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直接故意行為法律責任

直接故意行為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12-17 21:44:49

刑法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區別

法律分析:二者最大的區別在認識因素和一致因素上不同。1、認識因素上,直接故意是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必然或者可能發生危害的結果,而間接故意是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的結果;2、在一致因素上,直接故意是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是積極的,而間接故意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是放任的心態。不管是直接故意還是間接故意,都應當負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四條 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熱點內容
中國五大刑法 發布:2025-09-11 08:35:50 瀏覽:586
法庭狂對法官 發布:2025-09-11 08:35:41 瀏覽:343
法律顧問借鑒 發布:2025-09-11 08:35:34 瀏覽:386
2016司法所工作總結 發布:2025-09-11 08:21:31 瀏覽:580
建築類法律法規 發布:2025-09-11 08:19:57 瀏覽:478
民法通則第97 發布:2025-09-11 08:06:30 瀏覽:502
行政法位階及沖突 發布:2025-09-11 07:54:55 瀏覽:10
離婚自由對婚姻法的意義 發布:2025-09-11 07:53:26 瀏覽:941
四川省小作坊管理條例 發布:2025-09-11 07:53:19 瀏覽:866
法律援助律師執業管理 發布:2025-09-11 07:51:10 瀏覽: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