系,而由承擔人直接向債權人承擔債務;債務人基於合同關系所享有的對於債權人的抗辯權移歸承擔人;從屬於主債務的從債務移歸承擔人負擔,但該從債務專屬於原債務人。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三條
債務人轉移債務的,新債務人可以主張原債務人對債權人的抗辯;原債務人對債權人享有債權的,新債務人不得向債權人主張抵銷。
第五百五十四條
債務人轉移債務的,新債務人應當承擔與主債務有關的從債務,但是該從債務專屬於原債務人自身的除外。
第五百五十五條
當事人一方經對方同意,可以將自己在合同中的權利和義務一並轉讓給第三人。
3. 債務加入的法律效力
債務加入的效力指原債務人並沒有脫離原債務關系,而第三人又加入到原存的債務關系中,與債務人共同承擔債務。債務加入有以下特徵及要件:
(一)原債的關系必須有效成立;
(二)原債務具有可轉讓性;
(三)所謂債務加入又稱並存的債務承擔。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一條
債務人將債務的全部或者部分轉移給第三人的,應當經債權人同意。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可以催告債權人在合理期限內予以同意,債權人未作表示的,視為不同意。
第五百五十三條
債務人轉移債務的,新債務人可以主張原債務人對債權人的抗辯;原債務人對債權人享有債權的,新債務人不得向債權人主張抵銷。
第五百五十四條 債務人轉移債務的,新債務人應當承擔與主債務有關的從債務,但是該從債務專屬於原債務人自身的除外。
4. 債務承擔情形下,構成原債務人對債務承認的,應當認定訴訟時效從債務承擔意思表示到達債權人之日起中斷。
債務人是欠錢的一方.
債權人是借錢的一方
債權人
債的關系中有權利要求另一方(債務人)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當事人。在債的關系中,債權人是特定的,只有該特定的權利主體才有權要求義務主體履行約定的義務。負有履行義務的人如不履行義務,債權人有權請求司法機構強制其履行。如果債權人由於對方不履行義務而遭受到經濟上的損失,有權要求賠償。債權人還享有代位權和撤銷權。代位權是指債權人以自己的名義,代債務人行使其為第三人的權利,其後果由債務人承擔的權利;撤銷權是指債權人對債務人有礙於債權實現的法律行為享有的請求撤銷這一行為的權利。債權人可以是公民或法人,也可以是國家。
債務人
債的關系中有義務按約定的條件向另一方(債權人)承擔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當事人。在債的關系中,債務人是特定的,只有該義務主體才必須向債權人承擔交付財產、提供勞務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義務。債務人可以是公民,可以是法人,國家作為民事主體出現時也可以具備債務人的資格。
5. 債務的承諾書有法律效力嗎
債務的承諾書的內容不違反國家現行法律法規、社會道德以及公序良俗, 就具有法律效力。
實際上, 債務承諾書就相當於協議書一樣。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協議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
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只要協議不屬於以上無效升是可撤銷情況都是有效。
6. 債務承擔的法律效力
債務承擔又稱合同義務的轉讓,是指不改變合同的內容,債務人將其合同義務全部或部分轉移給第三人,債務承擔有效成立後,第三人取代原債務人,成為新債務人;新債務人可以主張原債務人對債權人的抗辯;新債務人應當承擔與債務有關的從債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一條債務人將債務的全部或者部分轉移給第三人的,應當經債權人同意。
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可以催告債權人在合理期限內予以同意,債權人未作表示的,視為不同意。
第五百五十二條第三人與債務人約定加入債務並通知債權人,或者第三人向債權人表示願意加入債務,債權人未在合理期限內明確拒絕的,債權人可以請求第三人在其願意承擔的債務范圍內和債務人承擔連帶債務。
第五百五十三條債務人轉移債務的,新債務人可以主張原債務人對債權人的抗辯;原債務人對債權人享有債權的,新債務人不得向債權人主張抵銷。
第五百五十四條債務人轉移債務的,新債務人應當承擔與主債務有關的從債務,但是該從債務專屬於原債務人自身的除外。
第五百五十五條當事人一方經對方同意,可以將自己在合同中的權利和義務一並轉讓給第三人。
7. 債務承擔有什麼法律效力
債務承擔的效力有,如果債務人獲得債權人同意的,則債務轉讓對債權人發生法律效力,並且除專屬於債務人自身的債務以外,從債務也一並轉移給承擔債務的第三人。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一條
債務人將債務的全部或者部分轉移給第三人的,應當經債權人同意。
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可以催告債權人在合理期限內予以同意,債權人未作表示的,視為不同意。
第五百五十三條
債務人轉移債務的,新債務人可以主張原債務人對債權人的抗辯;原債務人對債權人享有債權的,新債務人不得向債權人主張抵銷。
第五百五十四條
債務人轉移債務的,新債務人應當承擔與主債務有關的從債務,但是該從債務專屬於原債務人自身的除外。
8. 連帶債務的法律效力
連帶債務,就是指債務人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因全體債務人之間存在有連帶關系,各債務人都負有全部償付的義務,債務人中的一人或數人的完全償付,對全體債務人生效,因而導致全部債的關系消滅的債務。或者可以簡單的說,數人負同一債務,對於債權人各負全部給付義務者,為連帶債務。在我國,基於法律的直接規定而發生的連帶債務有以下幾種:(1)代理關系中的連帶責任。是指代理關系的三方當事人中,由於法定事項的出現,某兩方當事人共同向另一方當事人承擔連帶責任。在《民法通則》以及有關的司法解釋中規定了以下幾種代理中的連帶債務。(2)共同侵權行為人的連帶責任。《民法通則》第130條規定: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3)合夥債務《民法通則》第35條第2款規定:合夥人對合夥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4)保證中的連帶責任。保證的方式有兩種:一般保證和連帶保證。連帶保證是債權人在債務履行期間屆滿時,既可以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又可以要求保證人履行保證責任。
9. 免責的債務承擔合同有何效力和法律效力
債務人將合同的義務全部或者部分轉移給第三人的,應當經債權人同意的規定,債務人可以將債務轉讓給第三人,原債務人退出債的關系,其原有的履行責任被免除,由第三人作為原債務的新債務人繼續履行債務。
【法律依據】
根據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五條
債權人免除債務人部分或者全部債務的,債權債務部分或者全部終止,但是債務人在合理期限內拒絕的除外。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六條
債權和債務同歸於一人的,債權債務終止,但是損害第三人利益的除外。
10. 如何認定債務免除是否成立及其法律效力
一、債務轉讓沒告知是欺詐嗎民事活動應遵循誠實信用的原則,債務人在將自己的債務轉讓給第三人時,應當如實向債權人告知第三人的財產狀況,根據被告知的情況,債權人有權同意或者拒絕債務人對第三人的債務轉讓轉讓行為。如果債務人向債權人提供虛假的第三方受讓人信息,或故意隱瞞受讓人真實情況,而導致債權人作出錯誤決定的,可構成欺詐。《民法通則》第四條,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公平、等價有償、誠實信用的原則。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的通知第六十八條指出,一方當事人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當事人作出錯誤意思表示的,可以認定為欺詐行為。二、債務轉讓後有什麼法律效力(一)第三人取得債務人的法律地位債務轉讓有效成立後,第三人取代原債務人,成為新債務人;原債務人脫離債的關系,由第三人直接向債權人承擔債務。嗣後第三人不履行債的義務,債權人不得再請求原債務人承擔債務,只能請求第三人承擔債務不履行之損害賠償責任或者訴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原債務人對第三人的償還能力並不負擔保責任。(二)抗辯權隨之移轉根據合同法第85條的規定,債務人轉移義務的,新債務人可以主張原債務人對債權人的抗辯。債務存在無效原因的,第三人作為新債務人,可以向債權人主張無效;履行期尚未屆滿的,新債務人對債權人的履行請求也可以抗辯。此外,在雙務合同中,也可以主張同時履行抗辯權。但應注意的是,由於債務承擔的無因性,沒有特別約定,第三人不能基於原因行為的事由對債權人進行抗辯,只能基於所承擔的債務本身所具有的抗辯事由向債權人行使抗辯權。(三)從債務一並隨之移轉依合同法第86條規定,債務人轉移義務的,新債務人應當承擔與債務有關的從債務。例如附隨於主債務的利息債務,隨著主債務的移轉而移轉於第三人。但從債務專屬於原債務人自身的除外。如保證債務不當然隨主債務移轉於第三人,除非保證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