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屜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A. 抽屜協議 新三板 有法律效力嗎
抽屜協議?我就聽過回購協議,不過只要是合同,雙方簽字就具有法律效力
B. 什麼是抽屜里的協議
所謂抽屜協議就是,各分行利用總行的額度進行放貸以最大化自己網點的放貸規模,操作手法是商業銀行與交易對手簽訂「雙買斷」協議(即回購協議和即期買斷加遠期回購協議)。
影響:
信貸資產轉讓已經成為商業銀行規避信貸規模控制的渠道之一,尤其是對於帶有遠期回購條款的資產轉讓,對這方面的會計處理並不清晰,亦難以監管。
對於這種通過「雙買斷」轉讓貸款的規模具體占整個銀行業貸款規模的比例具體有多大,很難估算,由於信息不充分,因此為貨幣政策的制定帶來了困難。
因此,銀監會在2010年1月份向各家銀行下發《關於規范信貸資產轉讓及信貸資產類理財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繼監管層在2009年底杜絕銀信合作中的信貸資產轉讓通道後,銀行同業之間的信貸資產轉讓「雙買斷」亦被叫停。
(2)抽屜協議有法律效力嗎擴展閱讀:
潛在風險
1、信貸資產轉讓可能降低單家銀行風險抵禦能力。
對某一家銀行來講,不論其資產轉讓動機如何,如果其所轉讓的貸款資產被另一家銀行「買斷」,從法律上講銀行就不再承擔違約風險。從結果看,當信貸資產轉出資產負債表後,整體的資本要求和撥備要求都將有所降低。
但從實質看,判斷風險是否轉移應當按照「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銀行通過資產轉讓滿足資本和撥備要求的做法,實際上是降低了銀行自身抵禦風險的能力。
2、對監管有效性帶來挑戰。
資產轉讓對銀行經營成果和數據指標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風險資產減少,資本充足率相應提高;
第二,撥備要求降低,財務成本降低;
第三,貸款余額減少,存貸款比例下降;
第四,對某一特定集團客戶或某一行業貸款減少,相應會降低大額風險暴露等貸款集中度指標;
第五,中間業務收入增加,中間業務收入占凈收入比重提高。此外,根據轉出資產到期日等具體特徵進行操作,可能還會對銀行流動性等指標帶來正面影響。銀行通過資產轉讓來調整指標,導致指標值與實際風險狀況出現偏差,對監管的有效性形成挑戰。
3、資產轉讓會影響當局對信貸增長的監測以及對貨幣政策執行效果的研判。
在我國以間接融資為主體的金融體制下,銀行信貸增量對國民經濟發展和宏觀調控顯得尤為重要。不同形式的信貸資產轉讓會導致相當部分的貸款游離於資產負債表外,未計入各期信貸增量中。
同時通過相關操作,銀行在需要時還能將這部分貸款由表外轉回表內。這樣的結果是,銀行可以根據自身業務需要和宏觀調控的要求「調整」貸款增長量。如果信貸數據無法准確反映銀行資金的流量與流向,這將在相當程度上干擾對政策效果的監測和判斷。
C. 簽了多少抽屜協議,感覺坑太多了
1、合同名稱與編號:產品采購合同、服務合同等必須言簡意賅的寫清楚,合同編號是為了方便公司以後記錄保管,所以也要確認好。
2、簽訂時間和簽訂地點:合同的簽訂時間會影響合同生效時間,簽訂地點則需寫明公司地址和訴訟地,最好是我方所在地的法律和法院。
3、甲乙雙方主體:這里的主體一般指公司,通常我們不建議跟個人簽署采購合同,如果跟個人簽署合同,一定要在合同中確定對方能開具合格有效的發票。
4、合同有效期:一般的物品、產品采購有效期是從合同簽署之日開始到驗收完畢+付款完成。
5、產品明細:產品型號、數量或服務的范圍、頻率、價格等,都需要詳細列明,如果產品復雜則可以在合同內添加附件。
6、付款和結算:對我方最好的當然是100%驗收合格,正常使用後+月結XX天支付(一般用於長期穩定供應商);還有預付訂金+驗收後支付的,依照雙方談判的結果來定;設備和裝修類的還會有保固金或保修金,等保固期或者保修期滿了才支付(10%),結算方式大都是電匯。
合同是賣家與供應商合作的基礎,是唯一能保護雙方合法利益的證明文件,因此,大家千萬不要因為對方是長期友好合作關系,或是為了規避繁瑣的流程而不簽合同,因小失大。
D. 銀行理財產品抽屜協議是什麼意思
「抽屜協議」是指相關方一同簽訂的私下協議,沒事的時候放在抽屜里,除了協議相關方,外人都不知道;一旦有相關情況發生就拿出來,因為雙方都簽字蓋章了,同樣具有法律效應,相關方可以據此追索。
抽屜協議一般由兩個部分組成,「抽屜」未被打開前是在明面的合同上,規定好交易結構。風險一旦暴露,「抽屜」打開,則是在交易結構背後會有反擔保協議,該協議真正規定了風險的實質承擔方,通常和明面協議的承擔方不同。
(4)抽屜協議有法律效力嗎擴展閱讀:
最差原則:
最差原則,即考慮所有可能情況中,最不利於某件事情發生的情況。
例如,有300人到招聘會求職,其中軟體設計有100人,市場營銷有80人,財務管理有70人,人力資源管理有50人。
此時我們考慮的最差情況為:軟體設計、市場營銷和財務管理各錄取69人,人力資源管理的50人全部錄取,則此時再錄取1人就能保證有70人找到的工作專業相同。因此至少需要69*3+50+1=258人。
根據第一抽屜原理之原理2推導:mn+1個人的時候必有m+1個人找到的工作專業相同,所以是要求出mn+1的人數,現在已知n=3,m+1=70。考慮到人力資源專業只有50人,得出mn+1=(69*3+50)+1=258人。
E. 什麼是抽屜協議
所謂抽屜協抄議就是,各分行利用總行的額度進行放貸以最大化自己網點的放貸規模,操作手法是商業銀行與交易對手簽訂「雙買斷」協議(即回購協議和即期買斷加遠期回購協議)
或
買入信託受益權的模式跟票據類似,只不過交易對手換成了信託公司,信託根本沒有信貸額度一說,『買斷+回購』協議變成了隱性擔保協議,業內俗稱『抽屜協議』
F. 107度有什麼含義,是個什麼相關
107風險的含義包括規範金融交叉產品和業務合作行為兩個基本方面。
附註: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國辦「107號文」《加強影子銀行業務若干問題的通知》,規範金融交叉產品和業務合作行為。金融機構之間的交叉產品和合作業務,都必須以合同形式明確風險承擔主體和通道功能主體,並由風險承擔主體的行業歸口部門負責監督管理,切實落實風險防控責任。
上海某券商分析師對通訊社表示,「107號文」要求必須以合同形式明確風險承擔主體,這意味著抽屜協議將不能成立。他指出,抽屜協議一般由兩個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在明面的合同上,大家規定好一個交易結構,從監管層面來看,這個交易結構一般比較省資本金和存貸比。另一部分是在這些交易結構背後,會有類似反擔保的協議,這裡面規定了風險的實質承擔方,通常和明面協議的承擔方是不同的。
抽屜協議最主要的部分就是反擔保協議。上述人士認為,抽屜協議搞不了,很多交易結構是不能成立的,比如反擔保這一類,以後抽屜協議拿出來法律也不認,這些就會被擺到檯面上。
他指出,抽屜協議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把明面合同顯示的風險承擔方換掉。「107號文」把同業業務的風險承擔放在明面上了,法律上只承認明面上的合同,要求大家把同業業務透明化,同業業務規避監管的魅力將會差很多。亦有保險資管非標項目人士對通訊社表示,「107號文」並沒有實質性的影響。他指出,「107號文」稱,影子銀行的產生是金融發展、金融創新的必然結果,作為傳統銀行體系的有益補充,在服務實體經濟、豐富居民投資渠道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基調就是肯定、規范、發展。」他說。
所謂「抽屜協議」是指商業銀行與交易對手簽訂「雙買斷」協議(即回購協議和即期買斷加遠期回購協議),各銀行分行利用總行的額度進行放貸以最大化自己網點的放貸規模。
G. 簡述銀信通道業務中信託公司與銀行之間抽屜協議的含義
銀信通道業務是指銀行把債權打包給信託以使得部分債權出表,而不在銀行的資產版負債表上權,不佔用銀行的信貸規模,而信託扮演spv(特殊目的機構)的角色,不承擔風險和收益,僅收取通道費。通過銀信通道,銀行不僅能放更多的貸款,而一些銀行不能涉及的房地產領域和不符合銀行放貸標準的公司,也可以通過信託通道實現放貸。
所謂「抽屜協議」,一般指信託公司和銀行私下簽的協議,這部分協議在正式合同中不會出現。協議內容多為銀行不希望資產真正賣出去,僅作為暫時出表,以此墊厚資本。這是國家嚴令禁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