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稅法律知識
Ⅰ 行為稅有哪些
中國行為稅:
1.車船使用稅,在我國境內應依法到公安、交通、農業、漁業、軍事等管理部門辦理登記的車輛、船舶,根據其種類,按照規定的計稅依據和年稅額標准計算徵收的一種財產稅。。
2.印花稅:是對經濟活動和經濟交往中書立、領受具有法律效力的憑證的行為所徵收的一種稅。
3.城市維護建設稅:是以納稅人實際繳納的增值稅、消費稅的稅額為計稅依據,依法計征的一種稅。城市是我家,建設靠大家。
4.車輛購置稅:從徵收環節角度看,這個稅和契稅有點相似,都是購買時徵收的,都是由購買者負擔的,都是既有財產稅屬性也有行為稅屬性。或許是因為土地屬於不動產,財產屬性更重,一般就分為財產稅類,車輛屬於動產,就分為行為稅了。
5.耕地佔用稅:對佔用耕地建房或從事其他非農業建設的單位和個人徵收的稅。佔用農民耕地,歸後很難修復,交補償吧。
6.土地增值稅: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地上的建築物及其附著物並取得收入的單位和個人,以轉讓所取得的收入包括貨幣收入、實物收入和其他收入減去法定扣除項目金額後的增值額為計稅依據向國家繳納的一種稅賦,不包括以繼承、贈與方式無償轉讓房地產的行為。
7.屠宰稅,向屠宰牲畜的單位和個人徵收的一種稅收。此稅現在由地方管理。徵收與否,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自行決定。針對牲畜交易和屠宰等行為。
8.筵席稅,指對在中國境內設立的飯店、酒店、賓館、招待所以及其他飲食營業場所舉辦筵席的單位和個人,就其一次筵席支付金額達到或超過一定數量的金額徵收的一種行為稅。。
Ⅱ 財務總監的工作職責是什麼
一、財務總監業務職責:
⒈了解在當前銷售策略下的市場狀況。
⒉組織領導公司的財務管理、成本管理、預算管理、會計核算、會計監督、審計監察、存貨控制等方面工作,加強公司經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
⒊參與制訂公司年度總預算和季度預算調整,匯總、審核下級部門上報的月度預算,召集並主持公司月度預算分析與平衡會議。
⒋負責重要內審活動的組織與實施。
⒌掌握公司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資金變動情況,及時向總經理和董事長匯報工作情況。
⒍主持制訂公司的財務管理、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預算管理、審計監察、庫管工作的規章制度和工作程序,經批准後組織實施並監督檢查落實情況。
⒎組織執行國家有關財經法律、法規、方針、政策和制度,保障公司合法經營,維護股東權益。
⒏按規定審批從銀行提現金的作業。
⒐負責審核簽署公司預算、財務收支計劃、成本費用計劃、信貸計劃、財務報告、會計決算報表,會簽涉及財務收支的重大業務計劃、經濟合同、經濟協議等。
⒑參與公司投資行為、重要經營活動等方面的決策和方案制定工作,參與重大經濟合同或協議的研究、審查,參與重要經濟問題的分析和決策。
⒒做好財務系統各項行政事務處理工作,提高工作效能,增強團隊精神。
⒓組織做好財務系統文件、資料、記錄的保管與定期歸檔工作。
⒔組織做好保密工作。
⒕代表公司與外界有關部門和機構聯絡並保持良好合作關系。
二、財務總監管理職責
⒈組織建設
⑴、參與討論公司部門級以上組織結構;
⑵、確定下級部門的組織結構;
⑶、當發現下級部門的崗位設置或崗位分工不合理時,要及時指出問題,作出調整,並通知人力資源部。
⒉招聘及任免
A、用人需求
⑴、提出直接下級崗位的用人需求,並編寫該崗位的崗位職責和任職資格,提交給總經理確認;
⑵、確認直接下級提交的用人需求(含崗位職責和任職資格),並提交總經理確認。
B、面試
⑴、進行直接下級崗位的初試;
⑵、進行直接下級的直接下級崗位復試,並做最後確定;
⑶、組織參與面試的人員。
C、不合格員工處理
⑴、提出對不合格直接下級的處理建議,提交總經理確認;
⑵、確認直接下級提出的對不合格員工的處理建議,提交給人力資源部。
⒊培訓
⑴、提出對直接下級的培訓計劃,提交總經理確認;
⑵、確認直接下級提出的培訓計劃,提交人力資源部。
⒋績效考評
⑴、提出直接下級的績效考評原則,提交總經理確認;
⑵、根據總經理確認的績效考評原則,與人力資源部經理商討並確定績效考評方法;
⑶、對直接下級進行考評,並進行考評溝通。將考評結果提交人力資源部。
⒌工作溝通
⑴、匯總工作報告,並與總經理進行信息溝通,同時將這些信息傳遞到直接下級;
⑵、負責將公司的政策、原則、策略等信息,快速、清晰、准確地傳達給直接下級;
⑶、確定書面的互動式的工作通報制度,與直接下屬進行溝通。
⒍激勵
⑴、提議下級部門和直接下級的激勵原則,提交總經理確認;
⑵、根據總經理確認的激勵原則,與人力資源部經理商討並確定激勵方法。
⒎經費審核與控制
⑴、依據財務制度審批下級部門的各項花費,並確認支出的合理性;
⑵、監督並控制下級部門的費用支出,並向總經理進行費用月報。
⒏工作報告
⑴定期將自己的各項工作及下級部門工作以書面的形式向總經理報告。
⒐表現領導能力
⑴、指導、鼓勵、鞭策下級,使下級能努力工作;
⑵、有辦法提升下級的工作效果和工作效率;
⑶、能為下級描繪公司的戰略意圖和遠大前景。
(2)財稅法律知識擴展閱讀:
CFO對的企業的高度責任感主要涉及下面三個方面內容:
⒈要維護社會公眾利益
職業道德要求CFO在考慮企業利益時,首先保證社會公眾利益。CFO為了維持其社會形象、保證職業聲譽,很重要的—點就是把公眾利益放在首位。雖然企業往往是與CFO直接發生利益關系的—方,但是如果企業的利益有悖於社會公眾的利益,CFO應當義無反顧地堅持這項職業道德。
⒉履約
CFO應當按照約定履行對企業的責任。從本質上講,—旦CFO接受企業委託,從事財務管理工作,他與企業間就建立起一種合約關系,這種關系和其他合約合同一樣受到法律保護。同時按時、按質地完成自己任期內的工作,履行合同,是CFO職業道德的體現,也是法律的要求。
⒊商業機密
商業機密是職業道德中的一個重要話題。由於CFO了解大量與企業經營相關的信息,其中包羅了企業經營戰略、成本、內部控制在內的商業機密,一旦披露將會使企業喪失原有在競爭中的地位,這無論是對企業管理者、債權人、還是對投資者來說都是極其不利的;CFO在掌握這些涉及商業機密的信息時就必須許諾不向外界披露這些信息。這也就是CFO應當對財務管理過程中知曉的商業機密保密.並不得利用其為自己或他人謀取利益(下稱保密原則)。
參考資料:財務總監-網路
Ⅲ 財稅常見知識點
基礎財稅知識
開公司不盈利,可以不交稅嗎?
很多企業成立之初由於沒有收入所以都會零申報,有的企業甚至長時間零申報。其實如果企業長時間零申報,稅務機關也會進行審查的。
另外,當季度銷售額接近9萬元的時候,小規模納稅人就有了稅收籌劃(合理避稅)的空間。
註:9萬元是小規模納稅人合理避稅的一個點,另外一個重要的點就是小規模納稅人一定要進行零申報,如果不辦理,就會面臨稅務機關2000元的罰款。
不記賬不報稅的後果是什麼?
認為自己的公司不怎麼經營,所以不需要記賬報稅的觀點是錯誤的。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連續3個月不到稅務登記機關納稅申報的,企業的稅務登記證將會被稅務局注銷,注銷後不可再被恢復,也就是說,企業的所有證照都會因為稅務登記證的注銷而相繼作廢。
而且公司所有股東的身份證信息將被相關登記機關收錄,進入黑名單。對以後的貸款、再次投資創業、出國等都將受到影響。
合理避稅
合理避稅並不是偷稅漏稅,它是在合法的范圍內減輕企業的稅收壓力,避免企業因為稅務上的盲點,而導致企業多繳稅或被稅務局罰款。
所以說企業多了解一些合理避稅的知識是非常有必要的。
正確合理避稅,避免稅務風險
不可不知的節稅技巧
1、將個人專利以技術入股的形式投入公司使用
企業老闆或員工個人擁有專利,並將其提供給公司使用,公司可以為其合理估價,並以有價入股的形式納入公司使用,並簽訂正式的合同。
專利就會成為公司的無形資產,會計人員可以採用合理攤銷的方式,將其計入成本費用,從而減少利潤,達到少繳稅的目的。
2、合理提高員工福利,計入成本,攤銷利潤
中小企業主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可以在不超過計稅工資的范疇內適當提高員工工資。
如此一來,不僅可以調動員工積極性,而且這些費用都可以列入企業的成本,從而攤銷企業利潤,減少稅負。
3、混合銷售要依法而簽,分別計稅
一項銷售行為如果涉及服務又涉及貨物,就是混合銷售,一是必須是同一項銷售行為,二是必須要涉及服務和貨物,二者缺一不可。其中也有需要注意的稅務籌劃點。
4、發票丟失,及時補救,仍能報銷和入賬
我國實行以票控稅,因為涉及到稅收,如果發票丟失想要重開一張是不太可能的,該怎麼辦呢?丟失發票不用慌張:
第一種,從外單位取得的原始憑證如有遺失,應當取得原開出單位蓋有公章的證明,並註明原來憑證的號碼、金額和內容等,由經辦單位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和單位領導人批准後,才能代作原始憑證。
第二種,如果確實無法取得證明的,如火車、輪船、飛機票等憑證,由當事人寫出詳細情況,由經辦單位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和單位領導人批准後,代作原始憑證。
5、成本費用中公司費用與股東個人消費不能混雜在一起,要劃分清楚
例如,有些公司出資購買了房屋、汽車,卻將權利人寫成了股東,而不是付出資金的單位,而且該筆資金也沒有在賬面上列示股東的應收賬款或其他應收款。這樣做合理嗎?
這是成本費用中公司費用與股東個人費用相混雜的事例。按照《個人所得稅法》及國家稅務總局的有關規定,上述事項視同為股東從公司分得了股利。
必須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相關費用不得計入公司成本費用,要在賬面上列示股東的應收賬款或其他應收款,從而給公司帶來額外的稅負。
Ⅳ 注冊稅務師稅收相關法律重點知識點有哪些
一、知識結構不同 無論是注冊稅務師、還是注冊會計師,大都是財會專業人員,職業經歷一般也與財會相關;財稅律師人員的專業組成較為復雜,既有先學財會專業後進修法律人員、也有法律專業人員又同時考取注冊稅務師或注冊會計師資格的,但從其職業取向而言,一般法律實踐經驗比較豐富,而在財會領域的實踐經驗則稍遜。 二、業務重點不同 財稅律師的業務領域一般集中於企業對外經濟活動領域,如對外投資、兼並重組等,而經濟法律關系實質就是經濟活動集中的表現,在不同經濟法律關系中進行權衡、比較,變通處理相應的法律關系或稍稍調整某些經濟活動,以改變其在征納關系中的法律性質,得以尋求稅賦最優,則為財稅律師所長;稅務師、會計師的業務領域一般集中於企業內部管理領域,如帳務分析、帳務處理、帳務調整等。 三、作業方式的不同 財稅律師偏重方案合法性的考量,仔細甄別合法與違法之間的界限,為財稅律師的首要任務,財稅律師重在度的把握,在作業方式上直接表現為調查取證、尋求低稅賦法律依據;會計師、稅務師偏重於研究不同方案的帳務處理效果,仔細甄別不同方案可能達到的經濟效果的高低,為其所長,稅務師、會計師重在量的把握,在作業方式上直接表現為計算、分析、比較。 四、職業優勢不同 財稅律師較會計師、稅務師作業跨度更長、更全面一些,因為財稅律師從方案形成、實施,甚至進入爭議階段,包括復議、訴訟、執行階段,具有全程參與的職業優勢,親身經歷司法實踐的洗禮,使財稅律師對一項方案可能造成的法律後果,其判斷在司法實踐中更具有準確性和預見性,由於律師職業天然具有的壟斷特點,一般稅務師、會計師沒有可能參與庭審過程,造成稅務師、會計師無法切身體會稅務官員、審判人員的判案思路,這使得稅務師、會計師對其方案的最終結果難以作出更符合司法實踐的判斷。另一方面而言,稅收籌劃需要嚴謹的會計處理支持,正確的會計核算和高質量的涉稅會計信息對稅收籌劃非常關鍵,只有會計核算準確,稅收籌劃才能進行。而會計師、稅務師對經濟活動具有天然的帳務處理能力,往往不同的帳務處理會產生很大的稅賦差別,在帳務處理技巧上,非財稅律師所及。 五、合作與競爭並存 比較而言,財稅律師的優勢在於合法性的把握,會計師、稅務師的優勢在於經濟性的把握,而成功的稅收籌劃,則是兩者須臾不可缺,因此,財稅律師與會計師、稅務師的合作成為必然。在合作中,財稅律師偏重於方案的形成論證,稅務師、會計師偏重於方案的效果分析,一般而言,對於方案的形成,律師的壓力更重些,而方案的落實,特別是帳務處理,會計師、稅務師的任務更重些。近年來,隨著企業對一門式服務需求的增強,跨業經營趨勢日趨明顯,如大的會計師事務所僱傭大量律師作為其雇員,以彌補其法律方面的不足;而律師行亦在吸納大量具有財會經驗的復合型人才,以彌補其帳務處理能力。這一趨勢顯示,無論是財稅律師還是會計師,獨立處理稅收籌劃的能力越來越強,兩大行業的競爭日益顯現。但這些競爭,目前仍然停留在一些較為單純的項目中,而在一些大型復雜項目中,仍需要兩者的密切合作。因此,總的格局而言,兩大行業合作與競爭並存。
Ⅳ 財務規劃是做什麼的
財稅規劃是指納稅人通過經營和私人實務的安排以達到減輕納稅的活動內。財務規劃是以個人容(家庭)或公司需要為出發點,實現現金流的順暢、創造財富能力的提升。財務規劃不是財稅規劃。財稅規劃只是財務規劃中的三級目錄。財務規劃是對企業籌資計劃、財務管理、投資計劃的統稱。
Ⅵ 股權轉讓涉及的稅有哪些
轉讓股權就是公司的股東把自己的股份給另外一個人,這個是有償的,要是無償的也是要繳納稅費的,印花稅是肯定有的,要是轉讓方還是自然人股東的就會繳納個人所得稅。首先是股權轉讓方和受讓方都要按照萬分之五繳納印花稅,屬於產權轉移書據。其次,對於股權轉讓方,如果是自然人股東,需要按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屬於平價和低價轉讓的,不繳納個人所得稅,但是需要主管稅務機關確認,具體參看《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管理辦法(試行)》(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67號 )。如果股權轉讓方是法人企業的,需要按規定繳納企業所得稅。其中居民企業在轉讓時按規定預交企業所得稅;對於未在境內設立機構的非居民企業,需要按規定繳納企業所得稅,稅率為10%。
Ⅶ 財經類相關專業包括財務管理嗎
財務管理專業培養具備財務管理及相關金融、會計、法律等方面的知識版和能力,具備會計手工權核算能力、會計信息系統軟體應用能力、資金籌集能力、財務可行性評價能力、財務報表分析能力、稅務籌劃能力,具備突出的財富管理的金融專業技能,能為公司和個人財務決策提供方向性指導及具體方法。
財務管理專業主要學習的內容
主幹學科:經濟學、工商管理
主要課程:管理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統計學、會計學、財務管理、市場營銷、經濟法、中級財務管理、高級財務管理、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計算機模擬、教學實習等,一般安排10--12周。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和理財、金融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業、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財務、金融管理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學科高級專門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財務、金融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財務、金融管理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分析和解決財務、金融問題的基本能力。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Ⅷ 會計主要學些什麼
1、主要學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財務管理等;
2、基礎課有管理學、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等課程。
3、主要課程:管理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統計學、會計學、財務管理、市場營銷、經濟法、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審計學。
4、主要學習會計、審計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會計方法與技巧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分析和解決會計問題的基本能力。
5、主要學習財務會計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資本運營、資產重組、企業兼並方面的專業知識和國際會計核算的慣例,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側重於實務操作,通過會計手工模擬室和會計電算化實驗室的基本訓練能,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會計實際問題的基本能力和綜合能力,同時注重強化學生財務管理、審計、經濟法、稅法方面知識的學習。
(8)財稅法律知識擴展閱讀:
培養要求
1、企業會計方向
學生應掌握會計學、管理學、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掌握會計學的分析方法,熟悉國內外相關會計法規及國際慣例,具有較強的會計實務操作能力和解決工作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了解本學科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達到大學英語四級水平;
具有較強的文字表達、人際溝通能力;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
2、注冊會計師方向
學生應掌握會計學、管理學、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
掌握會計學的分析方法,熟悉國內外與注冊會計師有關的法律法規及國際會計慣例,了解會計、審計科學的歷史、現狀和發展;
具有較強的文字表達、人際溝通能力;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
熟練掌握一門外語,達到大學英語四級水平;熟練使用計算機從事會計、財務業務工作。
3、國際會計方向
學生應掌握會計學、管理學、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
掌握會計學的分析方法,熟悉國內外與注冊會計師有關的法律法規及國際會計慣例;
熟練掌握一門外語,達到大學英語六級水平,具有較強的聽、說、讀、寫能力,具有較強的會計、財務實務操作能力;
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能夠熟練使用計算機從事會計業務工作。
上述各專業方向學生最低應修滿196學分,通過畢業論文答辯,方准予畢業。各專業方向的畢業生英語達到要求水平,可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