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理會通過的決議法律效力
『壹』 聯合國決議的通過條件
可以看一下聯合國憲章。
http://ke..com/view/64830.htm
聯合國決議是由聯合國所做出的正式決定。專所有的聯合國機構都可以做屬出決議,但是實際上只有聯合國大會和聯合國安理會發布決議。有關聯合國決議的法律效力一直是法學界爭論的焦點。
大多數法學家認為,聯合國大會的大部分決議都不是強制性的:根據《聯合國憲章》第十二條以及第十四條的說法,大會所通過的決議只是「建議」。但是對於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是否具有強制性,爭議就比較多。《憲章》第二十五條規定「聯合國會員國同意依憲章之規定接受並履行安全理事會之決議¹。」但是一些專家認為並不是所有的「決定」都是強制性的,而只是那些涉及《憲章》第八章所稱的「和平之威脅、和平之破壞及侵略行為」的決議才是強制性的。
『貳』 聯合國通過的決議,世界各國必須無條件執行 這句話對不對
呵呵,理論上是這樣的,實際上就不一定了。下面是摘抄的聯合國決議的知識,希望內對你能有容所幫助。
聯合國決議是由聯合國所做出的正式決定。所有的聯合國機構都可以做出決議,但是實際上只有聯合國大會和聯合國安理會發布決議。有關聯合國決議的法律效力一直是法學界爭論的焦點。 大多數法學家認為,聯合國大會的大部分決議都不是強制性的:根據《聯合國憲章》第十二條以及第十四條的說法,大會所通過的決議只是「建議」。但是對於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是否具有強制性,爭議就比較多。《憲章》第二十五條規定「聯合國會員國同意依憲章之規定接受並履行安全理事會之決議。」但是一些專家認為並不是所有的「決定」都是強制性的,而只是那些涉及《憲章》第八章所稱的「和平之威脅、和平之破壞及侵略行為」的決議才是強制性的。
『叄』 聯合國大會決議認定美國改變耶路撒冷地位的決定無效了嗎
12月21日,聯合國大會以壓倒性多數通過一項決議,認定任何宣稱改變耶路撒冷地位的決定和行動「無效」。
聯合國大會通過的決議不具有法律約束力,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國際社會的大多數意願,具有道義力量。輿論認為,壓倒性的贊成票充分反映了國際社會的意願,其政治影響力不可低估。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公使銜參贊申博在投票前表示,「兩國方案」是政治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的正確出路。國際社會應堅持以聯合國有關決議、「土地換和平」原則和「阿拉伯和平倡議」等為基礎,加大推動恢復談判努力,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包括耶路撒冷最終地位等關鍵問題,早日實現巴勒斯坦問題全面、公正和持久的解決。
土耳其外長恰武什奧盧表示,「某個國家」在聯大緊急特別會議召開前威脅所有國家,要求投票反對這個決議草案,「這種做法令人無法接受」。
美國總統特朗普6日宣布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並將啟動美駐以使館從特拉維夫遷往耶路撒冷的進程。此舉遭國際社會普遍反對。18日,美國投票否決聯合國安理會關於耶路撒冷地位問題的決議草案。
以色列1967年佔領東耶路撒冷後,單方面宣稱整個耶路撒冷是其「永久且不可分割的首都」,而巴方則要求建立一個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的巴勒斯坦國。國際社會普遍不承認以色列對耶路撒冷擁有主權,很多和以色列有外交關系的國家把使館設在特拉維夫而非耶路撒冷。
『肆』 聯合國大會通過的決議對會員國是否具有法律約束力為什麼
聯大決議對其會員國來是否具有法源律效力,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由於聯合國的職能范圍相當廣泛,聯大決議不僅數量很大,而且內容迥異。同時,決議還有各種各樣的表現形式:可能是一項建議或請求,也可能是一項決定、聲明或宣言。因此,很難說它們具有同樣的法律效力。
國際社會不存在凌駕各國之上的強制機關,使得這種拘束力的強制性遠遠不及國內法,正基於此,國際法被稱為「軟法」。歸根結底,國家認為自己受這些規則的約束,才是其獲得法律地位的源泉。因此,國家的同意是國際法效力的依據。如果它們在決議案的討論中明確承認決議條款為法律規范,並表示願意承擔遵守的義務,而且決議的文字用語也體現了這一點,那麼就應該認為已經存在了關於這一決議的法律信念,也就應承認其法律拘束力
聯合國大會的決議反映了各國政府的意願,是世界輿論的積累和集中表達,有很大的政治影響力。
『伍』 聯大決議沒有法律效力,那麼聯大恢復中國地位的決議是否是中國擔任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關鍵法律步驟
聯大決議對成員國是有約束力的,聯大「恢復」中國地位,表示中國大陸政府繼內承原中華民國在聯大的資格和容地位,自然也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鋪平了道路。這里用「恢復」其實並不準確,中國在聯大的資格沒有被停止過,只是之前是中華民國在執行這一資格,後來變成中華人民共和國。
『陸』 聯合國決議是什麼
聯合抄國決議是由聯合國所做出的正式決定。所有的聯合國機構都可以做出決議,但是實際上只有聯合國大會和聯合國安理會發布決議。有關聯合國決議的法律效力一直是法學界爭論的焦點。
大多數法學家認為,聯合國大會的大部分決議都不是強制性的:根據《聯合國憲章》第十二條以及第十四條的說法,大會所通過的決議只是「建議」。但是對於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是否具有強制性,爭議就比較多。《憲章》第二十五條規定「聯合國會員國同意依憲章之規定接受並履行安全理事會之決議¹。」但是一些專家認為並不是所有的「決定」都是強制性的,而只是那些涉及《憲章》第八章所稱的「和平之威脅、和平之破壞及侵略行為」的決議才是強制性的。
『柒』 敘利亞決議草案,中國投反對票!而聯合國對於非程序性問題,常任理事...
常任理事國的否決權在安理會有效,在聯大沒有效果,但聯大的決議是不具備法律效力的,這是很搞笑的事,即使90%通過,也不見效。
『捌』 安理會決議的效力問題
安理會決議具有強制力,安理會決議屬於國際法淵源,成員國不履行安理會決議違反了國際法,安理會可以通過經濟制裁,武器禁運等措施進行制裁,或直接派出維和部隊。
『玖』 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的決議對成員國是否具有法律約束力
聯合國的決議,一般來說約束力很小,真正的約束力在哪些強權的大國手中。有了聯合國決議,那些有實力的大國就可以明正言順的干涉別國內政,撈取自己的政治和經濟利益。
『拾』 聯合國決議在中國需要通過什麼程序來執行
聯合國決議是由聯合國所做出的正式決定。所有的聯合國機構都可以做出決議,但是實內際上只有聯合容國大會和聯合國安理會發布決議。有關聯合國決議的法律效力一直是法學界爭論的焦點。
大多數法學家認為,聯合國大會的大部分決議都不是強制性的:根據《聯合國憲章》第十二條以及第十四條的說法,大會所通過的決議只是「建議」。但是對於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是否具有強制性,爭議就比較多。《憲章》第二十五條規定「聯合國會員國同意依憲章之規定接受並履行安全理事會之決議。」但是一些專家認為並不是所有的「決定」都是強制性的,而只是那些涉及《憲章》第八章所稱的「和平之威脅、和平之破壞及侵略行為」的決議才是強制性的。
至於中國在執行聯合國決議的時候要看中國的實際國情和國家利益,比如說在朝鮮核試驗後,聯合國就發決議對朝鮮制裁,中國也參與了一部分,像公路上檢查發往朝鮮的貨物,但同時也聲明不會參與公海的檢查(2006年)。。。如果符合國家利益的話,要在國內執行的話應該會有國務院來做。。。