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筆錄按手印的法律效力

筆錄按手印的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2-03-31 10:46:53

Ⅰ 按手印哪個手指頭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按手印時具體用那個手指在法律上沒有明確的規定。在生活實踐中,一般都是用右手食指來摁手印。「摁手印」「也叫按指印」、「捺手印」、「捺指模」,民間也稱作手押。按手印時,民事行為(簽合同、借款、貸款等)習慣上是右手食指。刑事案件習慣用右手拇指(不容易缺失)。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條 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當事人均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時合同成立。在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立,當事人未採用書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

《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一百八十八條 訊問犯罪嫌疑人,應當製作訊問筆錄。訊問筆錄應當忠實於原話,字跡清楚,詳細具體,並交犯罪嫌疑人核對。犯罪嫌疑人沒有閱讀能力的,應當向他宣讀。如果記載有遺漏或者差錯,應當補充或者改正。犯罪嫌疑人認為訊問筆錄沒有錯誤的,由其在筆錄上逐頁簽名或者蓋章,並捺指印,在末頁寫明「以上筆錄我看過(向我宣讀過),和我說的相符」,同時簽名或者蓋章,並捺指印,註明日期。如果犯罪嫌疑人拒絕簽名、蓋章、捺指印的,應當在筆錄上註明。訊問的檢察人員、書記員也應當在筆錄上簽名。

Ⅱ 現場筆錄當事人沒有按手印有法律效率嗎

簽字也是有法律效率的,如果簽字和手印都沒有,那麼不存在事實了,白錄。

Ⅲ 列印好的詢問筆錄簽字手印能否作為證據

列印好的詢問筆錄,經被詢問人看過並簽字按手印,證明被詢問人確認。可以做為證據。並產生法律效力。供你參考。

Ⅳ 立字據,按手印有法律效力嗎

一般來說,簽訂合同或訂立字據,應當簽字,簽字後該合同或字內據即發生法律效力。
為了容增強該合同或字據的真實性,可以在簽字後,加按手印,這樣更能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如果在合同和字據後,不簽字,只按手印,該合同和字據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按手印和簽字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Ⅳ 按手印有法律效力嗎

合同經過簽字或者蓋章後生效,按手印不是法律規定的簽字程序,要結合其它證據或者相關事實來認定按手印的效力

Ⅵ 案件筆錄多打一個字,筆錄人員可以在原件上簽字按手印修改嗎這樣法律生效嗎

您好,案件筆錄在筆錄人員打好之後,會要求當事人審核的,審核如有需要修改,可以在旁邊修改,後然後簽字生效。

Ⅶ 筆錄詢問筆錄和一些法律文書上按手印有法律依據

在2003年7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作出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在本解釋中專門關於調解的問題進行了規定,第15條規定:「調解達成協議並經審判人員審核後,雙方當事人同意該協議經雙方簽字或按手印生效的,該調解協議自雙方簽名或按手印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當事人要求摘錄或者復制該調解協議的,應予准許。調解協議符合前款規定的,人民法院應當另行製作民事調解書。調解協議生效後一方拒不履行的,另一方可以持民事調解書申請強制執行。」 的規定,引入「捺印」這一法律概念,即蓋指模或圖章,彌補了法律不足。但該條款中用的仍然是「或者」,說明當事人的簽名或捺印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另外,根據科學研究,人的指紋幾乎不存在相同的情況,為避免簽字或蓋章有偽造模仿的爭議,司法實踐中一般均要求按手印

Ⅷ 簽字,按手印的協議有無法律效應

有法律效力。

手寫的協議書按了手印也簽字了,只要協議內容是雙方真實意思的表達,並且協議文本中沒有與現行法律法規相悖的內容,就是合法有效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三十二條:

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一般而言,簽協議的內容合法,簽字、按手印,須協議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非受脅迫、欺詐,這樣的協議就具有法律效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應當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當事人依法可以委託代理人訂立合同。

第五十條規定: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超越許可權訂立的合同,除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超越許可權的以外,該代表合同簽字行為有效。

因此,民事行為人在不違背法律且不存在欺騙行為的,簽訂的協議合同是受法律保護的。

(8)筆錄按手印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一般而言,協議成立有效:

1、當事人意思表示須一致,即合意,這是合同成立的根本要件。凡意思表示不一致,即雖經協議但未達合意者,合同不能成立。

2、有明確的主體,即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當事人。僅有一方當事人是不可能產生合意的,因而也就不可能成立合同。

3、當事人的意思表示須以訂立合同的為目的。不以訂立合同為目的意思表示,即使達成合意,也不能成立合同。

一般認為,年滿十八周歲以上,精神正常者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年滿十六周歲未滿十八周歲,但主要生活來源來源於自己者,也視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如出現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簽訂合同,需看合同內容是否與能力相當,比如日常購買水果(買賣合同),屬於有效合同,但購買商品房,則需要監護人的同意或監護人的追認,否者,協議不能生效。



Ⅸ 借條上的簽名手印是先按的筆錄是後來寫的在法律上有效嗎請問

有效的。
法律對借條內容及簽名捺印的先後順序並未作出規定。只要你們之間借款關系真實,借款實際交付給了借款人,借條作為債權憑證可以證明借款關系的存在。但是,如果你在別人預先簽字捺印的白紙上私自填寫了借款內容的,你的行為違法,嚴重的會被刑事追究。

熱點內容
寒暑假上班違反勞動法 發布:2025-05-05 12:26:17 瀏覽:860
社會與法一線大壯 發布:2025-05-05 12:20:49 瀏覽:325
下列情形中屬於勞動法調整的是 發布:2025-05-05 12:18:33 瀏覽:405
平安司法部 發布:2025-05-05 12:17:57 瀏覽:70
刑法偽造公章 發布:2025-05-05 12:00:43 瀏覽:802
法院對應什麼 發布:2025-05-05 11:59:38 瀏覽:592
依法治國沒人信 發布:2025-05-05 11:53:58 瀏覽:112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搶奪 發布:2025-05-05 11:30:12 瀏覽:825
法院外觀 發布:2025-05-05 10:55:16 瀏覽:394
蘭州離婚律師在線咨詢 發布:2025-05-05 10:51:25 瀏覽: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