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予與遺囑婚姻法
1. 贈與財產是夫妻共有財產嗎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贈與所得財產,如果贈與合同並未約定贈與夫妻一方的,則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婚姻法》第十八條: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2. 一方接受別人的饋贈算夫妻共同財產嗎
一方接受別人的饋贈,在一般情況下算夫妻共同財產,除非明確約定贈與其個人的屬於個人財產。
分析如下:
一般情況:根據《婚姻法》第十七條的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包括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這意味著,如果沒有特別約定,一方接受的饋贈通常會被視為夫妻共同財產。
特殊情況:然而,根據《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三項的規定,如果遺囑或贈與合同中明確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那麼這部分財產就屬於個人財產,不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因此,如果饋贈者在贈與時明確表示該財產只歸受贈方個人所有,那麼這部分財產就不屬於夫妻共同財產。
綜上所述,一方接受別人的饋贈是否算夫妻共同財產,取決於饋贈時是否有明確約定贈與其個人的情況。如果沒有明確約定,通常會被視為夫妻共同財產。
3. 婚姻法十八條第三項
法律分析:新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是: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因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屬於夫妻共同財產。但為了尊重遺囑人個人意願,如果遺囑人或贈與人在遺囑或贈與合同中明確指出,該財產只遺贈或贈給夫妻一方,那麼歸一方個人所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五十三條 夫妻共同所有的財產,除有約定的外,遺產分割時,應當先將共同所有的財產的一半分出為配偶所有,其餘的為被繼承人的遺產。
遺產在家庭共有財產之中的,遺產分割時,應當先分出他人的財產。
4. 婚內一方因接受贈與獲得的財產,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嗎
當人們結婚了,就組建了一個新的家庭。而夫妻兩個人婚後的財產也就成為了夫妻的共同財產,我國法律對夫妻共同財產做了規定。那麼,婚內一方因接受贈與獲得的財產,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嗎?
網友咨詢:
我結婚之後,我爺爺給了我五萬塊錢,我想問一下,這個錢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嗎,還是屬於我自己的個人財產?
浙江合創律師事務所徐志宏律師解答:
根據《婚姻法》第十七條的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
(二)生產、經營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根據《婚姻法》第十八條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由此可以看出,婚後因贈與獲得的財產,如果贈與人明確贈與一方的,則屬於一方個人財產,否則,應屬於夫妻共同財產。
徐志宏律師解析:
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與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出贈財產方為贈與方,接受財產方為受贈方。
婚後接受贈與的財產一般來說如果沒有特殊說明,是屬於夫妻雙方的共同財產。但是如果在合同中明確說明該財產是贈與夫妻其中一方的,則歸屬於夫妻受贈者一方,因此可以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夫或妻的另一方無權要求分割此部分財產。
因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屬於夫妻共同財產。但為了尊重遺囑人或贈與人的個人意願,保護公民對其財產的自由處分權,如果遺囑人或贈與人在遺囑或贈與合同中明確指出,該財產只遺贈或贈給夫妻一方,另一方無權享用,那麼,該財產就屬於夫妻特有財產,歸一方個人所有。這樣規定的另一個意義在於,防止夫妻另一方濫用遺產或受贈的財產。
百人大所跨專業復合型主辦律師,浙大醫學碩士,醫學法學雙重學術背景,個人公眾號「醫療律師徐志宏」。綜合性三甲醫院一線醫生工作10餘年。業務全面、責任心強,勝訴率高,為大量當事人成功維權提供優質法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