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勞資10年以上辭退補償
① 勞動法辭退賠償雙倍是如何規定的
根據《勞動法》第八十二條,若用人單位在用工一個月後仍未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將需支付勞動者每月兩倍的工資。這一規定旨在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確保其在合法勞動關系中的利益不受侵害。若用人單位未能在規定時間內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自應訂立之日起,需向勞動者支付每月兩倍的工資,以彌補其可能遭受的額外經濟負擔。
雙倍賠償是勞動法為保護勞動者權益而設立的制度之一。它不僅適用於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情況,還涵蓋用人單位違反其他勞動法規定,如違反最低工資標准、工作時間規定、休息日和法定節假日休息等,給勞動者帶來損害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勞動者有權要求用人單位按照法律規定進行賠償。
《勞動法》第八十二條的實施,旨在促進勞資雙方的和諧關系,確保勞動者的基本權益得到保障。通過實施雙倍賠償等措施,勞動法為勞動者提供了一道法律保護屏障,使他們在面對不公正待遇時,能夠獲得相應的法律救濟。此外,這一規定也對用人單位起到了一定的威懾作用,促使他們遵守勞動法規,維護良好的用工環境。
總的來說,雙倍賠償是勞動法保護勞動者權益的重要手段。它通過法律的形式,為勞動者在勞動關系中遭受不公平待遇時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救濟途徑,同時也對用人單位起到了規范作用,促進了勞資雙方的和諧共處。
② 新勞動法如何規定十年以上工齡終止合同的補償
經濟補償按工作年數計算。 如果工資在每一年工作後支付一個月,並且在六個月或更長時間內不到一年,則按一年計算; 少於六個月,按半月工資計算。
如果合同到期後合同沒有續簽,工人可以獲得經濟補償。
法律基礎:「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費: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終止勞動合同;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的規定,建議終止與勞動者的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解除勞動合同;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的規定終止勞動合同;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的規定終止勞動合同;
(五)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終止定期勞動合同的,但用人單位維持或者增加勞動合同約定的勞動合同續簽條件的除外;
(2)勞動法勞資10年以上辭退補償擴展閱讀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③ 年滿十年以上的合同工單位可以辭退嗎
勞動法規定:在單位工作10年以上,勞資雙方可以簽訂無固定期期限勞動合同。有了這樣的合同,當然就不能隨意解聘了。但是,我們是「法律國家」(制定了很多法律),但我們不是法治國家(往往有法不依)。按有關規定,企業解聘人員要經工會組織同意,這些規定也無人執行,也無法執行,因為工會的領導是企業任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