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行政訴訟法測試題
『壹』 2020法考每日一練【行政法】- 不定項選擇題【11.5】
一、不定項選擇題
1.下列選項屬於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是:(2015/二/98)
A.方某在妻子失蹤後向公安局報案要求立案偵查,遭拒絕後向法院起訴確認公安局的行為違法
B.區房管局以王某不履行雙方簽訂的房屋徵收補償協議為由向法院起訴
C.某企業以工商局濫用行政權力限制競爭為由向法院起訴
D.黃某不服市政府發布的徵收土地補償費標準直接向法院起訴
參考答案
1.【考點】行政訴訟受案范圍
【答案】C。解析:根據《行政訴訟法解釋》第一條第(一)項相關規定,公安、國家安全等機關依照刑事訴訟法的明確授權實施的行為不屬於行政訴訟受案范圍。本題中,方某妻子失蹤後向公安局報案要求立案偵查,立案偵查屬於刑事訴訟法授權的司法行為,不是行政行為。當然不屬於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A項錯誤,不當選。
行政訴訟的特徵之一就是,被告恆定即為行政機關(包括被授權的組織),只能“民告官”不能“官告民”。選項中行政相對人不履行協議,行政機關應通過其他途徑解決糾紛,不能提起行政訴訟,因被告不適格。B項錯誤,不當選。
根據《行政訴訟法》第十二條第(八)項相關規定,認為行政機關濫用行政權力排除或者限制競爭的,屬於行政訴訟受案范圍。C項正確,當選。
根據《行政訴訟法》第十三條相關規定,行政機關制定行政法規、規章或制定、發布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不屬於行政訴訟受案范圍。D項錯誤,不當選。
故本題選C。
『貳』 跪求自考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試題!急!要有答案的!謝謝。
下面的試題可供參考
行政法和行政訴訟法試題及答案
一、名詞解釋
1、行政法律事實
2、公務員
3、行政強制
4、行政處罰
5、抽象行政行為
6、行政訴訟參加人
二、填空題
1、行政立法依其權力來源不同,可以分為 與 。
2、代執行是指 或者 代替義務人履行法定義務,並向義務人徵收必要的費用的強制執行措施。
3、根據《審計法》的規定,審計程序分為 、 和 三個階段。
4、我國國家賠償採取以金錢賠償為主, 、 為輔的方式。
5、行政裁定是指在行政訴訟過程中,人民法院針對 作出的裁決。
三、選擇題
1、行政許可行為的特點在於( )A.是具體行政行為 B.是依職權行為C.是要式行政行為 D.是外部行政地為
2、下列各項制裁中,屬於行政處罰的有( )A.罰金 B.通報批評 C.行政拘留 D.開除
3、下列哪些行政行為可以被申請行政復議( ) A.行政處罰 B.行政強制 C.行政拘留 D.抽象行政行為
4、下列行政機關中,有權制定行政規章的有( ) A.杭州市人民政府 B.浙江省工商局C.教育部 D.杭州市西湖區人民政府
5、我國行政賠償的歸責原則是( ) A.過錯責任 B.違法責任C.無過錯責任 D.嚴格責任
6、我國的行政訴訟案件由( )受理和審理。 A.普通法院 B.專門法院 C.行政法院 D.憲法法院
7、下列原則中,屬於行政訴訟特有原則的是( )A.合議原則 B.不適用調解原則C.選擇復議原則 D.迴避原則
8、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包括( ) A.確認發明專利權的案件 B.海關處理的案件C.對省人民政府所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案D.對公安部所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案件
9、經過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 )是被告A.作出原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 B.復議機關C.作出原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或復議機關 D.作出原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和復議機關10、第一審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實行()A.書面審理 B.開庭審理 C.書面審理或者開庭審理 D.以開庭審理為主,書面審理為輔
四、簡答題
1、行政法的特點是什麼?
2、行政處罰的原則有哪些?
3、我國行政賠償義務機關有哪些?
五、論述題論述我國行政機關的設置原則《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答案及評分標准
一、 詞解釋
1、行政法律事實:是指由行政法律規范所規定的能夠引起行法律關系發生、變更或消滅的客觀現象或事實。
2、公務員:是指在各級國家行政機關中依法行使國家行政權力,執行國家公務,除工勤人員以外的工作人員。
3、行政強制:是指行政主體為實現一定的行政目的,保障行政管理的順利進行,對行政相對方的人身及財產自由等採取的強制性的具體行政行為的總稱。
4、行政處罰:是行政主體對違反行政法律規范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級予制裁的具體行政行為。
5、抽象行政行為:是指行政機關針對不特定的對象作出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和命令的行為。
6、行政訴訟參加人:是指因與行政爭議存在直接厲害關系而參加行政訴訟的整個過程或主要階段的人及與他們的訴訟地位相關似的人。二、填空題
1、職權立法 授權立法
2、行政強制執行機關 第三人
3、准備階段 實施審計階段 處理階段
4、恢復原狀 返還財產
5、行政訴訟程序問題
三、選擇題
1、ACD 2、BC 3、AB 4、AC 5、B 6、A7、BC 8、ABCD 9、B 10、B
四、簡答題
1、行政法的特點是什麼?(1)行政法沒有統一、完整的法典;(2)行政法規范是以多種多樣的法律形式表現出來的,是由多種不同效力等級的行為規范組成的統一體;(3)行政法規范的數量多,內容廣泛;(4)行政法規范具有明顯的易變性;(5)行政程序性規范是行政法特有的一類行為規范,與行政實體性規范通常交織在一起,共存與同一個法律文件之中
。2、行政處罰的原則有哪些?(1)處罰法定原則; (2)法律、法規授予行政機關;(3)委託的行政機關; (4)行政復議機關;(5)上述賠償義務機關被撤銷後的賠償義務機關。
五、論述題試述我國行政機關的設置原則
國家行政機關的設置一般從兩個方面考慮:一是管理的實際需要,二是現代行政管理的功能。我國行政機關的設置,可以考慮遵循以下原則:(一)適應需要原則;(二)精簡原則;(三)高效率原則; (四)依法設置的原則。(回答要求能夠展開,否則最多隻能得8分)
『叄』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練習題
該題不適合高質量,請法律的夥伴收回
『肆』 2020法考客觀題每日一練【行政法】-不定項選擇題【3.31】
一、不定項選擇題
某葯廠以本廠過期葯品作為主原料,更改生產日期和批號生產出售。甲市乙縣葯監局以該廠違反《葯品管理法》第49條第1款關於違法生產葯品規定,決定沒收葯品並處罰款20萬元。葯廠不服向縣政府申請復議,縣政府依《葯品管理法》第49條第3款關於生產劣葯行為的規定,決定維持處罰決定。葯廠起訴。
根據上述材料,請回答第1-2
1.關於本案的被告和管轄,下列說法正確的有:(2012/二/97)
A.被告為乙縣葯監局,由乙縣法院管轄
B.被告為乙縣葯監局,甲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此案有管轄權
C.被告為乙縣葯監局和乙縣政府,乙縣法院對此案有管轄權
D.被告為乙縣政府,由甲市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2.關於本案的舉證與審理裁判,下列說法正確的有:(2012/二/98)
A.法院應對被訴行政行為和葯廠的行為是否合法一並審理和裁判
B.葯廠提供的證明被訴行政行為違法的證據不成立的,不能免除被告對被訴行政行為合法性的舉證責任
C.如在本案庭審過程中,葯廠要求證人出庭作證的,法院不予准許
D.法院對本案的裁判,應當以證據證明的案件事實為依據
參考答案
1.【考點】行政訴訟的被告與管轄
【答案】C。解析:《行政訴訟法》第二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經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決定維持原行政行為的,作出原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和復議機關是共同被告;復議機關改變原行政行為的,復議機關是被告”。《行政訴訟法解釋》第二十二條第一款規定,“行政訴訟法第二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的復議機關改變原行政行為,是指復議機關改變原行政行為的處理結果。復議機關改變原行政行為所認定的主要事實和證據、改變原行政行為所適用的規范依據,但未改變原行政行為處理結果的,視為復議機關維持原行政行為”。《行政訴訟法解釋》第一百三十四條第三款規定,“復議機關作共同被告的案件,以作出原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確定案件的級別管轄”。本題中,乙縣葯監局為作出處罰行政的原行政機關,乙縣政府為復議機關,應以乙縣其所在地的法院為該案管轄法院。即經過復議的案件,級別管轄應“就低不就高”。本案為復議維持,被告為乙縣葯監局和乙縣政府為共同被告,應以乙縣葯監局所在地的法院為管轄法院。故本題選C。
2.【考點】行政訴訟證據制度與審理裁判
【答案】BD。解析:《行政訴訟法》第六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對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審查”。A項錯誤,不當選。
《行政訴訟證據規定》第六條規定,“原告可以提供證明被訴具體行政行為違法的證據。原告提供的證據不成立的,不免除被告對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的舉證責任”。B項正確,當選。
《行政訴訟證據規定》第四十三條第二款規定,“當事人在庭審過程中要求證人出庭作證的,法庭可以根據審理案件的具體情況,決定是否准許以及是否延期審理”。C項錯誤,不當選。
《行政訴訟證據規定》第五十三條規定,“人民法院裁判行政案件,應當以證據證明的案件事實為依據”。D項正確,當選。
故本題選BD。
更多 法律職業資格考試『伍』 請高手回答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多選題答案
二、多項選擇題
1.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任何行政主體在享有或行使行政職權的同時必須同時履行職責B. 行政職責隨行政職權的產生、變更或消滅而相應變化C. 行政職責是行政主體在行使職權過程中所享受的權利D. 行政職責的核心是依法行政)。
2. 我國行政機關的設置原則是(B. 精簡原則C. 高效率原則 D. 依法設置的原則)。
3. 國家行政機關有如下特徵(B. 國家行政機關是具有國家強制性質的社會組織D. 為了順利實現國家行政管理的職能,國家行政機關必須按一定的層次和結構組織起來,並且按照科學方法依法進行活動)。
4. 能夠作為行政主體的行政機關包括(A. 國務院的直屬機構C. 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機關)。
5. 被授權組織的類型包括(A. 特定的事業單位B. 特定的企業單位C. 特定的社會團體)。
6. 行政相對方的義務包括( A. 服從行政管理的義務D. 遵循法定程序的義務)。
7. 被委託組織與被授權組織的區別在於(B. 產生依據不同C. 行為後果不同 D. 法律地位不同)。
8. 行政法制監督的主體包括(A. 國家權力機關C. 上級行政機關和專門行政監督機關)。
9. 關於公務身份的公務員,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 以公務機關的名義從事活動B. 享有行政職權,需要承擔行政職責)。
10. 關於國家行政機關的特徵,以下說法正確的是(B. 具有較強的執行性C. 從事國家行政管理職能D. 按照一定層次和結構組織)。
『陸』 2021法考模擬試題:行政法-行政行為(4.15)
一、單項選擇題
1.關於行政行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人民法院在受理抽象行政行為和具體行政行為的訴訟范圍上是一致的
B.行政行為在被撤銷前,相對人受其約束
C.當事人不履行縣政府的限期拆除違建決定,縣政府強制拆除是具體行政行為確定力的體現
D.抽象行政行為均具有嚴格的制定程序
參考答案
1、【考點】行政行為
【難度】
【答案】B
解析:抽象行政行為是國家行政機關制定行政法規、規章和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等行政規則的行為。具體行政行為時行政機關針對特定對象單方作出的具體處理決定。根據《行政訴訟法》第十三條,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下列事項提起的訴訟:……(二)行政法規、規章或者行政機關制定、發布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對抽象行政行為不能直接提起訴訟,具體行政行為和抽象行政行為在訴訟受案范圍上不一致。A項錯誤,不當選。
具體行政行為由法定機關按照法定程序撤銷後才失去法律效力,在撤銷之前當事人應當受其約束。B項正確,當選。
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力是指使用國家強制力迫使當事人履行義務或者以其他方式實現具體行政行為權利義務安排的效力。當事人不履行具體行政行為確定的義務,行政機關予以執行具體行政行為是執行力的表現。C項錯誤,不當選。
抽象行政行為是國家行政機關制定行政法規、規章和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等行政規則的行為,但並非均具有嚴格的制定程序。D項錯誤。
故本題選B。
『柒』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期末復習指導試題類型舉例答案
一、選擇題
1、A 2、D 3、BC 4、AD
二、填空題
1、顯示公正 2、該組織、委託的行政機關
三、名詞解釋
1、行政訴訟: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國家行政機關及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時,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並由人民法院對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審查並出裁判的活動和制度。
2、行政侵權賠償:指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的過程中,違法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並造成損害的,由國家對受害人承當賠償責任的制度。
四、簡答題
1、答:有八類:1、不服行政處罰的案件。1、不服行政強制措施的案件。3、認為行政機關侵犯法律規定的經營自主權的案件。4、對行政機關拒絕頒發許可證和執照或者不予答復不服的案件。5、申請行政機關履行法定職責而被拒絕或者不予答復的案件。6、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給撫恤金的案件。7、認為行政機關違法要求履行義務的案件。8、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權的案件。
2、答:1.原告是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2.有明確的被告。3.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4.屬於人民法院受案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五、論述題
答:行政訴訟法與民事訴訟法一樣,也是程序法。行政訴訟法是從民事訴訟法中脫胎而來的。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除依照行政訴訟法外,對於行政訴訟法及其司法解釋沒有規定的,還要適用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例如,民事訴訟中有關迴避、證據、期間、送達、第一審程序和第二審程序,以及執行程序的規定,人民法院在審理和執行行政案件時可以適用。但兩者調整的對象不同,因此,在具體內容上有顯著的不同:(1)訴訟的主體不同。行政訴訟是解決行政機關或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與其他組織、法人和公民之間在行政管理中引起的糾紛。行政訴訟主體之間具有行政隸屬關系。原告是對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被告只能是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或行政復議機關。而民事訴訟是解決公民之間、公民與法人之間、法人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產生的糾紛,因而,民事訴訟主體之間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隸屬關系。(2)訴訟的性質不同。行政訴訟中爭執的是關於行政權利義務問題,即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不服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時依法提起的訴訟;而民事訴訟中爭執的是關於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問題,即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與法人之間發生糾紛時提起的訴訟。(3)訴訟發生的條件不同。行政糾紛發生後,有的爭議須經有關行政機關處理後,當事人對處理不服時,方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而民事糾紛發生後,糾紛的任何一方均可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民事訴訟程序因此而發生。(4)舉證責任不同。行政訴訟中,由被告負舉證責任,即由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提供作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而民事訴訟中,不論是原告,還是被告,對自己提出的主張均負舉證責任。(5)適用調解的范圍不同。行政訴訟中,除行政侵權損害賠償之訴外,人民法院不能以調解方式處理當事人之間的行政爭議。這是因為被告是行使國家行政管理職權的主管機關,它的職責就是維護國家的利益,保障社會的穩定,保護公民或法人的合法權益,它不能對依據國家法規所作出的決定加以更改和讓步。而民事訴訟中,自願、合法調解原則是一項重要原則,貫穿於整個審判程序中,人民法院可以用調解方式處理當事人之間發生的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