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申明與聲明哪個法律效力大

申明與聲明哪個法律效力大

發布時間: 2025-05-06 16:59:56

Ⅰ 申明和聲明哪個具有法律效力

一、申明和聲明哪個具有法律效力
1、聲明有法律效力。申明是鄭重說明的意思,聲明是公開表示態度或說明真相的意思,並且聲明可以指國家、政府、政黨、團體等為公開表明對某些問題或事件的立場和主張而發表的正式文體,而如果聲明書內容不違反法律規定,就具有法律效力。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四十四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第一百四十五條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實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為經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後有效。
二、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聲明應包含哪些要素
1、聲明的內容應在聲明人權屬范圍內。比如印章丟失,聲明作廢就是有效聲明,發表聲明人權屬范圍以外的聲明是不具有有法律效力的,比如某城市的某條大街歸某個人所有;
2、聲明的內容不得違反法律規定和社會公共利益。比如脫離父子關系這樣的聲明就不具有法律效力。

Ⅱ 申明和聲明哪個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申明、聲明,這兩個詞有共同的意義,那就是陳述理由,表明態度,但也有區別。

申明:是鄭重說明的意思,如:「我一定要向廠里申明,這個事故的發生,固然有主觀因素,但也存在著客觀原因。」「從法律上講,這個責任不應該由我負,我一定要向法院申明。」

聲明:是公開表示態度或說明真相的意思。如:「我聲明:從今天起,我退出歌壇。」「我外交部聲明,這是對方公然撕毀協議的行為,其一切後果由對方負責。」

「聲明」還可作名詞用,「申明」則沒有這種功能。如:「他的這份聲明,寫得很好,條分縷析,義正詞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Ⅲ 申明和聲明哪個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
申明、聲明,這兩個詞有共同的意義,那就是陳述理由,表明態度,但也有區別。申明:是鄭重說明的意思;聲明:是公開表示態度或說明真相的意思。一般來講,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聲明具有以下幾個要素:(1).聲明的內容要與聲明人有利害關系,發表本人無權發表的聲明是不具有法律意義的。(2).聲明的內容不得違反法律規定和社會公共利益。(3).聲明書一般還要體現聲明人的基本信息 ,一般為書面聲明。聲明人在聲明書上簽字的行為將視為其對聲明書內容的全部認可,並代表了其真實的意思表示,即簽字生效,無需見證人。聲明符合法定要件的具有法律效力。聲明可以指國家、政府、政黨、團體等為公開表明對某些問題或事件的立場和主張而發表的正式文體。申明是鄭重說明、公開發表。申明、聲明,這兩個詞有共同的意義,那就是陳述理由,表明態度,但也有區別。
申明:是鄭重說明的意思,如:「我一定要向廠里申明,這個事故的發生,固然有主觀因素,但也存在著客觀原因。」「從法律上講,這個責任不應該由我負,我一定要向法院申明。」
聲明:是公開表示態度或說明真相的意思。如:「我聲明:從今天起,我退出歌壇。」「我外交部聲明,這是對方公然撕毀協議的行為,其一切後果由對方負責。」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五十三條 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但是,該強制性規定不導致該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除外。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第一百五十四條 行為人與相對人惡意串通,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第一百五十五條 無效的或者被撤銷的民事法律行為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

衍生問題:
我國最高的法律效力是什麼?
在我國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憲法。1、憲法是普通法律制定的基礎和依據,任何普通法律、法規都不得與憲法相抵觸;2、憲法是一切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全體公民的最高行為准則。國家內部政治力量的對比關系的變化對憲法的發展變化起著直接作用,國際關系也對憲法發展趨勢有所影響。

Ⅳ 申明和聲明哪個有法律效力

聲明有法律效力




  1. 聲明具有正式性:聲明是一種告啟類文書,用於就有關事項或問題向社會表明立場和態度,因此它具有正式性和公開性。

  2. 聲明內容合法即有效:如果聲明書中的內容不違反法律規定,那麼它就具有法律效力。這意味著,當聲明中的內容涉及到法律問題時,它可以作為法律依據。

  3. 申明僅為強調:相比之下,申明更多是用來強調某個觀點或事實,它本身並不具備法律效力。申明更像是一種口頭或書面的強調方式,而不是一種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文件。



所以呀,當你需要表達某種具有法律約束力的立場或態度時,記得用「聲明」哦

Ⅳ 聲明和申明哪個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聲明符合法定要件的具有法律效力。聲明可以指國家、政府、政黨、團體等為公開表明對某些問題或事件的立場和主張而發表的正式文體。申明是鄭重說明、公開發表。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五十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

第五十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產,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

熱點內容
民法典38 發布:2025-05-06 20:19:19 瀏覽:422
法律法規及其要求符合性評價表 發布:2025-05-06 20:19:18 瀏覽:990
合同法五十九條 發布:2025-05-06 20:17:47 瀏覽:890
山陰法院起訴 發布:2025-05-06 20:17:37 瀏覽:578
經濟法增值電信 發布:2025-05-06 20:14:15 瀏覽:787
非訟律師 發布:2025-05-06 20:08:18 瀏覽:383
勞動法3638條規定 發布:2025-05-06 19:51:10 瀏覽:550
建設法律責任按性質可分為 發布:2025-05-06 19:49:50 瀏覽:696
陽朔法院網 發布:2025-05-06 19:35:13 瀏覽:333
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分析 發布:2025-05-06 19:33:13 瀏覽: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