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和行政學的行政

行政法和行政學的行政

發布時間: 2025-08-21 09:28:23

Ⅰ 胡建淼《行政法學》什麼是行政,什麼是行政法

社會組織、法律學科。
1、行政指的是在其活動過程中所進行的各種組織、控制、協調、監督吵返敏等活動的總稱,也就是一種社會組織。
2、行政法學是以行政法以及行政升枝相關世源的社會關系為研究對象的一門法律學科。

Ⅱ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

一、合法行政原則

合法行政原則是行政法的首要原則,屬於形式法治的范疇,在結構上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法律優先(法已規定不可違),是消極意義的合法行政,是指行政機關實施管理活動時,應當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不得違背已有的相關規定。比如某鄉派出所就小新與小胡之間打架斗毆事件,做出2000元的罰款。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派出所可以做出警告或500元以下的罰款。從該法條中可以看出,法律對派出所實施的活動已經給予明確規定,而本案鄉派出所的行為顯然超越了法律規定的范圍,既違背了法律優先原則。

2.法律保留(法無規定不可為),是積極意義上的合法行政,是指行政機關不得法外設定權力,對於法律沒有明確規定的事情,不可以作為。比如說法律明確規定對於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只能由法律來設定,此為法律保留。故國務院頒布的行政法規若設定行政處罰,則該行政法規違背法律保留原則。

二、合理行政原則

合理行政原則主要在於控權,是指行政機關作出的決定應當具有普通人所能達到的合理與適當,符合一般社會的價值追求,屬於實質法治的范疇。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公平公正原則。是指行政機關平等對待行政相對人,不偏私、不歧視。比如說小新與小胡同樣是開車闖紅燈,由於該交警與小新是大學同學,因此僅對小新予以口頭警告,而對小胡做出500元的罰款。可以看出交警並沒有平等對待,故違背了公平公正原則。

2.考慮相關因素。行政機關作出行政決定時,需要考慮與案件有關的各種因素,不得考慮無關因素。像星座、相貌、性別、親屬關系、同學關系等這些因素就是無關因素。上述案例中,交警考慮小新是自己的大學同學,僅對其做出口頭警告。可以看出交警的行為明顯考慮的是無關因素,故違背了合理行政原則。

3.比例原則。

第一,合目的性。行政機關所採取的行政措施必須符合法律目的。比如拆遷為了舊城改造等公共利益,但如果是領導為了中飽私囊,這顯然與最初目的相悖。

第二,適當性。是指行政機關所採取的措施與手段存在正當性。比如行政機關為了達到目的,採取「斷水、斷電、夜間執法」等執法方式,明顯執法手段不合理。

第三,損害最小。在行政機關可以採取多種方式實現行政目的的情況下,應該採取對當事人損害最小的方式。比如說行政機關在拆除兩層違章建築就能達到行政目的時,而採用了拆除五層建築,這明顯違背了損害最小原則。

三、程序正當原則

在行政法律規范當中,實體公正與程序公正同樣重要,兩者相輔相成,從而更加充分保障當事人的利益,具體包括:

1.行政公開。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燈光是最好的警察,要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接受公眾監督,避免腐敗。比如行政機關舉行聽證時,原則上要公開,除非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除外。

2.公眾參與。在行政機關作出重辯豎要決定時,應當聽取公眾意見。比如行政機關在舉行聽證時,不光要告知當事人的事實、理由和主要依據,還要聽取他們的陳述和申辯,最終達到結果公正。

3.公務迴避。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在履行職責時,與相對人存在利害關系時,為了確保最終結果公平公正,應當迴避。比如小楊打架斗毆,父親老楊在公安局工作,在處罰小楊時就需要迴避。

四、高效便民

1.行政效率原則。首先是應當積極履行法定職責,禁止不作為。其次要遵守法定時限,禁止不合理延遲時限。

2.便利當事人原則。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始終要堅持以民為本、執法為民的理念,禁止增加當事人的負擔。

像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一次性告知;七證合一;公安機關網上受理案件,群眾可進行網上報案;設置便民服務窗口,24小時接待民眾;公安機關進行案件分類分流,在短時間內高效解決案件。這都體現了政府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利益,更好地履行高效便民原則。

五、誠實守信原則

1.行政信息真實原則。行政機關公布的信息應當全面、准確、真實。

2.信賴利益保護原則。非經法定事由並經法定程序,行政機關不得撤銷、變更已經生效的行政決定。因法定事由需要撤銷、廢止、變更行政決定的,應當依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進行,並對行政管理人因此而遭受的財產損失予以補償。

那麼現在回過頭來再看課前那道題,縣政府發布通知,對於廣泛吸納殘疾人就業的企業,將按照人數給予金錢獎勵,某企業一次性吸納5名殘疾人就業,但政府拒絕支付獎勵金。試問縣政府的行為違背了那個基本原則?本案中,對於縣政府發源臘的通知,公民基於信賴而實施了相關行為,而最終縣政府並未實際履行承諾,其行為違背了誠實信用原則。可以攜裂大看出考題中若出現類似的政府出爾反爾的行為,考生應當注意該題考查的就是誠實信用原則。

六、權責統一原則

1.行政效能原則。法律法規應當賦予行政機關相應的執法手段,確保政令統一。

2.行政責任原則。行政機關違法或不當行使職權,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對於權責統一原則的考查,題目中常見的表現有:執法有保障、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受追究、侵權須賠償等相關詞眼。比如交警依照交通安全法對違章司機進行罰款、扣分、暫扣或吊銷駕照,如果交警濫用職權隨意罰款,依法應承擔責任。這就是權責統一原則的體現。

Ⅲ 請問行政法中的行政與行政管理學中的行政的意思有何不同

前者指國家行政和公共行政,後者指的是一定的社會組織,在其活動過程中所進行的各種組織、控制、協調、監督等活動的總稱

Ⅳ 行政法和行政執行的區別

抄所謂行政法,是指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過程中而與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之間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由規范行政主體和行政權設定的行政組織法、規范行政權行使的行政行為法、規范行政權運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規范行政權監督的行政監督法和行政救濟法等部分組成。其重心是控制和規范行政權,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行政執行:也稱行政實施,是公共行政學發展史上形成最早的概念。是行政機關及行政人員依法實施行政決策,以實現預測行政目標和社會目標的活動總和。

Ⅳ 我國行政法中行政合法性和合理性原則的內容是什麼

1、內容。

行政合理性原則的基本內容主要有以下三項:

第一,正當性。即行政主體作出的行政行為,在主觀上必須出於正當的動機,在客觀上必須符合正當的目的。

第二,平衡性。即行政主體在選擇作出某種行政行為時,必須注意權利與義務、個人所受損害與社會所獲利益、個人利益與國家集體利益之間的平衡。

第三,情理性。即行政主體作出行政行為,必須符合客觀規律,合乎情理。不能要求行政相對人承擔其無法履行或違背情理的義務。

2、范圍。行政合理性原則的適用范圍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1、合法行政。即行政合理性原則應在合法的行政行為上體現。換言之,在行政行為合法的前提下,應該也必須貫徹合理性原則。行政行為不具合法性,這一行政行為的合理性原則便無從談起。更不能強調行政行為的合理性原則而不顧行政行為是否合法。合理是指合法范圍內的合理。

2、具體行政行為和抽象行政行為。行政合理性原則根據其確立的特點,既適用於具體的行政行為,亦適用抽象的行政行為。因為不但特定的行政行為要合理,而且所制定的法律、法規包括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行政決定和命令也要合理。

3、純行政領域。行政合理性原則僅適用行政領域,即只能在合法的行政行為上體現。並且這一原則只適用行政自由裁量權范圍以內的行為。合理性原則不適用司法主體的行為。這一點應特別注意。

4、實體與程序。行政法有行政實體法與行政程序法之分,它們是行政法律制度的兩個方面。行政合理性原則既是一個行政實體法原則,而且更是行政程序法原則。

5、行政、司法審查。從法律救濟上說,自由裁量行政行為要接受行政審查和司法審查。如對造成顯失公正結果的行政濫用職權,《行訴法》第54條第(四)項規定:「行政處罰顯失公正的,可以判決變更。」所謂顯失公正的認定,靠的是行政合理性原則。




(5)行政法和行政學的行政擴展閱讀:

行政合理性原則的具體要求包括以下三方面:

1.行政行為的動因應符合行政目的。凡有悖於法律目的的行為都是不合理的行為。

2.行政行為應建立在正當考慮的基礎上,要有正當的動機。行政行為不得違背社會公平觀念或法律精神,不得存在法律動機以外的目的或追求。行政機關在實施行政活動時必須出於公心,平等地對待行政相對方。

3.行政行為的內容應合乎情理。即應符合事情的常規或規律。

行政合法性原則和行政合理性原則共同構成行政法治原則。合法性原則主要解決行政合法與非法問題,合理性原則解決行政是否適當的問題。

我國行政法學家王周戶在《行政法學》中對這一原則的論述為:行政合理性原則是指政府的行為應當符合法律的意圖或精神,符合公平正義等法律理性。這里的「理」不是指「社會道德」「倫理」而是指法的精神,即法理,其具體內容包括:

1、政府的行政行為應符合法律的立法目的。

2、政府的行政行為應有正當的動機。

3、政府的行政行為應考慮相關因素。

4、政府的行政行為應符合客觀規律。

5、政府的行政行為應符合公正法則。

總之,行政合理性原則是指行政行為的內容要客觀、適度、合乎理性,要求行政機關合理地行使自由裁量權,不得濫用自由裁量權。合理行使自由裁量權的情況有三種:

1、在法律沒有規定限制條件情況下,行政機關在不違反憲法和法律的前提下,所採取的必要措施。

2、法律只規定了模糊的標准,而沒有規定明確的范圍和方式,行政機關根據實際情況和對法律的合理解釋,在不違背常規情況下所採取的具體措施。

3、根據法律明確規定的范圍、幅度和方式,由行政機關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採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行政合理性原則

Ⅵ 想要學好行政法需要注意什麼

學好行政法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理解行政法的基本概念和體系:行政法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學科,其內容廣泛且復雜。因此,首先要掌握行政法的基本概念,如行政主體、行政行為、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等。同時,要了解行政法的體系結構,包括總則、分則等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間的邏輯關系。
把握行政法的核心脈絡:行政法的內部知識點具有很強的關聯性,掌握這些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脈絡性對於理解行政法至關重要。例如,行政主體對應到行政訴訟法部分就是被告,具體行政行為對應到行政訴訟法部分就是受案范圍,行政相對人和相關人對應到行政訴訟法部分就是原告或者第三人。通過把握這些核心脈絡,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記憶行政法的內容。
理解帶動記憶:行政法是理解性很強的一個學科,對於眾多核心知識點,如具體行政行為、行政主體等,核心在於理解,而不在於死記硬背法條。一旦理解了就可以做到手中無劍,但心中有劍的境界。同時,要注意將理解的知識轉化為記憶,因為任何知識都需要最終轉化為記憶才行。
處理好聽課、看書、背誦和做題的關系:學習行政法需要綜合運用多種學習方法。聽課可以幫助你快速掌握知識點;看書可以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背誦則是將知識點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做題則可以檢驗你的學習成果並鞏固知識點。在學習過程中,要合理安排時間,確保每種學習方法都能得到充分的應用。
關注社會熱點和案例:行政法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關注社會熱點和案例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行政法的應用和意義。例如,可以關注近年來的行政機構改革、政府職能的轉變、優化與調整等話題。此外,還可以通過閱讀經典案例來提高自己的事實認定和法律適用能力。
培養責任感和使命感:行政法作為公法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國家、社會、政府密切相關。學習行政法不僅要關注個人利益,還要關注公共利益的實現和社會整體的發展。因此,在學習過程中要培養自己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以更好地服務於社會和國家。
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行政法的學習需要長期的堅持和積累。因此,建議制定一個合理的學習計劃,明確每個階段的學習目標和任務。同時,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調整學習進度和方法,確保學習效果的最大化。
綜上所述,學好行政法需要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和體系、理解核心脈絡、理解帶動記憶、處理好聽課、看書、背誦和做題的關系、關注社會熱點和案例、培養責任感和使命感以及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等多個方面的努力。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掌握行政法的精髓並應用於實踐中去。

Ⅶ 什麼是行政法上的「行政」如何區分「公行政」與「私行政」

行政法上的「行政」是以國家權力為基礎的公共行政,包括國家行政機關對國家事務的組織與管理活動和擔負公共職能的公共組織和社會組織所進行的行政。

公行政與私行政的區分:私行政與公共行政都是屬於行政的范疇。行政法上的行政是公行政。公行政,是那些不以營利(不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目的,旨在有效地增進與公嘩州皮平地分配社會公共利益而進行的組織、管理與調控活動。

私行政是指社會組織、企業的行政,與私權力的運用相關。私行政」的研究屬於私法,主要是民法體系的研究范圍。公共行政與私行政區分的關鍵在於是否基於「公共利益」 和是否具有「營利性」

(7)行政法和行政學的行政擴展閱讀:

行政管理:

國家產生以後,國家政務逐漸從混沌的社會事務中分離出來,並逐漸出現了以國家政務管理為主要職責的專門機構和集團。但在國家的政務管理以外,還有多種多樣的管理領域以及由此形成的各各不同的管理主體和管理行為。行政與管跡哪理有著密切的關系。

行政管理是面向社會、服務大眾的管理活動。這種管理活動首先和主要地是由在任何社會中都是最大和最具權威性的公共組織——政府來承擔和完成的。行政管理就是政府管理,行政管理學是研究政府的管理活動及其規律的科學。

行政管理是政府行政組織、非政府的公共組織對公共事務的管理與公共服務的提供。

Ⅷ 行政法、行政法學關系的概念與特徵

行政法是規定國家行政主體的組織、職權、行使職權的方式、程序以及對行使行回政職權的法制監督答,調整行政關系的法律規范系統。

行政法的基本內容包括三大部分:

(一)行政組織法;

(二)行政行為法;

(三)行政法制監督、行政救濟、行政責任法。

行政法的這三個部分分別調整著不同的行政關系:

行政組織法主要調整內部行政關系;

行政行為法,主要調整行政管理關系;

行政法制監督、行政救濟、行政責任法主要調整行政法制監督關系。

補充定義:行政法是指調整行政權被行使過程中所產生的社會關系以及對行政權進行規范和控制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熱點內容
口頭承諾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21 12:11:03 瀏覽:517
夏代司法官 發布:2025-08-21 12:09:18 瀏覽:991
法律知識普及社會調查報告 發布:2025-08-21 11:59:39 瀏覽:893
民法典有多少部 發布:2025-08-21 11:48:58 瀏覽:455
行政部管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5-08-21 11:17:41 瀏覽:555
法院疫情維穩 發布:2025-08-21 11:15:15 瀏覽:75
偽造證件罪及司法解釋 發布:2025-08-21 11:03:49 瀏覽:333
山東法揚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8-21 11:02:08 瀏覽:505
司考行政法地方編制 發布:2025-08-21 10:59:45 瀏覽:664
新行政訴訟法對依法行政的影響 發布:2025-08-21 10:40:10 瀏覽: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