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法律效力包括哪幾個方面

法律效力包括哪幾個方面

發布時間: 2022-03-29 13:41:39

㈠ 集體合同的法律效力包括哪些個方面

法律分析:集體合同的法律效力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集體合同對用人單位和用人單位全體勞動者的法律效力;2、集體合同的時間效力通常以其存續時間為標准,從集體合同成立之日起生效,當事人另有約定的依照約定。期限屆滿集體合同的效力終止;3、集體合同對於哪些地域、哪些從事同一產業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十一條 被宣告死亡的人的婚姻關系,自死亡宣告之日起消除。死亡宣告被撤銷的,婚姻關系自撤銷死亡宣告之日起自行恢復。但是,其配偶再婚或者向婚姻登記機關書面聲明不願意恢復的除外。

第五十四條 自然人從事工商業經營,經依法登記,為個體工商戶。個體工商戶可以起字型大小。

㈡ 法律效力分為哪四種

1、 對人的效力 ①對中國公民的效力中國公民在中國領域內一律適用中國法律。在中國境外的中國公民,也應遵守中國法律並受中國法律保護。 ②對外國人和無國籍人的適用問題,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是對在中國領域內的外國人和無國籍人的法律適用問題;另一種是對其在中國領域外的法律適用問題。外國人和無國籍人在中國領域內,除法律另有規定者外,適用中國法律。外國人在中國領域外對中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的最低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適用中國刑法,但是按照犯罪地法律不受處罰的除外。
2、對事的效力 指法律對什麼樣的行為有效力,適用於哪些事項。這種效力范圍的意義在於: ①告訴人們什麼行為應當做,什麼行為不應當做,什麼行為可以做。 ②指明法律對什麼事項有效,確定不同法律之間調整范圍的界限。
3、空間效力 指法律在哪些地域有效力,適用於哪些地區。一般來說,一國法律適用於該國主權范圍所及的全部領域,包括領土、領水及其底土和領空,以及作為領土延伸的本國駐外使館、在外船舶及航空器。
4、時間效力 指法律何時生效、何時終止效力以及法律對其生效以前的時間和行為有無溯及力。A\生效時間 ①自法律公布之日起生效 ②由該法律規定具體生效時間 ③規定法律公布後符合一定條件時生效 B\終止生效 法律終止生效的時間法律終止生效,即法律被廢止,指法律效力的消滅。它一般分為明示的廢止和默示的廢止兩類。明示的廢止,即在新法或其他法律文件中明文規定廢止舊法。默示的廢止,即在適用法律中,新法與舊法沖突時,適用新法而使舊法事實上被廢止。C\溯及力法律的溯及力法律溯及力,也稱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法律對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為是否適用。如果適用,就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適用,就沒有溯及力。(法律一般以不溯既往為原則。各國普遍採用的通例是「從舊兼從輕」的原則,即新法原則上不溯既往,但是新法不認為犯罪或者處刑較輕的,適用新法。而在某些有關民事權利的法律中,法律有溯及力。)

㈢ 法律的效力可以分為哪四種

法律效力即法律約束力,指人們應當按照法律規定的那樣行為,必須服從。
基本概述
1、法律效力,
2、法律生效的范圍。包括:
(1)時間效力,指法律開始生效的時間和終止生效的時間;
(2)空間效力,指法律生效的地域(包括領海、領空),通常全國性法律適用於全國,地方性法規僅在本地區有效;
(3)對人的效力,指法律對什麼人生效,如有的法律適用於全國公民,有的法律只適用於一部分公民。
3、通常,法律效力可以分為規范性法律文件和非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也叫狹義的法律效力,指法律的生效范圍或適用范圍,即法律對什麼人、什麼事、在什麼地方和什麼時間有約束力。本章所講的法律效力,即狹義的法律效力。非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指判決書、裁定書、逮捕證、許可證的法律效力。
4、法律對人的效力在世界各國的法律實踐中先後採用過四種對人的效力的原則:
①屬人主義,即法律只適用於本國公民,不論其身在國內還是國外;非本國公民即便身在該國領域也不適用。
②屬地主義,法律適用於該國管轄地區內的所有人,不論是否本國公民,都受法律約束和法律保護;本國公民不在本國,則不受本國法律的約束和保護。
③保護主義,即以維護本國利益作為是否適用本國法律的依據;任何侵害本國利益的人,不論其國籍和所在地域,都要受該國法律的追究。
④以屬地主義為主,與屬人主義、保護主義相結合。這是近代以來多數國家所採用的原則。我國也是如此。採用這種原則的原因是:既要維護本國利益,堅持本國主權,又要尊重他國主權,照顧法律適用中的實際可能性。
詳細解讀
對人的效力
①對中國公民的效力中國公民在中國領域內一律適用中國法律。在中國境外的中國公民,也應遵守中國法律並受中國法律保護。
②對外國人和無國籍人的適用問題,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是對在中國領域內的外國人和無國籍人的法律適用問題;另一種是對其在中國領域外的法律適用問題。外國人和無國籍人在中國領域內,除法律另有規定者外,適用中國法律。外國人在中國領域外對中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的最低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適用中國刑法,但是按照犯罪地法律不受處罰的除外。
對事的效力
指法律對什麼樣的行為有效力,適用於哪些事項。這種效力范圍的意義在於:
①告訴人們什麼行為應當做,什麼行為不應當做,什麼行為可以做。
②指明法律對什麼事項有效,確定不同法律之間調整范圍的界限。
空間效力
指法律在哪些地域有效力,適用於哪些地區。一般來說,一國法律適用於該國主權范圍所及的全部領域,包括領土、領水及其底土和領空,以及作為領土延伸的本國駐外使館、在外船舶及航空器。
時間效力
指法律何時生效、何時終止效力以及法律對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為有無溯及力。
生效時間
①自法律公布之日起生效
②由該法律規定具體生效時間
③規定法律公布後符合一定條件時生效
終止生效
法律終止生效的時間法律終止生效,即法律被廢止,指法律效力的消滅。它一般分為明示的廢止和默示的廢止兩類。
明示的廢止,即在新法或其他法律文件中明文規定廢止舊法。
默示的廢止,即在適用法律中,新法與舊法沖突時,適用新法而使舊法事實上被廢止。
溯及力
法律的溯及力法律溯及力,也稱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法律對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為是否適用。如果適用,就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適用,就沒有溯及力。(法律一般以不溯既往為原則。各國普遍採用的通例是「從舊兼從輕」的原則,即新法原則上不溯既往,但是新法不認為犯罪或者處刑較輕的,適用新法。而在某些有關民事權利的法律中,法律有溯及力。)

㈣ 法律效果、法律後果、法律效力分別指什麼

1、法律效果,是指法律運行對社會和個人所產生的效果,如經濟的、政治的、社會的、文化的影響。

2、法律後果,是指行為人做出具體行為時,依法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如賠償損失,承擔違約責任,承擔刑事責任、行政責任等。

法律後果大體上可以分為肯定性法律後果和否定性法律後果兩大類。法律規則不等於法律條文。法律條文是法律規則的裁體,但是並不總是一個包含著一個規則,有時候一個條文包含著幾個規則,有時候幾個條文結合在起才能夠產生一個完整的規則。

在法律中,規則是數量最多的構成要索,是法律的主體。法律規則可以為人們的行為是供用他的標准,便於人們依法辦事它們使法律具有可操作性,為國家權力的行使提供了標准和制約的依據。

3、法律效力,是指法律所具有或者賦予的約束力,也就是法律能夠作用的時間范圍和空間范圍。規范性法律文件與非規范性法律文件都有一定的約束力,要求人們按照法律文件規定的那樣行為。

法律效力有時還指某種行為或事實在法律上的效果,即能夠獲得肯定性法律後果,例如一份依法成立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能夠獲得法律的保護。

(4)法律效力包括哪幾個方面擴展閱讀

法律效力包括以下三類:

①空間效力,指法律的生效范圍。一般來說,它包括一國主權管轄范圍所及全部領域。但就具體法律來說,其生效范圍又有不同。主要有在全國范圍內有效,在局部地區有效以及在本國領土以外有效三種情況。

②時間效力,指法律的有效期限,包括法律何時生效、何時終止以及對其實施前的行為有無溯及力等問題。

③對人的效力,指法律對哪些人適用。我國法律對人的效力包括對中國人和對外國人的效力。

㈤ 憲法最高法律效力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的含義

A、憲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據,任何普通法律、法規都不得與憲法相抵觸
B、憲法是一切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全體公民的最高行為准則

㈥ 法律效力,是指法律的生效范圍或適用范圍,具體包括許多方面,但不包括( )

B法律的效力包括時間效力(是否有追溯力),空間效力(什麼地方適用),對人的效力(本國人,外國人等)。

㈦ 法律效力包括哪些方面

主要就是時間效力(涉及法律的溯及力問題);空間效力(法律生效的地域);對人的效力(屬人主義、屬地主義、保護主義、屬地為主結合其他)

㈧ 憲法的法律效力體現哪些方面

《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表現在憲法是其他一切法律的立法基礎和憲法是最高的行為准則兩個方面。首先,《憲法》的制定為其他一切普通法律的制定提供了標准,《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其次,《憲法》是我國公民的行為指導的規范,要尊重《憲法》,維護《憲法》。
一、《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表現在哪些方面?
《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主要表現在:
1、《憲法》是普通法律制定的基礎和依據,任何普通法律、法規都不得與《憲法》相抵觸;
2、《憲法》是一切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全體公民的最高行為准則。
法律依據:我國《憲法》第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國家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
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
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二、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大法(或稱國家政要綱領),規定擁有最高法律效力。
憲法是法源根本,是一切法律法規制定與產本的母體與立法基礎,作為憲法不可能把具體法、部門法、專業法、程序法等實體法應規定的內容包括其中。所以」認為憲法並沒有規定具體的處罰措施,因此憲法是閑法違法憲法「觀點,是法律體系的構成原則缺乏基本認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地位)是我國的根本大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保持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長治久安的法律基礎,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律保證。
1.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其他法律是憲法的具體化;
2.任何法律不得同憲法相抵觸,否則無效;
3.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
4.憲法是最高行為准則;
5.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
憲法在我國的地位是指至高無上的,我國公民、國家機關都要遵守憲法的基本的規則,國家工作人員在就職前要對憲法進行庄嚴的宣誓。在生活中,要積極宣揚憲法精神,如果看到違反憲法、反對憲法、破壞憲法的行為,要積極的進行監督舉報。

熱點內容
勞動法扣款規定 發布:2025-05-06 02:22:36 瀏覽:640
社區煙草控制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06 02:22:24 瀏覽:967
蘇州電魚立法嘛 發布:2025-05-06 02:21:40 瀏覽:807
法院被告程序 發布:2025-05-06 02:13:59 瀏覽:863
淘寶網店出租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6 02:03:54 瀏覽:20
最新保證食品安全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06 02:01:55 瀏覽:251
磨練道德 發布:2025-05-06 01:51:14 瀏覽:676
張家口法律咨詢免費 發布:2025-05-06 01:49:55 瀏覽:674
民事訴訟法公告期限 發布:2025-05-06 01:49:06 瀏覽:313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自考教材 發布:2025-05-06 01:48:58 瀏覽: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