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反公務員員法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1. 公務員法法律責任主體包括哪幾種
公務員法根據法律義務主體的不同,在公務員法中明確了法律責任主體,以確保公務員法的實施。這些主體主要包括:
1、國家及公務員機關。公務員各級機關依照公務員法規定的許可權履行公務員管理職責。機關作為公務員的管理者,有管理公務員活動的權利,也有保障公務員合法權益和執行有關指令的義務。機關在公務員法中的責任包括立法責任、執法責任、司法責任等。此外,依照公務員法的規定,機關因錯誤的具體人事處理對公務員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依法給予賠償。根據國家賠償法規定,國家有著依法給予公務員賠償的義務,因此,公務員法的法律責任主體還包括國家;
2、公務員。公務員作為公務員法的調整對象,有義務遵守公務員法規定的各項義務,遵守公務員紀律和各項規定,接受有關機關及其領導人的指令。公務員不履行公務員法規定的義務,不遵守公務員紀律和有關規定,濫用職權和違反職責的行為,必須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在一定條件下,公務員將與國家機關承擔連帶的法律責任。關於公務員的法律責任問題,不僅涉及公務員法,其他相關法律法規以及規定等都有相應的責任追究制度,公務員法對此未做專門規定;
3、行政公務人員。公務員法的監管主體是公務員機關,同時還包括在其中工作的行政公務人員。機關通過在其中工作的行政公務人員依照公務員法對其所屬公務員進行管理。公務員法的行政公務人員既可以是從事公務員管理工作的公務員,也可以是公務員綜合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還可以是受委託從事公務員相關事務工作的人員。這些人員在從事公務員相關事務的過程中,必須嚴格遵照法定義務,如果濫用職權或違反職責,將承擔法定的個人責任;
4、其他單位和個人。按照公務員法的規定,辭去公職或者退休等離職的公務員必須繼續遵守公務員法關於辭職退休後的有關義務,包括保守秘密、遵紀守法、從業限制等。離職後的公務員如果違反了這些規定,應根據情節輕重確定其相應的責任。此外,其他有關單位和個人,包括不依法接受公務員工資調查的企業、違規接收離職公務員的單位、參加公務員考試的個人等,在與公務員管理相關的社會生活活動中也必須履行公務員法規定的相對人的義務,服從具有法律效力的命令和決定,執行生效的裁決、處罰等。從某種意義講,他們也是法律責任的相對主體或義務主體。
參考來源:http://china.findlaw.cn/info/guojiafa/gwyf/gwyjc/gwycj/20091015/77255.html
2. 違反公務員法怎麼處理
法律分析:由縣級以上領導機關或者公務員主管部門按照管理許可權,區別不同情況,分別予以責令糾正或者宣布無效;對負有責任的領導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根據情節輕重,給予批評教育、責令檢查、誡勉、組織調整、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第一百零八條 公務員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違反本法規定,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給予處分或者由監察機關依法給予政務處分。
第一百零九條 在公務員錄用、聘任等工作中,有隱瞞真實信息、弄虛作假、考試作弊、擾亂考試秩序等行為的,由公務員主管部門根據情節作出考試成績無效、取消資格、限制報考等處理;情節嚴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3. 《國家公務員制度》當公務員不依法履行法定義務時,必須承擔的哪些法律責任
說的太籠統。可以參考以下規定:(現在沒有《國家公務員制度》)
《公務員法》第五十三條 公務員必須遵守紀律,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散布有損國家聲譽的言論,組織或者參加旨在反對國家的集會、遊行、示威等活動; (二)組織或者參加非法組織,組織或者參加罷工; (三)玩忽職守,貽誤工作; (四)拒絕執行上級依法作出的決定和命令; (五)壓制批評,打擊報復; (六)弄虛作假,誤導、欺騙領導和公眾; (七)貪污、行賄、受賄,利用職務之便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私利; (八)違反財經紀律,浪費國家資財; (九)濫用職權,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十)泄露國家秘密或者工作秘密; (十一)在對外交往中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 (十二)參與或者支持色情、吸毒、賭博、迷信等活動; (十三)違反職業道德、社會公德; (十四)從事或者參與營利性活動,在企業或者其他營利性組織中兼任職務; (十五)曠工或者因公外出、請假期滿無正當理由逾期不歸; (十六)違反紀律的其他行為。
第五十五條 公務員因違法違紀應當承擔紀律責任的,依照本法給予處分;違紀行為情節輕微,經批評教育後改正的,可以免予處分。
第五十六條
處分分為: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
4. 公務人員違紀違法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根據責任引起的原因,分為行政違法責任、行政不當責任、行政侵權責任。
行政違法責任是行政公務人員違法行政所應承擔的責任。依據行為的內容和形式,可以將行政違法劃分為實體行政違法和程序行政違法。實體行政違法是指行政公務人員的行政行為不符合法律規范要求的實質要件,表現為行政失職、越權行使職權、濫用職權、行政行為的內容違背法律規定等。程序行政違法是指行政公務人員的行政行為不符合法律規范要求的形式要件,表現為行政行為的作出和實施違反法律規定的步驟和時限,以及表現形式不符合法律規范等。 行政不當責任是行政公務人員不當行政所應承擔的責任。行政不當或行政失當,是指行政公務人員作出的自由裁量行為雖然合法但不合理。如果說行政違法的確定標準是客觀的法律規范,那麼,行政不當的確定標准則帶有一定的主觀性。一般來講,判斷行政公務人員的行政行為是否合理,應當考慮以下因素:一是行政行為的作出是否符合行政目的;二是行政行為是否符合法律價值、客觀規律和生活常理;三是是否考慮了正當的因素。行政不當與行政違法有著明顯的區別。前者侵犯的是行政關系的合理性,後者侵犯的是行政關系的合法性。行政公務人員的行政行為違法,必須承擔由此引起的法律責任,而行政不當並不必然導致法律責任。也就是說,只有在法律規定的條件下,行政公務人員才承擔因行政不當而引起的法律責任,而且一般是補救性法律責任。
行政侵權責任是行政公務人員因其違法失職行為侵犯行政相對人合法權益,造成行政相對人人身、財產或精神上的損害所應承擔的責任。其責任形式主要是損害賠償,其他責任形式還有返還財產、恢復原狀、賠禮道歉、恢復名譽等。行政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包括:行政公務人員在行使職權過程中侵犯行政相對人合法權益的行政侵權行為;行政相對人在人身、財產或精神方面受到損害的事實;侵權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的因果關系。需要指出的是,行政侵權責任雖然以違法為前提,但它不同於一般的行政違法責任。二者的最大區別在於:行政違法責任的主要構成是行為違法,至於該行為是否對行政相對人造成損害並不影響責任的成立;而行政侵權責任的主要構成是侵權,不僅要有違法行為,還要有損害結果。如果沒有損害結果的發生或者違法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沒有因果關系,行政侵權責任就不能成立。
法律責任包括行政法律責任、民事法律責任、刑事法律責任和違憲法律責任。在不同的法律責任中,其歸責原則和承擔責任的具體形式都不相同。
行政法律責任是指行政公務人員由於違反行政法律規范或不履行行政法律義務,損害行政法保護的個人、組織的合法權益或國家社會公益所應承擔的否定性法律後果。行政公務人員承擔行政法律責任的方式主要是行政處分,其具體形式有三類:一是精神處分,包括通報批評、警告、嚴重警告、訓誡、記過、記大過等;二是職務處分,包括停職、降職、免職、撤職、調離、強制退休、開除或解僱等;三是薪俸處分,包括減薪、停薪、罰薪、停發補貼、減少退休金等。
民事法律責任是指行政公務人員因實施民事違法行為而依照民法應承擔的不利的民事法律後果。《民法通則》第121條明確規定,「國家機關或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執行職務中,侵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承擔民事法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返還財產;恢復原狀;賠償損失;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等。
刑事法律責任是行政公務人員因實施刑事法律禁止的行為所應承擔的法律後果,是國家根據刑事法律對其犯罪行為的否定性評價和譴責。承擔刑事法律責任的基本方式是刑罰,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主刑的種類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的種類有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除刑罰之外,其輔助方式還有訓誡、責令具結悔過、保安處分等不同形式。
違憲法律責任是指行政公務人員因其行為與憲法的原則或內容相抵觸而應承擔的法律後果。憲法作為國家的根本大法,其規范分為兩大類:一類規范明確、具體,可以直接約束有關立法機關、司法機關和行政機關;另一類規范則具有原則性、概括性,只對國家機關、公民、法人具有間接約束力。也就是說,後一種憲法規范一般不能直接適用,需要將其精神具體化為部門法的法律規范,依據具體法律進行處理。在現實生活中,行政公務人員的違憲法律責任與行政法律責任多是在責任競合的情況下出現的,大都可以依據部門法進行追究和懲戒。
根據引起責任的法律事實與責任人的關系,分為直接責任、間接責任、連帶責任。 直接責任,是指行政公務人員對自己實施的違法或不當行為以及所造成的後果承擔責任的責任形態。其最大特點是自己對自己實施的行為承擔責任。因此,直接責任就是行政公務人員「自己的責任」,是責任人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5. 公務員有瀆職行為的應負什麼法律責任.--
瀆職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濫用職權回、玩忽職答守,妨害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損害公眾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職務活動客觀公正性的信賴,致使國家與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刑法規定瀆職罪是為了保護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以及公眾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職務活動客觀公正性的信賴。
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情節嚴重,是指向性質嚴重的犯罪分子或者犯罪集團通風報信、提供便利的;多次向犯罪分子通風報信的,或者因向犯罪分子通風報信、提供便利,造成嚴重後果的等。
6. 公務員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公務員要承擔的法律責任
第一百零一條 對有下列違反本法規定情形的,由縣級以上領導機關或者公務員主管部門按照管理許可權,區別不同情況,分別予以責令糾正或者宣布無效;對負有責任的領導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根據情節輕重,給予批評教育或者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不按編制限額、職數或者任職資格條件進行公務員錄用、調任、轉任、聘任和晉升的;
(二)不按規定條件進行公務員獎懲、迴避和辦理退休的;
(三)不按規定程序進行公務員錄用、調任、轉任、聘任、晉升、競爭上崗、公開選拔以及考核、獎懲的;
(四)違反國家規定,更改公務員工資、福利、保險待遇標準的;
(五)在錄用、競爭上崗、公開選拔中發生泄露試題、違反考場紀律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開、公正的;
(六)不按規定受理和處理公務員申訴、控告的;
(七)違反本法規定的其他情形的。
第一百零二條 公務員辭去公職或者退休的,原系領導成員的公務員在離職三年內,其他公務員在離職兩年內,不得到與原工作業務直接相關的企業或者其他營利性組織任職,不得從事與原工作業務直接相關的營利性活動。
公務員辭去公職或者退休後有違反前款規定行為的,由其原所在機關的同級公務員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沒收該人員從業期間的違法所得,責令接收單位將該人員予以清退,並根據情節輕重,對接收單位處以被處罰人員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第一百零三條 機關因錯誤的具體人事處理對公務員造成名譽損害的,應當賠禮道歉、恢復名譽、消除影響;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依法給予賠償。
第一百零四條 公務員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違反本法規定,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給予處分。
希望幫到你!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7. 對違反《公務員法》的行為應該如何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的具體處理規定
「...第九章 懲 戒
第五十三條 公務員必須遵守紀律,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散布有損國家聲譽的言論,組織或者參加旨在反對國家的集會、遊行、示威等活動;
(二)組織或者參加非法組織,組織或者參加罷工;
(三)玩忽職守,貽誤工作;
(四)拒絕執行上級依法作出的決定和命令;
(五)壓制批評,打擊報復;
(六)弄虛作假,誤導、欺騙領導和公眾;
(七)貪污、行賄、受賄,利用職務之便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私利;
(八)違反財經紀律,浪費國家資財;
(九)濫用職權,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十)泄露國家秘密或者工作秘密;
(十一)在對外交往中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
(十二)參與或者支持色情、吸毒、賭博、迷信等活動;
(十三)違反職業道德、社會公德;
(十四)從事或者參與營利性活動,在企業或者其他營利性組織中兼任職務;
(十五)曠工或者因公外出、請假期滿無正當理由逾期不歸;
(十六)違反紀律的其他行為。
第五十四條 公務員執行公務時,認為上級的決定或者命令有錯誤的,可以向上級提出改正或者撤銷該決定或者命令的意見;上級不改變該決定或者命令,或者要求立即執行的,公務員應當執行該決定或者命令,執行的後果由上級負責,公務員不承擔責任;但是,公務員執行明顯違法的決定或者命令的,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
第五十五條 公務員因違法違紀應當承擔紀律責任的,依照本法給予處分;違紀行為情節輕微,經批評教育後改正的,可以免予處分。
第五十六條 處分分為: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
第五十七條 對公務員的處分,應當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定性准確、處理恰當、程序合法、手續完備。
公務員違紀的,應當由處分決定機關決定對公務員違紀的情況進行調查,並將調查認定的事實及擬給予處分的依據告知公務員本人。公務員有權進行陳述和申辯。
處分決定機關認為對公務員應當給予處分的,應當在規定的期限內,按照管理許可權和規定的程序作出處分決定。處分決定應當以書面形式通知公務員本人。
第五十八條 公務員在受處分期間不得晉升職務和級別,其中受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處分的,不得晉升工資檔次。
受處分的期間為:警告,六個月;記過,十二個月;記大過,十八個月;降級、撤職,二十四個月。
受撤職處分的,按照規定降低級別。
第五十九條 公務員受開除以外的處分,在受處分期間有悔改表現,並且沒有再發生違紀行為的,處分期滿後,由處分決定機關解除處分並以書面形式通知本人。
解除處分後,晉升工資檔次、級別和職務不再受原處分的影響。但是,解除降級、撤職處分的,不視為恢復原級別、原職務。 」
8. 國家公務員在執行公務過程中因違法失職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是
國家公務員在執行職務過程中,因違法失職所承擔的責任主要包括行政責任和民事責任
一般的違法行為,只承擔民事責任,因為是公務員執行公務過程中,可能需要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只有嚴重到構成犯罪,才能直接追究刑事責任。
如果答案對您有幫助,真誠希望您的採納和好評哦!!
祝:學習進步哦!!
*^_^*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