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法最新第87條
⑴ 勞動合同法第87條是怎麼規定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87條規定的內容是,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後要承擔的法律責任,一般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應該支付賠償金,按照規定,賠償金是經濟補償金的兩倍,不過經濟補償金也是根據員工的工齡,以及被辭退前一年的平均工資計算的。一、勞動合同法第87條是怎麼規定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八十七條【違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法律責任】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二、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爭議餓仲裁流程是什麼?
1、提交申請書:當事人申請仲裁,應當提交書面仲裁申請書,並按照被申請人數提交副本。
2、仲裁受理:仲裁委員會應當自收到仲裁申請之日起五日內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決定。仲裁委員會決定受理的,應當自作出決定之日起五日內將申訴書副本送達被申請人。決定不予受理的,應當說明理由。
3、開庭審理:仲裁庭應當於開庭的五日前,將開庭日期、地點書面通知雙方當事人。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對申請人按照撤訴自理,對被申請人可以做缺席裁決。
4、仲裁調解:仲裁庭處理勞動爭議應當先行調解,在查明事實的基礎上促使當事人雙方自願達成協議。調解達成協議的,仲裁庭應當根據協議內容製作調解書,調解書自送達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調解未達成協議的,仲裁庭應當及時裁決。
5、仲裁裁決:仲裁庭裁決勞動爭議案件,應當自勞動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申請之日起四十五日內結束。案情復雜需要延期的,經批准可以延期並書面通知當事人,延長期限不超過十五日。仲裁庭裁決後應當製作仲裁書送達雙方當事人。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即發生法律效力。
三、勞動合同具有哪些法律特徵?
(1)勞動合同的主體是特定的。必須一方是具有法人資格的用人單位或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經濟組織和個人;另一方是具有勞動權力能力和勞動行為能力的勞動者。
(2)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在履行勞動合同的過程中,存在著管理關系,即勞動者一方必須加入到用人單位一方中去,成為該單位的一名職工,接受用人單位的管理並依法取得勞動報酬。
(3)勞動合同的性質決定了勞動合同的內容以法定為多、為主,以商定為少、為輔,即勞動合同的許多內容必須遵守國家的法律規定,如工資、保險、保護、安全生產等,而當事人之間對合同內容的協商餘地較小。
(4)在特定條件下,勞動合同往往涉及第三人的物質利益,即勞動合同內容往往不僅限於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有時還需涉及勞動者的直系親屬在一定條件下享受的物質幫助權。如勞動者死亡後遺屬待遇等。
雖然用人單位在勞動關系中屬於管理者,可是法律層面上,用人單位跟勞動者的地位是平等的,員工服從於用人單位的管理,這並不代表用人單位可以無視員工的合法權益,用人單位無正當理由解除勞動合同,是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的。
⑵ 勞動合同法第87條規定
法律分析:第八十七條規定的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的情形必須是勞動者能夠選擇要求繼續履行的情形。在用人單位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的三類規定中,用人單位違反第一、二類規定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都有權選擇要求繼續履行,除非客觀上履行不能。但用人單位違反第三類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無權要求繼續履行,因為用人單位可以隨時補正程序性瑕疵。如用人單位在沒有提前30天通知勞動者的情況下就解除了勞動合同,假如該勞動者主張解除行為違法並要求繼續履行合同,用人單位大不了提前30天重新送達解除勞動合同通知,30天後該勞動合同還是要被解除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八十七條 違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法律責任,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⑶ 勞動合同法第87條規定是什麼
勞動合同法第87條的規定涉及用人單位在違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的賠償責任。具體而言,如果用人單位違反相關法律規定,擅自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那麼它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相當於經濟補償金兩倍的賠償金。這一條款旨在保障勞動者的權益,防止用人單位濫用合同解除權,確保勞動關系的穩定性和公平性。
在實施過程中,用人單位必須嚴格遵循勞動合同法的規定,特別是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必須遵守法定程序和條件。若用人單位違反法律規定,例如未經勞動者同意即解除合同,或是在合同到期前無正當理由終止合同,都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例如,如果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五年,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其經濟補償金應為五個月工資。若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則應向勞動者支付相當於十個月工資的賠償金。
此外,勞動合同法第87條還規定了在某些特定情況下,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這包括勞動者因病或非因工負傷在規定醫療期內,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以及勞動者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等情況。在這些情況下,用人單位若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將面臨法律責任。
綜上所述,勞動合同法第87條對用人單位的違法行為進行了明確制裁,旨在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用人單位應嚴格遵守法律規定,維護勞動關系的穩定性和公平性,同時勞動者也應了解自身權益,積極維護自己的合法利益。
⑷ 勞動合同法第87條規定是什麼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的規定是: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 違反規定:指的是用人單位在沒有合法依據或未遵循法定程序的情況下,單方面解除或終止與勞動者的勞動合同。
- 經濟補償標准: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以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 二倍支付賠償金:若用人單位違反規定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則需按照上述經濟補償標準的兩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⑸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內容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瞎毀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規定的是賠償責任,而且數額是經濟補償金的二倍,帶有明顯的懲罰性。一般來說,懲罰性質的賠償責任所對應的違法行為應該是嚴重的違法行為,至少應該是較嚴重的違法行為。在用人單位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的三類規定中,用人單位違反任何一類規定,都是違法行為。
拓展資料:什麼是勞動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是為明確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制定的關於勞動合同的法律條文。
勞動合同,又稱勞動契約、勞動協議。勞動合同是調整勞動關系的基本法律形式,也是確立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勞動關系的基本前提,在勞動法中占據核心的地位。以合同期限為標准,勞動合同可分為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期限,是指勞動合同的有效時間,是雙方當事人所訂立的勞動合同起始和終止的時間,也是勞動關系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時間。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孫孝四條(規章制度)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勞動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
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
在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實施過程中,工會或者則神稿職工認為不適當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通過協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單位應當將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