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合作協議的法律效力嗎

合作協議的法律效力嗎

發布時間: 2021-01-01 07:03:36

Ⅰ 合夥協議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雙方之間的協議只要不違反法律的禁止性規定都是有效的。你的合同應當包括你和合夥人的個人情況,合夥的條件,合夥目的,違約責任,違約處理方式,合夥解散條件,協議簽訂日期等條款。

Ⅱ 合夥協議是否有法律效力

1、個人來合夥是指兩個以上公民按照協議源,各自提供資金、實物、技術等,合夥經營、共同勞動。
2、你們的合夥協議有效,依法具有強制執行力。
3、根據法律規定,合夥負責人和其他人員的經營活動,由全體合夥人承擔民事責任。
合夥的債務,由合夥人按照出資比例或者協議的約定,以各自的財產承擔清償責任。
合夥人對合夥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償還合夥債務超過自己應當承擔數額的合夥人,有權向其他合夥人追償。

Ⅲ 合夥協議如何認定法律效力

1、股份合作制,是指以合作制為基礎,實行以企業職工的勞動聯合回與資本聯合為主的企業組答織形式。 股份合作是企業法人,企業承擔的是有限責任;合夥則是各合夥人訂立合夥協議,共同出資、合夥經營、共享收益、共擔風險,並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的營利性組織,不是法人,合夥人承擔的是無限責任.看你自己的實際情況而言了。所以這種情況下你應該簽訂合作協議;
2、這種協議書是有法律效力的,只要該協議書不違反國家法律規定並生效;
3、原則上不需要,當然,公正的話更有利。

Ⅳ 合作框架協議是正式合同嗎有什麼法律效力嗎

不是,根據約定只有部分條款具有法律效力。要另簽具體項目的商務合同。

框架協議,一般是雙方提前對一些達成的關鍵合意進行書面確定下來,詳細約定後續再具體明確的協議。

是否有法律效力,需要看協議中對有關權利義務是否約定明確,如果約定的明確,合法,那就有效。

拓展資料:

人民網台北9月11日電 (記者姚小敏、杜榕)海峽兩岸關系協會與台灣海基會今天完成換文程序,同意《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與《海峽兩岸知識產權保護合作協議》於9月12日生效實施。

海基會下午發布新聞稿稱,海基會於今日上午通知海峽兩岸關系協會:《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與《海峽兩岸知識產權保護合作協議》兩項協議,台灣方面已完成相關程序。海協會下午亦函復通知海基會,確認大陸方面已做好該兩項協議生效的相關准備。雙方完成換文程序,同意協議於9月12日生效實施。

Ⅳ 合作協議的法律效力是否適用《合同法》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85條:合同是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關系的專協議。依法成立的合同屬,受法律保護。《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2條: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的規定。

也就是說,合同的范圍是很廣泛的,也不受文件題目的限制,即使是「某某協議」只要內容是雙方之間達成的合意訂立的文件,就是《合同法》中的合同。合作協議是雙方通過協商達成一致訂立的,當然也是一種合同。

Ⅵ 合作協議的法律效力是否適用《合同法》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85條:合同是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專關屬系的協議。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2條: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的規定。
也就是說,合同的范圍是很廣泛的,也不受文件題目的限制,即使是「某某協議」只要內容是雙方之間達成的合意訂立的文件,就是《合同法》中的合同。合作協議是雙方通過協商達成一致訂立的,當然也是一種合同。

Ⅶ 戰略合作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嗎屬於合同嗎

口頭的協議是沒有保障的。除非當事人承認。如果合同上規定甲違反合同退還押另一方當事人押金,和付違約金3
000元。這是合法有效的。甲方是要履行的。你可以向他討要。他不給你的話,你可以向法院起訴追償。

Ⅷ 合作協議不是本人簽字,有法律效力嗎

如果你朋友的親戚是他的代理人,那麼協議具有法律效力。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六十三條 公民、法人可以通過代理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代理人在代理許可權內,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實施民事法律行為。被代理人對代理人的代理行為,承擔民事責任。 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按照雙方當事人約定,應當由本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不得代理。

2、第六十六條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的行為,只有經過被代理人的追認,被代理人才承擔民事責任。未經追認的行為,由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義實施民事行為而不作否認表示的,視為同意。

拓展資料

第六十九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委託代理終止:

(一)代理期間屆滿或者代理事務完成;
(二)被代理人取消委託或者代理人辭去委託;
(三)代理人死亡;
(四)代理人喪失民事行為能力;
(五)作為被代理人或者代理人的法人終止。

第七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定代理或者指定代理終止:
(一)被代理人取得或者恢復民事行為能力;
(二)被代理人或者代理人死亡;
(三)代理人喪失民事行為能力;
(四)指定代理的人民法院或者指定單位取消指定;
(五)由其他原因引起的被代理人和代理人之間的監護關系消滅。

Ⅸ 」合作協議書」是否具備法律效力

簽名或蓋章確是各方親自簽署或加蓋的,且無證據證明受到欺詐、脅迫等的,版就是有效的。

Ⅹ 意向性合作協議 有法律效力嗎

意向書是國家、單位、企業以及經濟實體與個人之間,對某項事務在正式版簽訂條約、達成協議之前權,由一方向另一方表明基本態度或提出初步設想的一種具有協商性的應用文書。
意向書的主要作用是傳達「意向」,提請對方注意或供參考,可以約束雙方的行動,保證雙方的利益;意向書能反映業務工作上的關系,能保證業務朝著健康有利的方向發展;意向書可為正式簽訂協議或合同打下基礎。
意向書是協商過程中各方基本觀點的記錄,一旦達成正式協議,便完成了意向性的使命。意向書不具有協議、合同那樣具有法律效力。

熱點內容
萬州法學科研 發布:2025-05-01 14:30:51 瀏覽:853
公路實施條例 發布:2025-05-01 14:30:04 瀏覽:578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條的司法解釋 發布:2025-05-01 14:15:56 瀏覽:589
共享單車買賣違反經濟法 發布:2025-05-01 14:15:50 瀏覽:445
嘉興市秀洲區人民法院立案庭電話 發布:2025-05-01 14:15:19 瀏覽:518
對黨政機關法律顧問的研究和建議 發布:2025-05-01 14:13:46 瀏覽:304
法官怒斥當事人 發布:2025-05-01 14:09:08 瀏覽:924
10萬律師費 發布:2025-05-01 14:02:23 瀏覽:108
2007年勞動法專題 發布:2025-05-01 13:51:20 瀏覽:613
商法白皮書 發布:2025-05-01 13:50:34 瀏覽: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