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味籠罩的村莊法律知識
① 如何實現對農村的法制宣傳,確保依法治村
一是鎮街法治宣傳服務站建設常態化。該市各鎮街區建立了法治宣傳服務站,主要負責法治宣傳、法律培訓、法律咨詢及開展「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創建等工作。法治宣傳服務站設在司法所,司法所所長兼任站長,服務站成員由鎮街站室所負責人組成。肥城市司法局專門下發了文件,對法治宣傳服務站的人員組成、場所建設、工作職能作了明確規定。目前,該市14個鎮街全部建立了法治宣傳服務站,各項工作順利推進,依法治村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二是農村法治宣傳教育常態化。該市各村(社區)將法治宣傳教育納入年度工作計劃。村「兩委」幹部、村民小組長、村民代表集中學法每年不少於3次,每年開展不少於2次的群眾性普法活動,並建立了普法教育檔案。肥城市司法局、市普法辦組織各級執法單位和部門,充分利用元旦春節期間送法下鄉、4月份法治集中宣傳月、「12.4」國家憲法日等關鍵時段,到農村集貿市場、休閑廣場等人員流動多的場所開展法治宣傳活動和法律咨詢服務。在依法治村專項整治行動期間掀起農村普法新高潮。春節前後,已經在該市鎮街開展了送法下鄉活動16場,現場發放了法治宣傳冊、法治日歷掛圖、法治圖書、發放明白紙8萬余份,解答群眾法律咨詢500餘人次,受教育群眾達到15萬餘人。四月份法治宣傳月活動期間,該市司法局在依託桃花節開幕期間遊客眾多的有利時機,在劉台風景區組織開展了法律進桃花源活動,市直60多個行政執法單位參加了現場普法宣傳活動,重點突出了對涉農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宣傳。各鎮街也結合當地實際,相繼開展了集中法制宣傳活動。
三是農村普法陣地宣傳常態化。該市大部分村(社區)按照要求建立了法治宣傳欄、法治文化圖書角,明確了專人負責。宣傳欄每季度更新一次內容,法律文化圖書角每年都要補充法律書籍。通過及時更新宣傳內容,及時補充法治宣傳資料、書籍,使群眾不斷獲取法律知識,接受法治教育,樹立法治理念。有的村設立了電子屏幕,定期滾動播出法律知識;有的村建立了法治文化廣場、法治文化牆;有的村與法庭結合,法官定期到村開庭辦案,使廣大村民潛移默化地受到法治教育。
四是農村法治宣傳員、法律明白人培訓常態化。肥城市「六五」普法宣講團定期到鎮街區,以村「兩委」幹部為重點,開展對基層司法人員、村法治宣傳員、法律明白人的法治培訓。今年以來,已舉辦過各類法律知識講座36場,培養了一大批農村法律明白人和法治宣傳員。
各鎮街區法治宣傳服務站也通過以會代訓、舉辦法治講座、以案釋法等形式,每月對農村法治宣傳員進行一次法律培訓。大部分村利用農閑時節,組織開展對「法律明白人」村民代表的法律知識宣傳普及活動,引領村民學法用法。
五是農村法律服務常態化。為提升農村依法治理能力,該市推廣實施了「一村一名法律顧問」工程。截至目前,全市80%以上的村(社區)配備了法律顧問。法律顧問們充分發揮專業優勢,每月至少兩次到村(社區)開展工作,為基層群眾、村(社區)組織提供法律咨詢、開展法律知識講座、起草修改村規民約、審查合同等法律服務。
② 談談如何維護法律權威,做一個尊法學法用法的村幹部
你可以把村民們的微信都加上好友拉一個群。在群里特別是晚上學習一下法律法內規知識。把一些知容識發在群里,或者你自己語音給他們傳授。在村委會辦公室里貼上一些宣傳法律法規的海報。每天早上中午和晚上利用村廣播的時間,也可以給村民們普及法律法規知識。
③ 我家這邊經常發生盜竊案件,由於在農村大家法律知識單薄,大部分人想不到報警,即使報了警,也都像石沉大
個人感覺這已經不是法律問題了,這樣的事情只能說在農村某些部門司法力量的欠缺抑或是懈怠吧,怎樣引起他們的重視才是關鍵。像你說的小偷盜竊被發現後又用刀子脅迫,已經構成搶劫了,性質更嚴重。怎麼說呢,或許終有一個涉及到人身傷害的案件發生後,他們才會重視起來吧。感覺這種事情在農村司空見慣了,盜竊的猖獗是因為他們感受不到法律的約束。這也是很無奈的事情。
④ 法律知識解答系列之9
A,盜竊案不屬於檢察院的管轄范圍。
法律依據:
《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
(1997年1月15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八屆檢察委員會第六十九次會議通過根據1998年12月16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九屆檢察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的高檢發釋字[1999]1號修訂根據1999年9月21日發布的高檢發研字[1999]9號進行修正)
第八十四條公民將正在實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後即被發覺的、通緝在案的、越獄逃跑的、正在被追捕的犯罪嫌疑人或者犯罪人扭送到人民檢察院的,人民檢察院應當予以接受,並且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採取相應的緊急措施。對於不屬於自己管轄的,應當移送主管機關處理。
第八條
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貪污賄賂犯罪、國家工作人員的瀆職犯罪、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非法拘禁、刑訊逼供、報復陷害、非法搜查的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權利的犯罪案件。
貪污賄賂犯罪是指刑法分則第八章規定的貪污賄賂犯罪及其他章中明確規定依照第八章相關條文定罪處罰的犯罪案件。
國家工作人員的瀆職犯罪是指刑法分則第九章規定的瀆職犯罪案件。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權利和民主權利的犯罪案件包括:
1、非法拘禁案(刑法第238條);
2、非法搜查案(刑法第245條);
3、刑訊逼供案(刑法第247條);
4、暴力取證案(刑法第247條);
5、體罰、虐待被監管人案(刑法第248條);
6、報復陷害案(刑法第254條);
7、破壞選舉案(刑法第256條)。
=========================================================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六十三條對於有下列情形的人,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扭送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處理:
(一)正在實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後即時被發覺的;
(二)通緝在案的;
(三)越獄逃跑的;
(四)正在被追捕的。
第八十四條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利也有義務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舉報。
被害人對侵犯其人身、財產權利的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控告。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於報案、控告、舉報,都應當接受。對於不屬於自己管轄的,應當移送主管機關處理,並且通知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對於不屬於自己管轄而又必須採取緊急措施的,應當先採取緊急措施,然後移送主管機關。
犯罪人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的,適用第三款規定。
⑤ 農村宅基地糾紛,對方上訴,但是他應該上訴的是村委會,但是把我們家也列在被告位上,去指引法律知識
1998年是第二輪土地承包,村委會已經按照國家政策將地分給你耕種,現在對方提出起訴是沒有根據的,不管村委會怎麼說,你都要堅持不能退地。
⑥ 農村法律知識
去當地有關部門咨詢一下吧
⑦ 今日說法臭味籠罩的村莊500字讀後感
今日說法臭味籠罩的村莊500字讀後感
今日說法臭味籠罩的村莊這期節目主要內容: 廣西來賓市武宣縣三里鎮慕古村內空氣混濁、氣氛壓抑。蛇死、嬰啼、雞飛、狗跳,偏僻的山村被陰霾籠罩,祭拜祖先的宗祠被人占據,村民們卻敢怒不敢言。原來,慕古村祠堂竟然被當成了制毒窩點,最終警方成功抓獲五名嫌疑人。
看完這期節目,給我帶來深深的思索,毒品會讓人失去理智,人格扭曲,變得貪婪墮落,給社會帶來許多不安定的因素;讓和諧的社會蒙上了一層灰色的陰影;讓成千上萬的家庭支離破碎。染上毒癮的人,對毒品就抱有依賴性,想再次戒掉它就成了比登天還難的事。許多人在他們毒癮未發作前,和平常人沒什麼兩樣,但當他們的毒癮上來時,就會不顧一切代價,去買毒品來止住毒癮。沒錢的時候更會想到去偷錢甚至去殺人。而其原因只為了得到一小包毒品,等待他們的最終是一副冰冷的手銬。毒品涉及全世界,每年都會有5000人為它而喪生。其中20~30歲的男女佔85%。因為毒品,他們失去了年輕而短暫的生命。因為毒品十分稀少所以價格翻了又翻,有不少人都因為無能力支付毒品錢而感到痛不欲生。它會讓一個人失去家人,失去一切人間美好的事物,讓他覺得人間已無值得他留念的了,從而結束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會讓一個和睦的家庭,充滿硝煙的戰火。毒品會讓人意志消沉,會促進一個民族的亡。
雖然沒有步入社會,但是緝毒警等維護社會和諧的英雄們難道不值得我們敬重嗎?他們不分日夜地堅守在各自崗位上,為了社會和平安寧與百姓們的健康生活,一直默默無聞地奉獻著。他們的精神使我油然生出一種敬佩。讓我們一起向這些捨生忘死的英雄們致敬吧!
⑧ 關於農村宅基地的法律知識
可以申請。根據國土資源部關於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見規定:
(五)嚴格宅基地申請條件。堅決貫徹「一戶一宅」的法律規定。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面積不得超過省(區、市)規定的標准。各地應結合本地實際,制定統一的農村宅基地面積標准和宅基地申請條件。不符合申請條件的不得批准宅基地。
農村村民將原有住房出賣、出租或贈與他人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得批准。
(六)規范農村宅基地申請報批程序。農村村民建住宅需要使用宅基地的,應向本集體經濟組織提出申請,並在本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小組張榜公布。公布期滿無異議的,報經鄉(鎮)審核後,報縣(市)審批。經依法批準的宅基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小組應及時將審批結果張榜公布。
由於各地情況不一樣,各省所制定的宅基地面積標准和申請條件也不太一樣,一般的規定是:農村村民申請宅基地必須符合下列情況之一:1、現在住房影響鄉(鎮)村建設規劃,需要搬遷重建的;2、農村居民戶除身邊留一子女外,其他子女確需另立門戶而已有的宅基地低於分戶標準的;3、經主管部門批准,由外地遷入的農戶無住房的;4、集體組織招聘的技術人員要求在當地落戶且戶口已遷入的;5、離休、退休、退職的幹部職工,復退軍人和華僑、僑眷、港澳台同胞持合法證明回原籍定居,需要建房而又無宅基地的。
⑨ 在農村宣傳什麼法律知識好
《來土地管理法》、《村民源委員會組織法》、《農村土地承包法》、《婚姻法》、《繼承法》、《計劃生育條例》;
土地管理法是指對國家運用法律和行政的手段對土地財產制度和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所進行管理活動予以規范的各種法律規范的總稱。
《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法律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從法律特性上說,它是國家的一項基本法律。它立法的指導思想是:為了保障農村村民實行自治,由村民群眾依法辦理群眾自己的事情,促進農村基層社會主義民主和農村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
《婚姻法》是調整一定社會的婚姻關系的法律效力規范的總和,是一定社會的婚姻制度在法律上的集中表現。其內容主要包括關於婚姻的成立和解除,婚姻的效力,特別是夫妻間的權利和義務等。
《繼承法》為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的繼承權,制定本法。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
《計劃生育條例》為了實現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推行計劃生育,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促進家庭幸福、民族繁榮與社會進步,根據憲法,制定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