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直接故意行為法律責任

直接故意行為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12-17 21:44:49

刑法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區別

法律分析:二者最大的區別在認識因素和一致因素上不同。1、認識因素上,直接故意是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必然或者可能發生危害的結果,而間接故意是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的結果;2、在一致因素上,直接故意是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是積極的,而間接故意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是放任的心態。不管是直接故意還是間接故意,都應當負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四條 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熱點內容
司法證c證好考嗎 發布:2025-10-20 08:48:42 瀏覽:91
2019考研法律碩士試卷 發布:2025-10-20 08:43:00 瀏覽:545
射洪縣律師 發布:2025-10-20 08:42:07 瀏覽:245
違章停車條例 發布:2025-10-20 08:36:30 瀏覽:254
路政拍照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10-20 08:28:22 瀏覽:118
新經濟法基礎大綱試題 發布:2025-10-20 08:28:13 瀏覽:258
福建省節能條例 發布:2025-10-20 08:26:12 瀏覽:361
不服從工作安排勞動法 發布:2025-10-20 08:25:42 瀏覽:712
法院會錄 發布:2025-10-20 08:16:54 瀏覽:243
我國核電站對建設質量保證依據法規 發布:2025-10-20 08:12:43 瀏覽: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