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常用的法律知識知乎

常用的法律知識知乎

發布時間: 2021-01-01 12:10:13

㈠ 成人之後必備的法律知識有哪些

法律是維護國家穩定、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的最強有力的武器,也是捍衛人民群眾權利和利益的工具。依法治國的今天,各項法律規定已經深入我們尋常老百姓家,可見,掌握一些法律常識十分必要。

但法律規定涵蓋生活的方方面面,您真正了解一些常用的法律知識嗎?

1、身份證復印件加註信息,防止被不法分子盜用
身份證復印件應當用藍色簽字筆在正反面分別加註下述類似文本:本身份證復印件僅用於20XX年X月X日辦理XX銀行XX信用卡用,他用無效,再復印無效。加註文字不得遮擋身份證號碼,但是應當適當覆蓋身份證個人信息部分,以防裁剪後再復印。背面類似。

2、信用卡不需要設置密碼,只需要簽名即可
當被盜刷時,由商家承擔主要責任。因為商家有義務審核簽名。但是實踐中大部分收銀員根本不看簽名。如果設置了密碼被盜刷個人就需要承擔相應責任,因為有保管好密碼的義務。

3、不要勸酒
勸酒後被勸酒人發生人身傷亡,勸酒人承擔民事責任。

4、一事不再罰
違法行為人同一違法行為,只能處以一次行政處罰。比如你在高速路駕駛超載車輛行駛,由於不具備當場糾正條件,被高速交警處罰後,再次被查時不得被再次處罰。但是具備當場糾正條件的不適用一事不再罰,如不按照規定系安全帶,由於可以當場及時糾正,被處罰後,仍然不系安全帶可以再次處罰。

5、一定要分清訂金和定金
定金受擔保法約束,主合同成立前,給付定金方拒絕訂立主合同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取定金方拒絕訂立主合同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而訂金沒有雙倍返還。

6、就醫一定要保留所有票據、病歷信息
醫療機構隱匿或者拒絕提供與糾紛有關的病歷醫療,或者偽造篡改銷毀病歷資料的,直接推定醫療機構具有過錯。所以,就醫一定要保留所有票據、病歷信息。對於醫生來說該寫的都寫上去,保護自己,避免躺槍。

7、4S店試乘中發生事故責任賠償
4S店試乘中發生事故造成試乘人員人損害的由試乘服務提供者承擔責任,但是試乘人有過錯的應當減輕提供試乘服務者的責任。說到這,4S店都想哭了。

8、買賣不破租賃
房屋租賃合同期間,房屋所有權人出賣房屋後,買受人不得以房屋所有權人變更要求終止租賃合同。當然,補償給租房人雙方自願終止就沒問題。對於在大城市租房的奮斗青年請看完這條關注下一條。

9、租房一定要房東出具不動產所有權證且留存復印件,俗稱房產證。
租房一定要房東出具不動產所有權證且留存復印件,俗稱房產證。防止二房東。同時,房東一定要留存租房人身份證復印件且與原件核對無誤。房東有義務提供相關證件協助辦理居住證等。通過中介租房不要把房費直接交給中介,不要事事找中介談,中介的作用在於提供信息,其他事情請直接找房東。一定要房東出具收條。且同時在合同中註明清單,包含但不僅包含網路繳費情況、水費,電費,燃氣費,物業費等費用以及屋內設備設施清單,且同時約定是否可以進行裝修,裝修或者後置家電等問題。

10、離婚出軌等取證一定要合法,否則證據可能不被採納。
取證設備一定要來源合法,在自己家裝一百個攝像頭都可以,在外面隨便裝就要小心別違法。一般而言,通過手段去酒店調取監控挺好用。但是,這並不一定認定為出軌。

11、善用手機中的錄音功能
隨時准備開啟錄音功能。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請勿刪除原始錄音,復制以後的錄音證據效力不如原始錄音。不要在錄音中使用威脅恐嚇等語氣,和氣取證。

12、微信截圖,QQ截圖等並不當然具有證據效力
換句話說,我換個一樣的頭像,可以偽造出同樣的證據。所以聊天記錄勿輕易刪除,截圖沒有任何意義。如果求個放心,可以去公證處公證。聊天記錄具有證據效力。

13、商家違法說法
很多人應該都看到過商家說。本活動/本卡最終解釋權歸本店所有等類似話語。這是違法的。排除或者限制了消費者權利。霸王條款一律無效。另外說一句,商家如果對充值卡設置了消費時限過期歸零,也是違法的。

14、懲罰性賠償
經營者明知產品或者服務有缺陷,仍然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人傷亡的,受害人有權要求所受損失2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

15、勞動合同違約金
剛畢業的大學生每次都很擔心違約金。其實不用擔心,因為那些都是格式文本。勞動者需要支付違約金的情況僅限於勞動合同法22/23條。其中22條規定的是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16、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所以,如果你沒有接受專項培訓且約定服務期,以及約定保密條款,勞動合同中的違約金條款然並卵。但是,最好還是請在尊重契約精神的前提下友好協商,友好離職。

17、什麼是交通肇事罪?汽車司機因交通事故致人死亡,都要追究刑事責任嗎?
交通肇事罪是指「從事交通運輸的人員違反規章制度,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犯罪行為。如果司機對意外事件,事先確實不可能有預見,主觀上既不是故意,又無過失,例如有人蓄意撞上行駛中的汽車自殺,汽車避讓不及,發生死亡結果。這是一種意外事件,駕駛員是不負刑事責任。

18、父母對成年子女還有撫養義務嗎?
根據婚姻法的規定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父母對子女的撫養給付期限,一般至子女18周歲為止,子女已滿16周歲未滿18周歲,以其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並能維持當地的一般生活水平,父母可停止給付撫育費。下列情形父母仍有負擔必要的撫育費(1)喪失勞動能力或雖未全喪失的,但其收入不足以維持生活的;(2)尚在校就讀的;(3)確無獨立生活能力和條件的。除上述3種情形以外,父母對成年子女就沒有撫養義務了。

19、哪些公證事項不得委託他人代辦?
1、遺囑公證;2、遺贈撫養協議;3、贈與公證;4、認領親子公證;5、收養公證;6、解除收養公證;7、委託公證;8、聲明公證;9、生存公證;10、其他與當事人的人身有密切關系的公證事項。

20、什麼是法定繼承?
法定繼承,是指被繼承人生前未立遺囑處分其遺產或遺囑無效時,由全體繼承人按照法律規定的繼承順序,遺產分配原則等繼承其遺產的繼承方式。

㈡ 列舉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法律法規至少10部,前面要加中華人民共和國。

主要有:中華來人民共和自國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㈢ 生活中常用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生活中常用的法規有以下7條:

1、《婚姻法》:用於處理夫妻家庭關系,子女撫養關系,感情破裂離婚時必用。

2、《繼承法》:用於老人去世後遺產的分配與繼承。

3、《道路交通安全法》:用於日常生活出行可能會遇到的交通事故及其處理。

4、《合同法》:用於生活中購買房產、汽車等物品時簽訂合同。

5、《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用於日常生活的很多方面,尤其是處理鄰里關系糾紛。

6、《刑法》:用於受到傷害,如家中被盜、路遇搶劫等犯罪情況,如何向公安機關尋求幫助。

7、《勞動法》: 用於工作與單位打交道,非常有用,有助於維護自己的權利 。

(3)常用的法律知識知乎擴展閱讀:

普法、懂法的好處:

落實好普法責任制,讓普法和立法、執法和司法的具體實踐攜手共進,不僅能把普法教育貫穿於事前、事中、事後全過程,還有助於形成司法過程與社會的有機互動。

事實上,執法者同時是普法者,對於執法行為本身也是有好處的。一段時間以來,各地都在推進判決書、裁定書、抗訴書、決定書等法律文書上網,不僅滿足了公眾知情權,也促使各級法院提升辦案水平。

同樣的,當每一個國家機關都需要向公眾普法,就會再一次審視自身行為的合理性,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各個部門理順了責任分工,一些涉及多個部門的工作如未成年人保護等,才有望真正形成各司其職、齊抓共管的合力。

法律就像旅行一樣,必須為明天做准備。它必須具備成長的原則。建設好法治中國,就必須讓法律的發展根植於社會的發展,和社會一起成長,與時代共同進步。當嚴格執法、公正司法照進現實,成為最好的普法教材,法律的力量就會像影子跟隨著身體一樣跟隨著每一個公民。

㈣ 生活中常用的法律法規

一、生活中常用的法律:《民法通則》、《婚姻法》、《繼承法》、《合版同法》、《治安管理處罰法權》等。二、1、2006年三月份有三位已滿十六周歲未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在歌舞廳因為與他人發生口角,用刀砍傷兩位跳舞的成年人,在案件偵查階段辦案警察在沒有通知監護人的情況下訊問三位未成年嫌疑人,法院在不公開審理本案時,提供法律援助律師以被告系未成年人、在沒有通知監護人的情況下訊問三位未成年嫌疑人、都是初犯進行辯護,法院採納辯護人意見按故意傷害罪判處主犯有期徒刑六個月,其他兩名被告免除刑事責任。2、本案中主犯池某某是父母離異家庭,他隨父親生活,可父親已經再婚,母親單身卻沒有能力管理、教育。3、由於是未成年人犯罪,適用《刑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4、由於父母離異,缺乏管教,又早早輟學,沾染了社會不良習氣,自製能力差,心理不成熟將哥們義氣,一時沖動、不計後果,走上犯罪道路。

㈤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我男友在信益陶瓷(中國)有限公司 北京分公司工作,是一家台灣企業,專周六從不休息,該公司的員工屬流失很大,沒有幾個老人,就他了,工資還特別低,首席牟總(穆?),給他們每周六必然開會洗腦,說別人買車、房了,你沒有買,因為你不努力。。。。要知道建築的業績很難拿到的,靠拚命開會達到了洗腦的目的,生活受不了也只能熬,關鍵待遇還特別低,每次都得我去接濟,這周五又向我要錢,說沒錢坐公交車了,悲哀啊。。。
這公司就是銷售冠軍瓷磚的,工作了好幾年,工資才2000元。我都覺得他是個軟蛋,還不如我剛畢業的一個小姑娘呢,在北京啊,別忘了這是。尼瑪受不了還不向勞動部門反映?
求助如何找資料,起訴這個單位。

㈥ 生活中常用的法律法規

1、婚姻法 用於處理夫妻家庭關系,子女撫養關系,感情破裂離婚時必用2、繼承回法 用於答老人去世後遺產的分配與繼承3、道路交通安全法 用於日常生活出行可能會遇到的交通事故及其處理4、合同法 用於生活中購買房產、汽車等物品時簽訂合同5、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用於買東西遇到假貨或者欺詐等情況是維權6、治安管理處罰法 用於日常生活的很多方面,尤其是處理鄰里關系糾紛7、刑法 用於受到傷害,如家中被盜、路遇搶劫等犯罪情況,如何向公安機關尋求幫助8、勞動法 用於工作與單位打交道,非常有用,有助於維護自己的權利 回復完畢,很辛苦啊,滿意的話請您予以採納,呵呵。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㈦ 做生意需要掌握哪些法律知識知乎

合同法和最抄高院的合同法司法解釋,民法通則及解釋,公司法及司法解釋。平時需要多關注一些經濟類法制節目,因為那些案例都具有非常大的普遍適用性。作為典型被拿到節目當中讓公眾所知悉了解。掌握這些基本就夠用了。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㈧ 常用的法律有什麼

生活中常用的法規有以下7條:
1、《婚姻法》:用於處理夫妻家庭關系,子女撫養關回系,感情破裂離婚時必答用。
2、《繼承法》:用於老人去世後遺產的分配與繼承。
3、《道路交通安全法》:用於日常生活出行可能會遇到的交通事故及其處理。
4、《合同法》:用於生活中購買房產、汽車等物品時簽訂合同。
5、《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用於日常生活的很多方面,尤其是處理鄰里關系糾紛。
6、《刑法》:用於受到傷害,如家中被盜、路遇搶劫等犯罪情況,如何向公安機關尋求幫助。
7、《勞動法》: 用於工作與單位打交道,非常有用,有助於維護自己的權利 。

㈨ 開題報告中研究方法有哪些 知乎

第一類 調查法與實驗法
1、調查法
調查法是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搜集有關研究對象現實狀況或歷史狀況的材料的方法。調查方法是科學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綜合運用歷史法、觀察法等方法以及談話、問卷、個案研究、測驗等科學方式,對教育現象進行有計劃的、周密的和系統的了解,並對調查搜集到的大量資料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歸納,從而為人們提供規律性的知識。
調查法中最常用的是問卷調查法,它是以書面提出問題的方式搜集資料的一種研究方法,即調查者就調查項目編製成表式,分發或郵寄給有關人員,請示填寫答案,然後回收整理、統計和研究。
2、實驗法
實驗法是通過主支變革、控制研究對象來發現與確認事物間的因果聯系的一種科研方法。其主要特點是:第一、主動變革性。觀察與調查都是在不幹預研究對象的前提下去認識研究對象,發現其中的問題。而實驗卻要求主動操縱實驗條件,人為地改變對象的存在方式、變化過程,使它服從於科學認識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學實驗要求根據研究的需要,藉助各種方法技術,減少或消除各種可能影響科學的無關因素的干擾,在簡化、純化的狀態下認識研究對象。第三,因果性。實驗以發現、確認事物之間的因果聯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徑。
第二類 規范研究與實證研究
實證研究方法排斥價值判斷,規范研究方法卻以價值判斷為基礎。
1、規范研究方法
規范研究方法以某種價值判斷為基礎,說明經濟現象及其運行應該是什麼的問題。規范研究方法研究客觀現象的目的在於:提出一定的標准作為經濟理論的前提,並以該標准作為制定經濟政策的依據,以及研究如何使經濟現象的運行符合或實現這些標准。
規范研究方法以某種價值判斷為基礎,解決客觀經濟現象「應該是什麼」的問題,即要說明所要研究的對象本身是好還是壞,對社會具有積極意義還是具有消極意義。規范研究方法研究經濟現象的出發點和歸宿離不開價值判斷。規范研究方法,就是從價值判斷出發來研究經濟現象,並研究如何實現上述標准。
2、實證研究法
實證研究法是科學實踐研究的一種特殊形式。其依據現有的科學理論和實踐的需要,提出設計,利用科學儀器和設備,在自然條件下,通過有目的有步驟地操縱,根據觀察、記錄、測定與此相伴隨的現象的變化來確定條件與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的活動。主要目的在於說明各種自變數與某一個因變數的關系。
實證研究法是認識客觀現象,向人們提供實在、有用、確定、精確的知識的研究方法,其重點是研究現象本身「是什麼」的問題。實證研究法試圖超越或排斥價值判斷,只揭示客觀現象的內在構成因素及因素的普遍聯系,歸納概括現象的本質及其運行規律。
實證研究法的步驟:
(1)確定所要研究的對象,分析研究對象的構成因素、相互關系以及影響因素,搜集並分類相關的事實資料。
(2)設定假設條件。在研究的過程中,研究對象的行為是有其特徵所決定,試圖把所有復雜因素都包括進去,顯然是不現實也不可能的。為此,必須對某一理論所使用的條件進行設定。當然,假設的條件有一些是不現實的,但沒有假設條件則無法進行科學研究。運用實證研究法研究問題,必須正確設定假設條件。
(3)提出理論假說。假說是對於現象進行客觀研究所得出的暫時性結論,也就是未經過證明的結論。假說對研究對象現象的經驗性概括和總結,但還不能說明它是否能成為具有普遍意義的理論。
(4)驗證。在不同條件和不同時間對假說進行檢驗,用事實檢驗其正確與否。檢驗包括應用假說對現象的運動發展進行預測。
第三類 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

熱點內容
2014安全類法律法規 發布:2025-10-13 21:00:40 瀏覽:617
有關民族團結的政策法規 發布:2025-10-13 20:56:42 瀏覽:430
廣西北海律師 發布:2025-10-13 20:49:55 瀏覽:143
行政法法條下載 發布:2025-10-13 20:26:20 瀏覽:108
孫志剛案件行政法角度 發布:2025-10-13 20:25:59 瀏覽:575
有限空間作業法規 發布:2025-10-13 20:21:25 瀏覽:146
法院有監控嗎 發布:2025-10-13 19:58:54 瀏覽:18
最高人法院 發布:2025-10-13 19:48:12 瀏覽:955
收到司法廳 發布:2025-10-13 19:47:08 瀏覽:470
道德有兩張 發布:2025-10-13 19:41:06 瀏覽: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