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門診部負責人要負的法律責任
1. 門診部營業執照負責人的法律責任
診所的負責人就是診所里的大事都屬於自己管的,例如:醫療事故等,這些都是大型的事故來。
2. 個體診所負責人的法律責任
個體診所負責人的法律責任,及醫療損害的賠償責任,就是指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在醫療過程中因過失,或者在法律規定的情況下無論有無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或者其他損害,應當承擔的以損害賠償為主要方式的侵權責任。具體多大的責任,需根據事故的性質來判斷。
個人申辦的診所,一般來說法人和負責人是一個人,且法人必須要有醫師執業證,並滿足獲到醫師資格證5年以上。如果個體診所法人和負責人不是一個人,那麼責任的分配就是個體診所的法定代表人對外代表診所承擔責任,診所負責任人對內承擔相應的責任。
(2)醫療門診部負責人要負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個體診所負責人的相關法律規定:
《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第十三條
在城市設置診所的個人,必須同時具備下列條件:
(一)經醫師執業技術考核合格,取得《醫師執業證書》;
(二)取得《醫師執業證書》或者醫師職稱後,從事五年以上同一專業的臨床工作;
(三)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條件。 醫師執業技術標准另行制定。 在鄉鎮和村設置診所的個人的條件,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規定。
第十四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設置醫療機構,由政府指定或者任命的擬設醫療機構的籌建負責人申請;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設置醫療機構,由其代表人申請;個人設置醫療機構,由設置人申請;兩人以上合夥設置醫療機構,由合夥人共同申請。
第二十條
縣級以上地方衛生行政部門依據當地《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及本細則審查和批准醫療機構的設置。 申請設置醫療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批准:
(一)不符合當地《醫療機構設置規劃》;
(二)設置人不符合規定的條件;
(三)不能提供滿足投資總額的資信證明;
(四)投資總額不能滿足各項預算開支;
(五)醫療機構選址不合理;
(六)污水、污物、糞便處理方案不合理;
(七)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七十七條
對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執業的,責令其停止執業活動,沒收非法所得和葯品、器械,並處以三千元以下的罰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責令其停止執業活動,沒收非法所得和葯品、器械,處以三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因擅自執業曾受過衛生行政部門處罰;
(二)擅自執業的人員為非衛生技術專業人員;
(三)擅自執業時間在三個月以上;
(四)給患者造成傷害;
(五)使用假葯、劣葯蒙騙患者;
(六)以行醫為名騙取患者錢物;
(七)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它情形。
3. 醫療器械公司企業負責人需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承擔法人責任。
法人責任是由法人對其違法行為承擔的法律責任。法人是內社會組織,它不容同於公民。
法人的責任是一種有限的責任,即法人只以其所有的或經營管理的財產承擔法律責任。當然,法人工作人員只有在其執行職務中的行為及法人代理人在法人授權范圍內的行為,才可能產生法人責任。非執行職務的行為或超越代理權的行為,不是法人的行為,只是法人工作人員或法人代理人的個人行為,不發生法人責任。
4. 個人門診人為的醫療事故要負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醫療事故中醫療過失行為責任程度分為:
(一)完全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後專果完全由醫療過失行為造屬成。
(二)主要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後果主要由醫療過失行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三)次要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後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失行為起次要作用。
(四)輕微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後果絕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失行為起輕微作用。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五十五條
醫療機構發生醫療事故的,由衛生行政部門根據醫療事故等級和情節,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責令限期停業整頓直至由原發證部門吊銷執業許可證,對負有責任的醫務人員依照刑法關於醫療事故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者紀律處分。
對發生醫療事故的有關醫務人員,除依照前款處罰外,衛生行政部門並可以責令暫停6個月以上1年以下執業活動;情節嚴重的,吊銷其執業證書。
5. 求助法律專家:發生醫療事故,醫院要承擔什麼責任
首先,我非常鄙視那些表面幫助別人,暗地為自己謀福利的律師!
某些律師,多份愛心,內在網路上幫別人解答容些問題,別把眼睛盯在錢上,OK?
我的回答:
一旦追究了這人的刑事責任,醫院的責任通常說來,會減輕很多。如果找個好點的律師,完全有可能免責。
另外,我想說的是,司法實踐中,為了盡量實現所謂的「訴訟利益最大化」,原告都會將盡量多的人列為「被告」。所以,一旦你的單位,被列為被告,也別擔心。
從你的描述來看,一旦那個責任人賠償能力有限,處於公平責任考慮,法院也很有可能讓你的單位承擔少許責任。但,如果你說的屬實,承擔的責任微乎其微。因為,本案的性質,很可能被定性為「刑事(附帶民事)」。
以上意見,僅供參考。沒有看到卷宗,只能根據你的描述,作以上大體解答。祝好運!
6. 未經批准擅自開辦醫療機構行醫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未經批准擅自開辦醫療機構行醫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規定,對人身健康造成傷害的構成非法行醫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規定:
第三十九條 未經批准擅自開辦醫療機構行醫或者非醫師行醫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予以取締,沒收其違法所得及其葯品、器械,並處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醫師吊銷其執業證書;給患者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
第三百三十六條 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人非法行醫,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造成就診人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人擅自為他人進行節育復通手術、假節育手術、終止妊娠手術或者摘取宮內節育器,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造成就診人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6)醫療門診部負責人要負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治非法行醫從源頭抓起
違規開具處方葯、醫療器械消毒不達標、未經核准進行抗菌葯物靜脈輸液……北京37家醫療診所日前因違規被查。這是北京警方通報的消息。
日前,北京市公安局聯合多部門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打擊整治非法行醫專項行動,嚴厲打擊非法行醫違法犯罪行為,聯合整治正規醫療診所違規問題。
11月20日,專項行動在昌平地區率先打響。當日,北京市公安局環食葯旅總隊聯合衛生監督、食葯稽查、消防等部門,出動警力150名,行政執法人員63名,分成19個檢查組對昌平回龍觀、天通苑、霍營、沙河等地區的醫葯場所進行了聯合執法檢查。
其間,執法人員共檢查醫療機構120家,醫療美容場所及葯店40家,核查從業人員254人,檢查出租房屋160間,責令整改消防隱患52處。
對於發現37家診所存在的超出登記診療科目開展醫療服務活動、醫療器械消毒不達標、醫師護士注冊地址與實際從業地址不符、未經核准開展抗菌葯物靜脈輸液、助理醫師未按規范執業、醫療廢物處置不規范、開具處方不規范等多種違規行為,現場進行了查處。
北京市公安局環食葯旅總隊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多部門在昌平地區開展的聯合執法,是北京市公安局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打擊整治非法行醫專項行動的開始,旨在進一步強化醫療安全源頭治理、綜合治理,保障群眾就醫安全。
「專項行動在重點查處非法行醫等相關問題的同時,還將針對治安管理、消防安全方面的問題開展全面清理整治,消除各類安全隱患。」
警方提示,廣大市民就醫時一定要前往正規醫療機構就診,就診時注意查看機構場所內是否懸掛《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是否公開執業人員的照片、《醫師資格證書》和工作崗位。對於證件存疑的,可以通過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網站「便民服務」欄目進行真偽查詢。
7. 醫療機構許可證上的主要負責人應承擔什麼責任
1、根來據我國法律的規源定,醫療機構是法人,如果患者和醫療機構發生糾紛的,要承擔責任的當事人是醫療機構,而不是其主要負責人。特殊情況下,如單位涉及犯罪的情況,主要負責人可能要承擔刑事責任。
2、民法通則第三十六條規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
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從法人成立時產生,到法人終止時消滅。
第三十七條 法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一)依法成立;(二)有必要的財產或者經費;(三)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和場所;(四)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第三十八條 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組織章程規定,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負責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8. 醫院里的職工和職工打架,醫院負責人要負什麼法律責任嗎
你好,只要不出人命案子,負責人最多承擔管理不善責任,不會負法律責任。
9. 醫療機構許可證上的主要負責人應承擔什麼責任
1、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醫療機構是法人,如果患者和醫療機構發生糾紛的,要承擔責任內的當事人是容醫療機構,而不是其主要負責人。特殊情況下,如單位涉及犯罪的情況,主要負責人可能要承擔刑事責任。
2、民法通則第三十六條規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
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從法人成立時產生,到法人終止時消滅。
第三十七條 法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一)依法成立;(二)有必要的財產或者經費;(三)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和場所;(四)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第三十八條 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組織章程規定,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負責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