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督具有法律效力什麼意思
⑴ 什麼是人大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
監督權是我國憲法、組織法和監督法賦予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一項重要職權。憲法第三條規定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這充分說明,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是我國監督體系中最高層次、最具權威、最有法律效力的監督,是人民行使國家管理的權力、實現國家機構之間相互制約、保證國家機關正常運轉的重要保障。人大監督是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大監督是代表國家和人民進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監督,是不可替代的。人大監督的實質,就是以權力制約權力,從制度上確保憲法和法律得到正確實施,確保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得到尊重和維護。
人大監督其特點是具有法律性、事後性、間接性、權威性,人大對一府兩院的監督,是代表國家和人民進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監督。人大與一府兩院的關系既有監督,又有支持;既要依法監督,又不代行行政權、審判權、檢察權。人大依法搞好監督,有利於推動一府兩院改進工作;一府兩院依法自覺接受人大監督,有利於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人大監督包括法律監督、工作監督等方面。
法律監督。人大法律監督是指對一府兩院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進行監督。主要內容可分為:一是立法監督,即對上述機關制定的被認為同憲法、法律相抵觸的規范性文件進行監督;二是執法監督,即對被監督對象遵守執行憲法法律情況、違反憲法法律的行為進行監督。
人大法律監督的主要方式:1.聽取和審議執法工作匯報;2.提出詢問、質詢和罷免案;3.執法檢查;4.規范性文件的備案審查;5.改變或撤銷不適當的決議、決定和命令;6.受理人民群眾的申訴和意見。
工作監督。人大工作監督是指對一府兩院的工作是否正確執行憲法法律、是否正確執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是否符合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以及一府兩院的組成人員是否盡職盡責的情況進行監督。一是全面的工作監督。就是對一府兩院貫徹執行憲法和法律以及黨和國家路線、方針和政策的全面工作進行的監督;二是計劃和預算監督。就是審查和批准國家或地方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及其執行情況,審查或批准國家或地方的預算及其執行情況;三是人事監督。就是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履行職責的情況進行的監督。
⑵ 各種監督方式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嗎
各種監督方式具有不同的法律效力:社會公眾與新聞機構的監督專是沒有相應的法律屬效力的,只是從輿論上給予監督對象一定的監督。而司法監督與部門內部監督則是最為主要也是能產生相應效力的形式,但也會產生不同的效力結果。最為主要的的是分清監督對象以及監督形式。
⑶ 「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是什麼意思
「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意思是同等的法律效果、作用。
地方性法規高於地方政府規章,而地方政府規章和部門規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可不可以說地方性法規高於部門規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不說具有同等法律地位。
這是因為地方性法規是地方人大立法的而地方政府規章是地方政府制定的,所以地方性法規就高於地方政府規章。地方政府規章與部門規章具有法律效力,是因為省級政府與中央部委是平級的,所以是同等法律效力。
《立法法》還對各種規范性文件之間出現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規定了效力的裁決程序。
《立法法》第85條規定:「法律之間對同一事項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行政法規之間對同一事項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裁決。」
《立法法》第86條規定:「地方性法規、規章之間不一致時,由有關機關依照下列規定的許可權作出裁決:
(一)同一機關制定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時,由制定機關裁決。
(二)地方性法規與部門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提出意見,國務院認為應當適用地方性法規的,應當決定在該地方適用地方性法規的規定;認為應當適用部門規章的,應當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三)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時,由國務院裁決。根據授權制定的法規與法律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3)監督具有法律效力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一般法與特別法、新法與舊法的效力
在一般法和特別法的效力問題方面,法理上適用的是「特別法優於一般法」的原則。在新法和舊法的效力問題方面,法理上適用的是「新法優於舊法」的原則。
我國《立法法》根據法的效力原理和法理的原則,具體規定了一般法和特別法、新法和舊法的效力關系。《立法法》第83條規定:「同一機關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不一致的,適用特別規定;新的規定與舊的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新的規定。」
對於由同一機關制定的各種規范性文件,優先適用特別規定而不是一般規定,是因為:一般規定是對普遍的、通常的問題進行規定的,而特別規定是對具體的特定的問題進行規定,有明確的針對性,所以當它們處於同一位階時,當然應當優先適用特別法。
對於由同一機關制定的各種規范性文件,優先適用新的規定而不是舊的規定,是因為:當同一機關就同一問題進行了新的規定,也就意味著對舊的規定進行了修改或補充,當然應當適用新法。
⑷ 按照監督行為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公安執法監督可以分為
大力加強執法來規范化建設,是公源安部黨委提出的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深化「三基」工程建設,全面推動公安工作和隊伍建設發展的一項重大戰略舉措,是確保公安機關嚴格、公正、文明、理性執法的重要途徑,也是提高公安機關維護社會和諧穩定能力和執法公信力、構建和諧警民關系的重要舉措。近幾年來,雖然公安機關開展了「規范執法行為,促進執法公正」、「大討論」、「大練兵」、「大接訪」、「三考」活動和「三基」工程建設,執法規范化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由於歷史和現實的原因,公安機關還存在著執法思想不端正、執法主體不規范、執法素質不過硬、執法制度不落實、執法方式不得當、執法管理不科學、執法監督不生效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社會公平正義,危害了公安機關的執法公信力,損害了公安隊伍的形象。為此,全面推進執法規范化建設工作,確保嚴格、公正、文明、理性執法,意義尤為重大。
一、有利於提高公安機關理性、平和、文明、規范執法水平
雖然公安機關整體執法質量和執法水平也在穩步提升,但是,䠮....
⑸ 的監督行為是否具有直接的法律效力,公安執法監督可以
力加強執規范化建設公安部黨委提貫徹落實科發展觀進步深化三基工程建設全面推專公安工作隊屬伍建設發展項重戰略舉措確保公安機關嚴格、公、文明、理性執重要途徑提高公安機關維護社諧穩定能力執公信力、構建諧警民關系重要舉措近幾雖公安機關展規范執行促進執公、討論、練兵、接訪、三考三基工程建設執規范化建設取足進步由於歷史現實原公安機關存著執思想端、執主體規范、執素質硬、執制度落實、執式、執管理科、執監督效等問題定程度影響社公平義危害公安機關執公信力損害公安隊伍形象全面推進執規范化建設工作確保嚴格、公、文明、理性執意義尤重 、利於提高公安機關理性、平、文明、規范執水平 雖公安機關整體執質量執水平穩步提升䠮...
⑹ 人大的監督和政協的監督有什麼區別
一、人大監督
1、人大監督的定義:
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監督權(簡稱人大監督權),是憲法和法律賦予國家權力機關的重要職權,是人民的神聖權利。人大監督制度,是作為國家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2、人大監督的性質:
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是代表國家和人民進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監督。
二、政協監督
1、政協監督的定義:
政協的監督是指參加人民政協的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愛國人士,各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愛國人士,就國家和地方的重要事務提建議、意見和批評,其中主要是對執政的中國共產黨和政府的監督。
2、政協監督的性質:
政協的監督屬於民主監督。
(1)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不僅是我國政治監督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2)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不同於一般的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而是一種以體現中國政治民主和協商合作精神的政治性監督。
(3)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是依照政協章程開展的一種特殊形式的民主監督。
(4)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和我國其他各種監督一樣,都可以發揮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作用。
總之,人大監督屬於權力監督,具有法律效力的監督;政協監督屬於民主監督,有利於推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進程。
⑺ 法律監督的意義
1、法律監督是維護國家法制統一的需要。法律監督有利於我國實行依法治國方略,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
2、法律監督是制約權力濫用的基本手段。法律監督有利於促進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正確行使權力,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3、法律監督是完善國家法制的內在要求。法律監督有利於人民行使監督權,有利於鞏固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有利於促進法制逐步趨於完善。
(7)監督具有法律效力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一、主體可概括為三類:
1、國家機關
包括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這種監督是以國家的名義進行的,具有法律強制力,在一國的法律監督體系中處於核心地位。
2、社會組織
包括各政黨、社會團體、群眾組織和企業、事業單位。這種監督不同於國家機關的監督,它不以國家名義進行,不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它有組織性、廣泛的代表性,因而是監督體系中的重要力量。
3、公民
按照人民主權原則,每個公民是政治權利的主體和國家的主人,因而每個人都可以成為監督主體。這種監督廣泛、直接而具體,起作用不可忽視,是法律監督體系的基礎。
二、法律監督的內容,主要是指國家機關及其公職人員的公務活動的合法性。這里的合法性包括兩個方面:行為內容是否合法與行為程序是否合法。
根據國家機關的性質及其權力操作的方式和內容,法律監督內容的范圍包括:對國家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法律文件的合法性的監督、對行政執法和司法活動的合法性的監督,每一個方面都包括內容和形式是否合法
⑻ 直接監督是指監督主體的監督行為能直接產生法律效力對的還是錯的
直接監督是指監督主體的監督行為能直接發生法律效力的監督。如檢察機關作出的批准或專不批准逮捕的決定屬,人民法院作出的撤銷公安機關具體行政行為的判決。公安機關必須執行,行政監察機關、上級公安機關、監督機構有權直接追究違法的人民警察的政紀責任。
⑼ 政協的監督有沒法律效力
沒有。什麼效力 都沒有。只是 鼓鼓掌,舉舉手。
⑽ 公民監督有無法律效力
法律效力需要國家強制機構實現,公民可以監督,但要想有法律效力,就要進入法律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