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對土地棄耕的法律責任

對土地棄耕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4-20 02:56:18

『壹』 農村土地承包法關於棄耕的後果

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的規定,土地承包者應該履行法律法規規定的其它義務。《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七條規定:承包經營耕地的單位或者個人連續兩年棄耕拋荒的,原發包單位應當終止承包合同,收回發包的耕地。

『貳』 土地荒廢幾年國家就有權收回

二年,《土地管理法》第37條規定:承包經營耕地的單位或者個人連續二年棄耕拋荒的,原發包單位應當終止承包合同,收回發包的耕地。

一般情況下是兩年,根據閑置土地處理辦法規定:第二條本辦法所稱閑置土地,是指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人超過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有償使用合同或者劃撥決定書約定、規定的動工開發日期滿一年未動工開發的國有建設用地。

已動工開發但開發建設用地面積占應動工開發建設用地總面積不足三分之一或者已投資額占總投資額不足百分之二十五,中止開發建設滿一年的國有建設用地,也可以認定為閑置土地。

我們在現實生活當中,如果獲得了土地使用權,那麼就需要積極的使用土地,這樣才能夠使我們國家的相關資源能夠得到利用,也不會予以限制,如果說土地使用權一直在被閑置的話,那麼經過兩年的時間就可以由國家來無償收回。

『叄』 請問耕地閑置荒著違法不

耕地撂荒,按現行土地管理法,是違法的。但對農村承包經營耕地的一方撂荒耕地,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的意見是不能收回,與《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七條的規定不同。

《土地管理法》

第三十七條 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閑置、荒蕪耕地。已經辦理審批手續的非農業建設佔用耕地,一年內不用而又可以耕種並收獲的,應當由原耕種該幅耕地的集體或者個人恢復耕種,也可以由用地單位組織耕種;一年以上未動工建設的,應當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規定繳納閑置費;連續二年未使用的,經原批准機關批准,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無償收回用地單位的土地使用權;該幅土地原為農民集體所有的,應當交由原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恢復耕種。

在城市規劃區范圍內,以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進行房地產開發的閑置土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的有關規定辦理。

承包經營耕地的單位或者個人連續二年棄耕拋荒的,原發包單位應當終止承包合同,收回發包的耕地。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第六條因發包方違法收回、調整承包地,或者因發包方收回承包方棄耕、撂荒的承包地產生的糾紛,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發包方未將承包地另行發包,承包方請求返還承包地的,應予支持;

(二)發包方已將承包地另行發包給第三人,承包方以發包方和第三人為共同被告,請求確認其所簽訂的承包合同無效、返還承包地並賠償損失的,應予支持。但屬於承包方棄耕、撂荒情形的,對其賠償損失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前款第(二)項所稱的第三人,請求受益方補償其在承包地上的合理投入的,應予支持。

『肆』 土地一直荒著不用會不會受到懲罰

土地一直荒著不用會受到懲罰的,這是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七條規定,已經辦理審批手續的非農業建設佔用耕地,一年內不用而又可以耕種並收獲的,應當由原耕種該幅耕地的集體或者個人恢復耕種,也可以由用地單位組織耕種;一年以上未動工建設的,應當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規定繳納閑置費;連續二年未使用的,經原批准機關批准,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無償收回用地單位的土地使用權;該幅土地原為農民集體所有的,應當交由原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恢復耕種。
在城市規劃區范圍內,以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進行房地產開發的閑置土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的有關規定辦理。
承包經營耕地的單位或者個人連續二年棄耕拋荒的,原發包單位應當終止承包合同,收回發包的耕地。

『伍』 農民放棄土地會受到什麼刑法

農村土地承包戶因自願交回承包的土地,或者棄耕撂荒的,可以收回其土地承包使用權,但不會觸犯刑法。相關法律法規有:
(1)農村土地承包法 第二十九條: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戶在土地承包期內自願交回土地的,在承包期內不得再要求承包土地
(2)土地管理法 第三十七條:承包經營耕地的個人或單位,連續二年棄耕撂荒的,原發包單位應當終止承包合同,收回發包的耕地。

『陸』 棄耕還草犯法嗎

說的好聽是棄耕還草,說的不好聽的就是不願意種地啦!下面看一下國家的規定。法律對閑置耕地作了如下規定:
(1)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閑置耕地。
(2)已經辦理手續的非農業建設佔用耕地,1年內不用而又可以耕種並收獲的.應當由原耕種該幅耕地的集體或者個人恢復耕種,也可以由用地單位組織耕種;1年以上未動工建設的,應當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規定繳納閑置費;連續2年未使用的,經原批准機關批准,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無償收回用地單位的土地使用權;該幅土地原為農民集體所有的.應當交由原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恢復耕種。

『柒』 土地撂荒的法律法規規定

法律分析:不論發包方是否將該戶承包地與他人另行建立承包合同關系,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棄耕撂荒後有要求返還承包地的,法院都會依法給予支持。不論出於何種原因棄耕、撂荒的承包土地,發包方均不得收回承包土地,在承包方要求返還的時候,應當返還。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六條 因發包方違法收回、調整承包地,或者因發包方收回承包方棄耕、撂荒的承包地產生的糾紛,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一)發包方未將承包地另行發包,承包方請求返還承包地的,應予支持;(二)發包方已將承包地另行發包給第三人,承包方以發包方和第三人為共同被告,請求確認其所簽訂的承包合同無效、返還承包地並賠償損失的,應予支持。但屬於承包方棄耕、撂荒情形的,對其賠償損失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前款第(二)項所稱的第三人,請求受益方補償其在承包地上的合理投入的,應予支持。

『捌』 棄耕地的處理政策

你好,連續二年未使用的,經原批准機關批准,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無償收回用地單位的土地使用權。
法律依據】根據《土地管理法》第三十八條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閑置、荒蕪耕地。已經辦理審批手續的非農業建設佔用耕地,一年內不用而又可以耕種並收獲的,應當由原耕種該幅耕地的集體或者個人恢復耕種,也可以由用地單位組織耕種;一年以上未動工建設的,應當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規定繳納閑置費;
連續二年未使用的,經原批准機關批准,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無償收回用地單位的土地使用權;該幅土地原為農民集體所有的,應當交由原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恢復耕種。在城市規劃區范圍內,以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進行房地產開發的閑置土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的有關規定辦理。
第三十五條永久基本農田經依法劃定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佔用或者改變其用途。國家能源、交通、水利、軍事設施等重點建設項目選址確實難以避讓永久基本農田,涉及農用地轉用或者土地徵收的,必須經國務院批准。
禁止通過擅自調整縣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等方式規避永久基本農田農用地轉用或者土地徵收的審批。
第七十五條違反本法規定,佔用耕地建窯、建墳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採石、采礦、取土等,破壞種植條件的,或者因開發土地造成土地荒漠化、鹽漬化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農業農村主管部門等按照職責責令限期改正或者治理,可以並處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拓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六條第一款因發包方違法收回、調整承包地,或者因發包方收回承包方棄耕、撂荒的承包地產生的糾紛,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發包方未將承包地另行發包,承包方請求返還承包地的,應予支持;
(二)發包方已將承包地另行發包給第三人,承包方以發包方和第三人為共同被告,請求確認他們所簽訂的承包合同無效,返還承包地並賠償損失的,應予支持。但屬於承包方棄耕、撂荒情形的,對其賠償損失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玖』 棄耕地能否得到征地補償

法律分析: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被棄耕的農用地沒有被村集體收回的,被徵收人就可以獲得相應的征地補償。如果因棄耕土地使用權被村集體收回的,則該土地的原使用權人將不能獲得相應的征地補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 》第六十四條 土地經營權人擅自改變土地的農業用途、棄耕拋荒連續兩年以上、給土地造成嚴重損害或者嚴重破壞土地生態環境,承包方在合理期限內不解除土地經營權流轉合同的,發包方有權要求終止土地經營權流轉合同。土地經營權人對土地和土地生態環境造成的損害應當予以賠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八條 徵收土地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保障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 徵收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並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 徵收農用地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通過制定公布區片綜合地價確定。制定區片綜合地價應當綜合考慮土地原用途、土地資源條件、土地產值、土地區位、土地供求關系、人口以及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並至少每三年調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 徵收農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對其中的農村村民住宅,應當按照先補償後搬遷、居住條件有改善的原則,尊重農村村民意願,採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貨幣補償等方式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並對因徵收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等費用予以補償,保障農村村民居住的權利和合法的住房財產權益。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被征地農民納入相應的養老等社會保障體系。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主要用於符合條件的被征地農民的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險繳費補貼。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用的籌集、管理和使用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拾』 對於承包土地棄耕,土地法有什麽規定

承包經營耕地的單位或個人連續兩年棄耕拋荒的,原發包單位應當終止承包合同,收回發包的耕地。

熱點內容
北京律師徐清什麼 發布:2025-05-16 17:03:12 瀏覽:67
經濟法的司法救濟 發布:2025-05-16 16:44:55 瀏覽:726
學民法心得體會 發布:2025-05-16 16:31:51 瀏覽:351
法院轉場素材 發布:2025-05-16 16:23:00 瀏覽:227
注會經濟法2014年各章分數 發布:2025-05-16 16:20:26 瀏覽:172
法律援助律師如何成為社會律師 發布:2025-05-16 16:18:07 瀏覽:922
20年不追究法律責任如果逮到了 發布:2025-05-16 16:18:06 瀏覽:473
街道公共法律服務建設工作總結 發布:2025-05-16 16:13:02 瀏覽:279
民事訴訟法解釋對商業秘密 發布:2025-05-16 16:03:38 瀏覽:874
合同法妨礙合同履行 發布:2025-05-16 15:53:36 瀏覽: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