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城管局法律知識培訓簡報

城管局法律知識培訓簡報

發布時間: 2022-03-26 08:31:30

㈠ 市容城管法律法規知識

城管是「市容城管行政執法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等政府城市管理職能部門的簡稱。城管全稱是城市管理監察部門,是城市管理綜合執法組織,它將過去由多個行政部門行使的城市管理方面的行政處罰權力,集中於一個機構行使。其法律依據主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16條規定,國務院或者經國務院授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決定一個行政機關行使有關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權,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權只能由公安機關行使。其行政法規依據是:國務院《關於貫徹實施〈行政處罰法〉的通知》進一步明確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要做好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的試點工作,結合本地方實際提出調整行政處罰權的意見,報國務院批准後施行。常用法律法規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規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雜訊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行政處罰法》,《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城市道路管理條例》,《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城市出租汽車管理辦法》等等,以及龐雜的地方法律法規,如:《北京市市容環境衛生條例》,《北京市出租汽車管理條例》,《北京市張掛標語張貼宣傳品管理規定》,《北京市養犬管理規定》等。

㈡ 城管隊員培訓要寫心得體會怎麼口了5O個字以上

一、樹立「執法就是服務理念」,大力推行人性化管理

要始終把群眾利益擺在第一位,把群眾「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滿意不滿意」作為衡量工作好壞的標准,強化「執法就是服務」理念,大力推行人性化管理。

(一)轉變執法方式。城市管理工作實質上是人對人的管理,在執法實踐過程中,要堅持文明執法,把人性化管理貫穿於執法活動始終,處處體現「以人為本」。一方面是以管理者為本。要進一步強化思想政治教育、職業道德教育、法律知識培訓,提高管理者的綜合素質,同時嚴格要求,嚴格管理,嚴格監督,完善配套各種規章制度,努力建設一支政治強、思想好、紀律嚴、作風實、業務精的城市管理綜合法隊伍。另一方面是以被管理者為本。要不斷強化法律法規宣傳,加強對市民的行為引導,大力開展創建文明城市、爭當文明市民活動,調動廣大市民參與城市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努力營造和諧執法環境,從而在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形成良性互動,推動城市管理事業蓬勃發展。

(二)增強服務意識。要樹立「執法就是服務」意識,努力在服務中實施執法,在執法中體現服務。在樹立服務意識的同時要積極引導執法人員針對不同服務對象的特點,採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增強服務效果。如對關系民計民生的重點工程要引導執法人員採取管理工作前移,宣傳教育工作跟進等管理措施,主動上門服務;對一般管理對象要採取教育與處罰並舉措施,主動幫助相對人解決實際困難,主動化解矛盾,減少工作難度;對確實存在主觀故意違法違章行為的,要引導執法人員克服畏難情緒,採取切實可行的管理措施,依法嚴管重罰,把維護群眾基本利益,提高群眾對城市環境秩序滿意程度作為綜合執法工作的出發點和立腳點。

㈢ 行政執法單位如何做好涉企法律知識培訓

摘要 一、培訓目的

㈣ 城管執法局要學什麼法律知識

㈤ 如何加強對行政機關公務員的法律知識培訓

公務員如何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
一、不斷提高各級領導幹部依法決策、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的能力
1、加強行政機關領導幹部學法工作,充分發揮領導幹部在學法工作中的示範帶頭作用 ;
2、定期或者不定期對領導幹部進行依法行政知識培訓 ;
3、積極探索對領導幹部任職前實行法律知識考試的制度 ;
4、把依法行政貫穿於行政管理的各個環節,列入各級政府社會經濟發展的考核內容。
二、提高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提高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的主要措施是:
1、建立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學法制度 ;
2、強化依法行政知識培訓、教育和宣傳 。
三、建立和完善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依法行政考核制度
要把依法行政情況作為考核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重要內容,定期開展對公務員依法行政能力的考核工作,並完善考核制度。
四、積極營造全社會尊法守法、依法維權的良好環境 依法行政是對行政機關及其公務員的基本要求,但營造全社會良好的環境,有利於將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建立在更加廣泛深厚的群眾基礎上。《實施綱要》明確要求逐步形成與建設法治政府相適應的良好社會氛圍。
五、《實施綱要》對公務員依法行政觀念和能力建設的發展
具體表現在: 1、《實施綱要》明確提出了公務員依法行政能力的概念,將「不斷提高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依法行政的觀念和能力」單列一節,體現了公務員依法行政能力在公務員通用能力框架中的地位和對提高公務員依法行政觀念和能力建設的重視。
2、《實施綱要》總結了《關於加強領導幹部學法用法工作若干意見》實施以來的經驗,對擔任領導幹部的公務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實施綱要》在1999年國務院《關於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決定》中提出「要不斷加強對行政執法人員的教育和培訓,提高他們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基礎上,進一步突出了教育和培訓在公務員依法行政能力建設的中的重要地位,要求實行領導幹部的學法制度,定期或者不定期對領導幹部進行依法行政知識培訓;要求建立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學法制度,強化依法行政知識培訓。
4、《實施綱要》強調把依法行政貫穿於行政管理的各個環節,列入各級政府社會經濟發展的考核內容。
5、《實施綱要》明確提出,應積極探索對領導幹部任職前實行法律知識考試的制度;建立和完善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依法行政情況考核制度,並把依法行政情況作為考核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重要內容。並要求完善考核制度,制定具體的措施和辦法。

㈥ 城管知識進校園手抄報

執法事項1、在物業管理區域內的公共綠化、道路或其他場地擅自搭建建築物、構築物。2、破壞房屋外貌。3、擅自搭建妨礙公共安全、公共衛生、城市交通和市容景觀的建築物、構築物。4、未經批准從事夜間建築施工,造成雜訊污染。5、未按批准要求從事夜間建築施工,造成雜訊污染。6、在人口集中地區和其他依法需要保護的區域內焚燒產生有毒有害煙塵和惡臭氣體的物質。7、在規定的區域露天焚燒秸稈、落葉等產生煙塵污染的物質。8、違反堆場防塵要求又拒不改正。9、違反堆場防塵要求造成嚴重揚塵污染。10、在運輸過程中沿途遺撒工業固體廢棄物。11、排放空調冷凝水不符合規定。12、違反安裝高度規定安裝空調設備。13、違反相對方安裝距離規定且未徵得相對方同意而安裝空調設備。14、擅自遷移樹木。15、擅自砍伐樹木。16、未經許可臨時使用綠地。17、未經許可佔用綠地。18、損壞綠化或者綠化設施。19、損毀公園花草樹木及設施、設備等有損公園綠化設施的行為。20、擅自在公園內設置游樂設施。21、擅自在公園內設置商業服務設施。22、擅自在公園內舉辦各種展覽以及其他活動。23、擅自在公園內營火、燒烤、宿營。24、在環城綠帶范圍內捕撈、狩獵。25、未對缺損的城市道路附屬設施及時補缺或者修復。26、擅自挖掘城市道路。27、架空線應當埋設入地而拒不埋設入地。28、架設臨時架空線未報備案。29、未在規定期限內拆除臨時架空線。30、車輛載物拖刮路面。31、沿路建築物底層向外開門、窗佔用道路。32、佔用橋面、隧道堆物、設攤。33、佔用道路堆放超過道路限載的重物。34、直接在路面拌和混凝土等有損道路的各種作業。35、利用橋梁、隧道進行牽拉、吊裝等施工作業。36、挪動、毀損窨井蓋等城市道路附屬設施。37、擅自佔用城市道路人行道設置設施。38、未及時拆除、遷移設施。39、未及時恢復城市道路原狀。40、未加固城市道路。41、未按照技術規范和規程施工。42、擅自依附橋梁、隧道架設管線。43、擅自在橋梁、隧道安全保護區域內作業。44、擅自佔用城市道路。45、臨時佔用城市道路超面積、超期限。46、不履行城市道路上架空線和架空線桿架的維修養護職責且拒不改正的。47、利用城鎮范圍內公路橋梁進行帶纜、牽拉、吊裝等施工作業。48、利用城鎮范圍內公路橋梁設置超過規定標準的高壓電力線和易燃易爆的管線。49、在城鎮范圍內公路橋梁下停泊船隻。50、在城鎮范圍內公路橋孔內堆放易燃易爆物品。51、在城鎮范圍內公路橋孔內擅自明火作業。52、在城鎮范圍內公路及公路用地范圍內取土或者爆破作業。53、在城鎮范圍內公路及公路用地范圍內設置障礙。54、在城鎮范圍內公路及公路用地范圍內挖溝引水。55、在城鎮范圍內公路及公路用地范圍內打場曬糧。56、在城鎮范圍內公路及公路用地范圍內堵塞公路排水溝渠。57、將城鎮范圍內公路作為檢驗機動車制動性能的場地。58、損壞或者擅自塗改、移動城鎮范圍內公路附屬設施。59、擅自佔用或者挖掘城鎮范圍內公路及公路用地。60、擅自在城鎮范圍內公路及公路用地范圍內架設或者埋設管線。61、擅自駕駛超重車輛通過城鎮范圍內公路橋梁。62、擅自在城鎮范圍內公路上增設平面交叉道口。63、損壞、擅自佔用無障礙設施或者改變無障礙設施用途。64、市容環境衛生責任人未履行法定義務。65、未保持景觀燈光設施完好和未按規定時間開啟景觀燈光設施。66、不按規定的要求設置戶外設施。67、違反戶外設施的日常維護保養規定。68、戶外設施存在安全隱患或者失去使用價值。69、經批准搭建臨時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但影響市容環境衛生。70、在樹木、建築物、構築物或其他設施上亂刻畫、亂塗寫。71、在樹木、建築物、構築物或其他設施上亂張貼。72、在樹木、建築物、構築物或其他設施上懸掛宣傳品、標語。73、擅自設攤經營、兜售物品,影響市容環境衛生。74、經批准允許堆物、設攤經營,但未保持周圍市容環境衛生。75、超出門窗和外牆設攤經營。76、在樹木、護欄、路牌、電線桿上吊掛、晾曬物品。77、車、船未保持容貌整潔。78、運輸砂石、泥漿、垃圾、糞便、渣土的車船泄漏、散落或者飛揚。79、隨地吐痰、便溺。80、亂扔果皮、紙屑、煙蒂、飲料罐、口香糖、廢電池等廢棄物。81、亂倒垃圾、污水、糞便、亂扔動物屍體。82、在露天場所和垃圾收集容器內焚燒樹葉、垃圾或者其他廢棄物。83、佔用道路、廣場從事經營性車輛清洗活動。84、碼頭、船舶未配備符合設置標準的垃圾、糞便收集容器。85、進行碼頭、船舶裝卸作業或者水上航行時污染水域。86、進行水面飄浮物打撈和船舶垃圾、糞便接受作業污染水域。87、違反集市貿易市場保潔規定。88、違反城市公共綠地保潔規定。89、施工單位未在建設工地設置臨時廁所和生活垃圾收集容器。90、施工單位向建設工地外排放污水、散落粉塵。91、施工單位未按規定設置封閉圍欄。92、施工單位擅自在工地圍欄外堆放建築垃圾、工程渣土和建築材料。93、未及時平整建設工地,清除建築垃圾、工程渣土及其他廢棄物。94、施工單位未及時拆除施工臨時設施。95、違反車輛清洗、修理經營場所保潔規定。96、違反廢品收購經營場所保潔規定。97、違反廢棄物接納作業經營場所保潔規定。98、經批准臨時佔用道路及其他公共場所、但違反保潔規定。99、居民飼養家禽家畜和食用鴿。100、居民飼養信鴿影響市容和環境衛生。101、居民飼養寵物影響環境衛生。102、自行收集、運輸廢棄物未申報產生量和處置方案。103、單位違反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規定。104、違反餐廚垃圾收集和處置規定。105、(物業管理企業、居民委員會、環衛作業單位)未將居民房屋裝修垃圾運至指定場所。106、擅自傾倒、堆放建築垃圾、工程渣土和泥漿。107、承運未取得處置證的建築垃圾、工程渣土和泥漿。108、未隨車船攜帶處置證。109、未在規定的接納場所堆放、處置建築垃圾、工程渣土和泥漿。110、工業垃圾、醫療衛生垃圾及其他有毒有害垃圾未單獨收集、運輸和處置。111、市容環境衛生作業服務不符合規范。112、地區性綜合開發建設未配套建設環境衛生設施。113、交通集散點、人流集散場所未按規定設置垃圾收集容器。114、交通集散點、人流集散場所未按規定配套建設公共廁所和其他環衛設施。115、佔用、損毀環境衛生設施。116、擅自拆除、遷移、改建、封閉環境衛生設施。117、未做好水域環境衛生責任區內水面保潔工作。118、成立機動車清洗企業未辦理備案手續。119、機動車清洗企業強行攔車清洗。120、機動車清洗企業只收費不清洗。121、亂倒糞便等污物。122、亂倒垃圾等污物。123、未按規定處理動物屍體。124、村民設置貯糞設施未遠離水源、加蓋密封,造成蠅蛆孳生、糞便溢流。125、禽畜飼養專業戶放養家禽、家畜。126、未妥善處理禽畜糞便、糞污水。127、隨意堆積、堆放秸桿、柴草、雜物,造成環境污染。128、腐爛的秸桿、柴草、雜物不及時處理,造成環境污染。129、單位未做好環境衛生責任區內清掃保潔工作。130、單位自行處置垃圾未按規定申報。131、擅自拆除、遷移、佔用、損毀、封閉環衛公共設施。132、使用水沖式戶廁未配建三格化糞池。133、單位公共廁所保潔不符合標准或者設施殘缺。134、未經批准擅自設置戶外廣告設施。135、戶外廣告設施設置期滿後不按時拆除。136、不按規定進行戶外廣告設施安全檢測。137、設置人發生變更後不按規定進行備案。138、施工單位未實施現場管理、填報《建築垃圾、工程渣土處置日報表》。139、建築垃圾、工程渣土受納場所的管理單位未實施現場管理,填報《建築垃圾、工程渣土處置日報表》。140、未取得建築垃圾和工程渣土處置回執。141、不按照要求傾卸建築垃圾、工程渣土。142、擅自回填建築垃圾、工程渣土。143、未按規定在儲運場地設置圍欄及防污染措施。144、擅自進入儲運場地拾揀廢舊物資。145、建築垃圾儲運消納場受納工業垃圾、生活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146、塗改、倒賣、出租、出借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城市建築垃圾處置核准文件。147、施工單位未經核准擅自處置建築垃圾。148、建設單位、建築垃圾運輸單位未經核准擅自處置建築垃圾。149、擅自設立棄置場受納建築垃圾。150、未向市市容環衛局和區、縣市容環衛部門登記生產、銷售一次性塑料飯盒。151、未繳納回收處置費用,生產、銷售一次性塑料飯盒。152、外省市生產的一次性塑料飯盒在本市銷售,銷售單位未在產品上標明銷售單位的名稱和地址。153、生產、銷售一次性塑料飯盒的單位未建立台帳和實行產銷聯單制度。154、使用單位向未經登記的生產、銷售單位購買一次性塑料飯盒。155、餐飲單位未按照規定回收一次性塑料飯盒。156、轄區內任意丟棄一次性塑料飯盒,影響環境衛生。157、將廢棄食用油脂加工後作為食用油使用或者銷售。158、擅自從事餐廚垃圾收運、處置。159、將餐廚垃圾作為禽畜飼料。160、不申報餐廚垃圾種類和產生量。161、未設置餐廚垃圾收集容器。162、未保持餐廚垃圾收集容器正常完好使用。163、未建立餐廚垃圾收運、處置台帳。164、未申報餐廚垃圾收運、處置情況。165、未繳納餐廚垃圾處理費。166、未按規定維修、保養環衛設施、影響環衛設施使用。167、未按規定繳納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費。168、未經批准從事城市生活垃圾經營性清掃、收集、運輸。169、未經批准從事城市生活垃圾經營性處置活動。170、從事城市生活垃圾經營性清掃、收集、運輸的企業擅自停業、歇業。171、從事城市生活垃圾經營性處置的企業擅自停業、歇業。172、在河道管理范圍內傾倒工業、農業、建築等廢棄物以及生活垃圾、糞便。173、在河道管理范圍內清洗裝貯過油類或者有毒有害污染物的車輛、容器。174、未經主管部門批准佔用道路擺攤、堆物。175、非法散發印刷品廣告。176、佔用道路無照經營。177、從事流動無照收購生產性廢舊金屬經營活動。178、公共場所的招牌、設施用字違反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規定。法律依據 (一)法律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2、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3、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4、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5、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6、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7、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8、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二)行政法規1、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2、城市道路管理條例3、河道管理條例4、城市綠化條例5、村莊和集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6、物業管理條例7、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8、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三)地方性法規1、上海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2、上海市城市道路管理條例3、上海市公路管理條例4、上海市綠化條例5、上海市環境保護條例6、上海市公園管理條例7、上海市住宅物業管理規定8、上海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辦法9、上海市城市規劃條例10、上海市人民警察巡察條例11、上海市拆除違法建築若干規定12、上海市河道管理條例13、上海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辦法(四)部門規章1、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2、路政管理規定3、城市新建住宅小區管理辦法4、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辦法5、城市車輛清洗管理辦法6、城市道路和公共場所清掃保潔管理辦法7、城市建築垃圾管理規定 8、城市公廁管理辦法9、關於加強戶外廣告、霓虹燈設置管理的規定10、防治船舶垃圾和沿岸固體廢物污染長江水域管理規定11、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實施細則12、印刷品廣告管理辦法 內設機構及職責上海市寶山區城市管理監察大隊是本區負責城市管理相對集中行政處罰工作的行政事務執行機構,在本行政區域內行使城市管理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及與之相關的行政強制權和行政檢查權(具體工作任務見第一章第二節),業務上受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指導。大隊設黨政辦公室、政治處、勤務科、法制科、機動分隊、教導隊及12支派駐街(鎮)分隊,各內設機構(政治處略)職責如下:一、黨政辦公室職責:負責黨政工作的組織、協調和督辦工作;負責各類接待和會務組織工作;負責安全保衛工作;負責信息化建設工作;負責計劃和財務工作;負責裝備和設施管理等後勤保障工作;負責文秘、信息、檔案、宣傳和信訪工作。辦公室下設信訪窗口,地址在寶楊路1181號,工作時間周一至周五,投訴電話為56127738(白天)、56448122(晚上)。二、勤務科職責:負責日常執法工作的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工作;負責重大活動執法保障、專項整治行動的組織指揮工作;負責與街、鎮及有關職能部門的協調工作;負責城管執法隊員的紀律督察和效能督察工作。三、法制科職責:負責各類案件的審核、聽證、處罰實施、催繳執行、結案歸檔工作;代表大隊參加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的應訴工作;負責依法行政制度建設和執法機制建設工作;負責暫扣物品的管理處置工作;負責法制宣傳和業務培訓工作;負責法制理論研究工作;負責各類數據的匯總和報送工作。四、機動分隊職責:負責重大行動、突發事件、專項整治的應急處置和機動執法工作;負責夜間投訴的快速處置工作;負責專業執法領域的案件查處工作;協助駐街(鎮)分隊開展環境整治和行政執法工作。五、教導分隊職責:負責執法隊員常規輪訓的組織和保障工作;負責各種專項培訓的組織和保障工作。六、駐街(鎮)分隊職責:按照大隊的工作部署,開展轄區環境整治工作,履行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職責;圍繞地區工作重點,結合城管工作職責,為環境整治和各類創建工作提供執法保障;履行常態、長效監察職責,維護轄區城市管理秩序;開展城管法制宣傳工作,增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城市管理法制意識 行政監督檢查的方法行政監督檢查方法又稱行政監督檢查的手段或方式,由於行政管理的內容多、范圍廣,因而行政監督檢查的方法也多種多樣。根據我國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行政管理的實踐,常見的行政監督檢查方法有檢查、審查、調查、檢驗、鑒定、抽樣檢查(取證)、登記、統計等,其中調查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常見的有調取證據、證據登記保全、現場勘驗、詢問等。下面結合城管執法實踐,就常用的幾種監督檢查方法作一介紹。(一)現場檢查勘查 1、現場檢查勘查的概念現場檢查勘查是指行政主體或行政主體委託其他組織對相對方實施某種行為的場所、環境、物品及行為影響情況進行實地查看,通過現場證據的收集和評判分析,以確定行為的實施者、行為的實施情況、行為的影響客體和影響程度,並為進一步的調查取證打下基礎和指明方向。行為的實施現場,一般都儲存著行為信息,行為人的信息以及行為的相關證據,因而從刑事學的角度講,現場又可分為原始現場和變動現場、主體現場和關聯現場、室外現場和室內現場、真實現場和偽造現場等。然而對於城管執法部門來說,所涉及的現場一般以直接現場居多,因而對以上現場的分類可不作細究。就現場檢查和現場勘查(勘驗)來比較,嚴格意義說,現場檢查的內涵要大於現場勘查(勘驗),現場檢查不僅包括現場勘查(勘驗),還包括對現場關聯人員的檢查詢問,以及有關證據材料的調閱和對有關物品的查驗比對,只不過這樣的細分從刑事偵查角度來講是有意義的,從行政執法角度尤其是從城管執法活動來考量,一般可統稱為現場檢查勘查,所製作的文字筆錄也可統稱為現場檢查勘查筆錄或現場筆錄。這一點,我們也可以從有關法律和司法解釋中得到印證:《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七條第一款,「詢問或者檢查應當製作筆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一條第一款第(七)項「證據有以下幾種……勘驗筆錄、現場筆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五條,「根據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一條第一款第(七)項的規定,被告向人民法院提供的現場筆錄……」。以上規定可以看出,現場檢查勘查以及現場筆錄均是一種普稱或統稱,畢竟法律更注重於實質和內容。2、現場檢查勘查的方式根據城管執法的實踐,現場檢查勘查通常可以採用拍照、攝像、錄音、測量、計重、現場訪談、製作現場勘查圖、製作現場筆錄等方式。無論採用哪些方式收集證據,都要做到客觀、公正、全面,並且要注重證據收集的手段和程序的合法性,以使所採集的證據具備關聯性、客觀可信性和證明力。3、現場筆錄的製作方法。現場文字筆錄一般由案由及概況、檢查勘查所見、附記等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主要記載案發情況(報案情況)、案發時間、案發地點、涉嫌案由、檢查人員、檢查勘查起始時間、天氣內容等;第二部分主要記載具體地點、檢查勘查順序、檢查勘查方法、周邊環境、進出口情況、違法行為具體情況、行為影響損壞情況等內容;第三部分記載已提取、製作的證據名稱、數量、有關當事人、證人簽名情況。4、製作現場筆錄的注意事項第一、製作現場筆錄要注意順序,由外至內,有表至里、層層推進;第二,要注意重點突出、詳略得當,這就要求執法人員對相關違法事項的構成要件做到瞭然於胸,對涉及的其他違法事項也要做到全面兼顧;第三,內容要客觀如實反映實際情況,切忌主觀臆斷,以保證筆錄的證據價值;第四,語言表達准確,敘述要清楚,忌錯字、別字、病句、歧義;第五,筆錄記載內容與現場繪圖、照相連貫一致,構成互為印證、互為補充的統一整體,忌過程不嚴密、證據之間互相矛盾。

㈦ 怎樣理解城管執法人員素質提升培訓的意義

城管執法人員素質提升培訓的意義:
A、加強城管執法隊員培訓是踐行群眾路線,增強執法和服務意識的需要。群眾路線的實質和核心是解決「為了誰」的問題。就城管執法實際工作而言,立身之本與終極目標,都是為百姓服務,為城市容貌更加美好,管理好城市服務好百姓。

B、加強城管執法隊員培訓是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維護政府公信力的需要。依法行政是建設法治政府的基礎。城管執法工作點多、線長、面廣,涉及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許多方面。今年市政市容委組織編印了有關執法涉及的法律法規規章,其中城管執法涉及市容、市政、園林、環衛、規劃、環保等8大類278項,涉及的法律文件近40個,涉及條款3745條。這些法律、法規、規章的准確實施,既是全市執法隊員依法履行職責,提高管理效率的基礎,也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法律保障。
C、加強城管執法隊員培訓是落實「城市管理年」活動的重要工作。今年城市管理年的主題是打造「干凈、整潔、有品味的海口」。我們現有的知識水平、能力素質能否適應城市發展的需要,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今年,市市政市容委在城管執法系統組織開展「作風建設提升年」活動,其中加強對執法人員的培訓,是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是推進「城市管理年」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
D、加強城管執法隊員培訓是進一步提高隊伍整體水平的需要。近年來,通過大家的努力,城市管理工作提到了廣大市民群眾的理解和好評。但是我們的工作還存在很多不足和問題,群眾不同程度反映執法隨意性大、執法隊員態度蠻橫硬、吃拿卡要等問題。這些問題的根源在於法制教育流於形式,導致有法不依、執法不嚴,從而引發群眾不滿。要解決上述問題,除了進一步明確工作職責,建立必要的工作制度、工作機制外,迫切需要進一步加強對執法人員法律法規知識的培訓,不斷提高整體素質和執法水平。

㈧ 城管 結合工作實際如何開展普法依法治理

黨的十七大對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質和全社會法治化管理水平,保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實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如何實現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新突破、新發展,以增強法制宣傳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深化農村依法治理水平,提高人民群眾依法參與社會管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現談點認識與建議。

一、 加強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重要性
1、加強普法依法治理是提高全民素質、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迫切需要。民主法治是和諧社會的特徵,也是調節各種利益關系,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構建和諧社會的保證。和諧社會並不是沒有矛盾,而是能夠正確、妥善化解各種矛盾。近幾年來,我縣社會大局總體上是穩定和諧的。但是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因素還很多,特別是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各類矛盾凸顯,要調節好各種利益關系,正確處理各種社會矛盾,必須大力加強普法依法治理,普及法律知識,弘揚法治,推動法治實踐,充分發揮法律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作用。要教育和引導廣大人民群眾依法表達利益訴求,自覺履行義務,依法維護合法權益;提高公務員特別是領導幹部運用法律手段調處不同利益主體間的利益糾紛,妥善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的本領;提高執法人員的法律素養,嚴格執法、公正執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2、加強普法依法治理,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當今世界無論是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還是社會全面進步,都離不開法治的保障,離不開良好的法治環境。法治環境是決定一個國家或地區競爭力的重要因素。推進市場經濟快速健康有序發展,必須加強普法依法治理,推進法治政府、誠信政府建設,提高政府部門依法行政、依法監管市場的能力;必須不斷增強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的法律意識,提高依法經營、依法參與市場經濟秩序,保護國家經濟安全,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依法調節企業的勞動關系,維護廣大幹部職工包括進城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保護知識產權, 營造有利於自主創新的法治環境。

3、加強普法依法治理,是實現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重要基礎工作。黨的十五大首次提出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各項工作依法進行。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簡而言之就是實行法治,既國家制定良好的法律並獲得全社會的普遍遵循,其中立法是前提,守法是關鍵,而守法的前提基礎則是人人學法知法懂法,這正是普法工作的重要使命。法制宣傳教育承擔著普法法律知識、弘揚法治精神、樹立法治理念、引導法治行為的重要職責,能不斷增強全體公民和國家公職人員的法制觀念和法律素質,樹立和維護法律權威;在普法基礎上開展的依法治理,正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的法治實踐活動,有效提高政府、部門和依法處理問題、解決矛盾的能力,不斷提高法治化管理水平。

二、當前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1、對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高。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建立,農民群眾越來越看重物質利益和經濟效益,並以此作為看問題、辦事情、論成敗的標准,對那些費時、費力而又難見直接經濟效益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求長遠社會效益的治本工作則持迴避、被動、冷漠的態度,因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在一些人心目中的分量大大減少了。少數單位、部門及領導對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重視不夠,不能正確處理經濟建設與法制建設的關系,出現「一手硬、一手軟」的現象。工作中存在任務觀點、主動性不足和畏難情緒。

2、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還存在許多「難」點問題。 從組織者的角度看:實施難。一是集中學習難組織,由於全縣人口多,居住分散,加之現在農村的生產方式是一家一個體承包式的生產經營,在時間、地點上無法統一;若分散學習,組織力量又不夠。二是對象難攏,農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對象主要是農戶的當家人和主要勞動力,而他們外出打工和做生意的較多,縣每年外出打工的人就有近10多萬人,所以很難集中組織學習。三是骨幹難找,農村的村組幹部大多兼任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而對他們的普法培訓少之又少,他們所掌握的法律知識,要進行正規的授課,給村民講解,還不行,只能念念法律條款,參學的人把學法當成開會,熬到點就算數,效果不明顯。 從村民的角度看:學法難。一是形式單一,絕大多數村民是通過看電視,聽廣播了解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年年如此,學不到新東西。二是抓不到點,村民整體文化素質較低,學法基本上是被動的。大多數村民只有遇到糾紛時,才急著要了解法律知識,遇到涉法問題時找到懂法的人咨詢。三是理論學習與實際脫節。如果只對群眾單純講理論,看法律條文,他們搞不懂。如果遇到困難有人依法出點子,發生糾紛有人幫助調解,有了涉法問題有人提供法律服務,群眾就有興趣學法了,而且在這些過程中學法記得更牢。有些家庭經歷過一些案件,他們對相關的法律知識非常熟悉。四是認同度不高,有些村民認為,目前,在農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是搞形式,真正在實際工作生活中「權大於法」,導致學法無用。一些村民在遇到涉法問題時,希望求助於家庭勢力、找關系托熟人解決。這些現象的存在影響了村民學法的內在信念。

3、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基本保障有待進一步落實。一些鄉鎮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力量還較為薄弱,鄉鎮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目前主要由司法所承擔著,而鄉鎮司法所大多隻有一名司法助理員,而且司法所助理員一年中還有很大一部分時間配合鄉鎮政府的中心工作,一個鄉鎮幾萬人的農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僅靠司法助理員在有限的時間內開展工作是遠遠不夠的。另外,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經費得不到落實,考核、監督機制的缺乏,也造成了農村普法工作主動性不強。

三、對當前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存在問題的分析
從「五五」普法啟動及實施後的情況看,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措施有力,進展順利,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與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與建設「法治漵浦」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還有差距。具體表現在:

1、部門之間發展不夠平衡,法制宣傳的方法思路還不夠開闊。有的單位和部門制定規劃沒有很好地結合本單位本部門實際,缺乏特色和可操作性,少數部門沒有發揮普法成員單位的職能作用,「五五」普法啟動不夠迅速。在信息反饋上還不夠及時,一些好的經驗和做法未能及時進行總結推廣。

2、群眾參與的自覺性不夠,效果不明顯。但由於受認識程度等主客觀因素的影響,群眾積極參與學法用法的熱情不夠高。職能部門對如何開展農村的法制宣傳和依法治理工作研討不夠,工作指導缺乏針對性,實效性,存在形式多、內容少、灌輸多、引導少、大道理的東西多、形象生動的東西少等問題。

3、學習法律不求全面理解,存在實用主義傾向。一些幹部只強調政府的權利,而忽視了群眾的利益,同樣有一些群眾只強調維護自己的權利,而忽視自己應盡的義務。

四、加強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建議
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是為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的,是為廣大幹部群眾服務的。特別是今年以來,根據縣委制訂的「一個目標」、「四個加快」的發展戰略和「五抓五促」的工作思路,我們應該緊扣應對「金融風險,促進富民強縣」這個主題,配合打響全縣「三大戰役」,因此,結合縣情實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開展工作:

1、突出工作重點。「五五」普法的重點對象是各級領導幹部、司法、行政執法人員、青少年和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在充分發揮領導幹部學法、用法、執法的帶頭作用上下功夫,並且通過創建基層民主法治化示範單位活動,積極推進法律進機關、進企業、進單位、進學校、進社區、進鄉村的「六進」活動,以「法律進萬家」、「法制宣傳日」、「送法下鄉」等活動為載體,有針對性地開展對企管人員、青少年、農民開展普法教育。此外,要加強司法和行政執法隊伍建設,突出抓好信念宗旨、公正執法、紀律作風、職業道德教育,通過對上述普法重點對象的普法教育和依法治理典型單位的樹立,影響和帶動全縣人民的學法、用法的熱情,體現「突出重點、以點帶面」的工作方法。

2、採取多種形式。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是一項全社會的齊抓共管工作,沒有群眾的廣泛支持和參與是很難開展的,因此要採取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富教於樂,促進農村普法。要針對農村文化生活貧乏,農民愛好熱鬧的特點,組織開展利用送法文藝下鄉的形式宣講法律,放映法制題材影片,張貼生動形象的法制宣傳圖片和漫畫等活動,賦予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一個有效的載體。通過在縣有線電視台及鄉鎮有線電視站播放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宣傳片、開設法制宣傳專欄,充分利用「法律進社區」、「法律進校園」、「法律知識競賽」、「12·4全國法制宣傳日」等大型活動,同時配合專業法宣傳日、周、月,進行形式多樣的法制宣傳教育。比如對於廣大青少年學生,他們很少有機會到法庭旁聽,我們可以採用模擬法庭的形式,以案說法,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提高法律意識和素質。同時要加大與各大新聞媒體的合作力度,以基層為依託,以部門為主體,以活動為載體,適時組織有深度,有具體內容,群眾能廣泛參與的學法用法活動,轟轟烈烈、扎扎實實地推進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不斷擴大此項工作的輻射面,要營造出一個濃厚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氛圍,不斷掀起一個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高潮。

3、建立長效機制 要開展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就應及時建章立制,用法規、規章、制度等規范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從制度上鞏固取得的成果。進一步建立健全黨委中心組學法制度、考試考核制度、學法用法檔案制度,中小學法制副校長制度。積極探索建立普法合格證制度,依法治縣辦要嚴格審查,對於普法考試不合格的人員,堅決不發證,未領到合格證,組織、人事部門不予辦理年度考核手續,並將此情況記錄在學法檔案中,作為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據之一。另外,對於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建立各級黨委「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定期聽取匯報等相關制度,並狠抓以上制度落實。通過上述的制度建設,切實保障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深入開展。並且應不斷努力探索符合實際的長效機制,使制度法律化。當前,建議全國人大盡快制定法制宣傳教育法,確保工作的順利進行。

4 、重點宣傳與農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隨著城鄉一體化建設進程的加快,涉及土地徵用、房屋拆遷、土地流轉、物業管理、失地農民就業、農民的醫保、養老保障等社會熱點難點問題會產生大量的矛盾糾紛。因此,在新農村建設的法制宣傳教育中,要突出維護農民合法權益這一主題,宣傳與農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

5、加強對村組幹部的法律培訓,主導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對農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骨幹,要分級負責,層層抓好法律培訓工作,充分發揮法律培訓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的主導作用。一是縣級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主管機關要負責抓好村(居)委會主要幹部的法律培訓;鄉鎮要負責抓好村(居)民小組長的法律培訓;村(居)民委員會要負責抓好戶主的培訓。通過一系列的法律宣講培訓,實現村、組、戶都有「法律明白人」。

6、抓住學校普法教育依法治理工作,輻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開展農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由於縣農戶居住分散,集中起來學法確有困難。而學校卻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學生來自四而八方,人數多,人員集中,有固定的學習場所。要利用學校這一有利條件,在各級各類學校中加強對在校學生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培養學生「宣傳員」。讓學生把獲得的法律知識帶回家,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一所學校帶動幾個村。這樣,即抓住了在校學生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又發揮了學校在農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的輻射作用,從而促進農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㈨ 城管工作簡報怎麼寫

夜黑風高,荒郊野嶺,小木屋裡。男:「來了?」女:「來了。」
男:「來?」
女:「來!」
男:「來了么?」
女:「還沒來!」
男:「還沒來?」
女:「來了!」 女:「還來不?」

熱點內容
行政院或立法院院長 發布:2025-05-07 09:05:38 瀏覽:670
2019黨內法規制度匯編 發布:2025-05-07 08:55:51 瀏覽:509
王瓊法官 發布:2025-05-07 08:55:16 瀏覽:55
黑龍江法院遴選 發布:2025-05-07 08:45:39 瀏覽:701
民事訴訟法最新規定公益訴訟 發布:2025-05-07 08:27:53 瀏覽:193
勞動法中什麼是事實工齡 發布:2025-05-07 08:24:18 瀏覽:681
依法治企護 發布:2025-05-07 08:24:09 瀏覽:943
經濟法與會計的聯系 發布:2025-05-07 08:22:34 瀏覽:780
河南省消費者保護條例 發布:2025-05-07 08:20:02 瀏覽:109
合同法侵權之訴當事人地位 發布:2025-05-07 08:13:20 瀏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