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法律責任的年齡界定

法律責任的年齡界定

發布時間: 2022-04-02 22:33:53

㈠ 民事責任年齡是怎麼規定的

1.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2.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3.十八周歲以上的自然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十八條,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民法典》第十九條,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民法典》第二十條,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㈡ 民事責任年齡規定是什麼

民事責任年齡的規定如下:對於成年人,和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而對於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對於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對於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十八條 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㈢ 刑事責任年齡怎麼界定

刑事責任年齡的劃分:從十二周歲開始劃分,十六周歲以上已經是完全刑事責任能力人,但如果在十八周歲以下,法律有從輕減輕處罰的規定,此處減輕是指在判決刑罰的基礎上進行一定的簡短或者減輕。另外,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法院可以對其進行從輕減輕處罰的判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㈣ 法律上如何界定年齡

要看民事,還是刑事。
民事,10歲以前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10歲至版18歲,為限制行為能力人,18歲以後,就是成權年人了,要對自己的行為負完全責任。
刑事,14歲以前,對自己行為不承擔刑事責任。14歲至16歲,只對殺人,放火、搶劫、重傷、販毒、強奸等八種嚴重犯罪才承擔刑事責任。而過了16歲,就要對所有的罪都要承擔刑事責任。而18歲以前,都叫未成年人,如果犯罪,都可以因未成年而從輕減輕處罰。

㈤ 民事責任年齡劃分如何規定

按《民法通則》 其中第19條的規定:
1.十八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2.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3.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徵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4.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
民事行為能力特徵為:
1.由國家通過法律確認和賦予,不由民事主體的主觀意志決定。法律確認一個人有民事行為能力,就承認他有資格進行民事法律行為。
2.民事主體對其民事活動的法律後果負責的資格。只有具備這種資格的主體實施的民事行為才有效,才能對其不法行為承擔責任,否則,實施的民事行為不能發生法律效力
3.民事主體獨立地進行民事活動的資格。有民事行為能力就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並通過民事行為為自己或他人取得權利和設定義務。民事行為能力依民事主體的不同可分為公民的民事行為能力和法人的民事行為能力。
拓展資料:
所謂民事行為能力,就是指民事主體以自己獨立的行為去取得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有民事權利能力而沒有民事行為能力的民事主體,要想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就只能通過他人代理。
自然人的行為能力分三種情況:完全行為能力、限制行為能力、無行為能力。法人的行為能力由法人的機關或代錶行駛。

㈥ 法律規定承擔刑事責任的年齡

《刑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回致人重答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負刑事責任。也即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人只對自己實施的這八種嚴重犯罪承擔刑事責任,在司法實踐中必須嚴格遵守罪刑法定原則,不得突破這一界限。

㈦ 刑事責任年齡是怎麼界定的

法律分析:1、不負刑事責任。根據我國刑法的規定,不滿十四周歲是無責任能力年齡階段。因此,不滿十四周歲的人不管實施何種法益侵害行為,都不負刑事責任。2、相對負刑事責任。根據我國刑法第17條第2款的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因此,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是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階段。3、減輕刑事責任。我國刑法第17條第3款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可見,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是減輕刑事責任能力年齡階段。這是未成年人犯罪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法定情節,表明我國刑法對未成年人犯罪從寬處罰的刑事政策精神。我國刑法第17條第4款規定:「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這里的收容教養是對不負刑事責任的未成年人的一種保安處分措施。4、完全負刑事責任。我國刑法第十七條第一款規定:「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可見,年滿16周歲,是有完全刑事責任的年齡階段。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七條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對依照前三款規定追究刑事責任的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

第十七條 之一 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㈧ 《行政處罰法》關於行政處罰責任年齡是如何界定的

《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五條: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有違法行為的,不予行政處罰,責令監護人加以管教;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有違法行為的,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

第二十六條: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時有違法行為的,不予行政處罰,但應當責令其監護人嚴加看管和治療。間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時有違法行為的,應當給予行政處罰。

(8)法律責任的年齡界定擴展閱讀

我國刑法對未成年人承擔刑事法律責任的年齡作出了不同的規定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㈨ 法律責任年齡是什麼

年齡與法律責任(主要關注1和4,刑事、民事責任年齡):
法律責任年齡就是可以承擔法律責任的合適年齡,分4類。
1、法定刑事責任年齡我國刑法對刑事責任年齡的規定採取了四分法:(1)絕對無刑事責任年齡,即不滿14周歲的人,對任何犯罪都不負刑事責任。(2)相對刑事責任年齡,即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除上述罪名外,因不滿16周歲不予刑事處罰,但要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3)減輕刑事責任年齡,即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4)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即已滿16周歲的,犯任何罪,都必須負刑事責任。但犯罪時未滿18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
2、法定勞動年齡除文藝、體育和特種工藝部門外,均不能使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勞動,年滿16周歲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不得安排從事礦山、井下、有毒有害、第四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其他禁忌從事的勞動。
3、法定結婚年齡男性不得早於22周歲,女性不得早於20周歲,少數民族地區可適當放寬。
4、法定民事行為能力年齡《民法通則》規定:不滿10周歲的未成年人實施的民事行為,為無效民事行為,沒有法律效力,一切民事活動只能由他的法定代理人負責。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年滿18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取得憲法和法律賦予公民的一切權利和義務。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5、道路交通限制年齡《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駕駛自行車、三輪車必須年滿12周歲,未滿12周歲的兒童屬於限制或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公路上騎自行車發生交通事故,其監護人承擔疏於監護的民事責任。
希望有所參考意義。

㈩ 法律對承擔民事責任,刑事責任,行政責任的年齡規定是什麼

一、民事責任

《民法總則》第17、18條規定:「十八周歲以上的自然人為成年人。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二、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17條規定: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三、行政責任

行政責任是相對於行政主體來說的,不存在對年齡的規定問題。

對行政主體來說,其責任能力的確認沒有特殊的要求,只要是國家行政機關或者是被法律、法規授權具有行政主體資格就行;而對行政相對人中的公民而言,法定責任能力的認定,必須是達到法定的年齡、具有正常的智力等,否則即使有行政違法行為存在也不能追究行政責任。

(10)法律責任的年齡界定擴展閱讀

民事責任,刑事責任,行政責任的主要區別

一、民事責任的性質主要為財產責任。大多基於民事法律關系設立,雙方是平等民事主體。

二、行政責任本質上為一種政治責任。 其性質是行政違規或違反行政紀律,還不能追究刑事責任。 只能在行政上對法律責任和紀律責任進行調查。

三、刑事責任指依法對刑事司法機關的刑事司法和刑事判決進行刑事評估和譴責。 這是一種犯罪行為。

熱點內容
甘肅省行政執法人員綜合法律知識考試試題 發布:2025-05-03 20:59:52 瀏覽:97
常紅法院 發布:2025-05-03 20:59:48 瀏覽:369
香港立法會條例 發布:2025-05-03 20:57:01 瀏覽:860
勞動法已滿16歲未滿18歲 發布:2025-05-03 20:55:33 瀏覽:687
橫向壟斷協議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3 20:53:23 瀏覽:852
國家行政機關是經濟法的主體 發布:2025-05-03 20:53:20 瀏覽:953
勞動法法的未成年人的年齡 發布:2025-05-03 20:52:41 瀏覽:463
江西省生育保險條例 發布:2025-05-03 20:40:01 瀏覽:476
不良債權合同法 發布:2025-05-03 20:38:54 瀏覽:300
15年中級會計經濟法考試真題 發布:2025-05-03 20:38:52 瀏覽: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