賬做錯了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Ⅰ 會計賬務處理錯誤需要承擔什麼責任
如果因做賬錯誤,給單位帶來損失,一般會受到單位內部紀律的追究。如果錯誤是故意的,並且造成國家稅款損失,稅務機關會依法追究責任,對做假賬的,稅務機關還可以提請財政部門吊銷會計人員的會計證。
Ⅱ 公司做假賬員工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法律分析:做假賬屬於違法犯罪搜索行為,尚不構成犯罪的,只是給予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照我國刑法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一般在單位犯罪的情況下,《刑法》規定了只追究兩種人的法律責任:
第一種人是直接負責人。也就是違法行為的指使者,可以是法人代表、也可以是財務經理、財務總監。
第二種人就是直接責任人,也就是違法行為的經辦人,一般是單位的會計。
對於法人代表而言,刑法只有在三種情況才會要求法人對偷稅犯罪行為來承擔法律責任:
第一種情況,如果法人代表是涉稅違法行為的直接責任人。偷稅行為是法人代表自己做的,公司其他人不知道。那麼就要承擔法律責任。
第二種情況,法人代表授意企業的財務總監、會計操作的,那就要承擔法律責任。劉曉慶稅案中,電視台播放劉曉慶的連續劇所付的款項,應做營業收入。但是等會計請示她的時候,她要求將這部分收入掛在往來賬上。那麼這種行為就屬於劉曉慶指使行為。
第三種情況,明知道單位有偷稅的行為,法人代表並不制止。雖然在這種情況下,法人代表沒有參與違法行為,但明知道單位有偷稅的行為不制止的,也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第二十六條 單位領導人、會計人員和其他人員偽造、變造、故意毀滅會計憑證、會計帳簿、會計報表和其他會計資料的,或者利用虛假的會計憑證、會計帳簿、會計報表和其他會計資料偷稅或者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眾利益的,由財政、審計、稅務機關或者其他有關主管部門依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職責負責處理,追究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七條 會計人員對不真實、不合法的原始憑證予以受理,或者對違法的收支不向單位領導人提出書面意見,或者對嚴重違法損害國家和社會公眾利益的收支不向主管單位或者財政、審計、稅務機關報告,情節嚴重的,給予行政處分;給公私財產造成重大損失,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八條 單位領導人接到會計人員按照本法第十九條第二款規定提出的書面意見,對違法的收支決定予以辦理或者無正當理由逾期不作出處理決定,造成嚴重後果的,給予行政處分;給公私財產造成重大損失,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九條 單位領導人和其他人員對依照本法履行職責的會計人員進行打擊報復的,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Ⅲ 記賬錯誤會付法律責任沒
這個看你們公司怎麼處理了,說你錯你就錯了,讓你賠償那就只能賠償或者辭職,說你沒錯就沒錯,看老闆的態度了
Ⅳ 接手了亂賬要負什麼責任
對於你接手以前的亂帳,你不需要負任何法律責任!但通常這樣的亂帳會導致你後面的工作比較難做和難推進,只要你自己經手的帳目沒問題就不會觸犯法律,也不會承擔任何責任!
Ⅳ 財務的賬目和金錢不對,應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正常管賬不管錢,管錢不管帳,這是財務的不成文的規矩。既然賬目已經移交,就沒你的事。除非你沒移交清楚。30萬,不是一個小數目,該報案趕快去報案。到檢察院去。
Ⅵ 店員算錯帳買家需要負法律責任嗎
如果是明顯的錯誤並且店方能提供證據,或許買家需要承擔不當得利的責任。
比如標價1萬元的商品,店員把10000看成100.00,買家給了100元就走人,明顯存在主觀故意。
關鍵看事件的背景和雙方的證據。
Ⅶ 賬目不清,我要承擔責任嗎
不合理的費用 如果你能拿出有領導簽字(也就是審批過的)支出單據 無論單據合理不合理 你都沒有經濟上的責任 最多隻是賬務處理不規范 這不算大問題
但是如果你拿不出單據來證明這些款項支出有審批 你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畢竟支出是有你經手錢才出去的
像這些錢 你可以寫一個情況說明 說明這些錢的支出用途 然後讓副總經理簽字認可 經濟責任就轉嫁到副總經理身上了
----------------------------------------------------
順便 像你這種情況 除去經濟責任 你可能要負擔會計法中部分法律責任 以下是節選:
《會計法》節選
第四十三條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有前款行為,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予以通報,可以對單位並處五千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三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撤職直至開除的行政處分;對其中的會計人員,並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第四十四條隱匿或者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有前款行為,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予以通報,可以對單位並處五千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三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撤職直至開除的行政處分;對其中的會計人員,並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Ⅷ 匯款錯誤收款人是否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網友你好:
收到該款的人承擔退還該部分錢款的民事法律責任。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二條:沒有合法依據,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損失的人。
這就是所謂的不當得利之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