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兌及承兌法律效力
A. 商業匯票承兌生效後具有哪四種法律效力
承兌後票據不是被收回去了嘛,法律關系結束啦,如果票據沒問題的話。
B. 出票對付款人的法律效力
錯誤的。
出票是以創設票據權利為目的的票據行為。所以,出票人依照《票據法》的規定完成出票行為之後,即產生票據上的效力。這一效力表現為創設票據權利和引起票據債務的發生,這種權利義務因匯票當事人的地位不同而不相同。
1.對收款人的效力。
收款人取得出票人發出的匯票後,即取得票據權利,一方面就票據金額享有付款請求權;另一方面,在該請求權不能滿足時,即享有追索權。
2.對付款人的效力。
出票行為是單方行為,付款人並不因此而有付款義務,只有付款之許可權。但基於出票人的付款委託使其具有承兌人的地位.在其對匯票進行承兌後,即成為匯票上的主債務人。
3.對出票人的效力。
出票人委託他人付款,一旦該行為成立,就必須保證該付款能得以實現。如果付款人不予付款,出票人就應該承擔票據責任:因此,《票據法》第一百二十六條規定:「出票人簽發匯票後,即承擔保證該匯票承兌和付款的責任。出票人在匯票得不到承兌或者付款時,應當向持票人清償本法第七十條、第七十一條規定的金額和費用。」這一規定表明,收款人在向付款人行使票據權利而得不到滿足時。出票人必須就此承擔票據責任,從法律上講,該責任是一種擔保責任,即擔保匯票的承兌和付款。擔保匯票的承兌是指匯票到期日前不獲承兌時,收款人或持票人可以請求出票人償還票據金額、利息和有關費用。擔保匯票的付款是指匯票到期時,付款人雖已承兌但拒絕付款的,出票人必須承擔清償責任。
C. 客戶開給我公司的商業承兌匯票,但帳戶沒錢,怎麼辦
商業匯票一經開出就具有承兌的效力。所謂承兌的效力就在於確定匯票付款人的付款責任,承兌人於匯票到期日必須向持票人無條件地支付匯票金額。承兌人在到期日拒絕付款的,必須向持票人承擔遲延責任,支付遲延付款的利息及其他有關費用。
商業匯票是出票人簽發的,委託付款人在指定日期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商業匯票分為商業承兌匯票和銀行承兌匯票。
商業承兌匯票由銀行以外的付款人承兌(付款人為承兌人),銀行承兌匯票由銀行承兌。商業匯票的付款期限,最長不得超過6個月(電子商業匯票可延長至1年)。
(3)承兌及承兌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商業匯票結算是指利用商業匯票來辦理款項結算的一種銀行結算方式。與其他銀行結算方式相比,商業匯票結算具有如下特點:
一、與銀行匯票等相比,商業匯票的適用范圍相對較窄,各企業、事業單位之間只有根據購銷合同進行合法的商品交易,才能簽發商業匯票。除商品交易以外,其他方面的結算,如勞務報酬、債務清償、資金借貸等不可採用商業匯票結算方式。
二、與銀行匯票等結算方式相比,商業匯票的使用對象也相對較少。商業匯票的使用對象是在銀行開立存款賬戶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使用商業匯票的收款人、付款人以及背書人、被背書人等必須同時具備條件:在銀行開立存款賬戶,具有法人資格。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戶、個人、法人的附屬單位等不具有法人資格的單位或個人以及雖具有法人資格但沒有在銀行開立存款賬戶的單位都不能使用商業匯票。
三、商業匯票可以由付款人簽發,也可以由收款人簽發,但都必須經過承兌。只有經過承兌的商業匯票才具有法律效力,承兌人負有到期無條件付款的責任。
商業匯票到期,因承兌人無款支付或其他合法原因,債權人不能獲得付款時,可以按照匯票背書轉讓的順序,向前手中的一人、多人或全體行使追索權,依法追索票面金額;
該匯票上的所有關系人都應承擔連帶責任,票據債務人不得以自己與出票人或與持票人前手的抗辯事由對抗持票人。商業匯票的承兌期限由交易雙方商定,一般為 3個月至6個月,最長付款期限不得超過6個月,屬於分期付款的應一次簽發若干張不同期限的商業匯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商業匯票
D. 承兌是什麼意思
承兌,是指執票人在匯票到期之前,要求付款人在該匯票上作到期付款的記載。匯票特有的制度。付款人一般在匯票正面簽名。
發票人與付款人間是委託關系,發票人開了票不等於付款人就必須付款。執票人為使匯票到期能得以支付,就必須將匯票向付款人提示承兌。只有當付款人簽字承兌後,他才對匯票的付款負法律責任。
(4)承兌及承兌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承兌的特徵
1、參加承兌是一種附屬票據行為。這一行為與承兌行為一樣,以出票行為的合法完成為前提條件;該行為內容同樣含有票據上記載、簽章和票據交付三項行為要件。
2、參加承兌是由預備付款人或第三人從事的票據行為。根據許多國家的票據法規定,參加承兌人原則上為出票人或背書人在票據上指定的預備付款人(該指定記載顯然會加強票據的信用程度)。
但在持票人同意的前提下也可為與票據債務人有利害關系的其他第三人。各國票據法上的此類彈性規則意在最大限度地維護票據信用和社會第三人權益。
3、參加承兌是為特定債務人利益而為的票據行為。從各國的票據法的實踐來看,參加人之所以參加承兌,其目的在於阻止或防止追索權的行使,以事前補救的方式維護某張票據債務人的名譽和信用利益;它與旨在維護追索權債務人利益的票據保證有所不同。
E. 請幫我解決下這案例分析,謝謝
(1)該匯票上的保證有效——因為匯票允許保兌(保證),即保兌人(保證人)對匯票的付款提供擔保。
(2)付款人在承兌時不能附帶條件——因為,匯票是無條件的支付命令,即付款人必須無條件地付款。
(3)商場有有票據權利——因為商場是善意持票人,即對匯票付出了對價(這里是付出了等價的商品)。
(4)付款人能以該票據掛失止付為由而拒絕付款——因為,原持票人在匯票丟失後做了掛失支付手續。
(5)在付款人拒絕付款後,商場可採取向轉讓該匯票的趙某行使追索權。
為什麼不另提問題?而要追加?
(1)該匯票上的保證有效——因為,保證(保兌)就是擔保匯票被拒絕承兌或拒付後,由保證人承擔付款責任。所以,匯票的保證(保兌)有效。
(2)D公司不能夠起訴B銀行要求其承兌——因為該匯票是商業匯票,因此,該匯票的承兌人或付款人可以拒絕承兌或付款。因此,D公司不能夠起訴B銀行要求其承兌。
(3)A公司不能以票據訴訟起訴B銀行——因為,這是商業匯票,且A公司與B銀行之間沒有債務關系,如果在A公司沒有到B銀行辦理鎖定匯票上款項的手續,也就是B銀行在匯票到期時,A公司在B銀行的存款不足以支付匯票上的款項時,B並無向持票人付款的義務。
(4)B銀行不能在作出承兌時附加"A公司在本銀行有存款時方付款」的條件——因為匯票是無條件的支付命令。
(5)如果B銀行作出承兌,那麼其承兌之後的法律效力是有效的,即如果B銀行承兌了匯票,則B銀行就必須在匯票到期時,向收款人或持票人付款。
F. 你好。我們現在做商業承兌匯票要簽居間協議,應該怎嗎擬定協議呢需要去公證嗎不公證有法律效力嗎
協議寫明你之間的權利義務即可,如果涉及效力問題,或涉及事情較為嚴重,則建議公證,進行公證的協議,效力高於其他形式的協議效力
G. 只有經過承兌的商業承兌匯票才有法律效力是什麼意思
去律伴網上問問律師意見啊,我之前就用律伴網咨詢過,回復的挺及時,而且不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