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責任競合類型真題
考研選擇題∶
1、A和B簽訂協議,約定兩年內B創作一本電視劇劇本,A向B支付50萬元報酬c後B將報酬請求權轉讓給C ()
A. 轉讓通知到達A時,請求權轉讓
B. 合同成立是報酬請求權轉讓
C. A同意時,該請求權轉讓
D.該報酬詰求權具有人身屬性不得轉讓
2、然後甲(政府工作人員)接受乙的30萬元,然後通過妹夫劉某(公安局幹警),違規撤銷了對乙的網上追逃信息,然後 甲的行為應該定性為∶C
A、濫用職權罪
B、受賄罪
C、介紹賄賂罪
甲偷割使用中的高速公路緊急信息,請視頻的電源,然後價值5000元,甲的行為應該定性為
A盜竊罪
B破壞交通工具罪
C故意毀壞財物罪
D破壞交通設施罪。
3、甲開設網站,以體育彩票開獎號碼作為參考號碼,接受該網站注冊會員投注並開獎,從中獲利6萬元甲的行為應該定認定為
A非法經營罪
B賭博罪
C開設賭開設賭場罪
D詐騙罪
4、甲的外祖父與乙的父親是親兄弟,然後甲乙之間的關系是
A二代旁系血親
B三代旁系血親
C四代旁系血親
D第五代旁系血親。
考研簡答題∶
1、(刑法)純正不作為犯的構成要件
2、(刑法)尋釁滋事罪的客觀方面
3、(民法)宅基地使用權的特徵
4、(民法)我國民法典侵權責任編中連帶責任的情形
論述∶
1、 試論想像競合犯按照實質一罪論處的理由
2、 試論我國民法典物權編對物權立法的完善和發展
考研案例分析題∶
1、非法拘禁罪、綁架罪、詐編罪、法定刑升格條件、量刑情形(立功)
2、受要約方對要約的變更、要約邀請、合同成立時間、定金雙倍返還、違約方不履行合同導致物價上漲,違約方是否應當賠償守約方的損失
2021法律碩士(法學)考研真題答案小編就說到這里了,更多關於考研備考技巧,報名入口,考研報名時間,考研成績查詢,考研報名費用,准考證列印入口及時間等問題,小編會及時更新。希望各位考生都能進入自己的理想考研院校。希望大家能好好復習。取得佳績。
② 請問,司法考試2006年卷二第1題即,韓某在向張某催要賭債無果的情況下,糾集好友把張某挾持至韓某家,
應定非法拘禁罪。因為韓等人挾持張是為了索要賭債,刑法第238條對此種行為內有明確規定。
第二百容三十八條【非法拘禁罪】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具有毆打、侮辱情節的,從重處罰。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傷殘、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罪】、第二百三十二條【故意殺人罪】的規定定罪處罰。
為索取債務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兩款的規定處罰。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犯前三款罪的,依照前三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③ 求2011年經濟法司考真題!!急求。選擇題就行!4號之前立即追加20分
27.下列哪一選項屬於《反不正當競爭法》和《反壟斷法》均明文禁止的行為?
A.甲省政府規定,凡外省生產的汽車,必須經過本省交管部門的技術安全認證,領取省內銷售許可證以後,方可在本省市場銷售
B.乙省政府決定,在進出本省的交通要道設置關卡,阻止本省生產的豬肉運往外省
C.丙省政府規定,省內各機關和事業單位在公務接待等活動時需要消費香煙的,只能選用本省生產的「金絲雀」牌香煙,否則財政不予報銷
D.丁省政府規定,外省生產的化肥和農葯在本省銷售的,一律按銷售額加收15%的環保附加費
28.關於食品添加劑管制,下列哪一說法符合《食品安全法》的規定?
A.向食品生產者供應新型食品添加劑的,必須持有省級衛生行政部門發放的特別許可證
B.未獲得食品添加劑銷售許可的企業,不得銷售含有食品添加劑的食品
C.生產含有食品添加劑的食品的,必須給產品包裝加上載有「食品添加劑」字樣的標簽
D.銷售含有食品添加劑的食品的,必須在銷售場所設置載明「食品添加劑」字樣的專櫃
29.關於《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的適用范圍,下列哪一說法是正確的?
A.信託投資公司適用本法
B.金融租賃公司不適用本法
C.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不適用本法
D.財務公司不適用本法
30.關於扣繳義務人,下列哪一說法是錯誤的?
A.是依法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
B.應當按時向稅務機關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和其他有關資料
C.可以向稅務機關申請延期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和其他有關資料
D.應當直接到稅務機關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和其他有關資料
31.某化肥廠以其污水處理設施「效率低、費用高」為由,予以停運拆除。在下列哪一情況下,該廠構成違反《環境保護法》的行為?
A.未在事前獲得權威性技術論證
B.未採用替代性的污水處理措施
C.未徵得當地環保局的同意
D.未徵得附近村民的同意
64.關於市場支配地位,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有市場支配地位而無濫用該地位的行為者,不為《反壟斷法》所禁止
B.市場支配地位的認定,只考慮經營者在相關市場的市場份額
C.其他經營者進入相關市場的難易程度,不影響市場支配地位的認定
D.一個經營者在相關市場的市場份額達到二分之一的,推定為有市場支配地位
65.F公司是一家專營進口高檔傢具的企業。媒體曝光該公司有部分傢具是在國內生產後,以「先出口,再進口」的方式取得進口報關憑證,在銷售時標注為外國原產,以高於出廠價數倍的價格銷售。此時,已經在F公司購買傢具的顧客,可以行使下列哪些權利?
A.顧客有權要求F公司提供所售商品的產地、製造商、采購價格、材料等真實信息並提供充分證明
B.如F公司不能提供所售商品的真實信息和充分證明,顧客有權要求退貨
C.如能夠確認F公司對所售商品的產地、材質等有虛假陳述,顧客有權要求雙倍返還價款
D.即使F公司提供了所售商品的真實信息和充分證明,顧客仍有權以「對公司失去信任」為由要求退貨
66.下列哪些法律淵源是地方政府開征、停徵某種稅收的依據?
A.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
B.國務院依據法律授權制定的行政法規
C.國務院有關部委制定的部門規章
D.地方人大、地方政府發布的地方法規
67.關於納稅人享有的權利,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A.向稅務機關了解稅收法律規定和納稅程序
B.申請減稅、免稅、退稅
C.對稅務機關的決定不服時,提出申辯,申請行政復議
D.合法權益因稅務機關違法行政而受侵害時,請求國家賠償
68.某公司從事出口加工,有職工500人。因國際金融危機影響,訂單銳減陷入困境,擬裁減職工25人。公司決定公布後,職工提出異議。下列哪些說法缺乏法律依據?
A.職工甲:公司裁減決定沒有經過職工代表大會批准,無效
B.職工乙:公司沒有進入破產程序,不能裁員
C.職工丙:我一家4口,有70歲老母10歲女兒,全家就我有工作,公司不能裁減我
D.職工丁:我在公司銷售部門曾連續3年評為優秀,對公司貢獻大,公司不能裁減我
69.關於社會保險制度,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國家建立社會保險制度,是為了使勞動者在年老、患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獲得幫助和補償
B.國家設立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類型確定資金來源,實行社會統籌
C.用人單位和職工都有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義務
D.勞動者死亡後,其社會保險待遇由遺屬繼承
70.某市政府在土地管理中的下列哪些行為違反了《土地管理法》的規定?
A.甲公司在市郊申請使用一片國有土地修建經營性墓地,市政府批准其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
B.乙公司投標取得一塊商品房開發用地的出讓土地使用權,市政府同意其在房屋建成銷售後繳納土地出讓金
C.丙公司以出讓方式在本市規劃區取得一塊工業用地,市國土局在未徵得市規劃局同意的情況下,將該土地的用途變更為住宅建設用地
D.丁公司在城市規劃區取得一塊臨時用地,使用已達6年,並在該處修建了永久性建築,市政府未收回土地,還為該建築發放了房屋產權證
71.某鎮政府正在編制本鎮規劃。根據《城鄉規劃法》,下列哪些建設項目應當在規劃時予以優先安排?
A.鎮政府辦公樓、招待所
B.供水、供電、道路、通信設施
C.商業街、工業園、公園
D.學校、幼兒園、衛生院、文化站
72.下列哪些機構屬於房地產中介服務機構?
A.房地產咨詢機構
B.房地產經紀機構
C.房地產職業培訓機構
D.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
73.中央直接管轄的某大型國有企業在某縣境內設立的工廠發生劇毒物質大量泄漏事故,該縣張縣長提出的下列哪些意見符合《環境保護法》的規定?
A.要求該企業立即採取措施控制泄漏,並及時通報污染地區的單位和居民
B.縣環保局應立即上報市政府,請市政府採取有效措施緊急疏散群眾
C.建議省政府對該企業做出限期治理的決定
D.該企業如未在限期內完成治理任務,縣政府將處以罰款,並報省政府批准責令該工廠關閉
答案27--31 BCADC 64 AD 65 ABC 66 AB 67 ABCD 68 ABD 69 ABC 70 ABCD 71 BD 72 ABD 73 ABC
④ 2015年考研法律碩士真題(非法學文字版)
一、單項選擇題:第1-40小題,每小題1分,共40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試題要求。
1.原鐵道部部長劉某因受賄罪,濫用職權被追究刑事責任,有人認為,在對劉某量刑時,"應考慮他對的國家鐵路建設的貢獻",這種說法違背了我國刑法中的()
A.罪刑法定原則
B.刑法適用平等原則
C.罪責刑相適應原則
D.主客觀相統一原則
2.下列選項中,屬於犯罪對象的是()
A.賭博的籌碼
B.搶奪的財物
C.行賄的財物
D.運輸毒品的車輛
3、甲欲殺死趙某,掐趙某脖子後致其休克後,甲以為趙某死亡,投入河中,趙某溺水死亡,甲的行為構成()
A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
B過失致人死亡罪
C故意殺人罪(未遂)
D故意殺人罪(既遂)
8、甲在某機場到達大廳出口D外引爆自製爆炸裝置,造成一人輕傷,甲的行為應當認定為()
A爆炸罪B尋釁滋事罪C故意傷害罪D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14.下列犯罪中,屬於結果犯的是()
A.放火罪
B.故意毀壞財物罪
C.私放在押人員罪
D.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
16、甲遇紅燈停車時,與路人孫某發生口角,甲下車將孫某打到在地,駕車離去。孫某坐在馬路上,不聽行人勸導,拒絕離開。十分鍾後,乙超速駕車經過此處,來不及剎車,將孫某撞死,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甲構成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
B.甲構成尋釁滋事罪
C.甲和乙共同構成交通肇事罪
D.乙構成交通肇事罪
17、下列行為中,可以認定為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的是()
A.拾得他人信用卡並使用
B.竊取他人信用卡並使用
C.使用虛假的身份證騙領信用卡
D使用虛假身份證騙領的信用卡
18.甲冒充公安幹警,將正在賭博的孫某等四人用手銬銬住,並拿走其賭資及隨身攜帶的財務2萬余元,甲的行為認定為()
A.詐騙罪
B.搶劫罪
C.招搖撞騙罪
D.敲詐勒索罪
19、甲在醫院繳費單上加蓋自己私刻的發票章,逃避交付妻子透析費用17萬余元,甲的行為()
A.按詐騙罪定罪處罰
B.按偽造事業單位印章罪定罪處罰
C.按合同詐騙罪定罪處罰
D.成立緊急避險
20、甲秘密竊取他人持有的槍支,該行為同時符合盜竊罪和盜竊槍支罪的犯罪構成,按照我國刑法理論,該行為屬於()
A.牽連犯
B.法條競合
C.想像競合犯
D.結果加重犯
21.下列民事權利中,屬於支配權的是()
A.甲對無權代理的追認權
B.乙對自身肖像的適用權
C.丙因受欺詐享有的撤銷合同的權利
D.丁被他人打傷享有的請求賠償的權利
22.下列選項中,具有法人資格的是()
A.合夥企業
B.個體工商戶
C.個人獨資企業
D.一人有限責任公司
23.下列行為中,屬於法律行為的是()
A.行紀合同
B.協議離婚
C.履行行為
D.抵押合同
24.甲系精神病人,有親屬如下:母親,75歲,癱瘓在起床;弟弟,48歲,工人;兒子,20歲,在校大學生;女兒,17歲,無業。甲的監護人為()
A.甲母
B.甲弟
C.甲子
D.甲女
25.甲出差,委託同事乙照看其9歲兒子丙,某日乙將丙單獨留在家中,自己出去打麻將,丙在玩耍時將鄰居丁打傷。丁的損害應由()
A.甲單獨承擔責任
B.乙單獨承擔責任
C.甲乙承擔連帶責任
D.甲承擔責任,乙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
26.甲將一批貨物存放於乙的倉庫,提貨時發現部分貨物丟失。甲要求乙賠償損失的訴訟時效期間是()
A6個月B1年C2年D4年
27、甲欠乙10萬元,時效期間屆滿未還。乙索要時,甲兩個月內償還,但事後只給了2萬元。乙索要餘款時,甲以10萬元欠款已超訴訟時效期間為由拒絕並要求乙償還之前給付的2萬元,下列正確的是()
A、甲應償還剩餘的8萬元
B、甲償還引起訴訟時效中斷
C、甲給付的2萬元屬於不當得利,乙應返還
D、甲無權要求乙返還2萬元,但剩餘的8萬元可以不償還
28、甲16歲無業,依靠父母生活。某日,甲向朋友乙借款2萬元,用其中的1萬元買了包送給男友丙,用200元為自己的手機充值,用餘款購買了一張美發店的消費卡,下列正確的是()
A、甲與乙之間的借款合同有效
B、甲與丙之間的贈與合同無效
C、甲為手機充值的行為可撤銷
D、甲購買消費卡的行為效力待定
29、下列選項中,屬於所有權繼受取得方式的是()
A、添附B、先佔C、生產D、遺贈
30、甲下班時誤將同事的同款電腦當成自己的電腦帶回家,甲對該電腦的佔有屬於()
A、有權佔有B、間接佔有C、善意佔有D、他主佔有
三、簡答題:第51-54小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51.簡述緩刑的適用條件
52.簡述組織、領導、參加恐怖組織罪的構成要件
53.簡述職務發明的具體類型
54.簡述濫用代理權的主要情形及其效力
四、辨析題:第55-56小題,每小題8分,共16分。要求對命題進行判斷並著重闡明
55.請對"沒有因果關系,就沒有刑事責任"這一說法進行辨析
56.請對"不動產物權不經登記,不再設立"這一說法進行辨析
五、法條分析題:第57-58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要求符合立法原意和刑法/民法理論。
57.《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397條第1款: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請分析
(1)本條款中"濫用職權"的含義
(2)本條款中"玩忽職守"的含義
(3)本條款中"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的含義
58、"因脅迫結婚的,受脅迫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或者人民法院請求撤銷該婚姻,受脅迫一方撤銷婚姻的請求,應當自結婚登記起1年內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當事人請求撤銷婚姻的,應當自恢復人身自由之日起1年內提出。"
請問:
(1)本條所稱的"脅迫"應該如何解釋?
(2)有權以脅迫唯有請求撤銷婚姻的主體是誰?
(3)本條中的"1年"是何種性質的期間?
六、案例分析題:第59-60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59.2010年3月1日,甲(男,1992年12月10日出生)和乙(女,1995年8月1日出生)為購買高檔手機騙走鄰居家3歲的小孩,准備將其賣出,兩人將孩子關在城郊一處廢棄庫房後,甲去外地尋找買主,並安排乙看管孩子,孩子哭鬧不休,乙難以忍受,離開庫房,棄之不顧,甲得知乙不在庫房,就要求乙速回,乙不予理會,最終導致孩子餓死。
請根據上述案情,回答下列問題並說明理由:
(1)甲的行為如何定罪?
(2)乙的行為如何定罪?
(3)甲和乙是否構成共同犯罪?
60、2012年4月初,甲與乙、丙簽訂借款合同,約定,甲借給乙120萬元,期限2年,乙每月償還5萬元;丙承擔保證責任,如乙到期無力償還,由丙向甲償還全部借款,合同簽訂後,乙請求甲多借給自己20萬元,甲表示同意,並於2012年4月28日將140萬交給乙,乙出具拮據,載明收到 140萬元,還款期限順延。丙對此不知情。
2012年5月至2012年12月底,乙共計還款40萬元,2013年1月,甲與丁簽訂債權轉讓合同,將甲對乙的債權轉讓給丁,合同簽訂後,甲向乙、丙發出債權轉讓通知書,乙收到後明確表示不同意,丙則未置可否。
請根據上述案情,回答下列問題並說明理由:
(1)甲與乙之間的借款合同何時生效?
(2)丙的擔保屬於何種保證方式?對甲多借乙的20萬元,丙是否應當承擔保證責任?
(3)甲與丁之間的債權轉讓合同是否因乙的不同意而無效?
⑤ 哪位司考達人幫解答一下~
1.故意、過失與意外事件的區分。甲、乙兩人沒有認識到人的存在(「以為是兔子」),所以不成立故意殺人罪;甲、乙兩人的行為發生在山上茅草屋旁邊(「在一茅屋旁的草叢中」),行為人應該認識到有人的存在,所以不成立意外事件,而是過失行為。即本題中甲、乙兩人的行為都是過失行為。
2.過失犯罪的相關理論。過失實行行為只有導致實際的侵害結果才能成立犯罪(過失犯罪屬於侵害犯),即必須證明其過失實行行為與實害結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我國刑法中的共同犯罪就是指的共同故意犯罪,過失行為之間不可能成立共犯,所以對甲、乙兩人的行為應該分別認定,相應地,也就不能適用共同犯罪中的「部分實行全部責任」原則。即本題需要論證究竟是甲還是乙的行為導致了被害人死亡的結果。
3.存疑時有利於被告人的原則。本題中證據能夠證明一人的行為導致被害人死亡,但是卻不能證明究竟是甲還是乙的行為導致,那麼,根據疑罪從無、疑罪從輕的原則,甲、乙兩人的行為與死亡結果之間都沒有因果關系。如果認定任何一人或者兩人的行為與死亡結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那麼證據的證明力都達不到排除合理懷疑的程度,存在冤枉無辜的可能性。
法律\\教育網
本題結論就是:甲、乙兩人的過失行為與死亡結果之間在法律上不存在因果關系,不成立犯罪。ABC選項錯誤,D選項正確。
注意以下關聯考點:
1.如果甲、乙兩人都射中了被害人心臟等致命部位,即兩人的行為都是能獨立導致被害人死亡,則兩人的行為與死亡結果之間都有因果關系(即二重的因果關系)。甲、乙兩人則分別成立過失致人死亡罪。
2.如果甲、乙兩人合作,共同過失行為(即一個過失行為)導致被害人死亡的,兩人的行為與死亡結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兩人成立過失致人死亡罪,屬於共同過失犯罪(注意:不是共同犯罪,也不需要認定為共同過失犯罪,按照各自的行為分別定罪處罰)。
3.如果甲、乙兩人發現草叢中獵物旁邊還有小孩,仍然開槍,結果導致小孩死亡的:
(1)在甲、乙兩人存在共同故意的情形,無論誰導致了結果發生,無論能否查清誰的行為導致結果發生,根據「部分實行全部責任」原則,兩人都成立故意殺人罪(既遂)共犯(間接故意)。
(2)在甲、乙沒有共同故意的情形,如果查清由其中一人導致死亡結果發生的,分別認定為故意殺人既遂與未遂;如果兩人行為競合在一起導致死亡結果發生的(即二重的因果關系),兩人都成立故意殺人罪(既遂);如果無法證明是誰的行為導致結果發生,但能證明由一人的行為導致結果的,由於存在故意殺人罪的實行行為,兩人成立故意殺人罪(未遂)。
4.如果甲、乙的行為導致重傷結果,具體情形與結論參照上述原則。只是要注意,在同時故意傷害的情形,如果導致一個輕傷,能證明由一人行為導致,但不能證明具體是誰導致,則甲、乙無罪(故意傷害輕傷的未遂不受處罰)。本題正確答案為D.
⑥ 刑法中的法定符合說和具體符合說的區別
在刑法理論中,在面對認定犯罪事實時,犯罪嫌人發生具體的事實認識錯誤,即行專為人認識的事實屬與實際發生的事實不一致,但沒有超出同一犯罪構成的范圍,如何具體認定案件的具體情況。
針對處理這種情況,有兩種學說;
第一種是法定符合說:
1.只要(認識到的與實際發生的)二者「在法定構成要件范圍內」一致(符合)時,就成立故意,不必要求具體一致(符合)。
2.行為人主觀認識到的與實際發生的事實不一致,其程度超出了同一構成要件范圍的,則對不一致的事實(對象·結果)不成立犯罪故意。
第二種是具體符合說:
這種學說認為,如果具體不一致的,不成立構成要件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