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合法權受侵法律責任
『壹』 企業名譽權被侵害該怎麼辦
我們先來看一下我國法律對於侵犯名譽權的相關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一條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規定,公民的姓名權、 肖像權、 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適用前款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四條規定,經營者不得捏造、散布虛偽事實,損害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條規定,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給被侵害的經營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被侵害的經營者的損失難以計算的,賠償額為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潤;並應當承擔被侵害的經營者因調查該經營者侵害其合法權益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所支付的合理費用。 被侵害的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受到不正當競爭行為損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因此,企業的名譽權是受法律保護的。但是名譽侵權的案件,具體的賠償數額不好直接確定,根據法律規定及立法精神,由於名譽權受到侵害的賠償數額,應該按照因為侵權行為而導致被侵權人利潤的減少,比如導致客戶退貨、退款,承擔違約責任的數額來確定,或者對方因為侵權而獲得的利益確定,比如侵權方因為侵權而增加的收入或利潤。 一般來講,法院判決的時候大多是判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那麼如果侵權人拒不執行,人民法院可以採取公告的方式公布案情,費用由被執行人即侵權人來負擔,還可以根據侵權情節的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甚至還可以追究刑事責任。 河北省石家莊企業法律顧問律師提醒您,如果您需要聘請律師、律師委託或者律師咨詢或者法律咨詢,或者您在生活中遇到任何法律問題,我們將用敬業的態度和專業的知識免費為您答疑。電話:
『貳』 企業的法律責任
一、企業有關員工的法律責任:
1、必須為員工購買社會保險(包括養老、醫療、工傷、生育、失業保險);
2、企業必須為員工簽訂勞動合同;
3、員工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
(2)企業合法權受侵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法定代表人作為公司股東或者股份公司發起人的法律責任
《公司法》規定,股東的主要義務有股東出資義務、不得濫用股東權利的義務、不得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有限責任)的義務、不得損害公司利益的義務等。
第二十八條股東應當按期足額繳納公司章程中規定的各自所認繳的出資額。股東以貨幣出資的,應當將貨幣出資足額存入有限責任公司在銀行開設的賬戶;以非貨幣財產出資的,應當依法辦理其財產權的轉移手續。
股東不按照前款規定繳納出資的,除應當向公司足額繳納外,還應當向已按期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
第八十四條發起人不依照前款規定繳納出資的,應當按照發起人協議承擔違約責任。
第二十條公司股東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東權利,不得濫用股東權利損害公司或者其他股東的利益;不得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損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
公司股東濫用股東權利給公司或者其他股東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第二十一條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利用其關聯關系損害公司利益。
違反前款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叄』 侵犯企業名譽權適用的法律
1、侵權責任法 適用於 民事主體,既包括自然人 ,也包括 法人(企業),當然適用侵犯企業名譽權的案件。
2、反不正當競爭法 類似於蒙牛誹謗伊利
『肆』 公司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小股東該如何維權
? 宮鎖珠簾 ( 2012) ? 新玉觀音 ( 2011) ? 養父 ( 2011)
『伍』 業主合法權益受侵害的法律效果是怎樣的
法律分析:業主對建設單位、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以及其他業主侵害自己合法權益的行為,有權請求其承擔民事責任。
法律依據:《民法典》 第二百八十七條 業主對建設單位、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以及其他業主侵害自己合法權益的行為,有權請求其承擔民事責任。
『陸』 企業在法律中的定義是什麼
一、定義:
企業一般是指以盈利為目的,運用各種生產要素(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和企業家才能等),向市場提供商品或服務,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獨立核算的法人或其他社會經濟組織。
二、法律規定中的描述:
在2007年3月17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中第一條則有這樣的描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以下統稱企業)為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依照本法的規定繳納企業所得稅。
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不適用本法。」從上面的解釋和法條可以看出:首先企業是一種社會組織(也即部門,但是「部門」這個單詞有著濃重的計劃經濟色彩,顯得有些過時);其次企業從事經濟活動,也就是能夠給社會提供服務或產品;最後企業是以取得收入為目的,即以營利為目的。
在2005年10月27日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中第二條則有這樣的描述:「本法所稱公司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可見,通常使用「公司」這個單詞時,其含義是較為廣泛,很多時候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也被稱為公司,但是在法律條文中,公司僅僅指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若按照公司的法律意義,如下定義可能更合適一些: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從事生產或服務性業務的社會組織。
(6)企業合法權受侵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相關法律法規: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規定:
第三條 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第五條 公司從事經營活動,必須遵守法律、行政法規,遵守社會公德、商業道德,誠實守信,接受政府和社會公眾的監督,承擔社會責任。
公司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不受侵犯。
第六條 設立公司,應當依法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設立登記。符合本法規定的設立條 件的,由公司登記機關分別登記為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不符合本法規定的設立條 件的,不得登記為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設立公司必須報經批準的,應當在公司登記前依法辦理批准手續。
公眾可以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查詢公司登記事項,公司登記機關應當提供查詢服務。
第七條 依法設立的公司,由公司登記機關發給公司營業執照。公司營業執照簽發日期為公司成立日期。
公司營業執照應當載明公司的名稱、住所、注冊資本、經營范圍、法定代表人姓名等事項。
公司營業執照記載的事項發生變更的,公司應當依法辦理變更登記,由公司登記機關換發營業執照。
第八條 依照本法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必須在公司名稱中標明有限責任公司或者有限公司字樣。
依照本法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必須在公司名稱中標明股份有限公司或者股份公司字樣。
『柒』 侵權責任法適用於企業應如何認定
侵權責任法適用於企業。侵權責任法適用於任何侵權法律關系主體,包括企業。個人和單位都屬於侵權責任法的侵權主體,所以適用侵權責任法,侵犯他人權益的,要承擔侵權責任。公司是侵權責任法規定的主體之一,公司侵犯了他人合法利益的,受侵權責任法的管轄。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四條
本編調整因侵害民事權益產生的民事關系。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條
行為人造成他人民事權益損害,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條
侵權行為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等侵權責任
『捌』 當職工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時,作為工會工作者,你怎麼辦
工會依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各級工會組織職責所在,因此作為工會工作者,應該詳細了解該職工權益受到侵害的相關情況,迅速向上級領導匯報。
在企業工會協助下,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必要時啟動工會職工法律援助機制,協助職工向當地勞動仲裁委提出仲裁或向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工會工作人員不嚴格依照《工會法》辦事,損害職工或者工會權益,影響了工會的威信,使職工或工會利益遭受損失,必須對其進行制裁。
《工會法》第五十五條規定,工會工作人員違反本法規定,損害職工或者工會權益的,由同級工會或者上級工會責令改正,或者予以處分;情節嚴重的,依照《中國工會章程》予以罷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8)企業合法權受侵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工會法》第六條規定,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工會在維護全國人民總體利益的同時,代表和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工會通過平等協商和集體合同制度,協調勞動關系,維護企業職工勞動權益。工會依照法律規定通過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組織職工參與本單位的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
工會必須密切聯系職工,聽取和反映職工的意見和要求,關心職工的生活,幫助職工解決困難,全心全意為職工服務。
第二十五條規定,工會有權對企業、事業單位侵犯職工合法權益的問題進行調查,有關單位應當予以協助。
第二十六條規定,職工因工傷亡事故和其他嚴重危害職工健康問題的調查處理,必須有工會參加。工會應當向有關部門提出處理意見,並有權要求追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有關責任人員的責任。對工會提出的意見,應當及時研究,給予答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