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法律知識民事糾紛

法律知識民事糾紛

發布時間: 2020-12-27 00:01:46

法律知識:刑事案件詐騙罪與普通的債權債務民事糾紛內容和形式上的區別

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普通的債權債務民事糾紛
是民事行為所引起的民事法律關系關系。基本是基於合同關系,或雙方的意思表示,以及一些事實行為所引起的債權法律關系。

⑵ 我想請教一下關於民事糾紛的法律知識

您好,關於您的問題,我有如下建議:
1、事情發展到訴訟的地步,肯定是版有一邊在胡攪蠻纏。你權們作為侵權方,應該明確一個問題,《侵權責任法》第89條明確規定,你們應該賠,但是賠多少,有待商議。
2、如果是對方胡攪蠻纏,那麼我覺得可以嘗試從兩個地方入手談判,第一,騎車帶三人,屬於違章,應該承擔部分責任。第二,速度快。
3、如果真的對簿公堂,那麼你們作為侵權方,首先應該和法院明確你們的立場:我們認錯,我們該賠。然後再和法官闡述上面兩個對方應當承擔部分責任的觀點。
這種問題還是提倡私下調解,畢竟訴訟畢竟成本太高。

合同法的相關法律知識

代理問題
一、有權代理:簽約代表簽約時候企業授予他代理許可權,合同有效。
二、無專權代理:屬1,狹義無權代理:簽約代表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已經終止,而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對外為民事行為,合同效力待定。
合同的效力取決於相對人和被代理人的行為。相對人撤銷合同的,合同無效;相對人催告被代理人的,被代理人追認合同,合同有效;拒絕追認,合同無效。
2,表見代理:簽約代表雖然沒有代理權,但基於外觀表現(比如持有空白合同書,公司印章等),對方有理由認為簽約代表具有代理權的,合同有效。合同的效力給予被代理人,被代理人承擔合同責任。

三、本案中乙方追認合同,所以合同有效。雙方正常履行,簽約代表的承認與否不影響合同效力。
四、無關,企業內部糾紛,不影響對外合同的效力。

⑷ 求解法律知識,社會保險糾紛案是否屬於民事訴訟法

目前實際情況是發生保險待遇糾紛,也就是說單位為你繳納或者沒有繳納保險,影回響到你的相關待遇的,你答可以到勞動仲裁部門起訴,涉及金額的,標的在當地最低月工資標准乘以12以內的金額,仲裁一裁終局,勞動者不服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訴,用人單位沒有上訴權,除非以法律適用錯誤或者仲裁人員徇私舞弊等情況。在進入法院之後,都是民庭受理的。但是如果是涉及單位沒給你繳納保險要求單位繳納保險的,應當到勞動監察大隊進行投訴,這個在很多城市即使到中級人民法院一般也都被駁回了,其理由就是應當由行政部門進行受理。法院無法執行社保相關金額,只能再回到勞動監察,所以建議你先到勞動監察或者勞動仲裁咨詢,詳細電話12333查詢。

⑸ 民事訴訟法常識:調解應當遵循的原則有哪些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法院適用調解方式審理民事案件時,應當遵守以下三個原則:

一、自願原則

自願原則,是指人民法院以調解方式解決糾紛時,必須在當事人自願的基礎上進行,包括調解活動的進行和調解協議的達成,都必須以當事人自願為前提。

1、程序上的自願,是指是否以調解的方式來解決當事人之間的爭議,取決於當事人的意願,人民法院不能未經當事人同意自行依職權調解或強迫當事人接受調解。具體表現為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調解的申請或由審判人員徵得當事人同意而進入調解程序;

2、實體上的自願,是指經過調解所達成的調解協議的內容必須是雙方當事人真實的意思表示。可以是當事人協商後形成的協議,也可以是法院提供解決方案並經當事人同意的協議。

二、查明事實、分清是非原則

查明事實、分清是非原則,是指人民法院對民事案件進行調解,應當是在事實清楚、是非分明的基礎上進行。查明事實、分清是非,既是對人民法院行使審判權進行調解的一種制度要求,也是調解成敗的關鍵。

三、合法原則

合法原則,是指人民法院進行調解必須依法進行,調解的過程和達成的調解協議的內容,應當符合法律的規定。

1、程序上的合法,是指人民法院的調解活動應當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進行,包括調解的開始、調解的方式、步驟、調解的組織形式、調解協議的形成以及調解書的送達等,都要符合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其次是實體上的合法。

2、實體上的合法,是指經調解達成的協議的內容合法。調解協議內容的合法性,應當理解為調解協議的內容只要不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不損害國家、社會和他人的合法權益,即為合法。這就是說,調解協議內容的合法性,並不是以嚴格適用實體法的規定為要件,這一點與判決內容的合法性的要求有所不同。

【調解程序】

一、受理糾紛:

1、當事人請求調解的糾紛及時調解。

2、發現糾紛要主動受理及時調解。

二、調查分析:

受理糾紛,要迅速查明糾紛發生的原因和爭議焦點,及時判明糾紛性質,是非曲直,進行研究分析。

三、調解:

在調查分析的基礎上做好雙方當事人的工作,充分說理,耐心疏導,學習法律規定,消除隔閡,促使當事人達成調解議。

⑹ 民事訴訟有哪些常識

訴訟時效,是指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在法定期間內不行使權利,當法定期間屆滿時,即喪失了請求人民法院依訴訟程序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之權利的法律制度。訴訟時效有利於促使權利人及時行使權利,也就是間接地督促義務人履行義務,以實現權利人的合法權益;有利於穩定社會經濟秩序;有利於人民法院及時正確地處理民事糾紛。
1. 民法規定了哪些訴訟時效
(1)一般訴訟時效:一般民事糾紛的訴訟時效為二年。
(2)短期訴訟時效:下列民事糾紛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① 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
② 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③ 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④ 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3)長期訴訟時效:因國際貨物買賣合同、技術進出口合同引起的糾紛的訴訟時效期限為4年。
(4)最長訴訟時效:最長時效為20年,適用於一切民事糾紛。其適用前提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權利人不知道其權利被侵害,民事權利在20年內受法律保護。
(5)無訴訟時效限制:未授權給公民、法人經營、管理的國家財產受到侵害的,不受訴訟時效期間的限制。
2. 訴訟時效期間的起算
訴訟時效期間從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具體包括以下幾種情況:
(1)侵權行為所發生之債的訴訟時效,自權利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事實和加害人之時計算。其中,人身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傷害明顯的,從受傷害之日起算;傷害當時未曾發現,後經檢查確診並能證明是由侵害引起的,從傷勢確診之日起計算。
(2)約定履行期限的債,自履行期限屆滿之次日起計算。
(3)未約定履行期限的債,自權利人提出履行要求的次日或優惠期結束的次日起計算。
3. 訴訟時效的中止
訴訟時效中止也稱訴訟時效暫停,是指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後六個月內,由於發生了天災、戰爭等不可抗力事件或者其他障礙使權利人不能行使請求權時,訴訟時效暫停計算,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訴訟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4. 訴訟時效的中斷
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特別需要注意的是,請求和承認必須有可靠的書面證據!
5. 訴訟時效屆滿後的法律後果
(1)訴訟時效屬於消滅時效。在訴訟時效期間屆滿之後,所產生的法律後果是消滅了權利人享有的勝訴權,即權利人喪失了法律強制保護的權利。
(2)訴訟時效消滅勝訴權,而不消滅起訴權。
(3)訴訟時效屆滿並不消滅民事實體權利。權利人基於民事法律關系而享有的民事權利(實體權利)仍然存在,所以,義務人在訴訟時效屆滿後自願向權利人履行義務的,權利人依然有權受領並受法律保護。

⑺ 求幾條法律知識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死亡人的名譽權應受法律保護的函,民法-人格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徐良訴上海文化藝術報社等侵害名譽權一案的復函,民法-人格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王水泉訴鄭戴仇名譽權案的復函,民法-人格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范應蓮訴敬永祥等侵害海燈法師名譽權一案有關訴訟程序問題的復函,民法-人格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朱秀琴、朱良發、沈珍珠訴《青春》編輯部名譽權糾紛案的函,民法-人格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上海科技報社和陳貫一與朱虹侵害肖像權上訴案的函,民法-人格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胡驥超、周孔昭、石述成訴劉守忠、遵義晚報社侵害名譽權一案的函,民法-人格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邵文卿與黃朝星侵害名譽權案的函,民法-人格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醫大附屬西京醫院、樊代明和楊林海名譽權糾紛一案的函,民法-人格權
上海家化有限公司訴朱德豐名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廣州保稅區東英美容上海有限公司訴楊希侵害姓名權、肖像權案,民法-人格權
任安正與中共義烏市委宣傳部名譽權、榮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李永業訴鍾崇榮等名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朱海林訴姜仁樂名譽侵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莫夏利、林夏芬、顏根送訴台州日報社侵害名譽權案,民法-人格權
興寧市水口鎮人民政府訴吳江(剛)、張進雲侵害名譽權糾紛上訴案,民法-人格權
孫國煊與河南文藝出版社、侯鴻緒侵害名譽權糾紛上訴案,民法-人格權
許世安訴李訓儒名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吳志模訴吳月娥等名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邵京玉訴北京龍徽釀酒有限公司侵犯肖像權案,民法-人格權
陳玲訴海南省農業交流協會名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宋殿文訴黑龍江日報社侵害名譽權案,民法-人格權
洪名宛訴鄺聖國名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韓西賓與陝西日報社名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李固等訴海南南國都市報社名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海南鑫新實業有限公司等訴洪香桂名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林鳳錦訴劉賽梅名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明哲訴深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龍崗大隊榮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張麗麗訴周士靜名譽權利案,民法-人格權
梁華漢訴湯祥名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林祥林訴海南省國營牙叉農場名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重慶青年報》社等訴海口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名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海南省土產進出口公司訴海南經濟報社名譽侵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周桂萍訴羅海群侵犯人身權案,民法-人格權
陸樹仁訴王啟政名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廣東《希望》雜志社訴王海洋肖像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中國人民保險公司西昌市支公司訴庄坤慧姓名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傅強、傅金山、馬麗香與聯合日報社、山東衛生報刊社、王秀華、濰坊市益都中心醫院、青州市衛生局隱私權、名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扈鳴訴蔣青雲等侵犯名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應繼承訴中國北方航空公司名譽權、人身權侵權糾紛上訴案,民法-人格權
徐勇鵬、《星雲》文學季刊編輯部因名譽權糾紛上訴案,民法-人格權
黃紫花訴陳惠芳名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澄邁縣加樂鎮國望小學等訴李科南名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夏山泉、Margaret Eve Carter(瑪佳)訴雲南民族電影製片廠、麗江縣電影發行放映公司姓名權、名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鍾治軍訴黃履明等名譽侵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崔永元訴北京華麟企業(集團)有限公司侵害肖像權、名譽權案,民法-人格權
唐映紅訴司馬南、李力研、中國社會出版社名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饒希安訴塗筱萍等侵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吳淑英等訴周林頻譜總公司擅自使用其醫療照片製作廣告侵害肖像權案,民法-人格權
李林訴《新生界》雜志社、何建明侵害名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萬寶公司訴航天商場未經同意擅自在其贈送給交警崗亭的遮陽傘上噴上自己名稱侵權案,民法-人格權
餘一中訴《新聞出版報》社侵害名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陳秀琴訴魏錫林、《今晚報》社侵害名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卓小紅訴孫德西、重慶市乳品公司侵犯肖像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倪培璐、王穎訴中國國際貿易中心侵害名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上海新亞醫用橡膠廠訴武進醫療用品廠損害法人名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王發英訴劉真及《女子文學》等四家雜志侵害名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張靜訴俞凌風網路環境中侵犯名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百龍公司等訴韓成剛侵犯名譽權案,民法-人格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死亡人的名譽權應依法保護的復函,民法-人格權
吳裕卿與張福文名譽權糾紛上訴案,民法-人格權
搜狐愛特信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等訴北京新浪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損害競爭對手商業信譽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吳建國訴李華平名譽侵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陳世清與重慶曉月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名譽權糾紛上訴案,民法-人格權
衢州紅五環科工貿有限公司與浙江開山股份有限公司法人名譽權、損害商業信譽糾紛上訴案,民法-人格權
汕尾市城區人民醫院等訴羊城晚報社等名譽權糾紛上訴案,民法-人格權
陳永彝訴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耀華建築裝飾工程公司侵害姓名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朱德豐訴上海家化有限公司名譽侵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劉景全訴遂平縣廣播電視局等侵害名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金蝶軟體(中國)有限公司與北京用友軟體股份有限公司侵犯名譽權、損害(競爭對手)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深圳市明思克航母世界實業有限公司、深圳市明思克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訴《長江日報》社、雅虎香港控股有限公司名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王海成與李穎、雷進乾名譽權糾紛上訴案,民法-人格權
北京燕園未名語言教育中心等與北京燕園博雅語言教育研究中心損害競爭對手商業信譽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羅氏(中國)有限公司等與太極集團涪陵制葯廠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糾紛上訴案,民法-人格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轉發湖南省政法三機關關於不準檢查處女膜的通知,民法-人格權
陳朝陽訴徐正華等侵害名譽權案,民法-人格權
王小芹等訴劉麗莉名譽侵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顧劍雲訴律師林紀芳侵犯名譽權案,民法-人格權
黃麗梅訴竇唯在采訪中向其潑飲料侵害名譽權案,民法-人格權
何孝顯訴陳延芬名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廖盛春訴鄧志勇等名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尤全有訴洛陽市尤東村民委員會侵犯其名譽權案,民法-人格權
肖金旺訴顧曙光名譽權糾紛再審案,民法-人格權
吳淑英、曹俊芳訴北京周林頻譜集團總公司侵害肖像權、名譽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徐友誼等訴廣西日報社名譽侵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吳女不慶等與海口晚報社名譽侵權糾紛上訴案,民法-人格權
楊延珍訴陝西省台灣同胞聯誼會等在給工商局要求更換所設立的企業的法人代表的函中對其誹謗名譽侵權案,民法-人格權
肖文珍等與陳松煥名譽權糾紛上訴案,民法-人格權
鹽都現代文武學校與鹽城市中大文化武術培訓中心名稱權、名譽權糾紛上訴案,民法-人格權
鄭厚均訴魏明學名譽侵權糾紛案,民法-人格權

⑻ 法律知識1.民事糾紛和治安案件有何區別

1,民事糾紛的概念是,在日常生活中因為某一方或者多方違反了法定的或者共同擬訂權利義務關系規則而提出異議的行為.如離婚糾紛、損害賠償糾紛、房屋產權糾紛、合同糾紛、著作權糾紛等。
治安案件的概念是,擾亂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妨害社會管理,具有社會危害性,尚不夠刑事處罰的案件.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九條對於因民間糾紛引起的打架斗毆或者損毀他人財物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情節較輕的,公安機關可以調解處理。經公安機關調解,當事人達成協議的,不予處罰。經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達成協議後不履行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本法的規定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給予處罰,並告知當事人可以就民事爭議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從上述法律條文我們可以看出,打架斗毆不屬於民間糾紛[是由民間糾紛所引起的],而屬於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但如果打傷了人,要賠錢,則構成了一種債權債務關系.那麼一方不不履行,另一方提出異議,甚至向法院起訴要求賠償,則構成了新的民間糾紛.

2,上述6種送達模式都屬於法院訴訟的程序,如法院向原告送達傳票的行為,向證人送達出庭做證的通知的行為.但需要注意這幾種方式的區別.
直接送達是直接給本人.
留置送達是給本人,本人不要或者不在,則找見證人見證將訴訟文書留在其住所.無法當場送的可以採用這種方式.
轉交送達的對象只能是軍人,被監禁人和被勞動教養的人.
委託送達是委託其他法院進行送達,比方說異地.
治安處罰的程序包括調查,決定和執行,內容很多,請參看治安管理處罰法.

⑼ 房屋訴訟的法律知識

委託律師積極應訴,帶上認購書

熱點內容
制度產權司法等對財富的生產有什麼作用 發布:2025-05-07 05:53:50 瀏覽:283
勞動法哪些員工不可以辭退 發布:2025-05-07 05:46:34 瀏覽:109
廣西村民自治法規 發布:2025-05-07 05:22:30 瀏覽:356
法官王賽 發布:2025-05-07 05:18:12 瀏覽:782
行人在高速路上行走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7 05:16:18 瀏覽:940
法院拘傳票 發布:2025-05-07 05:12:03 瀏覽:804
長垣律師咨詢電話 發布:2025-05-07 05:03:23 瀏覽:157
煽動員工罷工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7 05:01:57 瀏覽:85
模擬商務談判法律顧問對話稿 發布:2025-05-07 04:58:12 瀏覽:469
法律顧問工作情況 發布:2025-05-07 04:42:53 瀏覽: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